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丘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丘福
大明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太子太师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爵位淇国公(死后被褫夺),后追封舒城王
籍貫濠州(今安徽省鳳陽市
族裔漢族
出生1343年
大元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安丰路濠州
逝世1409年
蒙古胪朐河
親屬儿子丘松[1]

丘福(1343年—1409年),清朝因為避孔丘的諱,而改為邱姓,明濠州(今安徽鳳陽)人,明永乐時將領。

丘福为行伍出身,初年在燕王府工作,被授予燕山中護衛千戶。后参与靖难之役,居功臣之首,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永乐七年(1409年),率部北伐蒙古,因轻敌导致全军覆没,被杀。朱棣震怒,褫夺其爵位,并流放其全家。1644年,弘光帝追赠其为舒城王。

生平

早年经历

丘福是行伍出身,初年在燕王府工作。因多年的辛勞,被授予燕山中護衛千戶。後爆發靖難之役,與朱能張玉一同奪得北平(今北京)九門[2]。在真定一役之中,曾突入子城。白溝河之戰,以精兵直搗李景隆軍的中堅。在夾河滄州靈璧等戰爭,擔任軍中的前鋒。平燕將軍盛庸率兵扼守淮河,並用數千艘戰艦遮蔽整個河岸。丘福與朱能領數百人,向西行二十里,自上流悄悄地偷渡淮河,突然逼近南軍。盛庸大驚而逃,戰艦悉數由燕軍所奪,燕軍得以渡過淮河。累積升遷至中軍都督同知[3]

永樂年間

丘福為人樸實戇厚,非常英勇,出謀劃策不及張玉,但敢戰敢衝與朱能一樣。每次打勝仗後,諸將都爭先恐後獻上俘獲的東西,唯丘福落後於他人。成祖每每嘆息:「丘將軍的功劳,我自己知道。」即位後,大封功臣,丘福排在首位。授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國公,奉祿二千五百石,並給予世襲憑券。成祖每次下令商議諸功臣的封賞,丘福均排在首位[4]

漢王朱高煦數次立有戰功,而成祖很愛這個兒子,丘福和漢王關係很好,數次勸成祖立他為太子。成祖猶豫不決,在解缙劝说下,最終立朱高熾為太子[5][6],並以丘福為太子太師。永樂六年,加歲祿一千石。奉命與蹇義金忠等輔導皇長孫朱瞻基[7]

戰死塞外

永樂七年,本雅失裏殺使臣郭驥,成祖大怒,命丘福為征虜大將軍,擔任總兵官。武城侯王聰、同安侯火真為左、右副將,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遠為左、右參將,率十萬騎兵出塞。成祖憂慮丘福會輕敵,叮囑他:“用兵要慎重。到开平以北,就不会看到敌人。应该时刻如同见敌人一样,是进是止机动灵活,不可以只唯一个原则。一次进攻不得胜利,那么就要等待再次发动进攻的机会。”此時大軍已出發,又派人傳達詔書,如果軍中有人說敵軍容易擊敗,切勿相信[8][9]

丘福出塞後,率領千餘人先至臚朐河南。擊潰了蒙古軍一些散兵,然後渡河。俘獲蒙古尚書一人,給他酒喝,並詢問本雅失裏的所在地。尚書答道:「听说大军到来,害怕得向北逃走,离这里有三十里。」丘福大喜,並說:「应该迅速出击生擒他们。」諸將請求等待各路軍隊齊集,探明虛實然後再進兵,丘福不聽。並以尚書為嚮導,步步進逼敵營[10][11]

交戰兩天,每次戰鬥,敵總是佯裝戰敗撤退,丘福執意乘勝而入。李遠勸諫說:“将军轻信敌军间谍,孤军深入四处转战。敌人故意示弱引诱我军深入,我军前进必然不利,后退却又担心被敌人追击,只有构建营寨确保自身安全。白天挥旗击鼓,派出奇兵向敌人挑战;晚上多多点火鸣炮,虚张声势,使敌方无法预料。等到我军全部赶到,合力进攻他们,必定胜利。否则,也可以保全军队而返回。当初皇上和将军怎么说的,您竟然忘了吗?”王聰亦持同樣意見,力言不可。但丘福不顧眾人反對,厲聲道:「違命者斬!」而後繼續領兵孤軍深入,騎兵等都哭泣。諸將不能阻止被逼隨行。及後被敵軍重重包圍。丘福及諸將等全軍覆沒,終年六十七[12]。戰報傳至,成祖震怒。因认为手下已沒有統帥可用,決定親征。褫奪丘福世爵,流放其家至海南[13]。朱棣还派人警告顺宁王马哈木:“丘福战败,本雅失里得到了丘福军队的旗帜、衣物和盔甲,会乔装进攻,要小心他。”[14]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出自焦竑國朝獻徵錄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出自《明史

