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耀能協會
香港耀能協會(英語:SAHK),前稱「香港痙攣協會」(The Spastic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是香港一個以引導式教育原理協助痙攣患者、肢體及多重殘障人士,發展及維持其福利和全人教育的福利機構。經費主要來自香港政府有關部門包括社會福利署及教育局、香港公益金、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和獎劵基金,以及各社團及善長的捐贈。
歷史
1963年香港大學醫學院兒科教授田綺玲(Elaine Field)醫生夥同一班專業人士包括李胡紫霞女士、羅怡基(B. M. Kotewall)博士、方心讓教授及關愛睿(Erik Kvan)博士,創立協會前身「香港痙攣兒童協會」(The Hong Kong Association for the Spastic Children),為患有腦性麻痺症的兒童提供教育及照顧。成立初期獲得英國英格蘭及威爾斯的痙攣協會(The Spastics Society)捐贈1,500英鎊,借用香港小童群益會總部一房間展開服務,開設第一班為9名痙攣兒童而設的學習班。協會逐步擴展服務至不同年齡的痙攣人士,並於1967年將名稱中「兒童」二字刪除,易名為「香港痙攣協會」(The Spastic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並於1976年立案註冊為法定社團。2008年2月協會正式改名為「香港耀能協會」(SAHK)[1],標誌「耀承所授、卓越展能」(Succeed & Advance)的決心。
服務
協會服務中樞神經系統創傷而致身體殘障的人士,包括肢體殘障、痙攣、智障、自閉症、發展遲緩、特殊學習困難、中風、柏金遜症等,服務範疇涵蓋幼兒至老人。協會一共開辦51個服務單位,包括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幼兒中心、外展言語治療隊、特殊學校、庇護工場、輔助就業、宿舍、護康中心、成人訓練中心、家長資源中心、家居復康服務、引導式教育中心、持續復健中心、社區康復中心、復康座椅服務中心、職員培訓及研究部、兒童發展中心和服務全癱病人的「賽馬會新頁居」[2]。
- 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
- 懷熙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橫頭磡邨)
- 德田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德田邨)
- 幼兒中心
- 鴨脷洲幼兒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鴨脷洲西邨)
- 賽馬會方心淑引導式教育中心(幼兒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橫頭磡邨)
- 隆亨幼兒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隆亨邨)
- 石硤尾幼兒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石硤尾邨)
- 石圍角幼兒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石圍角邨)
- 橫頭磡幼兒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橫頭磡邨)
- 象山幼兒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象山邨)
- 白田幼兒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白田邨)
- 外展言語治療服務(石圍角邨)
- 特殊學校
- 賽馬會田綺玲學校(大埔)
- 高福耀紀念學校(沙田)
- 羅怡基紀念學校(葵盛)
- 庇護工場
- 宿舍
- 自助居屋計劃〈良景〉(良景邨)
- 龍泰宿舍(黃大仙下邨)
- 柴灣宿舍(興華邨)
- 白普理黃大仙宿舍(黃大仙下邨)
- 樂華宿舍(樂華南邨)
- 安定宿舍(安定邨)
- 天耀宿舍(天耀邨)
- 禾輋宿舍暨康樂中心(禾輋邨)
- 愛睿宿舍(愛東邨)
- 賽馬會白普理華心護康中心(華心邨)
- 富東訓練中心/宿舍(富東邨)
- 社區康復中心
- 家長資源中心
- 石圍角家長資源中心(石圍角邨)
- 東九龍家長資源中心(橫頭磡邨)
- 持續教育及專業服務
- 耀能兒童發展中心(東美中心)
- 鄧肇瓊紀念工場(禾輋邨)
- 賽馬會復康座椅服務中心(穗輝工廠大廈)
- 賽馬會方心淑引導式教育中心〈教學部〉(橫頭磡邨)
- 專業培訓及研究部(大坑東邨)
- 家居復康服務(橫頭磡邨)
- 持續復健中心(大坑東邨)
- 賽馬會新頁居(恆安邨)
- 新界東日間社區康復中心(瀝源邨)
參考資料
- ^ 財政司司長出席香港耀能協會命名典禮的致辭全文. info.gov.hk. 2008-07-17 [2009-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中文(香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香港耀能協會賽馬會新頁居. 雅虎香港新聞. 2009-07-21 [2009-11-07] (中文(香港)).[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