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發展建議
此頁面目前處於閒置狀態,僅供歷史參考而保留。 此頁面最後更新於2023年4月25日 (二) 04:36 (UTC)。此頁面的內容可能已無明確的共識支持,或是不再與討論的主題相關。若您希望重啟討論,請至互助客棧尋求更廣泛的意見。 |
本頁面的可見度不高,相應的您可以前往Wikipedia:互助客棧留言,以提高您留言的可見度。
維基工作的組織
中文維基百科的參與者總數已經一萬多人了,但條目總數和質量並不與之相匹配。我認為這在組織方面需要進行一些改進:(以下內容建議分專題進行討論)
- 新人的培養:中文維基百科中關於新手的幫助頁面很凌亂,造成很多人在開展工作之前浪費很多精力卻仍然不能掌握基礎方法和重要原則,並引起不必要的侵權頁面。這方面我們要投入足夠重視,在重要頁面作出明顯連結,並把新手培訓頁面調理好。這是保證維基百科長久穩步發展的基礎工作,是根基!給出如何開始練習的例子,給出如何作出條目的例子,理清編輯格式的規則,給出提高的目標,明確求助頁面的使用方法,提示反映意見和錯誤的位置。
- 有組織的工作:有人負責幫助新人,有人負責建立新條目,有人負責質量提高,有人負責分類整理,有人負責團隊激勵,有人負責團隊管理和系統發展。也許沒有這麼多專人,但我們各人可以安排自己的重點,配合工作。
- 加強團隊榮譽感:團隊工作需要系統管理和激勵。項目的進展是最大的整體激勵,因此需要加強對統計頁面的更新。同時每個人的工作統計最好有統一發布的地方,排行不失為一個辦法。建議經常對新人的工作成績進行統計發布,以資鼓勵。
- 加強推廣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中文維基百科,把優秀的地方展示給大家看,並讓大家知道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幫助。具體任務和方法還需要討論。--冷玉 17:21 2004年10月8日 (UTC)
- 主要在各大論壇進行發布就夠了。 像北大中文論壇等等 --用心閣 01:50 2004年10月28日 (UTC)
關於第一點,其實以前Shizhao下過一段時間的功夫,寫出了目前的Help:幫助。最好能夠清楚的指出來Help:幫助還有哪些不足,然後改進。關於第二點,英文版已經這樣作了,但我覺得中文版還要在發展一個階段才能那樣。關於第三點,好像比較麻煩。--Mountain(Talk) 17:30 2004年10月8日 (UTC)
- 我對質量提高和分類整理這兩塊比較敢興趣--LiDaobing 13:44 2004年10月9日 (UTC)
- 首先我認為搞一個維基人的調查,從職業,行業,參與維基的時間段,可以針對維基人的特點展開工作。 其次,我們需要把編寫條目和參與維基的事務建立一個清晰的介紹,尤其是後者,比如參與質量提升項目投票,特優條目的評選,我覺得這幾方面的參與者太少了。--用心閣 01:50 2004年10月28日 (UTC)
- 關於如何讓大家商討出的結果很快的讓各位經常編輯的維基人都知道就比如說這個頁面,我看很重要,然而,我卻不知道有多少維基人知道這個頁面的存在.........所以我很希望能想出一個方法來。或許,可以做一個單獨的PAGE,上面有全部(或者很多)大家的主要討論頁面。Mickey 17:17 2005年1月5日 (UTC)mickeymousechen
關於如何把人吸引過來
現在可能維基百科中文版的好多管理員都認為要先增加質,後增加量。可是我有一點擔心,就是:現在中文版註冊人數少、編輯人數少,會不會是因為一個新發現維基的人,他搜索一個他感興趣的東西,不僅沒有匹配的條目(這個當然最關鍵),而且出來的「搜索建議」也都是完全不相關的東東。我很多次搜索後看到風馬牛不相及的搜索建議都想:「這什麼跟什麼!」那麼新來者不更是認為「這是什麼破網站!?不玩了!」
所以,我覺得,現在一個投入少、產出快的方法就是:1.改進搜索結果 2.建立大量REDIRECT 3.把內部的連結,修整恰當(就是說,對於已經存在的頁面,就要確實連到那裡,不要連到一個別名,然後顯示成紅色。這樣,我們每做一個條目,比如說「亞馬遜公司」,就要在GOOGLE 里搜索 site:zh.wikipedia.org +亞馬孫、亞馬孫公司 什麼的,全都搜索一遍,看看能不能把原來的紅色連結變成藍色。這些工作,由條目的創建者做,最為適合。)Mickey 17:19 2005年1月5日 (UTC)mickeymousechen
現在維基還是吸引得人少了,有個想法,維基可以提供一些宣傳維基的簽名。每個維基人可把它做為其它論壇上的簽名。這樣也可以順便宣傳一下維基。最好這些簽名能像有些顯示IP簽名那樣可以自動更新。--Icemanpro 09:00 2005年2月27日 (UTC)
其實,像維基這些學術性的網站,不應只關心「吸不吸引人」這些問題。試想想,要是維基真的吸引了很多新會員來了,可是他們也是亂來的,把維基百科編輯得一團糟,發表那些不中立,不客觀,不理性的文章,甚至搞起罵戰來;這對維基百科是好的嗎?我們反而應該關心加入我們的新會員的質素問題。他們會不會是十年才上來一次的「潛水員」?還是一些編輯時心存偏見的左右翼分子?我們應該擔心這些問題才對。
關於宣傳方面,宣傳不是不需要,可是要懂得選擇在那兒宣傳。你在什麼地方宣傳維基,就會有什麼人來到維基。若你在色情論壇宣傳維基,就會引來一群色狼;若你在明星論壇宣傳維基,就會引來一群追星族(若你在左派論壇宣傳維基,也只會招來維基被共產主義赤化^_^這只是說笑而且)。所以,我們在宣傳維基時,應在一些學術性的網站內宣傳,才會招來一群有心且有能力的新會員來到維基。 Dr.Tam 06:58 2006年4月16日 (UTC)
== 一個提議 == 移動自Wikipedia:聊天
有大學道路橋梁工程系的老師寫信給我們,希望能夠在教育網建立中文版的鏡像,寫一些道路橋梁的中文內容。(中國大陸的教育網必須通過代理才能上internet)。這是一個提升維基百科條目質量和影響力的好機會,希望大家能夠討論一下。另外,也應該和基金會溝通一下--百無一用是書生 (☎) 07:14 2005年3月10日 (UTC)
又一個提議
為什麼不建立一個Q&A的系統,很多類似的網站都已經獲得巨大成功,而且我覺得有這種方式進行問題的詢問不是很方便,採取一個系統一點的問題討論機制會不會更有幫助呢?
四點建議
- 一個帳號,可在維基各項目的中文版使用.而不是維基百科,維基文庫,維基詞典等都要創建新帳號.
- 在特殊頁面加上公共資源網站條目,裡面列出各可使用其資料的網站,可讓各維基人介紹,方便大家
- 維基人不夠,希望大家多介紹其他人上來.尤其是大陸的論壇很盛,種類繁多,專才不少,介紹他們上來.
