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平 (作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永平
羅馬拼音Lee Yung Ping
出生(1947-09-15)1947年9月15日
英屬砂拉越英语Crown Colony of Sarawak古晉[1]
逝世2017年9月22日(2017歲—09—22)(70歲)
臺灣新北市淡水區馬偕紀念醫院
職業作家教授翻譯家
國籍
[2]
教育程度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碩士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
創作時期1966年[1]-2017年
體裁小說翻譯
代表作《拉子婦》、《吉陵春秋》、《海東青》、《朱鴒漫遊仙境》、《大河盡頭》等
獎項時報文學獎聯合報小說獎等

李永平(英語:Lee Yung Ping,1947年9月15日—2017年9月22日),華文小說家、翻譯家。李永平生於英屬砂拉越(婆羅洲西部,今為馬來西亞領土),並在此度過童年。成年後,他離家到臺灣美國求學,取得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最終定居臺灣,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東吳大學英文系、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暨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他的創作以小說為主,作品透露出對於自身族群及文化的認同探討,不斷地藉由書寫婆羅洲中國臺灣三地,進行原鄉的辯證。代表作包括《吉陵春秋》、《海東青》、《大河盡頭》,榮獲國家文藝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中山盃華僑華人文學獎等,並曾獲頒國立台灣大學傑出校友獎。

生平

出生與求學

李永平祖籍在廣東省揭西縣灰寨鎮客家人,生於婆羅洲古晉。1966年發表小說〈婆羅洲之子〉,獲得婆羅洲文化局文學獎。

中學畢業後前往臺灣,在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就讀。晚年,他曾向人透露自己之所以離開,是因為支持砂拉越獨立得罪馬來西亞當局[3]

大學畢業後留任臺灣大學教學助理,同時擔任《中外文學》月刊編輯。1976年前往美國深造,就讀紐約州立大學奧巴尼分校的比較文學系,並於1978年取得碩士學位。同年至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攻讀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於1982年取得博士學位。大學期間,受王文興顏元叔影響,1968年完成短篇小說〈拉子婦〉,發表於《大學雜誌》。[4]

事業與創作

結束學業後,李永平在臺定居,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及東吳大學英文系,後於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暨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擔任教授。退休後長居淡水。除了作家及教授的身份,李永平同時也是一名翻譯家。翻譯過超過25本西方著作,題材從純文學到大眾文學均有,如《天地一沙鷗》、《曠野的聲音》、《上帝的指紋》、《幽黯國度》等。[4]

2017年9月22日在臺灣去世,身後留下一部未完成的武俠小說《新俠女圖》。[5]骨灰撒入淡水外海。[6]

生平年表

年代 生平事件 當時歲數 備註
1947 出生 0 英屬婆羅洲砂拉越首府古晉
1951 開始上學 4 古晉中華第四小學幼稚園,小學先後在中華四小、馬當中華公學和古晉聖保祿學校度過。
1959 就讀國中 12 古晉中華第二中學
1962 就讀高中 15 古晉英文中學
1966 發表第一篇作品〈婆羅洲之子〉 19 獲得婆羅洲文化局文學一等獎。
1967 赴臺就讀大學 20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
1971 大學畢業 24 同年成為台大外文系教學助理,一直到赴美深造為止。
1972 擔任《中外文學》編輯 25
1976 赴美深造 29 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比較文學碩士
1978 獲得碩士學位 31 同年申請聖路易斯華盛顿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獲准。
1982 獲得博士學位 35 同年前往臺灣,擔任中山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
1986 擔任《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編輯 39
1987 放棄馬來西亞國籍,成為中華民國公民 40 同年離開中山大學,專心致力於寫作。
1989 母親過世 42 同年開始書寫《海東青》,並發表系列小說在聯合文學副刊。
1992 出版《海東青》 45 同年開始任教於東吳大學英文學系,一直到1999年。
2000 任教於東華大學 53
2008 自大學退休 61 同年開始專心致力於書寫《大河盡頭》。
2015 出版《朱鴒書》 68
2017 逝世 70

國族認同

砂拉越

李永平的小說經常以故鄉婆羅洲為背景,故常被認為是馬華作家,但他本人對這個說法感到不以為然,甚至於對馬來西亞國家本身都相當反感,因為英國在建立馬來西亞時,無視當地人的反對,就將各個地區統整起來。[7]

他於1987年放棄馬來西亞國籍,改持中華民國國籍。[4]然而他對故鄉婆羅洲仍然有切不斷的情感。[7]