參考資料

  1. ^ 陈耿; 王亚强. 源溯家谱 琼州丘氏七百年身影. 海南日报. 2010-08-16 [2015-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国朝献徵录》(卷6):“丘福,鳳陽人。以小卒事成祖藩邸,積年勞,授護衛千戶。靖難兵初起,與朱張二王首建義奪九門。”
  3. ^ 明史》(卷145):“邱福,凤阳人。起卒伍,事成祖藩邸。积年劳,授燕山中护卫千户。燕师起,与朱能、张玉首夺九门。大战真定,突入子城。战白沟河,以劲卒捣中坚。夹河、沧州、灵璧诸大战,皆为军锋。盛庸兵扼淮,战舰数千艘蔽淮岸。福与朱能将数百人,西行二十里,自上流潜济,猝薄南军。庸惊走,尽夺其战舰,军乃得渡。累迁至中军都督同知。”
  4. ^ 明史》(卷145):“福为人朴戆鸷勇,谋画智计不如玉,敢战深入与能埒。每战胜,诸将争前效虏获,福独后。成祖每叹曰:“丘将军功,我自知之。”即位,大封功臣,第福为首。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禄二千五百石,与世券。命议诸功臣封赏,每奉命议政,皆首福。”
  5. ^ 明史》(卷147):“先是,储位未定,淇国公邱福言汉王有功,宜立。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太子遂定。”
  6. ^ 国朝献徵录》(卷6):“福善高煦,数劝上立高煦?太子,上不许。福质直无文,有勇力,善战,辄轻敌深入。”
  7. ^ 明史》(卷145):“汉王高煦数将兵有功,成祖爱之。福武人,与之善,数劝立为太子。帝犹豫久之,竟立仁宗。以福为太子太师。六年加岁禄千石。寻命与蹇义、金忠等辅导皇长孙。明年七月将大军出塞,至胪朐河,败没。”
  8. ^ 明史》(卷145):“先是,本雅失里杀使臣郭骥,帝大怒,发兵讨之。命福佩征虏大将军印,充总兵官。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左、右副将,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以十万骑行。帝虑福轻敌,谕以:“兵事须慎重。自开平以北,即不见寇。宜时时如对敌,相机进止,不可执一。一举未捷,俟再举。”已行,又连赐敕,谓军中有言敌易取者,慎勿信之。”
  9. ^ 国朝献徵录》(卷6):“上曰:“本雅失理逆天道,羁信使命。尔徂征自开平以北,即不见虏。时时如对敌,日夜严斥,望遇虏设奇奋击,否则审察事机,便宜进止。”又密授方略。”
  10. ^ 明史》(卷145):“福出塞,帅千余人先至胪朐河南。遇游骑,击败之,遂渡河。获其尚书一人,饮之酒,问本雅失里所在。尚书言:“闻大兵来,惶恐北走,去此可三十里。”福大喜曰:“当疾驰擒之。”诸将请俟诸军集,侦虚实而后进。福不从。以尚书为乡导,直薄敌营。”
  11. ^ 国朝献徵录》(卷6):“福出塞,率千餘人先至臚朐河南。遇虜遊兵,與戰,敗虜,遂乘勝渡河。又獲虜間我者尚書一人,福顧飲虜尚書酒,問本雅失理今安在。虜尚書言:“本雅失理聞兵來,北遁去此未遠,可三十里。”福大喜曰:“當疾馳擒此虜。”時諸軍未集,皆曰:“此虜誘我,不可信,俟諸軍畢集,遣精騎四偵,徐議進擊。否且墮虜計。”福不從,又令虜尚書鄉導,率眾直薄虜營。”
  12. ^ 国朝献徵录》(卷6):“虜伏四起,奄至圍我。遠聰率五百騎突虜陣,斬虜數百人,聰戰死。遠馬蹶與福、忠皆被執,沒虜中。”
  13. ^ 明史》(卷145):“战二日,每战,敌辄佯败引去,福锐意乘之。李远谏曰:“将军轻信敌闲,悬军转斗。敌示弱诱我深入,进必不利,退则惧为所乘,独可结营自固。昼扬旗伐鼓,出奇兵与挑战;夜多燃炬鸣炮,张军势,使彼莫测。俟我军毕至,并力攻之,必捷。否,亦可全师而还。始上与将军言何如,而遂忘之乎?”王聪亦力言不可。福皆不听,厉声曰:“违命者斩!”即先驰,麾士卒随行。控马者皆泣下。诸将不得已与俱。俄而敌大至,围之数重。聪战死,福及诸将皆被执遇害,年六十七,一军皆没。败闻,帝震怒。以诸将无足任者,决计亲征。夺福世爵,徙其家海南。”
  14. ^ 国朝献徵录》(卷6):“成祖聞敗,大怒。諭東宮:“明春,朕且親征雪恥。”又遣使諭順寧王馬哈木:“丘福敗績,或本雅失理得福軍旗幟衣甲,詐刼攻爾,慎防此虜。”以故福後不得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