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蓋沃
約蓋拉 Jogaila 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沃 Władysław II Jagiełło | |
---|---|
立陶宛最高公爵 | |
統治 | 1382年–1434年 |
加冕 | 1386年3月4日於維爾紐斯主教座堂 |
前任 | 阿基爾達斯 |
繼任 | 科斯圖提斯(1381年8月)、斯科蓋拉(雅蓋沃的攝政,1386年–1392年)、維陶塔斯(雅蓋沃的攝政,1392年–1430年) |
波蘭配國王 | |
統治 | 1386年3月4日 – 1434年6月1日、1382年8月15日(或說3日)– 1434年6月1日 |
加冕 | 1386年3月4日於瓦維爾主教座堂 |
前任 | 盧德維克 |
繼任 | 瓦迪斯瓦夫三世·雅蓋隆契克 |
共治君主 | 雅德維加 (1386–1399年) |
安葬 | 瓦維爾主教座堂維爾紐斯主教座堂 |
配偶 | 波蘭國王雅德維加 切列的安娜 皮里查的伊莉莎白 哈爾沙尼的索菲亞 |
子嗣 | 艾爾茲別塔·波尼法齊雅 雅德維加 瓦迪斯瓦夫三世† 卡齊米日 卡齊米日四世 |
王朝 | 雅蓋隆王朝 |
父親 | 阿基爾達斯 |
母親 | 特維爾的烏里亞娜·亞歷桑德羅芙娜 |
宗教信仰 | 立陶宛宗教 |
約蓋拉(波蘭語:Jogaila),後稱為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沃(波蘭語:Władysław II Jagiełło),[1](約1362年—1434年6月1日),立陶宛大公和波蘭國王。於1377年起統治立陶宛,其任期開始時,與他的叔父科斯圖提斯共治。1385年以「立陶宛大公與羅斯君主及繼承人」(英語:Grand Duke of Lithuania and Lord and Heir of Rus)名義將領地與波蘭王國合併[2],到1386年皈依天主教,取教名為瓦迪斯瓦夫,正式和年輕的波蘭女王雅德維加結婚,加入龍騎士團,並以瓦迪斯瓦夫·雅蓋沃的名義加冕為波蘭配國王,起初他和妻子共治波蘭,妻子去世後他單獨統治直到逝世。[3]
由於他亦統治波蘭共48年,實為後來統治波蘭、立陶宛兩地長達幾世紀的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奠基人,雅蓋隆王朝之名來源於他,該王朝統治兩國至1572年,[4]為中世紀時期中東歐最有影響力王朝之一的格迪米尼茲下的支系。[5]
雅蓋沃是中世紀立陶宛和波蘭的最後一位異教統治者,其頭銜為Didysis Kunigaikštis。[6]作為立陶宛大公,他奉行與波蘭王國結盟,抵抗條頓騎士團的政策。在1410年,聯盟在格倫瓦德之戰(坦能堡之戰)獲勝,而接下來的索恩休戰使波蘭和立陶宛的邊境變得穩固,這也意味著歐洲的一支重要力量,波蘭立陶宛聯盟的誕生。在瓦迪斯瓦夫二世的任期裡,波蘭的版圖得到了擴大,而且瓦迪斯瓦夫二世的統治時代通常被認為是「波蘭的黃金時代」。
早年
立陶宛
約蓋拉的早年經歷鮮為人知,甚至連他的生日都頗具爭議。以前的歷史學家認為他出生在1352年,但是近期研究指出,他的出生時間比以前得出的時間要晚一點──大約在1362年。[7]他是格迪米尼茲王朝的後裔,可能出生於維爾紐斯。他的雙親分別為立陶宛大公阿爾吉爾達斯和他的第二位妻子特維爾大公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之女烏里亞娜·亞歷桑德羅芙娜。
1377年,約蓋拉成功將立陶宛西北部及繼承前基輔羅斯巨大領土的魯塞尼亞(今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西部)聯合成為穩定的政治實體。而在此之前,他們是兩個不同的民族群體和政治系統。[8]起初,約蓋拉和他在1370年圍攻莫斯科的父親一樣,[9]統治建基於他在立陶宛東南部的領土,與此同時,他的叔父查基公爵科斯圖提斯繼續統治立陶宛東北部地區。[10]不過即位的雅蓋沃,很快就令這個雙重統治體制穩固下來。[5]
約蓋拉在位之初,立陶宛的動亂使他把注意力集中於立陶宛的魯塞尼亞地區。從1377年至1378年,他的同父異母兄長波洛茨克的安德烈挑戰弟弟的權威,試圖成為大公,[11]到了1380年,安德烈和時任莫斯科的大公的兄弟德米特里一世·頓斯科伊一起抗擊約蓋拉的盟友韃靼可汗馬麥。[12]由於約蓋拉和他的軍隊未能及時支援馬麥的軍隊,[11]馬麥在庫里科沃之戰被德米特里·頓斯科伊擊敗,之後莫斯科公國對立陶宛的威脅更大。同年,約蓋拉開始與科斯圖提斯展開權力鬥爭。
在西北部,立陶宛面對來自條頓騎士團的襲擊。這支武裝組織建立於1226年,以皈依波羅的異教部落普魯士人、約特溫基亞人和立陶宛人建立起中央集權化的地方武力。在1380年,約蓋拉秘密與騎士團簽訂《多威迪斯科斯條約》,同意立陶宛的基督教化,以作為回報,騎士團也支持他與科斯圖提斯作對。[5]在科斯圖提斯發現了這個計劃後,發動了立陶宛內戰。最終他占領了維爾紐斯,推翻了約蓋拉,並在他的所在地自命為大公。[13]