- 編輯幫助急需更新,方便新人.而且連結失靈很久了,為何不見恢復?真實事求是 13:53 2005年5月29日 (UTC)
- 我曾經在國內的歷史和軍事論壇邀請過一些很穩重, 很有學識的朋友來維基, 但大多數隻來一兩次就不再關注了, 理由是用戶界面不友好. 我覺得吸引人不是主要的問題, 因為畢竟我們還沒有像波蘭wiki跟義大利wiki搞競賽那樣拼條目數. 關鍵的問題是用戶界面的合理化. 就是說如何令一個新人更容易地掌握維基的一些基本要領, 比如對侵權的要求, 一些常用工具模板的存取(至今我在上傳圖片時都要通過圖像版權標誌來查找相應的版權許可協議) (因為上載文件頁面的版權選項並不完全)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5:05 2005年9月26日 (UTC)
基本上我們已經不可以再在國內網站宣傳維基了,因為中共已經封鎖了我們很久很久了,他們要上來也上不來了。
的確,我們需要宣傳;但是,在香港,澳門,台灣的眾多論壇中,大都是那些所謂的「綜合論壇」;雖然會員人數可能有一千,甚至一萬,但大都是烏合之眾,不是甚麼對學術有熱誠的人,向他們宣傳也沒有什麼好處,反而甚至會招來一群胡亂編輯的會員。唯一的方法是,我們只好在學術論壇宣傳;可是,大家也知道,大多中文的學術論壇的會員也不足一百人,人流量也很低;似乎向他們宣傳也作用有限。
唯有這樣吧!我們只好向我們相熟的人宣傳維基;最好向一些對學術有熱誠的中學生或大學生,老師也可以的,但他們恐怕沒有太多時間上來維基編輯。 Dr.Tam 09:47 2006年4月17日 (UTC)
事實上並不需要如此悲觀,畢竟還是有破網軟體的,特別是Tor沒有被中共封鎖,所以還是可以很方便的獲得的,只是太多人不知道,很多人認為是Wiki自身的問題使得他無法訪問的。——
維基最大的瓶頸在氣度
以前寫過一個「維基最大的隱患在分類」,這個算是續集吧。
長久以來,我們中文維基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條目增長那麼慢;我們中文維基最頭疼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條目侵權那麼多?也正是由於這兩個問題的不能解決,制約了中文維基的發展。
先看看中文維基:一個被侵權的新條目,首先要搜索到侵權源網頁,然後加上侵權標籤,再然後加入到刪除列表,過幾天(甚至是幾十天)之後,條目被刪除。還有一些不符合標準的新條目大多也在走了一個程序之後被刪除。
再看看那些走在我們前面的其他語言的維基(當然了,不排除我看到的現象有片面之處):首先它們侵權條目不多,這個暫且不論,就說說不符合要求的新條目,這些條目在被加入刪除列表後,很多時候會引起是否刪除的討論,而往往過了幾天之後,你會發現這個不符合要求的新條目已經在多人修改之後保留了下來。
我還說說一個現象,第6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it、zh、en版本差不多同時創建的,內部連結大多是新電影,於是創建時3個版本的見紅率沒太大的差別。可是現在再去看的時候,差別就大了,尤其是en,多少地方就變藍了!把藍的再打開,原來好多都是一兩句話的小小作品或者由小小作品漸漸擴成的小作品。(順便想說的是這三個版本我都在編輯,連結到這三個版本的條目也都很少,為什麼獨獨zh版本的參與者少得不成比例呢)
我說了這麼多是在想說明什麼?那就是我們對於一個不好的條目更傾向於刪除;而他們更傾向於保留。當我們看到一個小小作品的時候,我們慣性的想到,哎呀,我要加刪除標籤;而他們想的是,我可以補充一句兩句吧。所以中文維基最近一些倖存下來的小小作品往往是沒有加小小作品標籤的或者是錯加成小作品標籤的,總之就是不能光明正大的存在。
由此說到侵權條目,大家可以算算刪除一個侵權條目前後要花的時間。如果有這麼多時間可以浪費,我們怎麼就不能用更少的時間在看到一個侵權條目時把它改成一個一句兩句話的條目呢?更何況有時居然會顯示某個侵權條目已經存在了10個被刪除版本?!如果有10倍的時間,我們又怎麼不能把這個一句兩句話的條目加上分類,再擴寫成一般的小條目呢?這個時候,我們再去跟侵權作者說時,他就不會因為條目被刪除而失去參與興趣,而會為自己的第一個條目得以某種形式保留而感到有意思。從而增加了一份參與的可能,參與對中文維基來說,就意味著希望就意味著節約了時間。當一個條目已經存在時,有人搜索到它時由於編輯操作不熟悉(因為沒有創建新條目的提示)、大多也就不會去貼侵權文字了(反而是因為這個條目沒有於是他就貼侵權文字以至於有些條目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刪除)。說到這裡也順便提及,由於我們太重視新條目的侵權了,於是一些舊條目在修改過程中的侵權現象(甚至是搗亂現象)反而沒得到清理。順便說到刪除列表,很多時候就是走個過場,大多數條目並沒有人討論其去留,刪除的權力也因此而被集中了。
最後提及的一個現象是,每天有很多人註冊,為什麼最後留下的人少之又少?這與我們的幫助文檔的編寫、歡迎語的編寫、侵權條目及不符合要求條目的處理等等難道不都是有著直接的聯繫的麼?
於是我們需要的是一種真正海納百川的開放心態,而我們離它還有那麼一段不小的距離。哪一天我們真的做到海納百川了,中文維基崛起的日子就開始了……--玉米^ō^麥兜 19:47 2005年10月2日 (UTC)
- 你說對了一部分。很多新手,熱情很好,但沒搞明白維基的要求。至於你說的刪貼問題,討論這裡也有,但很多是討論了幾天,沒多少修改,那刪掉是很正常的。--維基書蟲 (talk) 00:33 2005年10月3日 (UTC)
- 我有個建議,是不是編輯在刪貼的時候,想想能不能主動幫助這個條目來改進,這樣新手看到條目內容雖然面目全非,但條目本身還在,也看到了維基百科的簡單示範。 --維基書蟲 (talk) 00:35 2005年10月3日 (UTC)
- 其實一直以來,我自己都是比較堅持保留下來,大家一起擴充,無奈一般條目大家很多都是自己做自己的(我也是拉),一個條目小也好侵權也好,本來改一改肯定會沒有問題的,但是就是刪除了,以前大家的藉口總是參與的人員太少,人手不夠,只好忍痛刪除了……突然就想到了人家說的「xx人人人都在龍,和在一起就都變成了蟲」……--邊緣o^-^o留言 01:59 2005年10月3日 (UTC)
- 我一直反對刪除,條目沒有問題的話,不管多小也是個正經條目。在刪除小題目的時候,用1分鐘改一下格式不就完了啊幹什麼刪除。內容如果有錯自然會有後來人去改,否則還要wiki開放幹什麼,追求馬上完美是很多人的誤解。--wooddoo 虢國夫人遊春圖 03:15 2005年10月3日 (UTC)
- 我以前也提過這個問題,不過大家參不參與是大家的自由,中文好歹也有13億人使用,弄成現在這個樣子是有些丟臉--本本一世 03:29 2005年10月3日 (UTC)
- 非常贊同你的觀點,問題是我們需要身體力行,多多關注侵權和刪除投票的條目,看一看能否加上幾句,看一看能否用不侵權的文字改寫成小作品。但是與此同時,侵權和刪除投票的檢查和處理也不能偏廢。如果大家都關注於自己的條目,那麼維基百科會怎麼樣?因此一部分人嚴格檢查(這一點是沒有錯的),另外一部分人來參與討論,投票和改善條目,這也是寫作協作的一部分(與條目的寫作,質量提升計劃,每周翻譯一樣)。--用心閣(對話頁) 08:03 2005年10月3日 (UTC)
- 贊同玉米的說法。大家一起來看看侵權投票頁面,把那些每天要刪掉的東西都給改改吧!--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0:19 2005年10月3日 (UTC)
用心閣說的沒錯,記得原來有一個「白臉黑臉」的理論,很認同阿。另外也很同意大家說的,至於侵權,我想我們這樣被動的抓,不如主動地改(口氣有點大了^^)把侵權的改成不侵權的,給新人樹牌子,其實大部分的新人侵權,我覺得可能主觀上並不是要破壞wiki吧,比專門來吵架的參與者要可愛的多。說起來,原來有個wiki教派的,後來刪了,其實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太嚴肅啦,大家做的趣味一點,增加興趣又減少一點壓力,這樣也有助於我們的創造力喔。wiki萬歲~ ~ ~--邊緣o^-^o留言 01:22 2005年10月4日 (UTC)
說說我的感想吧。去年夏天我通過Google發現了中文維基。此後一年多,我把它當作一個參考資料庫使用,沒有參與任何編輯,甚至沒想著去註冊。直到今年九月才決心註冊,因此如果從註冊時間算起,我在中文維基還不到一個月。
註冊後,我花了五天反覆利用沙盒編輯(未保存),終於創建了我在中文維基所寫的第一個有完整內容的新條目(某事件),並一次性保存下來。結果後一次登陸時,被告知我花了五天寫的條目侵權,待刪。一下子,我的參與積極性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事實上,我編寫的條目,真正涉及到侵權的部分,就是對該事件發生時當事人所公開發表文章的全文引用,其餘部分則都使用我自己的話寫的。當時我對於涉及侵權的範圍一知半解,以為全文引用公開發表的文章、言論,不會侵權。
沒辦法,只好惱火的把原始內容推翻了重寫。幸好大部分內容是用我自己的話編寫的,還在腦袋裡,沒有忘掉,重寫一次不再需要五天時間。於是三天後,我在那個條目的temp頁面裡面貼上了重寫的內容。又過了四天,temp頁面終於轉正。
