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格報告
卡爾·葉格報告 Karl Jäger Report | ||
---|---|---|
月份[註 1] | 紀錄 | 遇害人數 |
6月 | 1項紀錄 | 4,000 |
7月 | 20項紀錄 | 4,400 |
8月 | 33項紀錄 | 47,906 |
9月 | 38項紀錄 | 40,997 |
10月 | 12項紀錄 | 31,829 |
11月 | 10項紀錄 | 8,211 |
《葉格報告》(德語:Jäger-Bericht,正式全稱為《截至1941年12月1日由第3別動小組所執行的處決的完整表格》[1])是一份由武裝親衛隊旗隊領袖卡爾·葉格於1941年12月1日所撰寫的報告。葉格本身即是A別動隊第3別動小組的指揮官;該單位於1941年6月22日巴巴羅薩行動開始時被編入北方集團軍。該份報告是至今保存最為完整且紀錄最為詳細的別動小組殺人報告,同時也是記錄立陶宛、拉脫維亞與白俄羅斯等地的納粹大屠殺的重要文獻[2]。
《葉格報告》是一份記數表格,它記錄了包含第3別動小組與哈曼別動隊在內的殺人小隊所執行的所有處決任務。在記錄期間(1941年7月2日~11月25日),該報告幾乎每天更新,並最終於1941年12月1日結算時得出總共137,346人遇害的數字;其中多數為猶太人。報告內詳細記載了屠殺發生的地點與日期,以及受害者人數與類別(猶太人、共產主義者、罪犯等)。整體而言,在報告記錄的期間內,在白俄羅斯、立陶宛與拉脫維亞等三國境內71個不同地點,共有112次處決被執行[3]。此外,單日處決人數超過2,000人的情形共發生了17次[3]。1942年2月9日,在一份呈遞給親衛隊旅隊領袖華特·史塔列克的手寫備忘錄中,葉格將受害者總數上修為138,272人,其中包括136,421名猶太人(男性46,403人、婦女55,556人、孩童34,464人)、1,064名共產主義者、653名精神病患與134名其他身份的受害者[4]。報告最後總結立陶宛現在是無猶太人地區,僅存的34,500名猶太人均被集中在科沃諾、維爾紐斯舊城與希奧利艾等三處猶太區內[2]。然而,葉格報告所記載的數字事實上並非立陶宛境內所有猶太人的死亡人數,因為該報告並未計入由第2別動小組在希奧利艾地區所執行的屠殺(約46,000人遇害)與9月13日在沙基艾、9月19日在庫迪爾科斯-瑙梅斯蒂斯、7月至8月間在克雷廷加以及6月24日在加爾格日代等地的處決行動;此外,報告也未記載10月1日在維爾紐斯、並造成4,000名猶太人死亡的贖罪日屠殺[5][6]。
《葉格報告》厚達9頁,備有5份副本,但僅有一份留存至今,目前保存在俄羅斯莫斯科的俄羅斯國家軍事檔案庫內[7]。該副本於1944年紅軍佔領立陶宛時被發現,但蘇聯當時並未將之對外公布,也沒有在任何納粹罪行審判中提出[8]。1963年,也就是卡爾·葉格逝世後4年,蘇聯外交部才正式向德國國家社會主義犯罪偵查司法行政部中央辦公室揭露這份副本[8]。這份報告收錄在1965年出版的文件集《立陶宛的大規模屠殺》(Masinės žudynės Lietuvoje)中[9],並於1972年由德國聯邦檢察官阿達爾柏特·魯克洛爾向西方世界公開[8]。
報告
日期[10] | 地點 | 猶太人[註 2] | 其他身份[註 3] | 總計[註 4] | 備註 | ||
---|---|---|---|---|---|---|---|
男性 | 婦女 | 孩童 | |||||
1941年7月4日 | 考納斯第七要塞 | 416 | 47 | 463 | 由諸如國家工作治安大隊等「立陶宛游擊隊」執行 | ||
7月6日 | 考納斯第七要塞 | 2,514 | 2,514 | 由國家工作治安大隊執行 | |||
7月7日 | 馬里揚泊列 | 32 | 32 | 由哈曼別動隊執行(此處以下均同) | |||
7月8日 | 馬里揚泊列 | 14 | 5 | 19 | |||
7月8日 | 格爾科尼斯 | 6 | 6 | 處決共產黨官員 | |||
7月9日 | 萬德齊奧加拉 | 32 | 2 | 4 | 38 | ||
7月9日 | 考納斯第七要塞 | 21 | 3 | 24 | |||
7月14日 | 馬里揚泊列 | 21 | 10 | 31 | |||
7月17日 | 巴布塔伊 | 6 | 2 | 8 | 處決共產黨員 | ||
7月18日 | 馬里揚泊列 | 39 | 14 | 53 | |||
7月19日 | 考納斯第七要塞 | 17 | 2 | 7 | 26 | ||
7月21日 | 帕內韋日斯 | 59 | 11 | 33 | 103 | ||
7月22日 | 帕內韋日斯 | 1 | 1 | ||||
7月23日 | 凱代尼艾 | 83 | 12 | 30 | 125 | ||
7月25日 | 馬里揚泊列 | 90 | 13 | 103 | |||
7月28日 | 帕內韋日斯 | 234 | 15 | 39 | 288 | ||
7月29日 | 拉塞尼艾 | 254 | 3 | 257 | |||
7月30日 | 阿廖加拉 | 27 | 11 | 38 | |||
7月31日 | 烏田納 | 235 | 16 | 5 | 256 | ||
7月31日 | 萬德齊奧加拉 | 13 | 2 | 15 | |||
8月1日 | 烏克梅爾蓋 | 254 | 42 | 4 | 300 | ||
8月2日 | 考納斯第七要塞 | 171 | 34 | 4 | 209 | ||