在1382年,約蓋拉與他父親的諸侯建立了一支軍隊,並在查基附近正面攻擊科斯圖提斯。科斯圖提斯和他的兒子維陶塔斯根據斯基爾蓋拉給予安全通行權的承諾和約蓋拉的兄弟,在約蓋拉在維爾紐斯的營地談判,但被欺騙,並被禁於克列瓦的城堡,科斯圖提斯在那裡死亡,可能是在一周後被謀殺致死。[14]維陶塔斯逃往條頓城堡馬爾堡,受洗,並取教名維甘德。[13]
約蓋拉和騎士團進一步會談時簽署《杜比撒條約》,條約重申了他對基督化的承諾,並答應給予騎士團杜比撒河以西的薩莫吉西亞地區。但無論如何,騎士團宣稱當即幫助他的兩個兄弟,在1383年的夏天進入立陶宛並占領了薩莫吉西亞的大部分地區,在更北的地方打開了普魯士條頓騎士團和利沃尼亞條頓騎士團的通道。和騎士團一道,攜帶武器的維陶塔斯之後接受約蓋拉在他的遺產方面的保證,並和他一起進攻,劫掠一些普魯士城堡。[15]
洗禮與婚姻
當約蓋拉到了該娶妻的時候,因為他有意與一位基督徒結婚,他對妻子的選擇已經變得很清晰。他的羅斯母親希望他與最先要求他皈依東正教的哥哥德米特里·頓斯科伊的女兒、約蓋拉的侄女索菲亞結婚。[16]然而這個選擇不能令認為東正教徒是支持教會分裂、且與異教徒無異的人的條頓騎士團停下對立陶宛發動的十字軍入侵。[5][13]
約蓋拉因此接受了一位波蘭人的提議,皈依天主教並與11歲國王雅德維加結婚。[17][18]而他也合法的被雅德維加的母親匈牙利的伊莉莎白接受,因此他在雅德維加死時也能保留住王位。 [13]關於這些和其他問題,於1385年8月14日在卡列瓦城堡,約蓋拉同意接受基督教,將由它的鄰居從波蘭「偷走」的土地交回波蘭,並terras suas Lithuaniae et Russiae Coronae Regni Poloniae perpetuo applicare,該條款由歷史學家解釋為結婚之時,立陶宛和波蘭之間任何一個個體在結婚之前單獨簽訂的條約將被聯合簽訂的條約取代。[19]克列瓦條約被描述為慎重的或是孤注一擲的賭博。[20]
約蓋拉在1386年12月15日於克拉科夫瓦維爾主教座堂準時地受洗,並此後正是使用瓦迪斯瓦夫或其拉丁版本的教名。[21]洗禮的官方宣告交給了在騎士團總部馬恩堡的,謝絕成為新基督教教父的大團長恩斯特·馮·佐勒。[22]王室的洗禮引發了雅蓋沃宮廷和騎士的皈依,也將受洗者聚集在立陶宛河流中[23]和立陶宛最終的基督化的開始。雖然立陶宛貴族主要皈依天主教──異教和東正教在農民之間依然留有很強的影響──國王的皈依和它的政治含義在立陶宛和波蘭的歷史之間造成深遠影響。[23]
在波蘭的接待
在瓦迪斯瓦夫為了婚禮到達克拉科夫之前,雅德維加國王派遣她的一位騎士加維沙·奧倫施尼茨基去見她的未婚夫,以確定她未來的丈夫是個人類,因為她聽說約蓋拉是一個像熊一樣的生物,殘忍而粗魯。[24]儘管她有疑慮,婚禮還是在1386年3月4日,即約蓋拉洗禮兩周後的日子舉行,而且約蓋拉被大主教波贊塔加冕為國王瓦迪斯瓦夫。最後,波蘭人發現他們的新統治者很有教養,並十分尊重基督教文化,也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和指揮官,他們的新國王是個健壯、眼睛黑而小且不安分、長著大耳朵的人,[25]瓦迪斯瓦夫著裝謹慎,被認為是異常乾淨的人,他每天都清潔身體,刮鬍子,從不抽菸,只喝純淨水。[24][26]他的娛樂方式包括聽魯塞尼亞小提琴曲和打獵。[27]一些中世紀編年史作者認為瓦迪斯瓦夫取得如此驚人的變化來自於他的皈依。[28]
立陶宛和波蘭的統治者
瓦迪斯瓦夫和雅德維加共治;雖然雅德維加可能沒有實權,她依然積極參與波蘭的政治和文化建設。在1387年,她領導了兩次針對紅魯塞尼亞的成功的遠征,重新奪得她父親從波蘭交給匈牙利的土地,而且獲得了摩爾多瓦大公彼得魯一世的敬意。[29]在1390年,她也親自打開與條頓騎士團談判的大門。雖然大多數的政治責任交給了瓦迪斯瓦夫,但是雅德維加依然致力於文化和慈善活動,令她依然受到尊敬。[29]
不久,瓦迪斯瓦夫在波蘭即位,瓦迪斯瓦夫授予維爾紐斯和克拉科夫一樣的,仿照馬格德堡法設計的城市憲法;而且維陶塔斯在大波蘭公爵波列斯瓦夫和卡齊米日三世統治期間,給予查基的猶太社區特權。[30]瓦迪斯瓦夫統一兩個法律體系的政策的推行開始是不完全而坎坷的,但是得到了恆久的影響。[29][31]
瓦迪斯瓦夫政策的影響之一是在破壞東正教基礎情況下,令立陶宛天主教徒的數量與日俱增;在1387年和1413年,舉例來說,立陶宛天主教波維爾被授予特殊的司法和政治權力,並剝奪了東正教波維爾的權力。[32]隨著這一勢頭不斷強勁,在15世紀立陶宛伴隨著前羅斯的崛起而崛起。[33]
挑戰
瓦迪斯瓦夫的受洗並沒有完全停止聲稱他的受洗只不過是幌子,甚至可能是異教,並重申他們說立陶宛還有異教徒的入侵的藉口的條頓騎士團的十字軍入侵。[13][34]從現在開始,然而,騎士團發現它很難將發動十字軍的藉口堅持下去,並面對真正的基督教國家立陶宛對其發動十字軍的緣由的消滅。[35][36]
總之,瓦迪斯瓦夫和雅德維加對基督化的立陶宛的政策提供了令條頓騎士團與立陶宛作對的原因,而不是讓騎士團裁軍的理由。他們發起,成立了以前的自白者維爾紐斯主教安德烈·瓦希爾克統治下的維爾紐斯教區。主教區包括薩莫吉西亞,很大程度上受到條頓騎士團的控制,服從於格涅茲諾,而非條頓騎士團的柯尼斯堡。[13]這項決定也許沒有改善條頓騎士團與瓦迪斯瓦夫的關係,但是它讓立陶宛和波蘭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使波蘭教會自由地幫助它在立陶宛的同職位的人。[23]
