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謝志偉 (臺灣)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台灣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台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台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違反了維基百科關於生者傳記的方針

爭議文章已經違反維基百科的精神,我將部份段落暫時刪去,爭議文章條目攻擊謝志偉局長,是下三瀾的政治鬥爭-- 15:29 2007年11月28日 User:Wataru

新聞局長,身為媒體最高層主管,拋頭露面忙著在選舉場合站台趕攤,利用國家資源刊登廣告攻擊政敵,昭告天下自己就是御用媒體打手,這是可受公眾議論的事實,不是下三濫的人,不參與下三濫的政治鬥爭-- 21:54 2007年12月3日 User:snkcom500

致Wataru君,維基百科對於生者傳記的方針是:「缺乏來源或來源不可靠的負面內容必須立即移除」,但經過查證,能夠註明可靠出處的內容,則可以放進條目中。請詳閱「Wikipedia:生者傳記」以及「Wikipedia:可供查證」兩項方針。
惡意攻擊是一種不中立的行為,偏袒迴護同樣也是不中立。謝志偉是政府官員,其言行是可受公評之事,維基應該以中立的敘述來呈現這個人,而不是把所有涉於爭議的事情都抹消。
你刪除的內容,確實有若干流於無聊,或者過於瑣碎。但也有像這樣的:「謝志偉代表政府要求國民黨公佈戒嚴時期與目前司法系統內的該黨黨員人數;此外,涉及政治人物司法案件的法官、檢察官,必須上網際網路公佈自己有無加入政黨及加入哪個政黨。」這是謝志偉以新聞局長身份發表的正式談話,原條目內容使用中性的語氣報導,連這樣的內容也刪除,未免矯枉過正。Kleistan (留言) 2008年2月29日 (五) 12:36 (UTC)[回覆]

然而,事後被發現當時臺下,只有六名被個別通知的學生出席。成為校內一大笑話。

我是學生,我當時就坐在台下,只有六個學生出席?莫非坐在我隔壁的同學都不是人?不要說六個,60個都不止!謝志偉是東吳德文系畢業的,並當了好幾年的教授,受到台下德文系的學弟妹歡迎有什麼奇怪的?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謝志偉 (臺灣)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8年7月22日 (日) 19:1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