8月4日 | 帕內韋日斯 | 362 | 41 | 19 | 422 | ||
8月5日 | 拉塞尼艾 | 213 | 66 | 279 | |||
8月7日 | 烏田納 | 483 | 87 | 1 | 571 | ||
8月8日 | 烏克梅爾蓋 | 620 | 82 | 702 | |||
8月9日 | 考納斯第七要塞 | 484 | 50 | 534 | |||
8月11日 | 帕內韋日斯 | 450 | 48 | 2 | 500 | ||
8月13日 | 阿利圖斯 | 617 | 100 | 1 | 719 | (計算錯誤) | |
8月14日 | 約納瓦 | 497 | 55 | 552 | |||
8月15日~16日 | 羅基什基斯 | 3,200 | 7 | 3,207 | |||
8月9日~16日 | 拉塞尼艾 | 294 | 4 | 298 | |||
6月27日~8月14日 | 羅基什基斯 | 493 | 488 | 981 | 處決共產黨員 | ||
8月18日 | 考納斯第七要塞 | 1,409 | 402 | 1 | 1,812 | 處決對象包括711名猶太智者以作為猶太區破壞行動的報復 | |
8月19日 | 烏克梅爾蓋 | 298 | 255 | 88 | 2 | 645 | (計算錯誤) |
8月22日 | 陶格夫匹爾斯 | 1 | 1 | 20 | 21 | 處決罪犯(計算錯誤) | |
8月22日 | 阿格納 | 544 | 544 | 處決精神病患(男性269人、婦女227人、孩童48人) | |||
8月23日 | 帕內韋日斯 | 1,312 | 4,602 | 1,609 | 7,523 | ||
8月18日~22日 | 拉塞尼艾近郊 | 466 | 440 | 1,020 | 1,926 | ||
8月25日 | 奧貝利艾 | 112 | 627 | 421 | 1,160 | ||
8月25日~26日 | 舍杜瓦 | 230 | 275 | 159 | 664 | ||
8月26日 | 扎拉賽 | 767 | 1,113 | 687 | 2 | 2,569 | |
8月28日 | 帕斯瓦利斯 | 402 | 738 | 209 | 1,349 | ||
8月26日 | 凱希亞多里斯 | 1,911 | 1,911 | 未註明 | |||
8月27日 | 普列奈 | 1,078 | 1,078 | 未註明 | |||
8月27日 | 達格達與克拉斯拉瓦 | 212 | 4 | 216 | 位於拉脫維亞 | ||
8月27日 | 約尼什基斯 | 47 | 165 | 143 | 355 | ||
8月28日 | 維爾基亞 | 76 | 192 | 134 | 402 | ||
8月28日 | 凱代尼艾 | 710 | 767 | 599 | 2,076 | ||
8月29日 | 拉姆西斯克斯與熱日馬里艾 | 20 | 567 | 197 | 784 | ||
8月29日 | 烏田納與莫雷泰 | 582 | 1,731 | 1,469 | 3,782 | ||
8月13日~31日 | 阿利圖斯近郊 | 233 | 233 | ||||
9月1日 | 馬里揚泊列 | 1,763 | 1,812 | 1,404 | 111 | 5,090 | 其他身份的受害者包含119位精神病患 |
8月28日~9月2日 | 達蘇尼斯基斯 | 10 | 69 | 20 | 99 | ||
8月28日~9月2日 | 加爾利阿瓦 | 73 | 113 | 61 | 247 | ||
8月28日~9月2日 | 約納瓦 | 112 | 1,200 | 244 | 1,556 | ||
8月28日~9月2日 | 彼得雷西奈 | 30 | 72 | 23 | 125 | ||
8月28日~9月2日 | 耶茲納斯 | 26 | 72 | 46 | 144 | ||
8月28日~9月2日 | 阿廖加拉 | 207 | 260 | 195 | 662 | ||
8月28日~9月2日 | 約瑟萬尼艾 | 86 | 110 | 86 | 282 | ||
8月28日~9月2日 | 巴布塔伊 | 20 | 41 | 22 | 83 | ||
8月28日~9月2日 | 萬德齊奧加拉 | 42 | 113 | 97 | 252 | ||
8月28日~9月2日 | 克雷克斯 | 448 | 476 | 201 | 1,125 | ||
9月4日 | 普拉維尼斯克斯 | 247 | 6 | 253 | |||
9月4日 | 塞基斯克 | 22 | 64 | 60 | 146 | ||
9月4日 | 塞雷德齊斯 | 6 | 61 | 126 | 193 | ||
9月4日 | 維利奧納 | 2 | 71 | 86 | 159 | ||
9月4日 | 札塔斯基斯 | 47 | 118 | 13 | 178 | ||
9月5日 | 烏克梅爾蓋 | 1,123 | 1,849 | 1,737 | 4,709 | ||
8月25日~9月6日 | 拉塞尼艾 | 16 | 412 | 415 | 843 | ||
8月25日~9月6日 | 尤爾巴爾卡斯 | 412 | 412 | ||||
9月9日 | 阿利圖斯 | 287 | 640 | 352 | 1,279 | ||
9月9日 | 巴特里蒙尼斯 | 67 | 370 | 303 | 740 | ||
9月10日 | 梅爾京 | 223 | 355 | 276 | 854 | ||
9月10日 | 瓦雷納 | 541 | 141 | 149 | 831 | ||
