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優良條目/1983年大西洋颶風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83年大西洋颶風季從1983年6月1日正式開始,同年11月30日結束,這樣的日期界定了傳統上一年中絕大多數熱帶氣旋大西洋盆地形成的時間段。這次颶風季的活躍度創下53年來大西洋颶風季的新低,一共只形成七個熱帶低氣壓,其中四個達到熱帶風暴或以上強度。這也令颶風季的累積氣旋能量指數創下自1950年以來的最低值,只有17。颶風季開始的時間就比往年正常情況要晚,直到7月29日才形成第一個熱帶低氣壓,第二個則在7月31日形成,這兩個都很快消散,沒有得到顯著增強。8月15日形成的第三號熱帶低氣壓很快就在次日增強為颶風艾麗西亞颶風巴里由8月25日形成的熱帶低氣壓發展而成。最後一場颶風尚塔爾於9月10日形成並增強為颶風,但一直沒有接近陸地,於9月15日被一股吸收。第六號熱帶低氣壓於9月19日形成,給加勒比地區帶去了暴雨,再在9月21日退化成東風波。熱帶風暴迪安是本季的最後一場風暴,9月26日形成期間起初向北行進,達到每小時85公里的最大風速後於9月29日在德瑪瓦半島登陸,次日便在維吉尼亞州沿海地區上空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