接受教訓後,我又創建了兩個條目,都是列表,其中一個進入了長條目的前一百名(現在被擠了出來)。當然這次沒有侵權,內容充實,也就不會被刪了。但是,當我看到了不少條目曇花般的出現——侵權——消失,腦海中的陰影一直都在。
我最不能理解的是,一些條目因為內容不夠多,也被打上了刪除標籤。在我看來,世界上的很多事物,最初都是粗糙的、稚嫩的。回到中文維基,一個新條目,剛開始很難做到內容充實詳盡,更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這時,我們的態度,應該是鼓勵這些弱小條目(即所謂的小小作品)的慢慢成長,而不是粗暴的貼上刪除標籤。
那麼,如何鼓勵這些小小作品的成長呢?僅靠它們的創始人恐怕很難。因為這些小小作品的創始人,也許對該條目的認知局限在一個淺顯的層次,也許沒有更多的時間,也許看到自己編寫的條目被貼上了刪除標籤而沮喪(或憤怒)和放棄。總之,條目的創始人可能無法對這些小小作品進行脫胎換骨的編輯。這時,為何不寬容一點,如果一定要刪除,可否先讓這些小小作品保留至少三個月或者半年以上呢?多給這些小小作品一些生存的時間和機會,讓它們得到其他熱心人的幫助和充實吧!這樣的寬容,也能讓新人們安心和舒心的參與編輯,而不是高高興興的前來,沮喪或者憤怒的離去。--漢龍 09:13 2005年10月4日 (UTC)
- 大家好,我想對這個問題也發表一些我的看法。首先我想說的是我對玉米的看法不贊成。
- 首先我想說一說為什麼我們對侵權如此嚴厲,而且為什麼我們要這麼複雜地對付侵權(原文刪除,另寫一篇等等)。這裡最主要的原因是侵權始終是維基最大的馬腳。假如有人要來倒維基的話,他用別的方法倒不了維基,他只能用侵權,然後要求賠償的方法。我們無法將所有的侵權行為都找出來,也無法防止所有的侵權行為,我們唯一的方法是第一努力防止,第二向外表現出來,我們的確盡了一切的努力來防止了。我們只有對外表現出來,說我們的確對這種行為採取絕對不容忍的態度才能說服法庭,說假如在我們這裡有我們沒有能夠防止的侵權行為的話,這不是維基的責任,而是該作者的責任。這是我們對這件事費這麼多力的原因。而且我們別無選擇。
- 第二我想說一說極簡陋的作品的事。首先我想說一下玉米所說的其它維基版本的情況不完全是那樣的。比如在德語維基中甚至對小作品(stub)也採取過一定時間刪除的做法。再比如德語維基中大多數文學中的人物都沒有自己的文章,而是合併在書、電影、電視劇、動畫片等的文章中。雖然如此德語維基是文章數量第二大的維基版本。
- 我想請大家回思以下維基百科的目的是什麼。吉米說維基百科的目的是讓任何人可以用他自己的語言來無償地獲得知識。對我來說中文維基百科排第幾名不重要,但假如我要找一個詞的話能不能在中文維基里找到,找到後我是不是能對其中的解釋滿意是最重要的。
- 大家想一想大家是怎樣來到維基百科的?許多人是尋找資料時到這裡來的。大多數人是因為發現他們在這裡找到了不少他們需要的資料,發現這裡有潛力可以繼續發展,才留下來的。假如大家沒有在這裡找到他想找的東西的話,我想許多人不會留下來的。另外許多人是看到了報紙、雜誌上對維基的報道來的。但假如維基里只有亂七八糟的東西,一大堆前無門,後無路的小小作品的話,會有人來報道維基嗎?因此,質量對維基來說是最關鍵的。
- 我們開維基大會的時候德國的第二電視台對維基作報道,其中採訪了德國最有權威的百科全書Brockhaus的主編。這位主編對維基做了一大堆非常刻意的評論。我想,一個堂堂最有權威的百科全書的主編不會對一大堆沒有頭緒的小小作品的收集作這樣(下流)的評論的。他會這樣評論我們,是因為他自己感到受到了威脅的緣故。他感到被威脅是因為維基百科的質量,而不是因為維基百科裡的小小文章。
- 我不反對保留小作品和小小作品,但它們必須有一個最基本的質量,至少要告訴別人它在說什麼,比如「某某是某樂隊的成員」,而不是「某某血型A型,最喜歡的食物是比薩餅」。
- 因此這些太簡陋的作品並不能幫助維基百科。相反地它們只會給那些反對我們的人提供證明,說維基百科不可信,沒有任何質量要求。
- --Wing 10:40 2005年10月4日 (UTC)
- 那時開大會時電視台報道說,當時德語維基每天有約400篇新文章,其中約60篇進入刪除候選,大多數因為侵權。當時中文維基每天約有200篇新文章(可能因為4萬篇快到了,大家都非常努力),每天約有30篇侵權。兩個版本比例差不多。今天我數了一數,10月3日德文增加了809篇新文章(可能因為放假,天壞,大家都待在家裡無聊),共32篇被列入侵權(4%)。97篇因質量問題被列入刪除候選(12%)。18篇被當天刪除。中文10月3日有128篇新文章,其中26篇侵權,9篇列入侵權後被修改(剩下的為17篇,占14.8%)。13篇被列入刪除投票。(10%)--Wing 11:56 2005年10月4日 (UTC)
- 一個人想看一個東西,於是他來維基百科搜,結果沒有,於是他乾脆貼一篇侵權文字。
- 一個人想看一個東西,於是他來維基百科搜,結果有個小作品,於是他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文字。
對於侵權條目的改寫後保留,是否可以換一個思路:我在網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我把文章裡最重要的信息集中了一下,成了維基的一個小條目(也就是略去了把侵權文章貼到維基這個過程)。這個小條目再得到很多「一個人」和維基人的補充,直至完善。顯然很多條目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這樣也顯然是被允許的。但現在卻由於「侵權」這個坎把一個合理但不合「法」的做法溺死了。
對於質量第一我是認同的,我很少創建小條目,更不會創建我不通的領域的小條目。一般都是寫的差不多了再發上來,即使最初發上來的是小作品,也會儘快擴充。但「腦力勞動型」的維基人和「體力勞動型」的維基人我們都需要啊!
ps:看看這個有25個刪除版本的黑龍江大學(至少刪除了4次!),現在的這個版本確實原創了,也不是個小條目了,可就一定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內容嗎?
--玉米^ō^麥兜 14:09 2005年10月4日 (UTC)
- 我也來說說自己的做法吧。關於侵權,我覺得沒什麼好說的,wing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我習慣去抓侵權,但是我儘量嚴格檢查,而不是看到幾句相同就貼侵權通告。現在有些條目的侵權手段開始升級,有的是維基化做的特別好,有的是段落侵權。但我只在全文侵權的情況下才貼侵權通告。段落侵權的,整段刪除並在編輯摘要中留下原因及被侵權地址。如果是一個匿名編輯者持續活動,或者是註冊用戶,我儘量以template:CopyvioNotice再次通知,而且我認為,幾乎所有人新建條目後,過一陣都會去看看別人怎麼修改(我知道一個人例外,哈哈)。因此讀到侵權通告也該明白怎麼回事。關於小作品,我也想儘量保留,但是至少如下幾種我是要刪除的:
- 其他人貼了快速刪除模板,而且我也認為應當刪除的;
- 塗鴉的,如sdgsdg之類的;
- 條目題目與內容不對應,且無法移動至新條目名的;
- 侮辱性質的;
- 沒有明確定義的。即無法讓人讀懂。要記得永遠假設讀者是對此一無所知的。對於此種,我一般先貼快速刪除模板,等待有人修改或者其他管理員刪除。
- 我也來說說自己的做法吧。關於侵權,我覺得沒什麼好說的,wing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我習慣去抓侵權,但是我儘量嚴格檢查,而不是看到幾句相同就貼侵權通告。現在有些條目的侵權手段開始升級,有的是維基化做的特別好,有的是段落侵權。但我只在全文侵權的情況下才貼侵權通告。段落侵權的,整段刪除並在編輯摘要中留下原因及被侵權地址。如果是一個匿名編輯者持續活動,或者是註冊用戶,我儘量以template:CopyvioNotice再次通知,而且我認為,幾乎所有人新建條目後,過一陣都會去看看別人怎麼修改(我知道一個人例外,哈哈)。因此讀到侵權通告也該明白怎麼回事。關於小作品,我也想儘量保留,但是至少如下幾種我是要刪除的:
- 我先前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我們即使將侵權的頁面修改為小條目,相關侵權的歷史仍然存在。因此建議各位如果要改寫侵權頁面的話,應該要依照流程,將改寫的部分寫到/temp子頁面之中,而不是直接把copyvio拿掉。對於這個疏忽,我表示誠摯的歉意,也對於抓侵權的各位同仁們致上萬分的感謝。--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5:40 2005年10月4日 (UTC)
Uvo的意見,從鼓勵大家拯救條目這一方面來看,是好的,但是把大家不努力拯救條目歸結到過分重視侵權刪除則是偏頗的。而且要求在查證侵權的同時就修改條目,也是不現實的。目前在堅持做查證侵權的人本就不多,工作量很大,不大可能去進行修改的,修改應該由大家來做。
另外,如果說小條目還可以寬鬆一點的話,侵權則絕不能放鬆。如果允許抄襲或剪刀加漿糊的准抄襲方式,只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試想有誰願意把自己的知識貢獻到一個滿是抄襲和轉貼的地方。--的的喀喀湖上的幽靈 (talk to Louer) 01:23 2005年10月5日 (UTC)
