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优良条目/誘導性多能幹細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工誘導多能幹細胞,常簡稱爲iPS細胞(iPSC),是一種由哺乳動物成體細胞經轉入转录因子等手段脫分化形成的多能幹細胞,最早由山中伸彌研究團隊於2006年發現。山中伸彌團隊在發表iPS誘導技術時使用實驗材料爲小鼠細胞。2007年,研究人員又證明iPS誘導技術可以應用於人體細胞。最初由山中伸彌團隊發現的誘導方法是通过慢病毒載體將Oct4Sox2c-MycKlf4四種轉錄因子基因轉入成體細胞將其轉化爲類似於胚胎幹細胞的多能幹細胞。其後,研究人員又先後發現了更優化的誘導方法,如使用質粒載體轉染腺病毒感染、脂质粒導入等非基因組整合的方法進行誘導、通过細胞融合誘導、使用小分子藥物進行誘導、轉入miRNA(微干擾RNA)進行誘導等。iPS細胞與胚胎幹細胞擁有相似的再生能力,理論上可以分化爲成體的所有器官組織。而相比胚胎幹細胞,iPS細胞面臨的倫理道德爭議較小,且應用該技術可以產生基因型與移植受體完全相同的幹細胞,規避了排異反應的風險,因而iPS細胞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胚胎幹細胞在再生醫學中的地位,被認爲在再生醫學及組織工程方面擁有較爲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望爲治癒糖尿病關節炎等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同時,iPS細胞在新藥開發、疾病模型構建領域也有望得到應用。但iPS誘導技術同樣面臨着誘導效率低、用於治療可能存在長期風險等挑戰。iPS技術的發明人山中伸彌於2012年與核移植及克隆技術研究的先驅者約翰·格登爵士一同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