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法國駐華大使列表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列表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法國專題 (獲評列表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法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法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列表級列表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列表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國際關係專題 (獲評列表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國際關係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國際關係(含外交)相關主題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列表級列表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列表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名稱

清朝時期法國駐華公使的正式全名為"Envoyé Extraordinaire et Ministre Plénipotentiaire en Chine"(見這兒),即駐中國特命全權公使,並不是所謂「駐大清國公使」。如存有歧義可改為常用名清朝。--Wengier留言2024年2月21日 (三) 23:30 (UTC)[回覆]

(-)反對閣下的修改。晚清時,英法等語言中的「China/Chine」既可以翻譯作「中國」,也可以翻譯作「大清國」;此類條目為區分不同時期的中國政權,故使用「大清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作區分,而非籠統稱之為「中國」;「大清國」並無歧義,毋庸改成「清朝」。--大化國史館從九品筆帖式留言2024年2月24日 (六) 05:46 (UTC)[回覆]
要麼使用正式名稱,英文中的China就是中國,當然中國可以指清朝,也可以指ROC或PRC。這不是翻譯的問題,而是中國政權指代的問題。中文書籍資料一般通稱「法國駐清朝公使」或「法國駐華公使」,應該按照可靠來源中的常用稱呼,而非使用自己的稱法。--Wengier留言2024年2月24日 (六) 05:5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