最後理一下我的想法。我當然是反對侵權的了,我也是看重質量的了(這是我一切發言的最大前提)。一個條目被刪除了多次,說明這個條目有存在的必要。與其堵不如疏。當一個條目存在的時候,哪怕它只是一個小條目,但這也降低了有人再貼侵權文字的可能性。改寫一次侵權就是為了最大限度減小它以後被侵權的可能性同時增加了一個新條目,把那些有可能貼侵權文字的行為轉化成了編輯行為,把那些刪除行為所用的時間用來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關於虎兒兄提到的那個情況我先也想到了,但問題在於是不是一個本來原創的條目在加入了大量侵權文字之後,我是不是就要在去除大量文字的同時報告這個情況讓管理員刪除這次編輯呢?目前好像沒有這麼做,那這種行為是否可以存在呢?我也想到了以前的一個想法是可不可以根據個人要求把一部分管理員權利下放給經得起考驗的非管理員呢?另外回應Louer的是,我沒有「把大家不努力拯救條目歸結到過分重視侵權刪除」,只是說我們由於一種習慣,看到一個侵權條目的時候更傾向於刪除。而且改寫侵權條目絕對不該是CtrlC+CtrlV,至於質量我想到的是,大家對於有人一股腦兒的新建一大批內容不多的年代條目或者新建一大批無更多信息的行政區條目怎麼看待呢?對於英文維基里能存在「XXX,是XXX於XXX年導演的一部電影。」的小小作品又怎麼看待呢?--玉米^ō^麥兜 09:19 2005年10月5日 (UTC)
- 我是同意對小條目和小小條目持寬鬆態度的,也同意如果有可能的話,儘量把侵權條目和一切需要被刪除的條目改為小條目。但前面的討論,可能多多少少把兩個不同的東西混在一起了,一個是「查」,一個是「刪」。查侵權,查不當條目,相當於是「診斷」,這是始終要做的,固然診斷出病情真相,會對病人產生打擊,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嚴查侵權,對wiki,對侵權者都有好處。UVO主要考慮的,應該是查出問題之後,怎麼辦。確實,如果大家都能夠沒事到刪除投票的地方逛逛,挽救一兩條條目,是很好的事。--的的喀喀湖上的幽靈 (talk to Louer) 15:17 2005年10月5日 (UTC)
可以在刪除的公告中加入一些鼓勵創作的話語,存在一個侵權條目說明有人對這個條目有興趣,建議他重新創作。金色葡萄 01:23 2005年10月7日 (UTC)
- 這個問題不這麼簡單,對於新創的文章我們可以這樣做,但假如有人在文章中加入侵權的內容的話我們就只能將它恢復了。但侵權的內容依然存在在歷史中。--Wing 06:57 2005年10月7日 (UTC)
- 小小條目的存在到底能有多大意義呢?我想在查維基時查到小小條目大部分人會失望的,內容少得不成樣子,根本不解決什麼實際問題。它的存在的最大的意義好像就是增加了維基百科的條目數,或者滿足了一些人的創立條目的欲望。文字是傳播的東西,尤其是編寫百科全書,我們還是應抱有負責的態度。如果我們要創立一個條目,還是應收集一些資料,首先自己先消化,再編寫。寫出的東西就應把條目儘量解釋清楚。寫出那麼一句話就扔下,把真正應編寫的內容都留給別人去寫,這好像有點不負責任。所以我認為小小條目的存在實在意義不大。不過小條目的存在還是必要的,它至少像一個條目的樣子。這不是大度的問題,這是提高維基質量的問題。另外,如果因侵權而被刪除,這並沒有錯,被刪除的維友儘管有痛苦,但卻可以增強版權意識,實際上對他本人也是有好處的。有的侵權文章被刪除了好幾次,只能說我們的版權意識不夠,需要學習。至於拯救的問題不能僅由管理員來做,那我懷疑他們的時間及精力是否夠用。我認為管理員現在做得並沒有錯,而拯救應由大家協商出一個辦法來解決,這不能苛刻管理員。--黑眼睛 10:18 2005年10月7日 (UTC)
但是我理解的wiki精神是「海納百川」的,它不會偏袒某一方,也不存在歧視,人人都可以編輯,而不會應為你的觀點,或者學識,或者手中的資料,或者參與的態度,而有區別。因為現在看的東西總會有時代的偏見的。回正題,小小條目,我同意wing的意見,就是看他是不是有意義的一句話,並且將來有可能擴充為一個大的條目。一句有意義的話就有內容在裡面,比如「xx是xx樂隊的成員。」雖然很簡單,但是也告訴了人們有意義的信息。我認為我們應該是鼓勵編輯的,只要不是破壞的內容,甚至……開始我還認為可以忍受趣味性的修改……但是現在大家的工作越來越嚴肅了,新手難免會過於拘謹的。總之……自由,知識,快樂,互助,這就是我的維基之道--邊緣o^-^o留言 16:06 2005年10月7日 (UTC)
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個人認為我們不僅應鼓勵編輯,更應提倡和鼓勵認真負責的編輯態度。我著重講的是態度問題。如果你確實了解不夠,那就不要非創立這個,可以選擇自己比較了解的創立。創立一個條目就應使它像一個百科全書的條目。太簡單的信息雖然也不是毫無意義,但實際上是影響了維基百科的質量。認真而不僅僅留下一個太短的小小作品這種態度對於編者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是有好處的。另外對於趣味性我還是很贊同的,在維基社群及幫助的編寫上我認為正是趣味性大顯身手的地方(如寫成一個有趣的故事等),這些地方趣味性的編寫會更加吸引初來者。而關於條目的趣味性編寫我還沒有想清楚,這好像不太好把握。甚至我覺得自然科學的相關條目比社會科學的相關條目更容易趣味化。因為要通俗的介紹自然科學知識往往會用到類比,這就可以用到趣味性。趣味形象的類比不僅更利於解釋條目,也會增加大家閱讀的興趣。--黑眼睛 16:57 2005年10月7日 (UTC)
- 我對於Cys的意見抱持贊同的態度!其實,當初那個黑臉白臉的話題似乎是我在跟User:Richy私下留言時提到過的,在此就再重複一遍我的意見——雖然很多人都認為大部分的中文維基管理員與參與老手對於新人與小條目的態度偏向過度嚴格,但經過一陣子的觀察,我認為這樣的嚴格並沒有趕走我們真正希望能網羅的參與者。那些(可能)是被我們嚇走的參與者,大部分都是一些抱持新鮮好玩的態度偶一為之,但其實縱使我們對他和顏悅色百般引導,也終究會在一陣子後因為缺乏熱情而迅速消失的。相反的,一個很有潛力在維基百科上做出長期且高水準貢獻的參與者,通常不外乎有兩種特性:其一是他們通常會對自己的所言所行抱持很高度的責任感,因此在下手前早就花上不少時間將規則摸了個大概,第一次出手就能編出高水準的條目,完全不造成別人的困擾;另外一種人則是可能會掙扎一段時間,但縱使寫的東西被提報刪除、被批評達不到基本要求,仍然會不屈不撓地繼續參與直到變成一個有經驗的參與者。無論是循哪一種模式加入維基百科,這樣的參與者對於百科本身或其他參與者而言,都是一種值得信賴的戰友,也是我們想尋找的人。因此請原諒我稍微有點不客氣地這樣說,『維基百科並不該太過在意半弔子參與者的去留。』以榮譽感的角度來說,我們該擔心的其實應該是充斥太多劣質品的環境,可能會趕走「想認真做學問寫條目的人」這般的隱憂吧?--泅水大象 訐譙☎ 03:58 2005年10月8日 (UTC)
建議增加拯救侵權條目活動
建議增加拯救侵權條目活動,活動的組織方式可以是同同行評審,圖片評選和新條目推薦一樣,建立一個頁面, 頁面主要介紹活動的意義和內容,在頁面中增加一個拯救侵權條目的列表,當某一人想要拯救一個侵權條目時,就從侵權投票將其移動到這個頁面,並重新撰寫內容,可以是小作品,但最好不是小小作品。 每個條目都列出條目名,拯救者。在拯救者的用戶對話頁還可以像新條目推薦那樣加入拯救者模板,提示已經拯救了多少個侵權作品,然後推出拯救侵權條目獎(按照5條為一級)。
我們建立新條目推薦機制和相應的獎勵機制,是為了鼓勵人們多寫有質量的條目, 同樣, 我們也可以建立起拯救侵權條目機制,作為侵權投票刪除的補充,鼓勵大家多多拯救侵權條目。 --用心閣(對話頁) 10:25 2005年10月8日 (UTC)
- 建議增設「救死扶傷獎」,以鼓勵拯救被刪條目的行為。 --維基書蟲 (talk) 13:53 2005年10月8日 (UTC)
- 贊成--邊緣o^-^o留言 16:38 2005年10月10日 (UTC)
- 贊成,維基最大的問題不是沒人,而是怎麼讓人跟了解如何編輯,如果讓新人懂得了侵權的錯誤,可以很好的提升條目的質量,而對侵權條目的拯救也是對他們很好的鼓勵—Alexbear (留言) 2008年8月27日 (三) 15:59 (UTC)
關於長條目的結構問題
我發現維基百科的長條目,雖然也有分章節,但長條目的開頭總是不在章節目錄之中,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條目(英語維基的體例也是如此),這樣的結構設置,使得如果要編輯條目的開頭部分,就要把整個條目都打開,這很不方便,特別是對有限制的瀏覽器而言,更是如此。能否把長條目的開頭部分也作為一個二級標題,置於目錄之下?就像「巨鹿之戰」這種結構一樣?這樣的話,編輯條目的開場白部分,就非常容易了,只需打開該部分的二級標題即可。不知可不可以?--鳥甲 06:13:10 2005年11月28日 (UTC)
我收回我自己的話,根據wiki關於簡介部分的指引,應該採用現有慣用體例。--鳥甲 02:52:49 2006年1月26日 (UTC)
反對對小小作品的歧視
知識沒有因為字數少而變成廢物.
