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M7牧師式自走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M7牧師式自走砲
M7 Priest
M7牧師式自走砲
服役記錄
使用方 美國
 英國
 中華民國
基本規格
重量22.97噸
長度6.02公尺
寬度2.87公尺
高度2.05公尺
載員7人

裝甲51公釐
主武器105公釐M1/M2榴彈砲
副武器.50 BMG 白朗寧M2重機槍
發動機R-975 C1型引擎
400或340匹(298或254千瓦)
功率/重量17.4或14.8匹/噸
懸掛垂直渦輪型彈簧懸掛系統(VVSS)
作戰範圍193公里
速度40公里/小時

M7牧師式自走砲(英語:M7 Priest)為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研發的一款自走砲。當它進入英軍服役時,英國人便給它起了「牧師」的稱號。這是因為它擁有一個像講道壇般的機槍手位置,以及沿襲英軍「主教式自走砲的名字,而英國方面的最終命名方案亦採用了105mm SP牧師型自走砲這個名字。而牧師式自走砲的命名,也奠定日後英軍以神職人員名稱為自走砲命名的傳統,如後來的「司事式」及「主祭式」自走砲。

開發

美軍採用M7自走砲車體改裝並裝M3迫擊砲英語M2 4.2-inch mortar的自走重迫砲車,但未量產

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曾有嘗試開發自走砲,但是基本上都沒有脫離原型階段。一方面是貴、二來砲兵軍官們也不曉得開發自走砲的方針該怎麼制定,甚至連是不是該用履帶載具都有意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裝甲部隊在西歐戰場摧枯拉朽的實力擺出後,美軍才決定開發高機動力的自走砲成為裝甲部隊的支援基石方針;但是要採用何種載具則尚無定見,因此美軍剛開始選上了M3半履帶車與75公釐榴彈砲的組合,該實驗車為T-19。但在亞伯丁測試場的表現後,軍方發現半履帶車太小,酬載力及機動力都沒辦法讓它們滿意,最後相信要全履帶車的酬載及防護都比較妥當;在1941年10月,美軍決定以M3李中戰車的底盤作為該款自走砲的基礎,並命名為T32自走砲[1]

T-32生產了2輛原型車,1942年1月至亞伯丁測試場驗收,1942年2月5日移交給美國裝甲兵訓練根據地的諾克斯堡測試。該車設計為頂部開放式車身,安裝一門M2A1型105公釐榴彈砲,這門榴彈砲與步兵用的拖曳式M2A1型榴彈砲規格相同,後勤共通;在經過測試後,美國方面的意見認為車子的裝甲應做適度削減,主砲的射角應涵蓋左右45度,而且應具有水平射擊能力,以便在必要時實施反戰車射擊任務。英國的意見希望這輛車裝上自衛機槍,而且認為因為引擎尺寸問題機槍射角會受到限制,因此希望自衛機槍的位置要獨立放置。

經過各方的修訂意見後,1942年2月,T32自走砲被更名為M7自走砲,並以修改後的2號原型車為藍本,1942年4月起量產。到1945年戰爭結束而停產前,共生產了3,490輛M7自走砲,分別由三間廠商生產。

應用

雖然最早期的M7自走砲是為了美軍作戰而製造,但根據美國提出的「租借法案」中,美國承諾為盟國提供戰爭物資,所以首批為數90輛的M7自走砲在1942年夏季急忙運往北非,協助英軍第8軍團作戰;該批自走砲在1942年9月運到開羅。經過短暫的換裝訓練後,英軍部隊在1942年11月的第二次阿拉曼戰役中開始讓這批自走砲參戰,而且部隊的評價都相當正面。後來,M7自走砲在北非戰場中取得極大成功,英國更因此希望美國在1943年前滿足他們5,500輛訂單,但這個數字直到戰爭結束都沒達成[2]。但租借法案仍提供了828輛M7自走砲支持英軍度過北非最艱難的那段戰爭,後來英軍在反攻時,發現牧師式自走砲不只能提供步兵間接火力支援;他們利用牧師式可以水平射擊的功能開發出特別的攻堅戰術:利用自走砲發射大量的煙幕彈掩護戰車衝鋒,擅用這項戰術的部隊最知名的為23裝甲旅,該戰法讓軸心國在沙漠中設置的固定陣地效果大減,讓裝甲部隊在沙漠中更具毀滅性。