中國大陸

相對馬來西亞,他本人對於客家的族群認同則較為穩固,而這個客家的認同,同時與中原文化,也就是中華文化進行結合,便成了對於中國的認同。雖然至今從未停留在中國大陸上,但他認為他是由中國文化這個母親所孕育出來的,也因此在創作時,他總踩在中國文化的立場,選用漢文化的文字以及思想進行書寫。

臺灣

李永平在大學求學階段以後,多數的時間他都在臺灣,臺灣就儼然成為了他的另一個故鄉。然而,除了這樣個人遷移的因素以外,臺灣的認同更包裹著複雜的政治問題。由於國共內戰後,國民黨敗退到臺灣,在當時海外華人的眼中,中國共產黨並沒有保存中華文化的傾向,也就使得國民黨的政權代表著中華文化的傳承者。這時臺灣就轉化成了中國文化的保存基地,也形成了「臺灣等於中國」的印象。李永平在這個情況下,也認同臺灣是中華文化的保留區,但在這個認同中,不免有些異質感。一方面他清楚臺灣並不是中原地區,另一方面臺灣的中華文化不斷萎靡,這些感覺都出現在他的小說之中,使得他對臺灣的中華認同變得模糊不清。

寫作風格

原鄉探討

李永平特殊的離散經歷,使得他在關於「原鄉」的討論上有特別的著力。有別於一般的華文作家,「原鄉」一詞幾乎可以理所當然地指向中國大陸。李永平的「原鄉」同時可以指向三個地方,分別是婆羅洲、中國、以及臺灣,三個地方都是他的原鄉,卻也都有各自的欠缺之處。婆羅洲是他生長的原鄉,然而一種殖民地的屬性,使得文化及政治的繁雜因素混雜在一起,他沒辦法對這個地方產生文化的認同。在較早的小說創作中,他不斷藉由陳述婆羅洲文化的異質感,進而轉向中國的原鄉認同。而中國是他的族群的原生地,也就是文化上的原鄉,但因為歷史因素以及政治局勢,他沒能回到中國地區,使得中國成了想像中的原鄉。在創作中,中國不斷以母親的形象呈現在文化認同之中。至於臺灣則是他學習的地方,也就是學術的原鄉。臺灣既保留了中華文化的特質,又有他學習的軌跡,是經歷與文化特質兼具的原鄉。然而臺灣在這兩個方面卻都不夠完整,因此臺灣的形象在他的小說中成了海東的罪惡城市,有文化上的缺乏。總體而言,在「原鄉」的討論上,李永平採取的立場不是疏離、陌生的原鄉,而是失落的原鄉,這也就是說原鄉不再可以回歸,永遠有一個空缺在文化與記憶的地方。[8]

中國文化

李永平因為他的中國認同,使得他在創作時,選用的文字非常講究,要以中華正統為首要準則。他在句法上,盡可能避免西式的語句出現,在字詞上,則盡可能選用中國文化中既有的詞彙,並試圖重新開發過去出現過的字詞,擴展漢字的使用向度。除了文字層面的中國文化表現,在小說內容之中,也不難發現中國式的書寫。比如中國的果報觀念以及鬼魂的書寫,都可以在李永平的小說之中發現。另外,特別提到他對於客家的族群,他在創作中不刻意強調客家的族群認同,但對於客家人的精神,他認為仍在創作中存在有一定影響。[9]

反西化

「反西化」在李永平的作品中是一項比較特別的風格,主要是應對著鄉土文學而衍生出的一項特質。在民族性上,它提供了對自身所處文化的確認,讓自己的民族擁有自身的認同;在文學創作形式上,它可以將書寫的中心更加明確的標舉出來,這個情況特別在《吉陵春秋》中展現;在文學發展脈絡上,它則呼應著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當時所提倡的文類內容及風格,為了對當時依賴外國支援的臺灣,主要以反映現實生活而作,以抵抗外來的影響。在這樣的寫作理念之下,李永平的作品呼應了鄉土文學,作品中對外來文化的一些缺點抱持著批判、糾正的態度。[10]

女性描寫

在李永平的小說創作中,對於女性的描寫篇幅相當多,這相較於其他小說是較為特殊的一點。藉由描寫純真的女性,對比那些女性們所身處的城市。那些城市的罪惡、汙穢,便顯得異常強烈而令人感到不堪。進一步在社會導致純真盡失、家庭毀敗、國土淪陷的書寫之中,女性仍然在書寫中佔有相當地位,甚至更意味著復仇的開端。尤其在書寫母親時,母親從建設者的身分變成一種類似於毀滅者的腳色,這個反差更是震懾人心。[11][12]另外,關於堅強女性的描述,李永平個人認為跟客家人堅忍不拔的精神有所關聯。[9]