小小作品存在有他的理由
- 1,方便其他人以後編輯
- 2,提供外文連結
- 3,團結更多的維基力量,雖然小但也是對維基的一份幫助
- 4,公平性原則,不能因為貢獻小而不需要他
- 5,有一切參照英文維基的必要嗎,本來中文維基人就很少,難道要求每個新加入的維基人可以每天花很長時間編輯?
Ksyrie 00:21 2006年1月26日 (UTC)
雖然我也認同小作品的重要性,可是,我很不認同「有一切參照英文維基的必要嗎」這句說話。我們中文維基百科不是和英文維基百科同是維基百科嗎?只是語言不同而且。我們的資料不應比任何其他一個維基百科少的,這才對一些只懂中文或外語不太好的維基百科使用者方便。如果每個條目也是英文維基百科的資料為一萬字之多,而我們中文維基的資料卻只有一百字之少,那麼未免對中文使用者不太公平了吧!所以,我們就是有必要一切參照英文維基,甚至法文維基,德文維基,西班牙語維基,俄語維基等其他語言的維基百科的資料,互相促進其資料的一致性。
沒錯,中文維基的確是人少,我們不可能一個人要花大量時間來編輯一篇文章,身為中學生的我當然非常明白。所以,我們更應該互相合作,多人編輯一篇文章,加快編輯進度,才能為中文維基使用者提供最精確的資料! Dr.Tam 10:52 2006年4月23日 (UTC)
呼籲對模板(Template)進行維護和分類,以便推廣
模板是維基百科編輯中非常有用途的一個工具,可以簡化條目編輯,統一條目格式等,但是現在模板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我希望通過對模板進行分類來維護和推廣模板的使用,讓用戶更清楚什麼模板是什麼用途,編輯條目時有哪些模板可用。我計劃將模板像條目一樣進行分類,在分類名後面加「模板」兩個字,例如關於「人物」的模板就分入「人物模板」Category裡面,具體請參考Category talk:維基百科模板上面我的計劃,並提出意見,謝謝。無名無形 11:35:28 2006年2月8日 (UTC)
請管理員取消這句話
條目討論頁面上的提示語「另外,在討論時請不要無禮或者謾罵。」這句話高懸本身就是對維基編輯者的人格懷疑,就是不尊重行為,如果我們自己都無法尊重自己,談什麼禮貌,談什麼合作?--yifaan 00:57 2006年4月11日 (UTC)
- 最好能夠到Wikipedia:互助客棧中相關頁面討論,這裡沒有多少人氣。-無名無形 04:19:41 2006年4月11日 (UTC)
- 確實不太合適,但是這可能也是迫不得已,太多的謾罵發生。我反應一下。--用心閣(對話頁) 05:31 2006年4月11日 (UTC)
請加緊翻譯英文維基的條目為中文
偶然有一次我正用英文維基查詢一些內容時,發現與中文版本對照,中文的竟比英文的內容少得很多。明顯的例子有: 約翰·斯圖爾特·密爾 - en:John Stuart Mill 卡爾·施米特 - en:Carl Schmitt 西蒙·波娃 - en:Simone de Beauvoir 尤爾根·哈貝馬斯 - en:Jürgen Habermas 例子還有很多,不再例出來了。像我這種英文總算可以的中學生,要我看英文維基也可以;但要是一個英文不太好的人,要找資料時,只好使用中文維基;可是中文維基對這些文章的翻譯未免實在太胡來了吧。原本英文的內容可以有一萬字以上的內容,但翻譯成中文卻只有不足一百字。這實在對英文不好的中文維基使用者不公平。希望中文維基的翻譯可以改善一下吧。 Dr.Tam 06:46 2006年4月16日 (UTC)
對不起,我看英文文章還也可以,但如果叫我翻譯,我想似乎太難了吧。其實有能力做翻譯工作的維基人,我相信也不是太多。我建議不如向維基媒體基金會申請資助,請幾個專業人員來做翻譯工作。Dr.Tam 10:41 2006年4月23日 (UTC)
- 求助於維基媒體基金會並不是個好建議,畢竟基金會的資金來源和收入是很有限的。有興趣的同學不妨參加Wikipedia:每周翻譯,志願才是維基百科的基礎力量。--學習第一|有事找我 11:08 2006年4月23日 (UTC)
我建議這樣,因為翻譯不是每個人也能做到的(最少我不行),不如我們開一個翻譯小組,找些維基人專門是負責翻譯文章的,其他人則專心編輯工作;不過又有一個問題,到底誰可以加入小組負責翻譯?Dr.Tam 13:19 2006年4月24日 (UTC)
- 其實這樣的小組是有的,在這裡Wikipedia:創作翻譯工作小組--ffaarr (talk) 00:46 2006年4月25日 (UTC)
關於Wiki的詳細程度
Wiki的詳細程度是一個很難把握的問題,對於任何一個訪客而言,他可能只是想了解一下這件事,或許只是想知道他是什麼而已,但同時,他也可能對此事發生了興趣,想進行更加全面的了解。但是現有的條目來看,處與不能讓任何一方滿意的情況,有的條目不全至極點,可以說是什麼也沒有說,但有點條目有過於詳盡,對於一個僅僅想了解的人來說,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可以嘗試在Wiki中各條目的二級標題中增加一個難度標誌,如1-5級,對於「我毫不了解」,「我想成為專家」等等的人有便於選擇。--Wanglaser 03:15 2006年4月23日 (UTC)
- 這點的確是因為共同創作條目常會遇到的問題,理想的條目應該是在條目開頭作一些清楚扼要的描述,供僅想要簡單了解的人看,然後後面的段落才有進一步的說明(但難度標誌我覺得很難作到,因為一個條目每一段的區分應該不是代表難度,而是代表一件事物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相關問題,想要了解不同方面的人可以選擇),有些條目內容也的確太多,更理想的方法是精簡內容,再把轉詳細的內容放在另一個條目(例如中國條目裡的中國歷史可以簡單一點,詳細的見中國歷史的條目),這些都是維基百科進一步發展應該要作的,不過目前大多數條目的問題還是內容太少。這些問題只能靠更多人來參與慢慢來改進。--ffaarr (talk) 01:26 2006年4月24日 (UTC)
可以考慮增加一個文言文版本的Wiki
並不是一門死去的語言就沒有為它建立Wiki的必要,畢竟文言文的書面語還是相當完善的(比起現存的雖有人說但是書面語不統一的「方言」來看,文言文要好得多)……就好像拉丁語的Wiki照樣有很多人在上面寫文章一樣。只是提一個建議啦,希望大家採納。這樣也能讓世界知道,我們漢文化是多元的。GnuDoyng 03:53 2006年5月16日 (UTC)
- 新語版的申請在元維基的m:Requests_for_new_languages。--Jasonzhuocn...._交流 06:44 2006年5月16日 (UTC)
- 請問Jasonzhuocn管理員:在那裏是不是只能用英文來申請?能否用中文?我擔心那些不會中文的人根本不懂得什麽叫「Classical Chinese」,跟他們說有沒有意義。:'(越王山の涕淌君 10:55 2006年5月17日 (UTC)
- 的確是只能用英文,通常的方式是弄一個英文維基百科的該語言條目的連結,這樣搞不懂的人就可以去看這個條目而了解,此外,meta那裡有蠻多語言知識很豐富的西方人,應該會作出較好的判斷。--ffaarr (talk) 11:08 2006年5月17日 (UTC)
- 同意。我曾見識過一些懂數種,甚至十多種語言的人。所以說,他們絕對不會不明白文言文是什麼的。(最少你們看,文言文條目也有翻譯版本啊。)去試試吧!--Gary Tse 11:22 2006年5月17日 (UTC)
- 我已經寫了一份申請了~請大家去支持一下吧:m:Requests_for_new_languages#Wikipedia_in_Classical_Chinese。 越王山の涕淌君 14:46 2006年5月17日 (UTC)
- 同意。我曾見識過一些懂數種,甚至十多種語言的人。所以說,他們絕對不會不明白文言文是什麼的。(最少你們看,文言文條目也有翻譯版本啊。)去試試吧!--Gary Tse 11:22 2006年5月17日 (UTC)
- 的確是只能用英文,通常的方式是弄一個英文維基百科的該語言條目的連結,這樣搞不懂的人就可以去看這個條目而了解,此外,meta那裡有蠻多語言知識很豐富的西方人,應該會作出較好的判斷。--ffaarr (talk) 11:08 2006年5月17日 (UTC)
- 請問Jasonzhuocn管理員:在那裏是不是只能用英文來申請?能否用中文?我擔心那些不會中文的人根本不懂得什麽叫「Classical Chinese」,跟他們說有沒有意義。:'(越王山の涕淌君 10:55 2006年5月17日 (UTC)
又來了,中文維基又面臨被分薄了資源的危機了。