然而,M7自走砲亦存在一些問題。畢竟M7自走砲是為美軍而生產,有些部份並不合乎英軍的標準;最明顯的問題就是英國沒有使用105公釐的砲彈,該規格是美國自法國承襲而來,因此英國很快地希望美國弄出一輛裝有 QF 25磅榴彈砲的牧師式。在1942年6月,美國將T-32的2號車改裝為T-51式25磅砲自走砲,不過在測試時主砲發生故障,所以研發發生延宕;加拿大很快的用雪曼戰車的底盤開發出了司事式自走砲,因此T-51的研發計畫在1943年3月取消。司事式在1943年夏季起開始在英軍服役,在這之後,英軍原本在北非戰場義大利戰場等地的M7自走砲逐步將主砲拆除,改裝成「袋鼠裝甲運兵車」。

而在美軍部隊中,M7自走砲在作戰中取得很大成功,在二戰結束前美軍整建了62個M7自走砲營,其中48個為師屬砲兵、14個為獨立自走砲營。美軍每個裝甲師下轄三個營的M7自走砲,為部隊提供有效的火力來源。除了直接火力支援外,有少部分的M7自走砲改裝為牧師OP砲兵觀測車;觀測車將主砲拆除、增裝更多的無線電、線盤、有無線電話機等,為砲兵部隊提供更及時的前進觀測。美軍首次投入M7自走砲是在西西里島登陸,它可以涉水、通過泥濘地區,並提供登陸部隊平射與曲射之火力支援,但是在這類登陸作戰時,M7自走砲的耗損狀況也是相當沉重。

相對於美國陸軍,美國海軍陸戰隊雖然也有配備M7自走砲,但數量相當稀少,大部分陸戰隊砲兵都只得到拖曳型的榴彈砲,M7自走砲主要運用方式是臨時加配給步兵團作為突擊砲運用,為步兵提供更具威力的直射支援火力。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陸戰隊才全面換裝M7自走砲。

除了這些量產型外,美軍還利用M7的設計在1944年改裝了一款搭載口徑284公釐的自走迫擊砲,專用來發射燃燒彈及白磷彈。不過該車並沒有獲得美國陸軍青睞。

二戰後,美軍部隊中仍持續運用這這型武器,直到韓戰中,聯合國軍仍使用這款自走砲與北朝軍作戰,相較起拖曳榴彈砲,自走砲更適合在崎嶇的地形靈活更換陣地射擊;不過朝鮮半島的丘陵與山地不利於火砲仰角最高僅35度的射擊發揚,因此改造了127輛M7自走砲主砲仰角提高到65度。在1950年代中期後,M7自走砲的地位逐漸由同等口徑的M52自走砲M108自走砲取代;並且經由軍援途徑提供給美國盟邦使用,中華民國陸軍在1956年經由美援途徑獲得這款兵器。巴西陸軍直到2010年仍在使用此型車。

衍生型號

型號 說明
M7自走砲 第一架M7自走砲是由M3中戰車改良而成。為了維持一個模糊的輪廓以便偽裝,美國特意把M7車上榴彈砲的仰角限制在35°。1942年5月,在M7自走砲生產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內,它又再次被改造,以求把砲彈的上限由24發提升至69發。美國當局打算把7發砲彈安置在車身左側,5發在右側,剩餘的安放在裝甲板下面。此外,M7自走砲在M3中戰車的基礎下進行了更多的修改,達致和美軍主力戰車M4雪曼有著更多的共同性。
M7B1自走砲 這型號是在M4中戰車的基礎上完成改良,並在1943年9月至1945年1月完成標準統一,美國更宣佈此型號將代替舊有M7自走砲的生產標準。
M7B2自走砲 這型號主要在韓戰中應用。由於在戰爭中,榴彈砲仰角限制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所以美國當局把其提升角度加寬至65°,而機槍的轉動角度也提升至360°。這是因為朝鮮境內目凹凸不平的地理環境,敵人往往在高地進行伏擊,所以才需加大主砲的提升角度。生產了127輛。
袋鼠裝甲運兵車 M7自走砲中拆卸主砲而成的裝甲運兵車。為了大量把加拿大士兵運輸往歐洲戰場,英國把M7自走砲改裝為裝甲運兵車。此型號除2位車組外,可讓20位士兵搭乘。總計有102輛M7自走砲改裝成這款型號。

參考資料

  1. ^ Bishop, p.120.
  2. ^ Icks, R. AFV Profile 26 - Hellcat, Long Tom and Pri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