9月11日 | 萊波爾林格斯 | 60 | 70 | 25 | 155 | ||
9月11日 | 塞里賈伊 | 229 | 384 | 340 | 953 | ||
9月12日 | 錫姆納斯 | 68 | 197 | 149 | 414 | ||
9月11日~12日 | 烏祖薩里艾 | 43 | 43 | 為報復當地民眾協助俄國游擊隊而實施的處決 | |||
9月26日 | 考納斯第四要塞 | 412 | 615 | 581 | 1,608 | 受害者為疑似傳染病患者 | |
10月2日 | 扎加雷 | 633 | 1,107 | 496 | 2,236 | 猶太人在步行前往處決地點時發生暴動,但很快便被制伏 | |
10月4日 | 考納斯第九要塞 | 315 | 712 | 818 | 1,845 | 德國警官在猶太區內遭到槍殺後實施的報復性處決 | |
10月29日 | 考納斯第九要塞 | 2,007 | 2,920 | 4,273 | 9,200 | 「清理猶太區內為數過多的猶太人」(參見1941年10月29日考納斯大屠殺) | |
11月3日 | 拉茲迪亞伊 | 485 | 511 | 539 | 1,535 | ||
11月15日 | 維爾卡維什基斯 | 36 | 48 | 31 | 115 | ||
11月25日 | 考納斯第九要塞 | 1,159 | 1,600 | 175 | 2,934 | 受害者為來自柏林、慕尼黑與法蘭克福的猶太人(參見1941年11月第九要塞大屠殺) | |
11月29日 | 考納斯第九要塞 | 693 | 1,155 | 152 | 2,000 | 受害者為來自維也納與白俄羅斯的猶太人 | |
11月29日 | 考納斯第九要塞 | 17 | 1 | 17 | 34 | (計算錯誤) | |
7月13日~8月21日 | 陶格夫匹爾斯 | 9,012 | 573 | 9,585 | 由第3別動小組特遣隊執行 | ||
8月12日~9月1日 | 維爾紐斯 | 425 | 19 | 17 | 461 | 由第3別動小組特遣隊執行[註 5](此處以下均同) | |
9月2日 | 維爾紐斯 | 864 | 2,019 | 817 | 3,700 | 因德軍士兵遭槍擊而實行的報復性處決 | |
9月12日 | 維爾紐斯 | 993 | 1,670 | 771 | 3,334 | (計算錯誤) | |
9月17日 | 維爾紐斯 | 337 | 687 | 247 | 4 | 1,271 | (計算錯誤) |
9月20日 | 內門奇內 | 128 | 176 | 99 | 403 | ||
9月22日 | 新城 | 468 | 495 | 196 | 1,159 | ||
9月24日 | 黎瑟 | 512 | 744 | 511 | 1,767 | ||
9月25日 | 亞希奈 | 215 | 229 | 131 | 575 | ||
9月27日 | 埃希什凱斯 | 989 | 1,636 | 821 | 3,446 | ||
9月30日 | 特拉凱 | 366 | 483 | 597 | 1,446 | ||
10月4日 | 維爾紐斯 | 432 | 1,115 | 436 | 1,983 | ||
10月6日 | 塞米利斯克斯 | 213 | 359 | 390 | 962 | ||
10月9日 | 什文喬尼斯 | 1,169 | 1,840 | 717 | 3,726 | ||
10月16日 | 維爾紐斯 | 382 | 507 | 257 | 1,146 | ||
10月21日 | 維爾紐斯 | 718 | 1,063 | 586 | 2,367 | ||
10月25日 | 維爾紐斯 | 1,766 | 812 | 2,578 | |||
10月27日 | 維爾紐斯 | 946 | 184 | 73 | 1,203 | ||
10月30日 | 維爾紐斯 | 382 | 789 | 362 | 1,533 | ||
11月6日 | 維爾紐斯 | 340 | 749 | 252 | 1,341 | ||
11月19日 | 維爾紐斯 | 76 | 77 | 18 | 171 | ||
11月19日 | 維爾紐斯 | 14 | 14 | 受害者為戰俘與波蘭人 | |||
11月20日 | 維爾紐斯 | 3 | 3 | 受害者為戰俘 | |||
11月25日 | 維爾紐斯 | 9 | 46 | 8 | 1 | 64 | |
9月28日~10月17日 | 普萊斯塔尼西、Bischolin[註 6] 薩克、波布爾與烏茲達 |
620 | 1,285 | 1,126 | 19 | 3,050 | 由第3別動小組特遣隊執行 |
4,000 | 4,000 | 第3別動小組接手前數據(參見考那斯反猶騷亂) | |||||
總計 | 57,338 | 48,592 | 29,461 | 2,058 | 137,346 | ||
註釋: |
參考資料
- ^ Karl Jäger, Commander of the Security Police and the SD, Einsatzkommando 3. The Jaeger Report: A Chronicle of Nazi Mass Murder.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Report along with scanned images of the original (Kauen: The Holocaust History Project). December 1, 1941: 1–9 [2016-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