在1389年,瓦迪斯瓦夫在立陶宛的統治要面對重返立陶宛的維陶塔斯的挑戰,他憎恨賦予斯基爾蓋拉的權力,並不惜犧牲自己的遺產殺掉他。[37]維陶塔斯在立陶宛發動內戰,以成為大公為目標。在1390年9月4日,由條頓騎士團團長康拉德·馮·瓦倫羅德領導的,維陶塔斯的聯軍圍攻由瓦迪斯瓦夫的攝政者與波蘭人,立陶宛人和魯塞尼亞人軍隊聯合固守的維爾紐斯。[5][38]儘管騎士團「連他們的渣都用盡了」,在1個月後解除對城堡的圍攻,他們減少了市郊的廢墟。[39]這次血腥的戰鬥在1392年根據奧斯特洛夫條約終於獲得了暫時的休戰,條約以將立陶宛交給他的遠親,以獲得短暫的和平:維陶塔斯以大公的身份統治立陶宛,直到逝世,要服從由波蘭君主親自擔當的至高無上的國王或公爵的權力。[40]維陶塔斯接受了他的身份,但他繼續要求立陶宛的完全獨立。[29][41]
這場於立陶宛人和條頓騎士團之間展開的曠日持久的戰爭根據薩利納斯條約終於在1398年10月12日結束了,該條約的名字來自於簽署地點──尼曼河上的小島。立陶宛同意割讓薩莫吉西亞,並在奪取普斯科夫的戰役上幫助條頓騎士團,而騎士團也同意在奪取諾沃格洛德的戰役上幫助立陶宛。[29]不久之後,維陶塔斯成為了由國王加冕的地方貴族;但在翌年他的軍隊和他的盟友,白帳汗國的脫脫迷失在沃爾斯科拉之戰被帖木兒帝國擊敗,這也擊垮了他在東方的帝國雄心,並迫使他再次屈從瓦迪斯瓦夫。[5][41]
波蘭國王
在1399年6月22日,雅德維加生了一個女兒,取名為艾爾茲別塔·波尼法齊雅,但在一個月內,母親和女兒雙雙死於分娩併發症,離開了有50歲高齡,無子嗣的雅蓋沃。雅德維加的死,與安茹王朝的絕嗣,逐漸削弱了瓦迪斯瓦夫的王權;而且由於小波蘭貴族之間的衝突,同情瓦迪斯瓦夫的派別和大波蘭紳士開始浮出水面。在1402年,瓦迪斯瓦夫作為反對他的王權的人的吵嚷的回應,他與卡齊米日三世的孫女切列的安娜結婚,政治鬥爭在他的國家內再次合法。
1401年的維爾紐斯和拉多姆聯合證實維陶塔斯的身份是次於瓦迪斯瓦夫權位的大公,同時保證大公的繼承人是瓦迪斯瓦夫的後代,而非維陶塔斯的後代:如果瓦迪斯瓦夫無子嗣而死,立陶宛波維爾會選舉一位新君主。[42][43]由於沒有繼承王位的繼承人,該法案的影響不為人知,但是它令波蘭和立陶宛貴族的關係更為緊密,而且兩國構成了永久性的防禦同盟,堅實了立陶宛的手腕,可以足夠發動波蘭不參與的針對條頓騎士團的戰爭。[35][41]雖然該文件不影響波蘭貴族的自由,它承認立陶宛波維爾權力的擴大,大公依然不受依附波蘭可能造成的那些機關之間的相互制衡。因此維爾紐斯和拉多姆聯合讓瓦迪斯瓦夫獲得立陶宛方面的支持。[29]
在1401年末,針對騎士團發動的新戰爭令在東部省份發生叛亂後發現他們正在雙線作戰的立陶宛人的資源變得捉襟見肘。瓦迪斯瓦夫的另一位兄弟,不滿者斯威特里蓋拉趁此機會,發動起義並自命為大公。[34]在1402年1月31日,他在馬爾堡介紹自己,在那裡他獲得騎士團的支持,並和在雅蓋沃和維陶塔斯在大公國爭權奪利時,騎士團所做出的舉措一樣,承認了他。[42]
挫敗
戰爭結束了,瓦迪斯瓦夫被擊敗了。在1404年5月22日的拉恰茲條約中,他接受了騎士團大部分的要求,包括正式地割讓薩莫吉希亞,並支持騎士團對普斯科夫的攻城;作為回報,康拉德·馮·均林根承諾將具有爭議的,曾經被瓦迪斯瓦夫·歐珀爾斯基抵押給了騎士團的多布基恩地區和佐托利亞鎮賣給波蘭,並支持維陶塔斯在諾沃格洛德重新進入政界。[42]雙方簽署這個條約的主要原因是:騎士團需要時間防禦它新獲得的土地,波蘭人和立陶宛人需要處理東部和西里西亞的主權威脅。
同時在1404年,瓦迪斯瓦夫在弗羅茨瓦夫與讓瓦迪斯瓦夫在神聖羅馬帝國的政治鬥爭中支持他,並願意將西里西亞還給波蘭的瓦茨拉夫四世舉行會談。[44]瓦迪斯瓦夫拒絕在波蘭和西里西亞貴族的協議上交易,因為他不願意因新的軍事承諾而增加自己的負擔。[45]
波蘭-立陶宛-條頓戰爭
在1408年12月,瓦迪斯瓦夫和維陶塔斯在那瓦赫魯達克城堡舉行戰略會談,他們決定煽動反抗條頓騎士團統治的薩莫吉西亞人起義,以讓日耳曼人離開波美拉尼亞。瓦迪斯瓦夫承諾以在未來任何的條約中,將薩莫吉西亞還給立陶宛作為他對維陶塔斯對他的支持的酬謝。[46]在1409年5月開始的起義首先並沒太惹怒騎士團,他們也沒有通過建要塞來鞏固他們在薩莫吉希亞的統治;但在六月他們的外交官開始忙於在奧博尼基遊說瓦迪斯瓦夫的法院, 警告那些反對他牽扯進立陶宛和騎士團之間的戰爭的貴族。[47]雖然瓦迪斯瓦夫避開他的貴族並告訴新上任的大團長烏爾里希·馮·均林根如果騎士團鎮壓薩莫吉希亞的起義,波蘭會干預他們。這刺傷了騎士團,並使他們準備在8月6日向波蘭宣戰,而這個消息在8月14日被瓦迪斯瓦夫在諾維-科爾欽接到。[47]
北疆城堡的防護狀況很不好,騎士團很容易就在佐托利亞,多布林和多布林地區首府博布倫尼基占領了它們,同時德意志公民將他們邀請至比得哥什。瓦迪斯瓦夫在9月末露面,並在一周內奪回比得哥什,但在10月8日又被騎士團奪回。在冬季,兩支軍隊為一場大戰做準備。瓦迪斯瓦夫在馬佐夫舍的普沃茨克安置了一個戰略補給庫。並在維斯瓦河架設了一座浮橋,以能夠向北輸送物資。[48]
同時,雙方展開外交攻勢。騎士團向歐洲的君主送信,讓他們派遣十字軍討伐「異教徒」;[49]瓦迪斯瓦夫以用他的親筆信指責騎士團要征服全世界的君主,作為對騎士團外交攻勢的回應。[50]這種攻勢成功地將很多外國的騎士招進作戰的各方。 瓦茨拉夫四世和波蘭人簽署防禦條約,共同抗擊條頓騎士團;他的兄弟,西吉斯蒙德加入騎士團一方,儘管他的匈牙利諸侯拒絕響應他的號召,西吉斯蒙德仍於7月12日向波蘭宣戰。[51][52]
