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寨文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侯家寨文化
地理範圍淮河中上游地区及江淮走廊
時期中国新石器时代
時間前4200年 – 前3600年
主要遺址安徽定远侯家寨遗址
先前文化双墩文化
繼承文化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

侯家寨文化(公元前4200年—前36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考古学文化之一,得名自1977年发现、1986年发掘的侯家寨遗址,亦称侯家寨二期文化武庄二期文化。侯家寨一期被认为属于双墩文化,二期文化面貌与一期差异较大,故单列为侯家寨文化。[1][2][3]

分布范围

侯家寨遗址位于淮河中游,在史前时期是黄河流域文化与长江流域文化交流冲突的地带,与龙虬庄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早期、北阴阳营文化二期均有交集的迹象。在淮河上游,侯家寨文化的遗存有鹿邑武庄遗址二期。在江淮地区,侯家寨文化遗存经肥西古埂后沿巢湖东西两岸的两条路径分布:一条向东南,经含山大城墩后至苏皖江南地区的高淳薛城遗址;另一条向西南,直至大别山山前平原地区的孙家城遗址[1]

文化特征

侯家寨二期相较于一期,骨器、石器、兽器大量减少,而陶器出土则较为丰富,以红褐色夹砂陶为主。可能说明这一时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1]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陈, 艳. 写于安徽合肥. 论侯家寨文化. 东南文化 (江苏南京). 2016, (250): 71-78. 
  2. ^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安徽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双墩文化概说. kaogu.cssn.cn. 2005-12-20 [2024-03-28]. 
  3. ^ 中安在线; 定远文旅. 定远侯家寨. www.dingyuan.gov.cn. 2021-09-19 [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