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 14型魚雷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4年5月5日) |
Mark 14 魚雷 | |
---|---|
原產地 | 美國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931–1980 |
參與戰爭/衝突 | 二戰 |
生產歷史 | |
生產商 | 軍械局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3,280磅(1,490公斤) |
長度 | 20英尺6英寸 |
直徑 | 21英寸(530 mm) |
有效射程 | 4,500碼(4,100公尺) at 46節(85公里每小時) 9,000碼(8,200公尺) at 31節(57公里每小時) |
彈頭 | Torpex |
彈頭量 | 643磅(292公斤) |
引爆機制 | 觸發或磁性引信 |
發動機 | Wet-heater 帶有壓縮氣罐的燃燒\蒸氣渦輪 |
推進劑 | 甲醇 |
速度 | 46節(85公里每小時) |
制導系統 | Gyroscope |
Mk14型魚雷是美國海軍的一種供潛艇使用的魚雷,服役於1931年並一直使用至20世紀80年代。[1]太平洋戰爭爆發後,Mk14魚雷逐漸暴露出許多問題,包括深度設置錯誤、引信不能正確引爆等。[2]
簡史
美國一次大戰時使用的魚雷是使用撞擊引信的Mk 10型魚雷,然而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有了防魚雷網,可以在艦體外引爆魚雷從而降低魚雷破壞力,經過評估Mk 10型魚雷難以摧毀安裝此防禦設施的主力艦。一次大戰時德國使用的磁性水雷經實戰證實有效,因此美國海軍期望開發利用類似原理,讓魚雷從沒有防備的龍骨下方引爆,引發最大的破壞力。
此魚雷預定使用的引信是Mk 6導爆引信, 在美國海軍以最高機密代號G53開發。由於缺乏經費,引信雖經過許多測量和原理測試,但缺乏實彈測試。安裝此引信的測試魚雷在1926年第一次測試時穿過靶艦下方但沒引爆,經過調整後第二次成功擊沈。之後軍備局(BuOrd)曾請求靶艦再進行測試量產型,然而海軍僅肯給一艘預定拆除的老舊驅逐艦 Ericsson 號(DD-56),並且還提出軍備局萬一不小心打沈了還要自費浮揚等不合理要求,遭到拒絕,因此在二次大戰爆發以前沒有實際測試量產彈。
大戰爆發後,所有問題開始浮現,主要有以下問題:
- 魚雷深度比設定的還深10呎。這是因為壓力檢測儀器設置位置不適當。
- 磁性引信造成提早爆炸。測試的區域太窄,無法套用在實際作戰區域。
- 撞擊引信經常無法引發爆炸,特別是一般相信最有效的90度直接撞擊艦體往往不爆,歪斜打中反而能引爆。
- 不會依照預先設定的路徑航行,而是會繞圈,甚至返回打中發射船艦。
這幾個問題剛好又互相掩蓋,因此早期難以解析真正問題的原因。但是多次無效的攻擊後許多潛艇指揮官開始質疑這魚雷的可靠性。之後在關閉磁性引信,並且修正深度問題以及撞針問題後,此魚雷才真正發揮效力。之後此魚雷繼續沿用了近40年。
另外同時期水面艦艇用的Mk 15型魚雷也是類似的設計,因此也有一樣的問題。更糟的是水面艦艇沒有機會可以仔細觀察發射後狀況,因此在Mk 14型魚雷問題解析出來以前無法發現問題,也是在潛射魚雷問題解決後才解決。
參考文獻
- ^ Mk 14 Torpedo. [2012-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8).
- ^ Dud Torpedoes. [2012-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