格倫瓦德之戰
在1410年6月重新開戰時,瓦迪斯瓦夫帶領20000名貴族,15000名武裝平民和2000名主要雇在波西米亞的專業騎兵深入條頓騎士團中心地帶。在徹溫斯科渡過維斯瓦河後,他的軍隊與帶領著11000個魯塞尼亞和韃靼輕騎兵的維陶塔斯會合。[53]條頓騎士團則有幾乎都為日耳曼人的18000名騎兵和5000名步兵。在6月15日格倫瓦德之戰[54]這中世紀最大,且最殘忍的戰役[55]的結果是,聯盟贏得了完勝,令條頓騎士團的軍隊全軍覆沒,在戰鬥中騎士團大多數位置關鍵的指揮官被殺死,包括大團長烏爾里希·馮·容寧根和大元帥弗里德里希·馮·瓦倫羅德。千餘人的軍隊報告稱被另一方消滅殆盡。[56]
現在,通往條頓總部馬爾堡的道路是開放的,城市也是不設防的;但因為資料沒有解釋清楚,瓦迪斯瓦夫對他的有利條件產生了猶豫。[57]在7月17日,他的軍隊開始艱苦推進,僅在7月25日到達馬爾堡,與此同時,新大團長海因里希·馮·普勞恩開始部署要塞的防守。[58][59]顯然隨後顯而易見,半心半意的攻城讓瓦迪斯瓦夫在9月19日停止了攻城,這次攻城的失敗被歸於多種多樣攻不破的防禦工事造成的立陶宛人的高傷亡率,並且瓦迪斯瓦夫不願意再造成更大的傷亡;但是資料的缺乏讓這種可能並不穩固。帕維夫·雅謝尼查在他的紀念碑Polska Jagiellonów(雅蓋隆的波蘭)中指出瓦迪斯瓦夫作為一個立陶宛人,也許希望維持立陶宛和波蘭權力的平衡,立陶宛人忍受在戰鬥中極其重大的傷亡。[60]其他歷史學家指出瓦迪斯瓦夫也許認為馬爾堡是攻不破的,因此他沒有看見他的優勢,但在漫長的攻城中,他們也並不一定成功。[58]
最後的年月
分歧
戰爭在1411年伴隨著索恩休戰結束了,但是波蘭和立陶宛的人都沒有回家,他們的談判並沒有盡力擴大他們的利益,因此很多波蘭貴族都不滿於此。波蘭贏回了多布林地區,立陶宛贏回了薩莫吉西亞,而馬佐夫舍贏得了通往弗科拉河的一小片土地。條頓騎士團領土的大部分無論如何,即使是投降的村鎮都保存完好。瓦迪斯瓦夫之後用適量的贖金交換,釋放了條頓騎士團的高層官員。[61]這個失敗削弱了勝利給人民帶來的愉快,在1411年後,他的貴族的滿足激起了人民對瓦迪斯瓦夫的反對浪潮,並進一步被瓦迪斯瓦夫對波多里亞的承認激發,波蘭和立陶宛之間的爭議讓維陶塔斯和國王在兩年內都沒有在立陶宛呆過一天。[62]
波蘭對連說波蘭語都說得不流利的瓦迪斯瓦夫相當長時間的不信任,體現在一個世紀後的編年史作者和歷史學家揚·杜戈施的這段話上:
“ | 他愛他的國家立陶宛與他的家人和兄弟,所以他從來都不猶豫地將所有的戰爭和麻煩帶給波蘭。官方的財富全都被他運到立陶宛,並在立陶宛保護它們,這也是立陶宛能夠發達的原因。[63] | ” |
為了對抗他的反對派,瓦迪斯瓦夫在1411年提拔反對派之首,主教米科瓦耶·特拉巴為格涅茲諾大主教,並在克拉科夫,讓維陶塔斯的支持者沃耶切赫·加斯特澤比耶茨接任他的職位。[62]他也設法在立陶宛找出更多的盟友。在1413年10月2日簽署的赫羅德沃聯合中,他公布了立陶宛大公國的地位:「我們波蘭王國亙古不變的盟友」,並承認立陶宛天主教貴族的特權與波蘭的施拉赤塔一樣。法令還包括禁止波蘭貴族在未經立陶宛貴族同意的情況下選舉國王,而且立陶宛貴族可以在未經波蘭貴族的許可下選舉大公的條令。[64]
最後的衝突
在1414年,一場被稱為「飢餓戰爭」的戰爭突然爆發了(這場戰爭因騎士團焚燒田地和磨坊的焦土政策而得名),但是騎士團和立陶宛在戰爭之前已經耗盡了財力去發動一場大戰,而且戰鬥在秋天已經逐漸結束。[62]戰鬥並沒有再次突然爆發,直到1419年在教皇特使的堅持下,康斯坦茨湖委員會被取消。[62]
康斯坦茨湖委員會是條頓騎士團的轉折點,而且它在衝突中幫助騎士團。維陶塔斯在1415年派了一個代表團,包括基輔的首都;和薩莫吉希亞的證人在年末抵達康斯坦茨湖指出他們的觀點「用水洗禮,而非用血」。 [65]包括米科瓦耶·特拉巴、加維沙·查尼和帕維夫·沃德科維奇在內波蘭使節遊說他們結束強迫異教徒皈依,並停止對立陶宛和波蘭的侵略。[66]由於波蘭立陶宛的外交攻勢,委員會因為被沃德科維奇關於僧侶國的合法性的質問中傷,拒絕了條頓騎士團關於進一步發動十字軍並委託令薩莫吉希亞人和波蘭立陶宛人皈依基督教的要求。[67]
在康斯坦茨湖的外交問題包括,將波蘭看做他們反抗波西米亞新當選的國王西吉斯蒙德的盟友的波西米亞胡斯派教徒起義。在1421年,波西米亞議會宣布西吉斯蒙德罷免王位,並將王位交給瓦迪斯瓦夫,但是瓦迪斯瓦夫需要接受他不願接受的宗教原則布拉格四法。[68]
在1422年,瓦迪斯瓦夫發動另一場戰爭,被稱為高倫布之戰,以對抗條頓騎士團,並在騎士團援軍抵達之前就擊敗了他們。梅爾諾湖條約的結果讓騎士團再也不提出對薩莫吉希亞的主權要求,並規定了普魯士和立陶宛的永久邊界。[69]這個條約雖然證明了波蘭的勝利,但是因為瓦迪斯瓦夫放棄對波美拉尼亞,波美熱尼亞和海烏姆瑙地區的主權要求,所以,波蘭只獲得戰敗者的待遇,只得到涅沙瓦鎮。[70]梅爾諾湖條約雖然停止了騎士團和立陶宛的戰爭,但是並沒有解決騎士團同波蘭的長期問題。1431年至1435年,波蘭和騎士團之間更進一步爆發了一些零星的戰爭。
