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鍾德 (南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鍾德
男藝人
暱稱盲德、德師、德叔
國籍 清朝(1860年-1912年)
 中華民國(1912年起)
籍貫廣東省東莞
出生1860年
大清廣東省
逝世1929年
職業南音演唱家
語言粵語
音樂類型南音

鍾德(1860年—1929年)[1]:114,人稱盲德[1][2][3],同行尊稱德師[1][2]德叔[1]廣東東莞[1][4]廣州瞽師(男性失明藝人),擅唱南音,歌藝上有「盲公狀元」稱號[5][3]

生平

鍾德終其一生都以廣州為常居地。他幼年時父母雙亡,寄養於親戚家中。因天資聰敏、樣貌端正娟秀,獲廣州富豪孔繼勳家族收為瞽僮,在孔家的別苑嶽雪樓服務。先隨某姑(非失明者)學習音律,後拜著名瞽師北山為師。鍾德長年於嶽雪樓演唱,直至晚年時孔家衰落,才離開孔家四處賣唱或受聘於其他富戶。[1]:114-115

據學者吳贛伯,鍾德早年曾在廣州西關一個失明藝人唱曲比賽獲得首名,故得「盲公狀元」稱號。[4]

據掌故專家魯金,鍾德於1920年代受邀到香港演唱,備受一些富人及文人追捧[3]:164。據吳贛伯,鍾德約於1918年獲武彝茶樓禮聘,首次往香港演出,翌年再獲邀往香港,在愉園演出。[4]

風格

鍾德擅長地水南音中的「揚州南音」(「颺舟南音」之以訛傳訛稱呼)[2],一說此腔由他所創,一說非他所創但以他最為精湛。[4]

作品

鍾德擅長《紅樓夢》題材的曲目[2]。據學者梁培熾,鍾德在嶽雪樓時所唱的曲目,是孔家中的文人所作[1]:118,但據魯金之說,鍾德的紅樓夢曲目,乃是出自古本南音《紅樓夢》二十四曲,只有一首《祭瀟湘》與二十四曲中的《哭瀟湘》詞句意境截然不同[3]:159。吳贛伯之說則與魯金相近,他指廣州以文堂曾出版南音《紅樓夢》二十四曲,當時的失明藝人通常依照此本演唱,唯獨鍾德自行修改曲詞,並將《哭瀟湘》易名為《祭瀟湘》。[4]

歌集《今夢曲》

1918年(民國七年)[2]或1919年[1]:118[4],《香港華字日報》總編輯勞緯孟輯錄其中六首成歌集《今夢曲》出版。曲目如下:

  • 黛玉焚稿
  • 寶黛談禪[5]
  • 瀟湘聽雨
  • 瀟湘琴怨
  • 晴雯別園
  • 尤二姐辭世

歌集《增刻今夢曲》

白蓮選又收集得八首,於1920年出版《增刻今夢曲》。曲目如下:[1]:120

  • 蘆亭賞雪
  • 黛玉葬花
  • 夜訪怡紅[5]
  • 瀟湘泣玉
  • 寶玉逃禪
  • 顰卿絕粒
  • 黛玉辭世
  • 怡紅祝壽
  • 附:梅妃宮怨

唱片

曾灌錄南音唱片,包括《祭瀟湘》、《晴雯別園》、《瀟湘琴怨》[1]:115、《寶玉相思》[3]:165-167

香港三棟屋博物館藏有《祭瀟湘》一曲的錄音。[4]

家庭

鍾德的妻子名為蓮好,亦擅唱曲。兩人無子,以姪兒過繼[1]:116

徒弟

  • 瞽師盲福、盲浩、盲雄三人最為後人所看重。[1]:116
  • 瞽者亞賀:跟隨晚年鍾德賣唱,以簫和唱。[1]:115
  • 廣州名門子弟盛獻三(盛運策)[2][1]:116

參考文獻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梁培熾. 歌手鍾德及其今夢曲. 南音與粤謳之硏究. 香港: 舊金山州立大學亞美硏究學系. 1988: 114–128. 
  2. ^ 2.0 2.1 2.2 2.3 2.4 2.5 羅澧銘. 地道粵曲──南音. 顧曲談. 朱少璋校訂. 香港: 商務. 2020: 32,34. ISBN 9789620758379. 
  3. ^ 3.0 3.1 3.2 3.3 3.4 魯金. 最享負盛名的瞽師鍾德. 粤曲歌壇話滄桑. 香港: 三聯. 1994: 155–167. ISBN 9620411730.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吳贛伯. 南音的代表人物及其傳承. 二十世紀香港中樂史稿. 香港: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2006: 55–56. ISBN 9628321609. 
  5. ^ 5.0 5.1 5.2 潘兆賢. 瞽師鍾德與《今夢曲》. 粤藝鉤沈錄. 香港: 科華圖書. 2001: 199–204. ISBN 96216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