我們還是再次參考英文維基吧。英文維基百科只有一個,沒有其他任何版本,即使Old English版本也沒有。和拉丁語不同,文言文和Old English樣,並不是一種獨立出來的語言,而是一種古老的語法,語言的其中一個階段,而不是獨立一套語言,這也沒有必要建立使用文言文或Old English。再說,中文維基不同於英文維基般有大批活躍的會員,若再另開一個維基百科,只會再拉走一批中文維基人。 Dr.Tam 11:37 2006年5月18日 (UTC)
- Dr.Tam,你的思維方式真讓我想起中共在中國推行一元化的華語政策,很讓人不舒服。你擧了英文的例子,真歹勢,請你先調查一下英文總共有多少個版本再來用它例證好嗎?另外,你說文言文版本會拉走一批人——這更是毫無道理可言——照你這樣的邏輯,那些失去了國家形態的語言,都沒有必要為他們開WIKI。 越王山の涕淌君 15:42 2006年5月18日 (UTC)
請到這個鏈接去支持~ http://meta.wikimedia.org/wiki/Requests_for_new_languages/Ancient#Classical_Chinese.2FLiterary_Chinese_.286_supports.29 越王山の涕淌君 15:50 2006年5月18日 (UTC)
我不是反對開一些失去了國家形態的語言(例如加泰隆尼亞語、庫德語等)的維基百科,可是,我的立場和對粵語、閩南語一樣,他們都不是獨立的語言,只是其中一種沒有自己一套文字的方言;而且,文言文更只是中文一種古老的語法而且。抱歉,我不知道原來有Old English的維基百科的,但其資料數目竟然少於1,000(見英文維基首頁底部的統計)。我不知道Old English維基開了多久,但我也不認為它可以在短期內追上1,000個條目的數目(真的有這麼多人使用Old English維基嗎?我非常疑惑)。我始終認為開多一個文言文維基,只不過又是另一個粵語維基,再把一些中文維基的人拉走,分薄了中文維基的人手。 Dr.Tam 04:51 2006年5月19日 (UTC)
- 不可否認,就算文言文WIKI開張,它的發展一定很慢——發展得慢就沒有理由開WIKI嗎?那維吾爾語、藏語、壯語的WIKI是不是都白開了?關於語言和方言的問題,我不想在這裡多說——我只把結論告訴大家:粵語、閩語是名正言順的獨立的語言,不是隸屬於任何標準語的方言——原因很簡單,在語言學上,判斷兩種語言是不是方言的關係,看的是互通度(mutual intelligibility)。另外,我真不理解你的「拉走」的説法:很多中文維基人也在英文維基和其他語種的維基上做貢獻,你是不是也想說他們吃裏爬外?不管怎麽說,你的言語裏就是透著一股「華語獨尊」的思維方式——也許在你看來,華人只應該說華語——而且,除了華語,其他的語言最好都別去學,學了之後會分散他們對華語的注意力。--越王山の涕淌君 12:16 2006年5月19日 (UTC)
我絕對不是認為華人只應說華語的;你有沒有看過我的用戶頁?我的中英翻譯雖然不太好,但是,我的英語程度也不低的;我本身也有在英文維基註冊,也經常將一些英文維基的文章拿來中文維基翻譯,只是因為我的中文不太好,每篇文章也不能完全翻譯,總是要靠其他人翻譯。但我始終認為,維基作為一種網上百科全書,它本身使用的語言也應是書面語,簡單來說就是能寫出來的語言;言而,廣東語等沒有他們自己本身的文字,只是借用書面語的中文而且;根本就不應多開一個粵語維基,除非將維基百科轉為一個聊天室。 以我所知,維吾爾語和藏語也有自己的文字,所以開其版本的維基百科也是可以的;可是,我對壯語就有點保留了,因為現在懂得壯語的文字的壯族人不多。而文言文更不是一種由漢藏語系分出來的方言,只是一種古老的中文語法而且,所以我不贊成開文言文維基百科。
Dr.Tam 12:45 2006年5月19日 (UTC)
- 我也認為粵語維基沒必要存在,我本身就精通粵語,但看粵語維基總是怪怪的,雖能看懂,但很吃力,我想很多廣東人都會同感,畢竟粵語漢字並沒有規範,現在的小男生小女生(指廣東地區的)之間的粵語通信充斥著大量的同音字別字,如果他們加入進來,那粵語維基可真是五花八門,越看越讓人看不懂。很多粵語播音員,他們所看的稿子就是用國語寫的,但從他們的口中念出來的卻是地道的粵語,基實只要掌握漢字的廣東人,都能看懂國語,但未必能看懂粵語,粵語維基還有這個存在的必要嗎?--竹圍牆(^_^) 02:06 2006年7月31日 (UTC)
增加維基百科的功能
因爲維基在新的制度下必需通過註冊才能編輯新的文章,可以的話麻煩請增加英文維基的這項功能。As an unregistered user, you may also submit the content that you wish to have created. [1],除了英文維基外,沒有一個語文擁有這項功能,在設立新條目時或增加「重定向」#REDIRECT 的時候會很有困難,在一定的程度下會減少新人的使用,希望在中文以及其他語文的維基能看到這項新功能! --220.255.66.96 14:10 2006年5月28日 (UTC)
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增加一個「所見即所得」模式(很多論壇都有此類功能),否則很多新手(或者是我這樣不常上維基的人)在編輯的時候很難會知道自己是在編輯表格還是什麼的……--衛琉 馬泰 (留言) 2008年12月21日 (日) 05:33 (UTC)
維基半新手,提個或許是菜鳥的建議
大陸國土這麼廣大,像台灣和香港一樣經常定期聚會很難做到。建議每季在每省或每一個地區組織一次(例如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東北等),這樣或許比較容易做到。(在維基人較多的地區可按省舉辦,如果較冷清可按地區劃分)--左圖右史(2500維基開講) 14:06 2006年9月19日 (UTC)
另一個增加中文維基條目撰寫者的方法
雖然中文維基號稱有超過十萬個註冊「用戶」,但規模稍比中文維基大的俄文維基,目前其用戶仍不到三萬個,條目總數卻大幅領先咱們中文維基!姑且不論俄文維基是不是透過了許多機器人用戶大量增加瑣碎的條目(如果是的話,至少人家做得到),中文維基真正時常在新增或擴充條目("時常"至少是"每天"或"每星期至少一次")的用戶真的沒有「非常多」。
在我們台灣有一句話是「現在的中國什麼都不多,只有人最多」,如果有很多學術機構(像是大學)的學者或研究生在業餘時間來中文維基奉獻他們的專業的話,我相信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增加的頻率一定可以大幅增加(而且由專業人士來撰寫,也可以避免條目水平不足),所以我個人對於"增加撰寫者方法"的淺見是:大家來共同擬一份「邀請信」,透過E-mail邀請各地的大學教授(這可要費一番功夫到各大學網站收集),告訴他們維基百科的宗旨和精神,並邀請他們如果有空的話,可以到中文維基來撰寫與他們專業領域相關的條目,或者把維基百科告訴其他不知道的人。 我相信台灣、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大學教授總數一定很驚人,只要有當中1%的人在維基撰寫新條目,中文維基規模的擴張速度一定能日益增加。
此僅是敝人淺見,無論效果如何,應該都值得一試。希望聽聽大家的想法。
對於特殊頁面「站外書源」之建議
在站外書源裡所列的書籍網站似乎都是英文網站,有些條目裡提到的中文書籍在連結過去之後是找不到任何結果的,例如無名小站條目裡提到的ISBN 9867440803。建議可以增加一些一樣可以用ISBN做搜尋的中文書籍網站,如Findbook.tw等。順帶一提,這其實是個比價網站,所以可以從裡頭連到很多書店網站的同一本書,甚至也包括Amazon,私以為這可以讓訪客更輕易地找到他所想要的書,當然有其他更好的網站也希望可以加入該頁面。--風痕影 04:09 2006年10月1日 (UTC)
對外國名詞的建議
目前許多外國名詞(包括人名、事物名稱等等),作者都只寫上翻譯名稱。這樣會造成許多誤解或錯誤。舉個例來說:windows常常直接被翻譯成視窗,當你在一段文字中看到視窗程式、視窗畫面等等文字,總得要思考一下。 個人建議是在翻譯名詞後以打括號的方式標出原名如;視窗(windows)程式、基爾霍夫(Kirchhoff)第二定律 另外註:老實說我認為Kirchhoff譯為基爾霍夫實在很怪,台灣是翻為克希荷夫較多--Sppmg 08:22 2006年10月19日 (UTC)
對維基的一些建議
我是一個菜鳥,好像怎麼也無法融入維基這個家庭,也不知道怎麼發表我對維基的意見。所以只能在這裡編輯一下了。希望有關管理人員有看到。我非常喜歡維基這個網站。喜歡這個網站的內容豐富、中立、大膽……但是國內的網民們經常上不了的。經常要用代理才可以上維基。我的建議就是:是否可以把維基里的內容打包成一個安裝包(就像一個軟體安裝包一樣),然後發布供人下載安裝在電腦里。無論離線還是在線都可以查詢到自己要查詢的資料。可以分成中文版、英文版、德文版……每隔一段時間就出一個更新包。這樣子大家就可以下載這個安裝包回去SETUP就可以了嘛。