維陶塔斯在1430年死後,波蘭和立陶宛合作之間的破裂給騎士團提供了干涉波蘭的可乘之機。瓦迪斯瓦夫支持他的兄弟斯威特里蓋拉作為立陶宛大公, [71]但是同時,斯威特里蓋拉支持條頓騎士團,並對羅斯貴族表示不滿,[33]在立陶宛,反抗波蘭的王權,在波蘭,在克拉科夫主教澤彬格涅夫·奧列施尼茨基之下,占領在1411年瓦迪斯瓦夫和沃爾希連一起送給立陶宛的波多里亞。[72]在1432年,一個在立陶宛的親波蘭派讓維陶塔斯的兄弟西吉斯蒙德·科斯圖台提斯獲得大公之位, [71]在瓦迪斯瓦夫死後領導一支軍隊發動武裝鬥爭,奪得大公之位。[73]
繼任
瓦迪斯瓦夫的第二位妻子切列的安娜死於1416年,留下了一位女兒雅德維加。在1417年,瓦迪斯瓦夫與皮里查的伊莉莎白結婚,伊莉莎白於1420年死亡,沒有留下任何子女。兩年後,瓦迪斯瓦夫與哈爾沙尼的索菲亞結婚,索菲亞為他生下了兩個活到成年的兒子。在1431年,雅德維加公主死亡,瓦迪斯瓦夫命令讓哈爾沙尼的索菲亞生下的兒子繼承王位,但是她不得不給波蘭貴族送禮,並說服他們,向自從國家為選舉制以來,所簽訂的條約妥協。瓦迪斯瓦夫於1434年逝世,他讓他的長子瓦迪斯瓦夫統治波蘭,讓他的幼子卡齊米日統治立陶宛,而他們那時尚未成年。[74]
家系圖(不完全)
格迪米納斯 生於約1275年 死於1341年 |
耶夫娜 生於約1280年 死於1344年 |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 生於1301年 死於1339年10月22日 |
加利奇的安娜斯塔西婭 | ||||||||||
阿基爾達斯 生於約1296年 死於1377年5月 |
烏里亞娜·亞歷桑德羅芙娜 生於約1330年 死於1392年 |
||||||||||||
1 雅德維加 生於1374年 死於1399年7月 1386年2月18日結婚 |
2 切列的安娜 生於1380年或1381年 死於1416年5月21日 1402年1月29日結婚 |
雅蓋沃/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沃 生於約1362年 死於1434年6月1日 |
3 伊莉莎白·皮里查 生於1372年 死於1429年5月12日 1417年5月2日結婚 |
4 哈爾沙尼的索菲亞 生於約1405年 死於1461年9月21日 1422年2月7日結婚 | |||||
1 | 2 | 4 | 4 | 4 | |||||
艾爾茲別塔·波尼法齊雅 生於1399年6月22日 死於1399年7月13日 |
雅德維加 生於1408年4月8日 死於1431年12月8日 |
瓦迪斯瓦夫三世 生於1424年10月31日 死於1444年11月10日 |
卡齊米日 生於1426年5月16日 死於1427年3月2日 |
卡齊米日四世 生於1427年11月30日 1492年6月7日 |
參見
註釋
- ^ 瓦迪斯瓦夫並未使用序號,二世的序號乃後來的史學家所加。他在不同語言內不同的姓名如下:Jogaila Algirdaitis;Władysław II Jagiełło;Jahajła (Ягайла)。
- ^ 斯奈德, 蒂莫西(美). 民族的重建: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白俄羅斯,1569—1999.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20. ISBN 9787305221644.
- ^ Bojtár,182頁
- ^ 死於1596年的安娜國王為雅蓋隆王朝最後一位成員
- ^ 5.0 5.1 5.2 5.3 5.4 5.5 Bojtár, Endre; Bojtár, Endre B.; Bojt r, Endre. Foreword to the Past: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Baltic People.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1999 [2019-09-05]. ISBN 9789639116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英語).
- ^ 翻譯為大公。Kunigaikštis意為國王,而didysis加強其語氣。參見Rowell,65頁-69頁
- ^ 參見Tadeusz Wasilewski在"Przegląd Wschodni"於1991年的研究和Jan Tęgowski,Pierwsze pokolenia Giedyminowiczów,Wrocław–Poznań 1999,第124–125頁
- ^ Stone,第4頁;在14世紀後期,立陶宛民族的人口不可能超過30萬,而且比東正教徒少7倍。Lukowski and Zawadzki,第38–39頁;前羅斯人公國波洛茨克、維帖布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輔、沃爾希連、波德拉謝保留了他們在立陶宛人到來之前的本地法和特權。立陶宛的每位新大公都肯定了那些特權,並保證不將原住民之間的問題提交給立陶宛法院。Dvornik,第342頁;俄羅斯和諾沃格洛德作家稱位於立陶宛內的羅斯領土為「立陶宛人之地」。Plokhy,第46頁
- ^ Bojtár,第180頁.
