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黃河改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河歷次改道示意圖
黃河歷次改道動態圖
奪淮入海的黃河

黃河改道,是指黃河發生較大幅度的河道遷移。歷史上,黃河一向以「善淤、善決、善徙」而著稱,民間常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說法[1]。改道最北時,流經海河,出大沽口;最南時,流經淮河,匯入長江。據歷史記載,公元前602年至1946年間,黃河決口泛濫1593次,發生較大改道共26次,其中有6次影響巨大,稱為「六大遷徙」,涉及今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五省[2]。歷史上黃河改道,除了極少數時候是由於人為原因直接造成的以外,基本上是黃河自行潰決而成的,多發生在唐代以後[3]

先秦時期

大禹治水

三皇五帝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初),黃河泛濫,大禹奉命治水[4]。《尚書·禹貢》記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陰,東至於砥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5]。這裡的「積石」指現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意思是說,黃河在龍門以下一段南流至華陰向東,經三門孟津洛河匯流。再下過大伾山北流,穿過漳河,經今河北曲周縣以東向北,然後分為數支,分道入海。其中最北一支為主流,到今深縣南折而向東,循漳河至青縣西南,又東北經天津東南入於渤海。這條河因《禹貢》所載,故稱為「禹河」[6]

禹河大徙

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黃河在黎陽宿胥口(今河南濬縣西南)決徙,偏離禹河故道[7],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為史載大禹治水後黃河第一次大改道[8]。宿胥口河徙後的河道,大致從滑縣附近向東,至河南濮陽西,轉而北上,在山東冠縣北折向東流,到茌平以北,折向北流經德州,漸向北,經河北滄州,在今河北黃驊縣以北入於渤海[9]。而原來的禹河舊道,有時還行水,至戰國中期才完全斷流。[10]

秦漢時期

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黃河在酸棗(今延津縣境)決堤[11],是漢代黃河最早的一次決口[12]

魏郡改道

新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在魏郡決口,經平原、濟南,流向千乘入海,這是黃河有史記載的第二次大改道[13]。至公元70年,主持治河的王景仔細選擇新河道,並進行全面的整治,才解決水患[14]。這條河道於今河南濮陽由西漢舊河道分出,經過今山東省聊城、禹城等縣,在山東利津縣附近入海。這條河道通行了幾百年,無重大決溢改道。[15]

北宋時期

橫隴改道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七月,黃河在澶州(今河南濮陽)橫隴埽決口,於漢唐舊河之北分成赤、金、游等多支東北入海,史稱橫隴河[16]慶曆元年(1041年)皇帝下詔暫停修決河。從此以後,大河在濮陽以下離開了流經千年的故道(後稱京東故道),久久沒有恢復[17]。橫隴河行水14年,雖未成患,但淤積迅速。[18]

商胡改道

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六月,黃河衝決澶州商胡埽(今濮陽昌湖集)[19],河水泛濫後分為兩脈:一脈向北直奔大名,經聊城西至今河北青縣境與衛河相合,由天津附近入海,史稱「北流」[20];另一脈在今山東省無棣縣入海,史稱「東流」[21]。東流直至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才斷絕[22]

三易回河

三易回河是指仁宗、神宗、哲宗年間的三次人為決口。[23]

  • 第一次回河:嘉祐元年(1056年)四月壬子朔,將商胡北流強行堵塞,讓黃河改道入六塔河,六塔河無法容納黃河,當天晚上決口,「溺兵夫、漂芻藁不可勝計」。命三司鹽鐵判官沈立往行視,而修河官皆謫。宦者劉恢奏:「六塔之役,水死者數千萬人,穿土干禁忌;且河口乃趙征村,於國姓、御名有嫌,而大興臿斫,非便。」
  • 第二次回河:熙寧年間,又遽塞北流,並置疏浚黃河司,致黃河多次決口;有一次甚至奪淮入海,灌郡縣四十五,而濮、齊、鄆、徐尤甚,壞田逾三十萬頃。
  • 第三次回河:元祐八年(1093年),封閉北流,元符二年(1099年)二月黃河洪水在三門決口,唐開元年間所建「聖德頌」並大曆年重修「禹廟」皆在山頂,均被沖毀。六月末,於內黃口決堤,東流遂斷絕。