- 目前已經有類似這樣的功能囉,而且把整個資料庫下載回去看的用途應該不大吧?因為這裡的資料隨時都在更改中。另外你提到中共當局對於維基的封鎖,我是台灣人,所以不了解實際情況;但是應該是很難上來吧?(要不然中國人那麼多,我們中文維基應該每天會增加上千個條目才對,目前只有每天一兩百個...)此外,如果你要把極其龐大的資料庫下載回去在私底下流傳的話,躲得過當局的監視嗎?還有大家依你描述的情況就能判斷你是中國大陸人,所以要提醒你:「中文維基不是中國維基」,這兒有來自大陸、香港、台灣、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甚至北美等地使用中文的維基人(另外,言論發表完後請記得簽名--按一下即可--,大家才知道你是誰..)--嘉禾 05:06 2006年10月22日 (UTC)
- 「目前已經有類似這樣的功能」<-有嗎?! Stewart~惡龍 14:46 2006年11月13日 (UTC)
- 英文版的似乎最近要發CD了……天哪,英文版的資料庫可是有GB的哦,減壓一下也有幾百MB。--hvl 2007年5月5日 (六) 22:48 (UTC)
- 既然網站都被封了,你進入這個大家庭又能怎麼樣,你把所有的內容打包下載到計算機又能怎麼樣,你把維※百科熟記於心又能怎麼樣,記住了又不能用,知道了也不能說,我現在看到這裡有很多的有關台灣方面的優秀詞條,可以說是非常棒的,可我知道了有麻用,我這輩子也去不了台灣和海外,突破封鎖只能讓你更煩,不如做那籠中鳥,用用百度的盜版百科查查資料已足……從技術上說10W詞條加上編輯歷史的mysql資料庫絕對要用G來測量,媽呀,中國大陸國際帶寬多少,美國1G數據傳到你電腦,我用10M光纖接入海外50K/S下載速度值來計算,1024×1024/50=20971(S)=5.8(H),你還想把所有語言都下載了,英文版的資料庫我是估計不到大小的,至少超過10G的資料庫是有的,需要58小時,如果你是ADSL接入需要580小時也不奇怪,娃呀,你想下載微基百科理論上是不可能的,沒點國學常識也要有點數學常識吧,當然建立鏡像資料庫倒可能,但是無法實時更新,你娃的願望是要泡湯了—國學 2007年5月9日 (三) 18:03 (UTC)
- 下載wikipedia可以至此URL下載, 不難也沒有說太大啦, 但讀取資料是需要一些技能, 因為這些資料主要是給電腦或研究者運算用的... http://download.wikimedia.org/zhwiki/
- 既然網站都被封了,你進入這個大家庭又能怎麼樣,你把所有的內容打包下載到計算機又能怎麼樣,你把維※百科熟記於心又能怎麼樣,記住了又不能用,知道了也不能說,我現在看到這裡有很多的有關台灣方面的優秀詞條,可以說是非常棒的,可我知道了有麻用,我這輩子也去不了台灣和海外,突破封鎖只能讓你更煩,不如做那籠中鳥,用用百度的盜版百科查查資料已足……從技術上說10W詞條加上編輯歷史的mysql資料庫絕對要用G來測量,媽呀,中國大陸國際帶寬多少,美國1G數據傳到你電腦,我用10M光纖接入海外50K/S下載速度值來計算,1024×1024/50=20971(S)=5.8(H),你還想把所有語言都下載了,英文版的資料庫我是估計不到大小的,至少超過10G的資料庫是有的,需要58小時,如果你是ADSL接入需要580小時也不奇怪,娃呀,你想下載微基百科理論上是不可能的,沒點國學常識也要有點數學常識吧,當然建立鏡像資料庫倒可能,但是無法實時更新,你娃的願望是要泡湯了—國學 2007年5月9日 (三) 18:03 (UTC)
- 英文版的似乎最近要發CD了……天哪,英文版的資料庫可是有GB的哦,減壓一下也有幾百MB。--hvl 2007年5月5日 (六) 22:48 (UTC)
- 「目前已經有類似這樣的功能」<-有嗎?! Stewart~惡龍 14:46 2006年11月13日 (UTC)
Hanteng 2007年11月9日 (五) 20:43 (UTC)
- '為什麼大陸看不到維基?'—Nancyzhou 2007年5月16日 (三) 04:36 (UTC)
建議新增連結到其他語言維基模版
某些外國人的資料,雖然中文這邊可能已經有翻譯,但是否可以考慮設立一個模版 ((這個主題))在(該外國人的國家)維基的資料 我是人 07:44 2006年10月24日 (UTC)
關於對法論功條目的管理建議
建議對法論功條目及討論頁,應該由其他國家或地區比如香港的管理員管理才比較公正,因為大陸的管理員的任何管理歷史都會被中共網特看到,他們只能朝中共想要的方向去管理,如果他們不這樣做,可能馬上就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所以大陸的管理員管理法論功條目和討論頁,明顯是無法公正和中立的。 222.225.244.57 16:43 2007年3月25日 (UTC)路過
(大家千萬不要理上面那個練法輪功的,此人是個話癆,你一理他他就嘮叨個沒完)Wikikiki 22:40 2007年3月27日 (UTC)
建議
建議:由於官方封鎖,中國大陸網民有時無發正常訪問維基百科。百度百科是大陸網民比較常用的百科,而且我看了一下,百度上有很多詞條都是wiki上沒有的,我們是否可以和百度合作,共享(說白了就是copy)一下百度的詞條.當然,要先經過百度許可授權。也算是讓更多大陸網民參與wiki編輯啦。Wikikiki 22:13 2007年3月27日 (UTC)
- 很久很久沒來維基百科了,語法都忘記了,如果有必要,我希望國外管理員應該聯繫中國大陸維基人架設本地伺服器,這樣既可提高速度,也可方便大陸政府審查,而所有詞條可以集成到zh.wikipedia.org,這樣需要為新的伺服器分配新的域名比如cn.wikipedia.org,希望維基百科的相關管理人考慮一下,創用CC本來是無國界的,但是我們需要為現實低頭,我很企盼維基百科能再次回到身邊,哪怕它缺少了某些東西。--國學 2007年5月5日 (六) 04:36 (UTC)
- 維基不會讓任何國度審查其條目,因為它是自由的。--hvl 2007年5月5日 (六) 22:46 (UTC)
- 既然自由的,那何必要管理員管理條目,既然自由的,維基何必要限制IP編輯,既然自由的,又何必怕假設大陸伺服器?既然你們所謂的維基人如此崇尚自由且如此對自由始終保持倔強和孤高,既然你們不肯把那站在高高自由塔尖的米粒扔下,那就讓維基成為台灣人的維基吧,我只想說,「你們很牛!」,我的建議只是建議,僅此而已—國學 2007年5月9日 (三) 17:24 (UTC)
- 所謂自由是一個「正確」的信仰,如果沒有限制的編輯,維基百科早就亂套了。怕?是大陸怕維基百科吧!如果維基百科到中國大陸,那麼64條目是永遠不會誕生的!到那時候,「那就讓維基成為『中國』的維基吧,我只想說,「你們很牛!」。
- 所謂自由是一個「正確」的信仰,如果沒有限制的編輯,維基百科早就亂套了。怕?是大陸怕維基百科吧!如果維基百科到中國大陸,那麼64條目是永遠不會誕生的!到那時候,「那就讓維基成為『中國』的維基吧,我只想說,「你們很牛!」。
- 既然自由的,那何必要管理員管理條目,既然自由的,維基何必要限制IP編輯,既然自由的,又何必怕假設大陸伺服器?既然你們所謂的維基人如此崇尚自由且如此對自由始終保持倔強和孤高,既然你們不肯把那站在高高自由塔尖的米粒扔下,那就讓維基成為台灣人的維基吧,我只想說,「你們很牛!」,我的建議只是建議,僅此而已—國學 2007年5月9日 (三) 17:24 (UTC)
- 維基不會讓任何國度審查其條目,因為它是自由的。--hvl 2007年5月5日 (六) 22:46 (UTC)
- 很久很久沒來維基百科了,語法都忘記了,如果有必要,我希望國外管理員應該聯繫中國大陸維基人架設本地伺服器,這樣既可提高速度,也可方便大陸政府審查,而所有詞條可以集成到zh.wikipedia.org,這樣需要為新的伺服器分配新的域名比如cn.wikipedia.org,希望維基百科的相關管理人考慮一下,創用CC本來是無國界的,但是我們需要為現實低頭,我很企盼維基百科能再次回到身邊,哪怕它缺少了某些東西。--國學 2007年5月5日 (六) 04:36 (UTC)
--Fancycode (留言) 2008年8月5日 (二) 11:37 (UTC)::同意,我們可以設立一個沒有歷史和政治的版本的維基百科 也不算違反維基精神
- 樓主過於幼稚,百度是商業公司,而且它的詞條幾乎全部是複製網絡的,百度的目的就是提高流量和PV,而維基是創用CC需要原創,理念是向背的,內容是競爭的,和維基合作是可能的,不過不是現在。維基百科不是有時不能訪問,是根本不能訪問,百度百科不之所以常用,之所以是所謂的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是因為它喜歡抄襲和剽竊,是因為該死的維基百科只有海外伺服器,是因為國內並沒有維基百科這頭牛了,所以老鼠成了最大 …… —國學 2007年5月9日 (三) 17:35 (UTC)