- ^ 一些歷史學家,例如Vanda Sruogienė-Sruoga在 Jogaila (1350–143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之中和J. Deveike在The Lithuanian Diarchies之中,稱這個體制為兩頭政治,但是S.C.Rowell認為這個二重統治「……是權宜之計;它當然不滿足兩頭政治的定義『由兩個政權統治』……這兩位領導人的地位並不相同:維爾紐斯的大公的地位最高」。Rowell,第68頁
- ^ 11.0 11.1 Lukowski and Zawadzki,第33–45頁
- ^ Plokhy,第46頁
-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第709–712頁
- ^ 「在1382年末,約蓋拉在爭執之中謀殺固執的叔父。」Endre Bojtár,第181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約蓋拉他自己在1382年伴隨著他叔父科斯圖提斯的被謀殺上台。」 Lukowski and Zawadzki,第34頁。維陶塔斯,在1392年第二次被普魯士人庇護期間,記錄說:「雅蓋沃俘虜了我們的父親並殺了他;他也殺了我母親並監禁了我」。被 Mickūnaitė,第157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由一間被標為dis ist witoldes sache wedir jagaln und skirgaln的條頓騎士團大臣的文件記錄。但是Sruogienė-Sruoga稱謀殺「難以理解」而且在記錄有什麼真實發生的事情的時候,說這裡有「一些主觀臆斷的情況」。Jogaila (1350–143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Drieberge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Medieval Chronicle (2, 1999. The Medieval Chronicle II: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Medieval Chronicle, Driebergen/Utrecht 16-21 July 1999. Rodopi. 2002 [2019-09-05]. ISBN 97890420083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英語).
- ^ 歷史學家John Meyendorff提出約蓋拉已經準備變成一個東正教徒:「在1377年,阿基爾達斯逝世,將大公國交給他的兒子,一位東正教徒約蓋拉……」。Byzantium and the Rise of Russia,第205頁。可是德米特伊提出了結婚的條件,約蓋拉「應該皈依東正教,向所有人正式宣布他的東正教身份」。引用自Dvornik,第221頁
- ^ 雅德維加雖未女性,但因波蘭的政治體制並沒有為一位當朝女王做好準備,所以使用的頭銜是波蘭國王(rex poloni)。Stone,第8頁
- ^ 小波蘭貴族並非不懷疑大波蘭貴族,因為很多原因,約蓋拉做出這個決定。舉例來說,他們「擔心來自立陶宛自身的危險會轉移到他們身上,並緊握哈里赫-羅斯富饒的土地。」Lukowski and Zawadzki,第42頁。Dvornik提出波蘭貴族看見提議是為了提供「增加他們的特權的機會」。Dvornik,第129頁。他們也希望擺脫奧地利的影響,雅蓋沃同意「解僱」雅德維加先前的未婚夫威廉·馮·哈布斯堡。Lukowski and Zawadzki,第37頁
- ^ Lukowski和Zawadzki閱讀這個條約時,發現其暗指「克列瓦條約表面上看他承諾將立陶宛併入波蘭。」Lukowski和Zawadzki,第41頁。Sruogienė-Sruoga在 Jogail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指出「立陶宛人可能考慮到這個條約只是暫時的,只是一種婚禮手續」。克列瓦聯盟是短命的,並被立陶宛和波蘭之間簽署的其他條約替代。根據現代歷史學家G. Rhode和其他研究院的意見,克列瓦聯盟並沒有消滅立陶宛的主權,這也作為對大多數波蘭歷史學家的解釋。G.Rhode. Grundzuge der Geschichte Litauens,第141頁,1966年。Daniel Z. Stone說「這個聯盟最準確的目的被歷史學家激烈地討論,但是這看起來個能是雅蓋沃和波蘭人打算完全合併兩國的國土」。Stone,第8頁
- ^ 它「反映兩國的政治精英的傑出與遠見。」 Kłoczowski,第55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它是「雅蓋沃孤注一擲的賭博以防止似乎不可避免的對立陶宛的征服。」 Lukowski and Zawadzki,第38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被授予教名Vladislovas(Wladyslaw,瓦迪斯瓦夫)」。 Vanda Sruogienė-Sruoga,Jogaila (1350–143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該斯拉夫名字被粗略翻譯為光榮統治,瓦迪斯瓦夫譯為拉丁語經常被譯為Wladislaus或Ladislaus。這個選擇來自於1世紀前統一王國的瓦迪斯瓦夫一世和與教皇站在同一邊反對亨利四世,基督化特蘭西瓦尼亞的聖拉斯洛一世。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第709–712頁
- ^ Lukowski and Zawadzki,第33–45頁;Stone`,第16頁
- ^ 23.0 23.1 23.2 Kloczowski, Jerzy. A History of Polish Christian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09-14 [2019-09-05]. ISBN 97805213642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英語).
- ^ 24.0 24.1 Kosman,Jagiełło królem Polski: z dziejów unii Polski i Litwy,第79頁
- ^ 人相的詳細資料由編年史作者揚·德烏戈什提供。Turnbull,Tannenberg 1410: Disaster for the Teutonic Knights,第23頁
- ^ 「無論他到哪個地方,他永遠帶著剃刀,剪刀和一把象牙梳。他每天都修面,並且讓所有波蘭人非常吃驚的是,他幾乎每天洗澡。」M.Kuczynski,引用自Vanda Sruogienė-Sruoga,Jogaila (1350–143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根據15世紀中期Jan Długosz編寫的編年史所說,他的娛樂還包括和雅德維加做劇烈性交活動,約蓋拉在和雅德維加性交時「不僅會用宗教允許的方法,而且也會用宗教禁止的方法」。引用自Turnbull,Tannenberg 1410: Disaster for the Teutonic Knights,第23頁
- ^ Stone,第8頁
- ^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Jasienica,第80–146頁
- ^ Jasienica,第74–80頁
- ^ 到1569年盧布林聯合為止,立陶宛和波蘭在行政和司法系統上並沒有太大差距。Dvornik,第344頁
- ^ Magocsi,第134頁
- ^ 33.0 33.1 Serhii Plokhy在1430年代確定了「羅斯身份的運用」。Plokhy,第98頁
- ^ 34.0 34.1 Housley,第354頁
- ^ 35.0 35.1 Sedlar,第388頁
- ^ Turnbull,Crusader Castles of the Teuton Knights (2),第22頁[失效連結]
- ^ [1]
- ^ 條頓騎士團的軍隊主要由志願者和來自西歐的僱傭兵組成,很明顯,他們來自法國,德意志國家和英格蘭。Jasienica,第83–84頁
- ^ 「連他們的渣都用盡了」("with all their powder shot away")由Stephen Turnbull引用自Marburg的Wigard的編年史;Turnbull也提到未來的亨利四世國王亨利·博林布魯克參與了對維爾紐斯的攻城。Turnbull,Crusader Castles of the Teutonic Knights (2),第53–54頁
- ^ 瓦迪斯瓦夫也許採用地位較高的頭銜dux supremus,而維陶塔斯採用magnus dux。 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第732頁.斯基爾蓋拉搬離了查基公國以成為基輔的君主。Stone,第10頁
- ^ 41.0 41.1 41.2 Dvornik,第222–225页. [2009-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9).