- ^ 2.0 2.1 Headland, Ronald. Messages of Murder: A Study of the Reports of the Einsatzgruppen of the Security Police and the Security Service, 1941-1943.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152. ISBN 9780838634189.
- ^ 3.0 3.1 Gaunt, David. Reichskommissariat Ostland. Friedman, Jonathan C. (編). The Routledge History of the Holocaust. Routledge. 2010: 210–220. ISBN 9781136870590.
- ^ Wette, Wolfram. Karl Jäger. Mörder der litauischen Juden. Frankfurt am Main: S. Fischer Verlag. 2011: 147. ISBN 9783596190645 (德語). as cited by Muehlenkamp, Roberto. The Jäger Report (8). Holocaust Controversies. November 30, 2012 [2016-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3).
- ^ Arad, Yitzhak. The “Final Solution” in Lithuania in the Light of German Documentation (PDF). Yad Vashem Studies. 1976, 11: 245–246 [2016-12-29]. ISSN 0084-329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4-06).
- ^ Dieckmann, Christoph; Sužiedėlis, Saulius. The Persecution and Mass Murder of Lithuanian Jews during Summer and Fall of 1941: Sources and Analysis (PDF). The Crimes of the Totalitarian Regimes in Lithuania III. Margi raštai. 2006: 172 [2016-12-29]. ISBN 9986-09-28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4-06).
- ^ Gitelman, Zvi Y. Bitter Legacy: Confronting the Holocaust in the USSR.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7: 103. ISBN 9780253333599.
- ^ 8.0 8.1 8.2 Excerpt from Wette, Wolfram. Karl Jäger. Mörder der litauischen Juden. Frankfurt am Main: S. Fischer Verlag. 2011: 28–29. ISBN 9783596190645 (德語).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by Muehlenkamp, Roberto. The Jäger Report (1). Holocaust Controversies. April 28, 2012 [2016-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6).
- ^ Stankeras, Petras. Vokiečių saugumo policijos ir saugumo tarnybos (SD) vado institucija Lietuvos generalinėje srityje 1941-1944 metais. Karo archyvas. 2006, 21: 206 [2016-12-29]. ISSN 1392-64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6) (立陶宛語).
- ^ Klee, Ernst; Dressen, Willi; Riess, Volker. "The Good Old Days": The Holocaust as Seen by Its Perpetrators and Bystanders. The Free Press. 1988: 46–58 [2016-12-29]. ISBN 97815685213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