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蘇聯漁業部走私案
蘇聯漁業部走私案,又名黑魚子醬走私案,發生於1980年。
背景
二十大後,勃列日涅夫為了追求幹部隊伍的穩定,逐步推行事實上的領導幹部職務終身制,促進了特權階層核心力量的形成。這些官員中貪污腐敗現象嚴重,很多貪污受賄案的涉案人員範圍都非常大,下至基層官員,上至全聯盟的高級幹部,從個別部長、州委書記,漸漸發展到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甚至勃列日涅夫的家族成員等,而且涉案金額巨大。[1]
起因
事情起源於一批鯡魚罐頭。一位克格勃偵察員打開了其中一個後發現,裡面裝的竟是價格昂貴的魚子醬,這反常的情況引起了他的懷疑。
經過
經過艱苦的調查,案情終於大白——原來,蘇聯漁業部的一批官員與某公司達成秘密交易,把索契和阿斯特拉罕兩地生產的魚子醬裝入貼有鯡魚商標的罐頭運往國外。負責銷售的西方公司用買鯡魚的價格買下,然後倒手銷售,並從巨額贏利中拿出一部分,為蘇方參與者存入瑞士的銀行。直到東窗事發,這種倒賣活動竟持續了10年之久。[2]
此案涉案人員遍及漁業部副部長、外貿部、食品工業部、太平洋艦隊等部門,人數多達300餘人。據蘇聯檢察院調查處處長A.布圖爾林回憶,在參與調查此案時,「一開始我們就遇到多方面的人,涉案的人從操作班長、工匠到魚類加工廠廠長,從海洋聯合貿易公司工作人員到漁業部主要領導,直到副部長雷托夫。」 實際上,這個貪贓受賄的鏈條末梢沒有止於雷托夫,還涉及漁業經濟部領導、蘇共中央委員A.A.伊利可夫。[3]
由於案件帶來的影響太大,最後此案的負責人被調往別處任職,而案件則不了了之。
影響
此案給蘇聯造成了數百萬美元的損失,也說明了當時蘇共特權階層力量之強大,體現了勃日列涅夫時代蘇聯官場污濁的風氣,對蘇共黨風以及社會風氣也產生了極大影響。
參考來源
參考資料
- ^ 求是理論網. 苏联时期的腐败及其成因_体制腐化_求是理论网. www.qstheory.cn. [2018-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8).
- ^ “特权阶层”革了苏联共产党的命(2)--文史--人民网. history.people.com.cn. [2018-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 ^ 2024.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官员的腐败及影响--理论--人民网. theory.people.com.cn. [2018-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