創作與譯作

著作年表

年代 作品名稱 文類 出版 備註
1966 〈婆羅洲之子〉 短篇小說 獲得婆羅洲文化局文學一等獎。
1968 〈拉子婦〉 短篇小說 發表於《大學雜誌》,被選為《五十七年短篇小說選》中。
1972 〈田露露〉 短篇小說
1976 《拉子婦》 短篇小說集 華新出版社
1978 〈歸來〉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並獲得聯合文學獎。
1978 〈萬福巷裡〉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1978 〈日頭雨〉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並獲得聯合文學獎。
1979 〈白痴記〉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1980 〈散花〉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1980 〈燈〉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1982 〈十一他娘〉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1983 〈荒城之夜〉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1984 〈好一片春雨〉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1984 〈大水〉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1984 〈思考〉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1985 〈滿天春雨〉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為《吉陵春秋》最後一章。
1986 《吉陵春秋》 短篇小說集 洪範出版社 曾獲「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中國時報文學推薦獎及聯合報小說獎。
1992 《海東青:台北的一則寓言》 長篇小說 聯合文學 獲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
1992 〈出埃及第四十年─我写「海东青」〉 短文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1996 〈戴著枷鎖起舞─簡評吳繼文《世纪末少年愛讀本》〉 論文 發表於Unitas.
1997 〈我的年〉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1998 《朱鴒漫游仙境》 長篇小說 聯合文學
1998 〈宿願〉 短篇小說 發表於《中外文學》。
1999 〈初遇蔣公〉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2000 〈桑妮亞〉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2000 〈第一顆石頭〉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2001 〈翠堤小妹子〉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2001 〈支那〉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2001 〈一個游擊隊的死〉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2002 《雨雪霏霏:婆羅洲童年記事》 長篇小說 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2003 《𨑨迌:李永平自選集》 短篇小說自選集 麥田出版社
2003 〈文字因緣〉 短文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2004 〈憧憬〉 短篇小說 發表於《文學》。
2004 〈燔祭.浩劫.記憶〉 短篇小說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2008 〈招魂,朱鴒,歸來!〉 短篇小說 發表於印刻文學生活志。
2008 《大河盡頭(上卷:溯流)》 長篇小說 麥田出版社 獲得中國時報2008年開卷十大好書獎、獲得紅樓夢獎決審團獎。
2010 《大河盡頭(下卷:山)》 長篇小說 麥田出版社
2015 《朱鴒書》 長篇小說 麥田出版社

外譯作品年表

年代 作品名稱 翻譯 出版 備註
1975 A La-tzu Woman

《拉子婦》

齊邦媛(Chi Pang-yuan)主編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國立編譯館

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2

《中國現代文學選集2》459-370頁

1981 Rain From the Sun.

〈日頭雨〉

Tr. Candice Pong and Robert Eno龐聞、伊若白 The Chinese Pen(Summer, 1981)

《當代台灣文學英譯》夏季刊65-93頁

1983 The Rain From the Sun.

〈日頭雨〉

劉紹銘(Joseph S.M. Lau)主編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

The Unbroken Chain: An Anthology of Taiwan Fiction Since 1926.

《香火相傳﹕1926年以後的台灣小說》

1995 〈At Fortune's Way〉 劉紹銘(Joseph Lau)、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主編

Trs. Susan Wan Dooling、Micah David Rapaport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哥倫比亞中國現代文學文集》326-348頁

2003 Retribution: The Jiling Chronicles.

《吉陵春秋》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林麗君(Sylvia Li-chun Lin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2010 《台湾熱帯文学:吉陵鎮ものがたり》 池上貞子(Sadako Ikegami)、及川茜(Akane Oikawa.) 人文書院

(Kyoto: Jinbun Shoin)

