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允若
釋允若(1280年—1359年)[1],字季蘅,號浮休,自號浮休子[2],因雲門寺旁有若耶溪,又號若耶 ,浙江紹興人(現中國浙江省紹興市),俗姓相里氏,百越人, 元朝紹興雲門寺沙門。[3]。
生平
允若法師才智過人,九歲便能通曉《春秋》大意,父母格外鍾愛。年紀稍大一些,法師宿慧善根萌發,生起絕塵出世之心,便到紹興雲門寺依止雲門孝元和尚,於十五歲剃度出家[3]。
允法師後渡過錢塘江,到杭州興福寺拜謁大山道恢法師學法,道恢見他年少聰穎,銳意求學,便授予他《天臺四教儀》、《金錍十不二門指要鈔》,允若法師只需觀覽一遍,就能掌握法義要旨 [3]。
學成後拜辭大山恢法師,前往南天竺寺求教於湛堂性澄法師,廣學多聞,對《立陰觀別理》、《隨緣六即》、《蛣蜣理毒性具》等正理學,無不精研,學識日益精進,掌握了完整的天臺宗的教義。期間,擔任南天竺寺支應賓客等寺中僧職,歷練寺務。
到了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湛堂法師奉皇帝之命,北上燕都(今北京市),負責核校《大藏經》。是時,澄和尚便向元英宗奏報了允若法師的修行德業,英宗特賜號「慈光圓照」,命其住持昌源淨聖院。允若法師初到淨聖院是一片荒蕪頹圮的破落院舍,在法師三年的苦心整修重建下,重現古寺巨剎風光。
允若法師歷任杭州興化寺、紹興圓通寺、紹興上天竺寺、紹興雲門寺住持,世推雲門三大高僧之一[4]。
至正(1341年-1367年)年間,允若法師住持紹興圓通寺與上天竺寺,當地山上有一眼瓔珞泉,已乾涸很久,允若法師前往以錫仗扣擊岩石,祝禱說:「吾緣苟在,是泉當為吾一來。」話才剛說完,涸泉便湧出清泉。當時的戶部尚書貢師泰聽說此事後,讚嘆允若法師的德行堪與慈雲重榮檜相提並論,把瓔珞泉命名為:「再來泉」。後來,允若法師隱居雲門,興築精舍專修法華三昧,作為晚年的主要修持[3]。
元順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天下大亂,四處戰事連綿,人民四處逃避戰火,大眾紛紛勸允若法師一起離開,躲避戰亂。允若法師卻嚴正的說:「難可苟免乎。吾對將至。待以酬之。」大眾逃離後,法師一人獨坐在精舍中。二月二十九日,盜賊入侵精舍時,法師嚴色威然不為盜賊所屈辱,盜賊頭目敬法師為得道高僧,便命手下徹退。但其中有一賊人不聽命行事,舉刀向允若法師砍去,不見法師身出紅血,反流出白乳溢滿地面而亡,世壽八十歲,僧臘六十五。盜賊退走後,大眾返迴將允若法體荼毗,拾得小豆大小的舍利子無數[5],葬於雲門山麓。
允若法師一生,道行風範,簡樸清遠,不苟言笑,趙孟頫稱師為僧中御史[3]。
著作
- 《內外集》
法嗣
師長
- 雲門孝元
- 大山道恢
弟子
- 集慶寺 釋友奎
- 演福寺 釋良謹
- 隆德寺 釋法讓
- 淨聖寺 釋圓證
參考來源
- ^ 法鼓佛教學院-人名規範檢索-允若. [2017-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8).
- ^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季蘅若法師傳-X77n1524_p0392b08. [2017-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2).
- ^ 3.0 3.1 3.2 3.3 3.4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大明高僧傳第1卷,譯經篇第一,紹興雲門寺沙門釋允若傳十. [2017-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4).
- ^ 丁福保. 允若. 維基文庫 (中文).
- ^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補續高僧傳卷第四-季蘅若法師傳. [2017-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