- ^ 42.0 42.1 42.2 Paweł Jasienica,第103-105頁
- ^ Stone,第11页. [2009-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9).
- ^ 帝國選舉人在四年前廢黜了瓦茨拉夫的羅馬人民的國王身份。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第348頁
- ^ Śląsk w polityce Piastów (西里西亚在皮雅斯特王朝统治时的政策). Polska Piastów. 2005 [2006-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18).
- ^ 卡爾瓦辛斯卡,第21頁
- ^ 47.0 47.1 Jasienica,第10頁–107頁
- ^ Turnbull,Tannenberg 1410: Disaster for the Teutonic Knights,第32–33頁
- ^ 法國編年史作者Enguerrand de Monstrelet在戰爭中的想法顯示出對於十字軍根深蒂固的想法:「波蘭國王是普魯士大團長的一位不一般的的敵人,他為了奪取波蘭王位偽裝成一位基督徒,帶著他的波蘭人幫助撒拉遜人」。被Delbrück,The Barbarian Invasions的第526頁引用;對他們而言,波蘭使節抗議騎士團「奪走我們的牛奶和羊毛,吸我們的血,吃我們的肉。」Turnbull,Tannenberg 1410: Disaster for the Teutonic Knights,第20頁
- ^ 瓦迪斯瓦夫的信留有幾個副本,被引用於Jasienica,第108頁
- ^ Jasienica,第110頁.
- ^ 西吉斯蒙德秘密地勸告騎士團僱傭「信奉異教的或支持教會分裂的」波蘭人和立陶宛人需要為戰鬥提供「公正合理的理由」。 Turnbull,Tannenberg 1410: Disaster for the Teutonic Knights,第21頁.
- ^ Stone, 16页.. [200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9).
- ^ 這場戰役也稱為坦能堡之戰
- ^ Bojtár,Foreword to the Past,第182頁; Turnbull,Tannenberg 1410: Disaster for the Teutonic Knights,第7頁
- ^ Stone,第16頁.
- ^ 「可能在歷史上沒多少其他的,在決定性戰役勝利後,隨後的戰役異乎尋常地輸給了它要進攻的目標的例子。」來自Stephen Turnbull的介紹Tannenberg 1410: Disaster for the Teutonic Knights,第7頁
- ^ 58.0 58.1 Stone,第17页. [200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9).
- ^ 我們對這次拖延的所知,根據Stephen Turnbull的描述,是與馬爾堡相距小於6英里時發生了拖延,波蘭立陶宛聯軍也許由於人員的傷亡,再向前推進前等待了兩天,並且平均每天只推進9英里(14公里)。這次被Turnbull稱為「也許可以理解,但致命的」拖延讓海因里希·馮·普勞恩可以帶領2000人(有些文獻稱有3000人)撤離村鎮,甚至可以可以挖防禦工事。Turnbull,Tannenberg 1410: Disaster for the Teutonic Knights,第73頁
- ^ Jasienica,第113–120頁
- ^ 無論如何,贖金證明了騎士團資產的日漸貧乏。「格倫瓦德的失利在贖金的方面上消耗了騎士團大部分的積蓄。」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第364頁。騎士團在格倫瓦德之戰後再也沒有恢復元氣:為了消掉他們的開支,騎士團引進了賦稅徭役,並讓他們的貨幣貶值,但在1419年,騎士團土地的20%被遺棄──在南波美拉尼亞和施維茨,50%的土地被荒廢。Stone,第17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62.0 62.1 62.2 62.3 Jasienica,第121–124頁
- ^ 杜戈施也發表了像這樣子的對瓦迪斯瓦夫的評價:「他是迄今為止最不殘忍的人了,他甚至能容忍首席罪犯,而且對被他征服的人而言,他也永遠是仁慈的……他下意識的寬容損害了國家的程度多於對財富吝嗇貪婪的人」。Vanda Sruogienė-Sruoga,Jogaila (1350–143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tone,第11頁;Dvornik,第342–343頁;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第775–776頁
- ^ Housley,第361頁;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第733頁
- ^ 帕維夫·沃德科維奇,Tractatus de potestate papae et imperatoris respectu infidelium(《論異教徒頭上教皇和帝王的權力》)指責條頓騎士團發動征服異教徒的戰爭,並將在普魯士和立陶宛的非基督徒原住民殺人滅口,比作瓦迪斯瓦夫在基督化立陶宛的使徒,並提議異教徒和基督徒原住民和平地生活在一起。Kłoczowski,第73頁
- ^ Housley,第351–361頁
- ^ 在瓦迪斯瓦夫拒絕後,維陶塔斯被假定(在缺席的情況下獲選)為波西米亞國王,但是他讓教皇相信他反對異教徒。從1422年至1428年,瓦迪斯瓦夫的侄子西吉斯蒙德·科伊布特嘗試因戰爭國力大傷的波西米亞的攝政權,但沒成功。Bideleux,第233–235頁;Turnbull,The Hussite Wars,第11–12頁。維陶塔斯承認西吉斯蒙德的提議,在瓦迪斯瓦夫的祝福下宣誓成王──但是在他騎往波西米亞途中被波蘭軍隊攔截,而加冕禮也被取消。Stone,第11頁;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第353頁
- ^ 立陶宛重獲薩莫吉希亞省和和帕蘭加港,但是克萊佩達留在了騎士團。 Stone,第11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這個邊界在五百多年之間大體保持不變,直到1920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 ^ Jasienica,第130頁
- ^ 71.0 71.1 Sruogienė-Sruoga,Jogaila (1350–143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tone,第11頁。很具影響力但年邁的瓦迪斯瓦夫對這些事情並不清楚。Sruogienė-Sruoga 說他希望立陶宛獨立,並且在那時,讓立陶宛軍隊的領導人不聽從波蘭牧師。Plokhy,在另一邊上,說他在波多里亞問題上與立陶宛人站在同一邊。Plokhy,第98頁
- ^ Stone,第11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Plokhy,第98頁
- ^ Sedlar,第282頁;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第711頁。立陶宛人顯然不同意卡齊米日作為約蓋拉的繼承人。「約蓋拉在1434年的死亡結束了兩國的聯盟,但不清楚該走向何方。」Stone,第22頁。
- ^ Ryszard Jurzak. Władysław II Jagiełło,於Genealogy. 2006 [2006-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03).
參考文獻
- (英文) Bideleux, Robert (1998). A History of Eastern Europe: Crisis and Change. Routledge (UK). ISBN 0-415-16111-8.
