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麥可·哈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麥可·哈特
Michael Hardt
2008年的哈特
出生1960年(63—64歲)
貝塞斯達[1]華盛頓特區[2]
教育程度斯沃斯莫爾學院BS
華盛頓大學MAPhD
時代20世紀哲學
地區西方哲學
學派歐陸哲學
自治主義馬克思主義
主要領域
政治哲學
文學理論
著名思想
帝國理論、另類現代性

麥可·哈特(英語:Michael Hardt;1960年),美國政治哲學家和文學理論家。哈特以他與安東尼奧·奈格里合寫的著作《帝國》而聞名。 它被齊澤克稱讚為「21世紀的共產黨宣言」。[3]

哈特和奈格里認為,當代主導生活的幾種力量,如階級壓迫、全球化和服務商品化,都有可能引發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

續集《諸眾》於2004年8月出版。它概述了《帝國》首次提出的一個觀點,即帝國作為全球範圍民主運動的可能地點。 三部曲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後一部分《大同世界》於2009年出版。

經歷

哈特畢業於馬里蘭州波托馬克的溫斯頓邱吉爾高中。他1978年至1983年在賓夕法尼亞州斯沃斯莫爾學院學習工程學。在20世紀70年代的能源危機期間,他開始對替代能源感興趣。談到他在大學的政治想法時,他說,「我認為為第三世界國家做替代能源工程將是一種參與政治方式,可以擺脫我討厭的這種校園政治鬧劇。似乎是這樣,但我很快就被解僱了。「在大學期間,他為各種太陽能公司工作。大學畢業後,哈特還參加了庇護運動,之後幫助建立了一個項目,將來自美國的捐贈電腦帶到薩爾瓦多大學。然而,他說這次政治活動對他的影響比對薩爾瓦多人的影響更大。

1983年,他移居西雅圖,在華盛頓大學學習比較文學。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哈特開始翻譯安東尼奧·奈格里關於斯賓諾莎的書《憤慨的異類》,並且開始和奈格里聯繫。他於1986年夏天在巴黎第一次見到了奈格里,討論翻譯的困難。在他們見面後,哈特於次年夏天搬到巴黎。他於1986年獲得了文學碩士並於1990年完成了關於吉爾·德勒茲的論文,並獲得了博士學位。

南加州大學短暫教學後,哈特於1994年開始在杜克大學的文學課程中教學。他目前是杜克大學的文學和義大利文學教授。

思想

哈特關注的是政治生活的快樂,並且說過:「必須將愛的概念擴展到夫妻的極限之外。」諸眾的政治不僅僅是控制生產力或解放一個人自己的主觀性。這兩者也與政治生活的愛和快樂以及實現政治目標有關。

哈特不考慮教授革命職業,也不認為學院是一個特別的政治機構。 「但是現在把政治視為一個大規模的社會轉型項目,我完全不相信政治活動可以來自大學。」

哈特說,公共教育和平等和公開進入大學的願景正逐漸消失:「反恐戰爭」只促進了有限的軍事和技術知識,同時提升了生物政治經濟所需的技能,「創造思想,形象,代碼,影響和其他非物質商品「尚未被認為是經濟創新的主要關鍵。

哈特的許多作品都是與安東尼奧·奈格里合著的。

著作

  • 《吉爾·德勒茲:哲學的學徒》

以下著作是和奈格里合著:

  • 《狄俄尼索斯的勞動:對國家形式的批判》
  • 《帝國》
  • 《諸眾》
  • 《大同世界》
  • 《宣言》
  • 《裝置》

參見

參考文獻

  1. ^ Conversations with History (globetrotter.berkeley.edu) – Conversation with Michael Hardt
  2. ^ Vulliamy, Ed. Empire hits back. The Guardian (London). 2001-07-15 [2010-05-12]. 
  3. ^ Slavoj Zizek-Bibliography/Michael Hardt and Antonio Negri/Lacan Dot Com. www.lacan.com. [2019-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