南宋改道

南宋建立之後,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東京府汴梁守將杜充為阻止金兵南下,在滑州(今河南省滑縣)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道[24]。新河道經滑縣南和濮陽、東明兩縣之間,再經山東省鄄城、巨鹿、嘉祥、金鄉諸縣匯入泗水,由泗入淮,奪淮入海。從此黃河由原來的北入渤海改為南入黃海。此後黃河主要是在南面擺動,鄭州以下、清口以上的黃河主流移動不定,或由泗水,或由汴水,或由渦水,或由潁水入淮,或同時分幾支入淮,再入黃海。雖然時有北沖,但均經由人力強行逼堵南流。[25]

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年)六月,黃河在李固渡(今滑縣境內)決口,河水部分流向單州[26],當時「新河水六分,舊河水四分」[27]。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八月,黃河在陽武決堤。[28]

金哀宗天興三年(1234年),蒙古軍至洛陽城下立寨,攻金國歸德府(今河南省商丘縣),「決黃河寸金淀之水以灌宋軍」。黃河河水奪渦入淮,河道又一次較大的變化。[29]

元代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十月,黃河在開封、祥符、陳留、杞、太康、通許、鄢陵、扶溝、洧川、尉氏、陽武、延津、中牟、原武、睢州等十五處決口。朝廷調集南京(今開封)民夫204,323人,修築堤防。[30]

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七月,黃河在杞縣蒲口決堤[31],次年(1298年)六月再次決口,河水泛濫導致汴梁、歸德被淹[32]

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年)夏,黃河大水,在白茅口(今山東曹縣境內)決堤[33],主流向東北注入運河,再南流入淮,泛濫達七年之久[34]。朝廷任命賈魯為工部尚書兼總治河防使,堵住缺口。黃河自曹州以下至徐州河道稱為「賈魯河」。[35]

明代

明初黃河,經河南滎澤、原武、開封、宿遷,向南流入淮河。洪武十七年至三十年(1384~1397年)黃河在河南境內多次決口[36]。其中,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黃河於原武黑洋山決口,東經開封城北五里,又東南由陳州、項城、太和、顏上,東至壽州正陽鎮全入於淮。曹、單間賈魯所治的舊河遂淤,主流徙經今西華、淮陽間入穎河,由穎河經穎上入淮。[37]

清代

咸豐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年8月1日),黃河在今河南蘭考北岸的銅瓦廂決口改道[38]。河水先流向西北,後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濟水(又名大清河)入渤海[39]。在咸豐黃河大改道之前,黃河下游流經路線,按照現時中國行政區域劃分,大體上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後經山東曹縣單縣 (此段與河南商丘虞城交界),再經安徽碭山蕭縣、最後入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州睢寧宿遷泗陽淮安漣水阜寧濱海然後入黃海[40]

民國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6月6日晚,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八師為阻擋日本軍,在河南鄭州黃河南岸花園口開始掘堤。至9日用炸藥炸毀大堤,河水穿堤而出,又向南流,沿賈魯河、潁河、至安徽阜陽,由正陽關入淮;另一股自中牟順渦河,由懷遠入淮河。河水泛濫八年,河南、安徽、江蘇3省44縣市受災。直到1947年堵復花園口後,黃河才回歸北道。[41]

