薩姆·津巴利斯特
薩姆·津巴利斯特 | |
---|---|
出生 | 烏克蘭基輔 | 1901年3月31日
逝世 | 1958年11月4日 義大利羅馬 | (57歲)
死因 | 心肌梗死 |
墓地 | 加利福尼亞州卡爾弗城山坡紀念公園公墓 |
職業 | 電影製片人、電影剪接師 |
活躍時期 | 1920–1958 |
薩姆·津巴利斯特(英語:Sam Zimbalist,1901年3月31日[1]—1958年11月4日)是一名美國電影製片人兼剪輯師[2]。
早年生活
薩姆·津巴利斯特生於猶太人家庭[3],16歲時在大都會電影公司任電影剪接師,以此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1924年,公司與高德溫公司和梅耶公司合併為米高梅,期間他一直在此工作。他在米高梅曾剪接過朗·錢尼的1928年電影《夜闌人未靜》。
電影製片人
薩姆·津巴利斯特1929年升任助理製片人,1936年升任製片人。制有1950年《所羅門王寶藏》和1951年《暴君焚城錄》,均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提名。另制有1944年據空襲東京改編而來的電影《東京上空三十秒》。
逝世
津巴利斯特於義大利因心梗猝死,其時正致力於米高梅的1959年史詩《賓漢》。他葬於卡爾弗城山坡紀念公園公墓[4]。他因該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並且仍然是唯一一個在死後獲得最佳影片獎的人[5]。其奧斯卡金像獎由妻子瑪麗·津巴利斯特代領。
個人生活
1924年與瑪格麗特·C·多諾萬結婚。1950年離婚。其後於1952年與前時裝模特兼演員瑪麗·泰勒結婚[6]。
部分電影列表
- 《鴛鴦離合記》(1925,剪接師)
- 《剪髮大問題》(1927,剪接師)
- 《號角》(1927,剪接師)
- 《暗探生涯》(1928,剪接師)
- 《清晨良緣》(1937)
- 《倫敦怪客》(1937)
- 《海軍學員》(1937)
- 《雪山奇遇》(1938)
- 《鐵臂拳王》(1938)
- 《泰山得子》(1939)
- 《熱帶女郎》(1939)
- 《錦繡年華》(1939)
- 《繁榮小鎮》(1940)
- 《薄餅坪》(1940)
- 《東京上空三十秒》(1944)
- 《怒海情波》(1945)
- 《霸王麥蓋》(1947)
- 《警探飛車》(1949)
- 《所羅門王寶藏》(1950)
- 《艷吻生香》(1951)
- 《暴君焚城錄》(1951)
- 《紅塵》(1953)
- 《浪子回頭》(1954)
- 《鐵漢柔情》(1956)
- 《之子與歸》(1956)
- 《紅樓春怨》(1957)
- 《指控》(1959)
- 《賓漢》(1959)
參考資料
- ^ Birth year according naturalisation papers. Ancestry.com.
- ^ Obituary Variety, November 12, 1958.
- ^ "Whither Quo Vadis?: Sienkiewicz's Novel in Film and Television" By Ruth Scodel and Anja Bettenwort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215
- ^ 在Find a Grave上的薩姆·津巴利斯特
- ^ Natalie Finn. Rare and Extraordinary" Oscar Noms for Pollack, Minghella. E! Online. January 27, 2009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1).
- ^ Paid Death Notices: Mary Taylor Zimbalist. New York Times. June 29, 2008: 25 [November 13, 2008].
外部連結
- 薩姆·津巴利斯特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英文)
- Allmovie bio[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