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周報
中國學生周報 | |
---|---|
类别 | 綜合性文藝、學生刊物 |
发行周期 | 周刊 |
發行者 | 友聯出版社 |
創辦者 | 余德寬 |
首发日期 | 1952年7月25日 |
最後發行日期 | 1974年7月20日 |
创刊地区 | 香港 |
语言 | 中文 |
网站 | 中國學生周報(網上版) |
《中國學生周報》(英語:The Chinese Student Weekly,簡稱《周報》)是一份香港學生報刊,創刊於1952年7月25日,停刊於1974年7月20日,發行長達22年,總共1128期。[1] 《周報》由友聯出版社編印,也是該社發行的首份刊物,編輯取向主要是針對海外的華僑學生,以中學生、大專生及青少年為對象讀者,每週銷量高峰期達3萬多份。
友聯另有發行《祖國周刊》、《大學生活》和《兒童樂園》,并在南洋發行《蕉風》和《學生周報》,對50、60年代的香港和東南亞文藝發展有深遠影響。
歷史
1950年代,從中國南來香港的余德寬(筆名申青)、黃崖、方天、黃思騁等人在香港創辦《周報》,由余德寬擔任《周報》的第一任社長。[2] 開創時期的《周報》透過香港的特殊環境,建立中國海外學生的溝通平台,作為對抗左派的文宣陣地。
1954年12月,余德寬與方天兩人離開香港,遠走南洋發展《蕉風》和星馬版的《學生周報》,先後由奚會暲、古梅、胡菊人、陳特、林悅恒等人繼承《周報》社長的工作。[2]
1960年代,《周報》處於新、舊世代交替的時期,主要編輯都受過香港教育,熱衷於世界思潮,更甚於愛國、民族主義。[2] 60年代末期,中國爆發文化大革命,香港在左派思潮的影響下出現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活動,《周報》限於經濟和辦報宗旨的問題,無法迎合時代的需求,加上市面上出現各種類型的青年刊物,進一步影響《周報》的銷量,終於在1974年7月20日停刊。[2]
2003年,《周報》由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系統推出網上版,是香港文學資料庫的其中一項期刊電子化計劃。[1]
內容
開創時期的《周報》帶有右派政治色彩,試圖為海外華僑青年指出「正確」的方向,但隨着時代的變遷、經歷編輯方針的改革,開始注入世界文藝的思潮,政治色彩日趨淡化。[2][3] 《周報》開放所有版面供讀者投稿,不少後來的香港文人、影評人均曾在《周報》投過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