- 我不認為wiki應該絕對自由,比如一些兇殺暴力色情迷信的內容,不適合人民閱讀的,自然需要審查。美國wiki不也禁止虐童的內容嗎?況且不審查,wiki就會變成法輪功的造謠基地,台獨、藏獨的宣傳武器,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實在不願接受這些顛覆國家,破壞團結的內容。Wikikiki 2007年5月9日 (三) 17:51 (UTC)
- 維基不是信仰的傳播地區,有這種情況一律刪除無妨。
--Fancycode (留言) 2008年8月5日 (二) 11:37 (UTC):::我認為自由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上的,例如:各國都有自己的法律。
對於架設大陸本地伺服器可能性的探討
考慮到維基本身的性質,比如開放自由公益性,一般來說架設本地伺服器是可行的。其好處有很多,首先是訪問速度大大加快,畢竟中文維基還是中國大陸用戶訪問多些,其次可以最有效抵制大陸網監對維基的審查和封鎖,大陸本地還是有很多WIKI存在的,還有,現在的中文維基可以和大陸的WIKI獨立,如果我們能用一個罐子來盛水,當然也可以用兩個罐子來盛,或許兩罐水更多些。我做了很多年網站,對中國大陸網站管制和發展比較了解,如果在大陸某個網站違反了某些東西,其生存周期會很短,而相反只要知道一些底線,不是所有反動的東西都不讓知道,我只是從中文維基本身的角度來考慮,可能會觸犯大多數維基人的宗旨,但是我還是想把自己的想法說一下—國學 2007年5月19日 (六) 04:30 (UTC)
不懂,允許發輪功就以為自由,那麼不允許暴力,色情是否也妨礙了自由?我只是說假設本地伺服器肯定會受到這方面的限制,如果你要發表發輪功,64方面的內容可以上非大陸伺服器編輯,大家各用其所,何樂不為?各個伺服器只要是維基的,都可以共享,不妨礙維基本身的自由宗旨—國學 2007年5月20日 (日) 19:03 (UTC)日本百度照樣被被封有什麼奇怪的。—國學 2007年5月20日 (日) 19:05 (UTC)
- 暴力、色情和自由是不同的。你的意見是,使用兩個維基百科?那麼中國很多啊,例如Bob的維庫。雖然不是一個計劃,但是至少是一個wiki。
- 維基的影響力和維基群體和其他WIKI有區別—國學 2007年5月22日 (二) 16:03 (UTC)
關於郵購中文維基紀念品建議
在捐助那裡只有英文維基的紀念品[2],可不可以搞個中文維基百科的紀念品,仿效英文維基20%收入捐助維基百科,這樣,又可以有地方買到紀念品,又可以幫助宣傳維基百科,又可以資助到維基百科。—雙木不雙(留言榜) 2007年7月28日 (六) 18:24 (UTC)
關於維基各語言版本指向的建議
在查看中文維基的時候,發現中文的條目沒有快捷的直接的其他語言對應條目的連結或者轉換,感覺很不方便,比如條目「周恩來」可以直接放置英文,德文等各語言版本的快捷條目切換,這樣就方便很多,便於有時候查找,比如,如果不知道條目的相應語言的翻譯,這樣就很難在其他的語言版本裡查找。建議增加。—以上未簽名的留言於2013年12月23日 (一) 07:13 (UTC)前加入。
- 現在已經有了啊,就在左邊的那欄「其他語言」,如果你發現還沒有加上,可以主動幫忙加上。參見help:跨語言連結—ffaarr (talk) 2008年1月17日 (四) 13:14 (UTC)
關於「參考文獻」
碰巧不想放棄在用戶頁問到「參考文獻」和「參考資料」。有點意見:
文獻專指「有歷史價值或參考價值的圖書資料」(《現代漢語詞典》),主要用於(有形)文字資料。維基百科因為是線上百科全書,不少內容都是參考自網絡資料(好像網頁、報道、評論、網誌,以至各種多媒體),單單「文獻」這詞似乎又蓋括得很不確切。
建議多用「參考資料」,頂端那個「參考文獻」的預設按鈕也順道改一改字眼。-傑
雁過留聲 2008年1月17日 (四) 10:33 (UTC)
不妨學習Google進入中國大陸的策略
Google最初也是堅持它自己的原則,所謂「完全不過濾內容」,但最終Google還是選擇了折中道路,即:在大陸地區「主動」過濾內容(注意是「主動」)以獲得進入大陸的資格。對於大部分大陸網民來說,Google的自我過濾,並沒有嚴重影響他們的使用,因為只有少部分網民才對法輪功、64之類政治性內容感興趣,大部分網民更多的是利用Google來獲得工作、學習必須的資料。也就是說,捨棄了一小部分敏感內容後,大陸網民獲得了相對來說更現實的好處。
我認為Wiki百科作為一個很實用的資料庫,卻僅僅因為小部分敏感內容被GFW完全屏蔽,可謂因小失大。因此我的建議是,學習Google實行「主動」過濾制。大概設想如下:
(1)加入新的模板或標記,在編寫條目時,如果整個條目不符合GFW准入規則,則對整個條目加上標記。如果是部分章節不符合,則僅對該部分章節加上標記。
(2)顯示條目內容時,如果瀏覽器IP為大陸地址,則對已標記的內容非顯示(或顯示一個「據當地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內容未予顯示。」)。
好處是:
(1)捨棄一小部分,而獲得更大實際好處,對大陸網民來說是很大的好事,極大地方便了大家的工作和學習。(況且那一小部分內容也不是人人都關心的。)
(2)通過wiki技術手段自我「約束」內容,以符合GFW准入規則,只是對一個特殊市場的特殊對策,並不影響Wiki百科原有內容的中立性(大陸以外網民看到的依然是沒有過濾的內容)。
(3)Wiki百科依然保持一個整體,不需要分拆即達到進入大陸的目的。
需要克服的一些問題:
(1)首先是Wiki編輯們之間要達成較為廣泛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大陸之外的編輯不要阻擋這一計劃,因為它並不會影響到你們的權利。對於大陸內的編輯,我建議大家考慮一下哪個是芝麻,哪個是西瓜,生活工作賺錢養家才是最重要的,捨棄一些政府不想讓我們知道的,得到更實用的巨大資料庫,孰輕孰重,應該是很顯然的。對於少部分對敏感內容感興趣的編輯/網民,相信你會有很多手段穿牆,因此不要因一己之私,影響多數人(他們大多不懂穿牆術)的實際好處。
(2)因為自我過濾,引入新的標籤或模板,會給編輯們增加一些負擔。但應該看到,除了少數敏感內容外,並不會影響到其他普通條目;而且,對敏感內容加過濾標記,應該比現有「繁簡轉換/地區詞轉換」系統要簡單得多吧,既然像「繁簡轉換」這麼繁瑣的事情,各位編輯都能任勞任怨的做好,我想簡單的過濾標記難不倒大家。
(3)需要和GFW管理方取得默契,最好是直接的溝通渠道,無條件的遵守GFW的政策和指示。就像大陸網站公司所作的那樣,在網警那裡備案,留下聯繫電話,一旦網警發現不合適內容,及時修改、添加過濾標記。(如果嫌麻煩,有的條目也可以整體過濾掉。)
暫時寫這些,和各位一起探討。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13日 (四) 04:04 (UTC)
- 維基百科是個非營利機構,和Google是不一樣的。明白吧?--越王山の涕淌君 (留言) 2008年11月13日 (四) 10:18 (UTC)
- 跟盈利不盈利關係不大吧,只是參考一下Google的做法而已。目前的狀況給我的感覺就是「因小失大」,因為少部分內容連累整個wiki百科,讓不懂穿牆術的普通大陸網民、無法訪問到這麼好的百科全書,實在是可惜!試問大陸有多少人真正關心那些敏感內容?(即便關心了又有什麼用,短期內會有改變嗎?確實關心的那部分人,總會有辦法學會穿牆術的。)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13日 (四) 14:51 (UTC)
- 可行性和實際效果可能都不錯,但是會不會導致長期這樣折中呢,目前來看最麻煩的就是撞牆後一段時間的無法連接。-孫學 (留言)
- (-)反對,不可以向強權屈服,這對大陸維基人是個侮辱,而且現在上安全連接的話防火長城是監視不到的。而且維基百科不是只面向大陸人的,它是面向全球的中文使用者的。—わたしはYUIが好きです! 2009年2月17日 (二) 07:03 (UTC)
有關特色條目建議
我認為維基的特色條目或內容有很多,但是有些「精英中的精英」受忽略,或許我們應該為它們定下金、銀、銅或一等、二等、三等使讀者更注意。—香港份子 (留言) 2009年11月23日 (一) 10:0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