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赤石斑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赤石斑魚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鱸形目 Perciformes
科: 鮨科 Serranidae
屬: 石斑魚屬 Epinephelus
種:
赤石斑魚 E. fasciatus
二名法
Epinephelus fasciatus
Forsskål, 1775
異名
  • Plectropoma fasciata
    Forsskål, 1775
  • Serranus marginalis
    Bloch, 1793
  • Perca maculata
    Forster, 1844
  • Holocentrus erythraeus
    Bloch & Schneider, 1801
  • Holocentrus oceanicus
    Lacepède, 1802
  • Epinephelus emoryi
    Schultz, 1953
  • Epinephalus alexandrinus
    Valenciennes, 1828
  • Epinephelus marginalis
    Bloch, 1793
  • Cerna alexandrina
    Valenciennes, 1828
  • Serranus cruentus
    De Vis, 1884
  • Serranus oceanicus
    Lacepède, 1802
  • Serranus tsirimenara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 Serranus geometricus
    De Vis, 1884
  • Serranus fasciatus
    Forsskål, 1775
  • Serranus variolosus
    Valenciennes, 1828
  • Serranus subfasciatus
    De Vis, 1884
  • Holocentrus rosmarus
    Lacepède, 1802
  • Epinephelus alexandrinus
    Valenciennes, 1828

赤石斑魚,又稱黑邊石斑魚,俗名為石斑格子魚赤鮨,為條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個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紅海。[1]

分布

本魚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區,包括東非日本韓國台灣澳洲豪勳爵島及太平洋各島嶼附近海域皆有分布。

深度

水深4至160公尺。

特徵

體呈紅橙色,體側具5至6條不甚明顯橫帶。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齒,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4列。胸鰭圓形且長過腹鰭、尾鰭圓形,具有但黃色之末端,背鰭硬棘部的尖端呈黑色,背鰭硬棘6枚,背鰭軟條15-17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8枚。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9-75枚;縱列鱗數92-135枚,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長可達40公分。

生態

為岩礁區及珊瑚礁區常見之魚類。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為主食。

經濟利用

肉質鮮美,具高價值經濟魚類,適合清蒸或煮清湯皆可。

參考文獻

  1.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黑边石斑鱼.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