參見

參考文獻

腳註

  1. ^ 清末黄河改道使得山东一带水涝蝗灾频繁. 鳳凰網歷史. 2010-05-29 [2017-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9). 
  2. ^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 人民黄河. 水利電力出版社. 1989. 
  3. ^ 陶衛寧. 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改道. 高中歷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11-27 [2017-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7). 
  4. ^ 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志總編輯室 2010,一、虞夏至春秋戰國時期 大禹治水傳說時代
  5. ^ 連結至維基文庫 禹贡. 維基文庫. 
  6. ^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 中國國家地理. 2002, (08) [2017-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7. ^ 鏈接至維基文庫 卷029. 連結至維基文庫 漢書. 維基文庫. 王橫言:「禹之行河水,本隨西山下東北去。《周譜》云:『定王五年河徙』,則今所行,非禹之所穿也。」 
  8. ^ 禹河大徙. 黃河網.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 [2017-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4). 
  9. ^ 胡渭. 連結至維基文庫 禹贡锥指. 維基文庫. 周定王五年河徙,自宿胥口東行漯川,右經滑台城(滑縣舊城),又東北經黎陽縣(潑縣東北蘭里)南,又東北經涼城縣,又東北為長壽津,河至此與深川別行而東北入海,水經謂之大河故瀆。 
  10. ^ 袁仲翔, 王質彬 & 徐福齡 1991,一、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
  11. ^ 史记·河渠书. 河決酸棗,東潰金堤,於是東郡大興卒塞之 
  12. ^ 河决酸枣. 黃河網.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 [2017-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5). 
  13. ^ 河决魏郡. 黃河網.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 [2017-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4). 
  14. ^ 王景治河. 黃河網.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 [2017-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4). 
  15. ^ 鄒逸麟主編.黃淮海平原歷史地理(第 2 版)[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16. ^ 河决横陇. 黃河網.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 [2017-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4). 
  17. ^ 宋史·河渠志. 久不堵復 
  18. ^ 連結至維基文庫 续资治通鉴长编. 維基文庫, 165. 河獨從橫隴出,至平原分金、赤、游三河,經橡、濱之北入海。 
  19. ^ 宋史·河渠志. 六月癸酉,河決商胡埽 
  20. ^ 河决商胡. 黃河網.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 [2017-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4). 
  21. ^ 葉青超,陸中臣,楊毅芬等.黃河下遊河流地貌[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
  22. ^ 东流断绝. 黃河網.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 [2017-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4). 
  23. ^ 宋史·河渠志. [202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3). 
  24. ^ 杜充决河. 黃河網.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 [2017-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4). 
  25. ^ 河道变迁. 騰訊新聞. 2005-08-22 [2017-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1). 
  26. ^ 金史·河渠志. 河決李固渡,水潰曹州城,分流於單州之境。 
  27. ^ 河决李固渡. 黃河網.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 [2017-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6). 
  28. ^ 金史·河渠志. 河決陽武故堤,灌封丘而東。 
  29. ^ 决黄河寸金淀. 黃河網.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 [2017-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4). 
  30. ^ 元史·世祖本纪. 
  31. ^ 元史·成宗本纪. 七月丁亥,河決杞縣蒲口 
  32. ^ 元史·五行志. 六月,河決蒲口,凡九十六所,泛濫汴梁、歸德二郡。 
  33. ^ 河决白茅口、金堤. 黃河網.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 [2017-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4). 
  34. ^ 袁仲翔, 王質彬 & 徐福齡 1991,六、金元時期
  35. ^ 贾鲁堵口. 黃河網.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 [2017-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4). 
  36. ^ 黄河连决河南各地. 黃河網.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 [2017-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4). 
  37. ^ 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志總編輯室 2010,七、明代
  38. ^ 清史稿·卷二十·本紀二十》(咸豐)五年......六月......丙辰,河南蘭陽河溢。
  39. ^ 1855年黄河改道. 山東省情網. 2007-08-01 [2017-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2). 
  40. ^ 常誠. 150年前黄河大改道. 大眾日報. 2006-05-24 [2017-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1). 
  41. ^ 袁仲翔, 王質彬 & 徐福齡 1991,九、民國時期 民國27年(1938年)

書籍

  • 袁仲翔; 王質彬; 徐福齡, 黄河志·卷一·黄河大事记,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ISBN 7215014428 
  • 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志總編輯室, 黄河大事记, 黃河水利出版社, 2010, ISBN 9787806215067 

外部連結

  • 人民黃河:黃河水利委員會主辦、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