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鎖
壁鎖,又稱為鐵剪刀,荷蘭文為muurankers,是一種建築構件。通常由外牆上錨件(washer),以及深入牆體連結楹檩的嵌件(tie rod)兩部分構成。[1]:36-41壁鎖最初的目的欲防止插入牆體的楹檩滑移。在臺灣,除具備構造作用外,亦發展成為漢人傳統建築山牆的裝飾,[2]:73一般認為是由荷蘭人所引入。[3]
歷史與分佈
壁鎖源於歐洲,自13世紀起即有壁鎖構造之應用。建築史學者O' Neil(1953)認為壁鎖應源自荷蘭等低地國家,相關地區因基礎相對不穩定,建築物容易出現不均勻沉陷狀況,壁鎖即用來錨定楹檩與磚牆,避免楹檩因牆體沉陷而掉落。[4]:26-27除了荷蘭之外,目前在法國、英國、芬蘭、挪威、迦納、南非、加拿大、美國、印尼、中國大陸、臺灣等地,均可見到這樣的構造。[4]:27-34
位於熱蘭遮堡遺蹟(原臺灣城殘蹟)上的壁鎖痕跡,應是臺灣目前所知最早的壁鎖案例,為荷蘭時期留存下來的建築遺構。基於壁鎖的構造作用,其應用必然伴隨磚構造建築之出現。根據荷蘭時期與清初文獻,可知臺灣的多數建築屋身均為竹、木構造,屋頂則為茅草構造;自荷蘭時期以後,磚、瓦構造才逐漸在臺灣普及,連帶於建築構造中使用壁鎖。[1]:66-67
除了熱蘭遮堡遺蹟之外,橫跨清領時期、日治時期、一直到戰後1950年代,均可見到應用壁鎖之建築案例,[1]:108其中以位於臺南市的案例最多,如國定古蹟祀典武廟、大天后宮、以及臺南市市定古蹟水仙宮、興濟宮、西華堂、海山館、陳世興宅、麻豆大埕郭舉人宅、麻豆林家三房祖厝、鹽水八角樓、麻豆護濟宮、鐵線橋通濟宮等,另外在臺南市中心區、新化、善化、六甲、官田、麻豆、下營、柳營、新營、鹽水等行政區之民宅,以及屏東、嘉義、雲林、彰化等地,亦有壁鎖之應用。[1]:101-315[2]:94-161但愈往後期,壁鎖的尺寸愈趨小巧,李志祥、許淑娟(2021)認為,其作用可能由原本的「補強構造」轉變為「警訊裝置」,當壁鎖出現變形甚至斷裂時,可及時提醒屋主檢修房屋構造,進而延長建築壽命。[1]:327-328
壁鎖形式
臺灣目前所知的壁鎖,依外牆上錨件造型,可區分為T、I、X、S、W幾種造型:
- T型:錨件的基本造型為T型,由兩根鐵件組合而成,並將下端併攏,上端呈羊角或捲弧狀,使整體呈T字樣貌。根據李志祥、許淑娟(2021)的調查經驗,此型為臺灣壁鎖類型中,最富變化者。其中X型,即由T型變化而來。[1]:89-93
- I型:I型是各種壁鎖造型中相對簡單者,其中一種作法是由一根鐵件釘入牆體,外露部分直接向下折成I型。另一種作法則是以一根鐵件穿入嵌件露出於牆體外的扣環即可。後者的作法可衍伸為S及W型。[1]:93-94
- X型:不同於T型的下端將兩根鐵件併攏,當將下端的兩根鐵件如同上端展開,即呈X型。 [1]:97-98
- S型:由I型變化而來,乃將穿入扣環的鐵件前、後兩端作彎折,即形成S型之樣貌。[1]:94-97
- W型:較S型錨件再多一次彎折,即成為W型。[1]:99-100
地區差異
在臺灣及中國大陸,因金屬材料相對昂貴,非一般家庭可以消費,因此,在建築物上的壁鎖,除具備構造功能之外,亦帶有彰顯社會地位與財富的另一層意義。[2]:216但兩地在壁鎖名稱、用材與造型上,仍有部分差異。
- 臺灣:壁鎖在臺灣又有「鐵剪刀」、「鐵絞刀」、「鐵絞刀尺」、「鐵家刀」等名稱或寫法,主要指稱T型壁鎖,以其造型類似剪刀。因剪刀造型在道教與文化中具有辟邪意義,以上述名稱稱呼壁鎖,即賦予壁鎖在建築文化上之意義。[2]:216
- 中國大陸:在中國大陸,江蘇、上海、山西等地對於壁鎖各有不同的稱呼,如「螞蝗攀」、「鐵釟」、「鐵壁虎」、「牆耙子」等。在當地,壁鎖不僅只見於山牆,在建築的背牆、檻牆等位置亦可見到。用材除了銅、鐵等金屬原料外,亦有使用木材的案例。除此之外,利用壁鎖嵌件可變化之特性,在中國大陸地區亦衍生出卍字型、壽字型、十字型、金剛杵型,而賦予壁鎖辟邪、祈福招祥之文化性意義。[2]:204-207
參考文獻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李, 志祥; 許, 淑娟. 臺灣壁鎖300年的華麗轉身. 台南市: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蔚藍文化. 2021. ISBN 978-986-5504-30-4.
- ^ 2.0 2.1 2.2 2.3 2.4 余, 文章. 台灣與中國壁鎖之研究. 嘉義大學碩士論文. 2020.
- ^ 林, 會承. 臺灣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 台北: 藝術家. 1995: 57.
- ^ 4.0 4.1 Reynolds, Patricia Ruth Alcock. Transmission and recall: the use of short wall anchors in the wide world.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York).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