- (英文) Bojtár, Endre (2000). Foreword to the Past: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Baltic People. Budapest: 中歐大學 Press. ISBN 963-9116-42-4. Retrieved 25 January 2007.
- (英文) Delbrück, Hans (1990). The Barbarian Invasions: History of the Art of War. Translated by Walter.J.Renfro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ISBN 0-8032-6447-X.
- (英文) 揚·德烏戈什. The Annals of Jan Dlugosz, translated and abridged by Maurice Michael. IM Publications (1997). ISBN 1-901019-00-4.
- (德文) Drabina, Jan (1994). Die Religionspolitik von König Wladyslaw Jagiello im polnisch-litauischen Reich in den Jahren 1385–1434, in the journal Zeitschrift für Ostforschung, volume 43.
- (英文) Dvornik, Francis (1992). The Slavs in European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羅格斯大學 Press. ISBN 0-8135-0799-5. Retrieved 25 January 2007.
- (英文) Housley, Norman, (1992). The Later Crusades 1274–1580: From Lyons to Alcazar. 牛津大學 Press. ISBN 0-19-822136-3. Retrieved 25 January 2007.
- (立陶宛文) parašė Jakštas. J. and Z. Ivinskis, S. Sužiedėlis, A. Šapoka, P. Šležas (1935), Jogaila, redagavo A. Šapoka, Kaunas.
- (波蘭文) Jasienica, Paweł (1988). Polska Jagiellonów. Warsaw: Państwowy Instytut Wydawniczy. ISBN 83-06-01796-X.
- (英文) Jurzak, Ryszard (2006). Władysław II Jagiełł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ynastic Genealogy. Retrieved 27 September 2006.
- (波蘭文) (拉丁文) Karwasińska, Jadwiga, and Ignacy Zakrzewski (1935). Lites ac res gestae inter Polonos Ordinemque Cruciferorum (Conflicts and Matters between Poland and the Teutonic Order} With notes and commentary. Warsaw: Bibliotheca Cornicensis (Kórnik Library). Retrieved 25 January 2007.
- (英文) Kłoczowski, Jerzy (2000). A History of Polish Christianit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劍橋大學 Press. ISBN 0-521-36429-9. Retrieved 25 January 2007.
- (波蘭文) Kosman, Marceli (1976). Drogi zaniku pogaństwa u Bałtów. Wrocław: Zakład Narodowy im. Ossolińskich.
- (波蘭文) Kosman, Marceli (1987). Jagiełło królem Polski: z dziejów unii Polski i Litwy (Jagiełło the King of Poland: The History of the Polish-Lithuanian union). Warsaw: Wydawnictwa Szkolne i Pedagogiczne (WSiP). ISBN 83-02-03292-1.
- (英文) Lukowski, Jerzy and Hubert Zawadzki (2001). A Concise History of Pola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劍橋大學 Press. ISBN 0-521-55917-0. Retrieved 25 January 2007.
- (英文) Magocsi, Paul Robert (1996). A History of Ukraine.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ISBN 0-8020-7820-6.
- (英文) Meyendorff, John (1990 edition). Byzantium and the Rise of Russia. Vladimir's Seminary Press, U.S. ISBN 0-88141-079-9.
- (英文) Mickūnaitė, Giedrė (1999). From Pamphlet to Origin Theory, in The Medieval Chronicl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Medieval Chronicle, ed. Erik Simon Koop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SBN 90-420-0834-2. Retrieved 25 January 2007.
- (英文) O'Connor, Kevin (2003). A History of the Baltic States. Greenwood Press, U.S. ISBN 0-313-32355-0
- (英文) Plokhy, Serhii (2006). The Origins of the Slavic Nations: Premodern Identities in Russia, Ukraine, and Belar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86403-8. Retrieved 25 January 2007.
- (波蘭文) Rogalski, Leon (1846). Dzieje Krzyżaków (History of the Teutonic Knights). Warsaw: Samuel Orgelbrand. Retrieved 25 January 2007.
- (英文) Rowell, S.C. (2000). Baltic Europe, in The 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VI, ed. Michael Jon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SBN 0-521-36290-3. Retrieved 25 January 2007.
- (英文) Rowell, S.C. (1994). Lithuania Ascending: A Pagan Empire Within East-central Europe, 1295–134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45011-X. Retrieved 25 January 2007.
- (英文) Sedlar, Jean. W (1994). East Central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1000–1500. Seattle: 華盛頓大學 Press. ISBN 0-295-97290-4. Retrieved 25 January 2007.
- (波蘭文) Śląsk w polityce Piastów (Silesia within the policies of the Pias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olska Piastów, 2005. Retrieved 9 August 2006.
- (英文) Sruogienė-Sruoga, Vanda. Jogaila (1350–143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Lituanus, vol. 33 (4), Lithuanian Quarterly Journal of Arts and Sciences, (Winter 1987). Retrieved 25 January 2007.
- (英文) Stone, Daniel. Z. (2001). The Polish-Lithuanian State, 1386–179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eattle: 華盛頓大學 Press. ISBN 0-295-98093-1. Retrieved 25 January 2007.
- (波蘭文) Tęgowski, Jan (1999). Pierwsze pokolenia Giedyminowiczow. Poznań-Wrocław.
- (英文) Turnbull, Stephen (2004). Crusader Castles of the Teutonic Knights (2): Baltic Stone Castles 1184–1560.[失效連結] Osprey Publishing. ISBN 1-84176-712-3. Retrieved 25 January 2007.
- (英文) Turnbull, Stephen (2003). Tannenberg 1410: Disaster for the Teutonic Knights. Osprey, 2003.[永久失效連結] ISBN 1-84176-561-9. Retrieved 25 January 2007.
- (英文) Turnbull, Stephen and Angus McBride (2004). The Hussite Wars: 1419–36. Osprey Publishing. ISBN 1-84176-665-8.
外部連結
雅蓋沃 出生於:1348年逝世於:1434年6月1日
| ||
---|---|---|
統治者頭銜 | ||
前任: 阿基爾達斯 |
立陶宛大公 1377年–1381年 |
繼任: 科斯圖提斯 |
前任: 科斯圖提斯 |
立陶宛大公 1382年–1386年 |
繼任: 斯基爾蓋拉 |
前任: 無 |
立陶宛最高公爵 1386年–1434年 |
繼任: 無 |
前任者: 雅德維加 |
波蘭配國王 1386年–1434年 與雅德維加 (1386–1399年)同時在任 |
繼任者: 瓦迪斯瓦夫三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