譯作年表

年代 作品名稱 作品原名 原作者 出版 備註
1973 《自然主義論》 Naturalism 李倫•傅思德(Lilian Furst) 黎明出版社
1974 《不准養貓的女人》 The woman who wasn't allowed to keep cats and other stories 派崔克•懷特(Patrick White) 華新出版社
1974 《枯萎的玫瑰》 Dead roses and other stories 派崔克•懷特(Patrick White) 華新出版社
1975 《最後一場電影》 The Last Picture Show 麥莫齊 (Larry McMurtry) 華新出版社
1978 《萬古雲霄一羽毛》 Illusions 李查•巴哈(Richard Bach) 時報出版社 又譯作夢幻飛行
1979 《愛琴海的憂鬱》 艾利提斯(Odysseus Elytis) 聯合報 副刊
1980 《艾利提斯的世界》 艾利提斯(Odysseus Elytis) 聯合報 副刊
1980 《禮》 米格斯(Czeslaw Milosz) 聯合報 副刊
1980 《那麼少》 米格斯(Czeslaw Milosz) 聯合報 副刊
1980 《歡愉》 米格斯(Czeslaw Milosz) 聯合報 副刊
1980 《我的故事-我的詩觀》 米格斯(Czeslaw Milosz) 聯合報 副刊
1994 《曠野的聲音》 Mutant message down under 馬羅•摩根(Marlo Morgan) 智庫文化出版社
1995 《聖境預言書》 The celestine prophecy 詹姆斯•雷德非(James Redfield) 遠流出版社
1995 《石頭外公》 Roommates : my grandfather's story 麥克斯•艾柏(Max Apple) 智庫文化出版社
1995 《隨心所欲》 Care Of The Soul 湯瑪斯‧摩爾(Thomas Moore) 智庫文化出版社
1996 《阿嬤遊美國》 Aama In America : a pilgrimage of the heart 布洛登‧柯本(Broughton Coburn) 智庫文化出版社
1997 《探索企業的靈魂》 The Quest for the Corporate Soul 艾爾伯•古曼(Albert Koopman) 遠流出版社
1997 《上帝的指紋》 Fingerprints of the Gods 葛瑞姆•漢柯克(Graham Hancock) 先智出版社
1997 《靈界大覺悟》 The tenth insight : holding the vision 詹姆斯•雷德非(James Redfield) 遠流出版社
1998 《天使走過人間》 The wheel of life : a memoir of living and dying 伊麗莎白•庫布勒絲(Elisabeth Kubler-Ross) 天下遠見出版社
1999 《紙牌的祕密》 The solitaire mystery 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 智庫文化出版社
1999 《大河灣》 A bend in the river 奈波爾(V﹒S Naipaul) 天下遠見出版社
1999 《聖境新世界》 The celestine vision 詹姆斯•雷德非(James Redfield) 遠流出版社
1999 《大自然在唱歌》 The singing wilderness 西格德•奧爾森﹒(Sigurd﹒F﹒ Olson) 先覺出版社
2000 《幽黯國度》 An area of darkness. 奈波爾(V﹒S Naipaul) 天下遠見出版社
2000 《心靈請帖》 The invitation 山居夢客(Mountain Dreamer) 雙月書屋出版社
2000 《輓歌:寫給我的妻子艾瑞絲》 Elegy for Iris 約翰•貝禮.(John Bayley) 天下遠見出版社
2000 《人格的變裂演出》 My life as a multiple 卡麥倫•魏斯特(Cameron West) 希代出版社 又譯作《第一人稱複數》
2000 《道德劇》 Morality Play 貝瑞•安斯華(Barry Unsworth) 先覺出版社
2002 《盡得其妙:如何閱讀西方正典》 The western canon 哈洛•卜倫 (Harold Bloom) 時報文化出版社
2006 《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 The Brooklyn follies 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 天下遠見出版社
2015 《北國靈山》 Entering the circle 奧嘉.卡麗迪蒂(Olga Kharitidi) 智庫文化出版

評論與榮譽

相關評論

  • 王德威認為:「在《雨雪霏霏》裡,李永平花費大力氣構築一個完美的文字原鄉;他有意跨越時空,藉著文字,藉著詩,回到那純粹的原鄉想像」[13]
  • 駱以軍評論李永平:「李永平的文字你會覺得他更有一種南方的鬼魅,好像他的每個字都有表情,你就會覺得每個字都像那個臉,都有貪嗔痴,都有一個好像在神仙國度的那種華麗跟歡樂,可是也有地域之境的那種恐怖和滅亡感。」
  • 國立中山大學張錦忠教授:「其實我還是滿喜歡早期,譬如說《吉陵春秋》,因為在文字上你會一看再看,更喜歡的應該是《海東青》,文字是他最大的特色,那是非常純正的中文,盡量讓中文表達的不那麼西化。」
  •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對李永平的介紹:「小說風格自成一家,被譽為台灣文壇『文字鍊金師』,他專注於寫作風格實驗,尤其對於感官細節的細膩描繪,發展出一套『李永平美學主義』。這種美學主義,呼應了前行代小說家如王文興、七等生等,實踐了台灣文學中的現代主義美學。」[14]

獲獎榮譽

参考文献

  1. ^ 1.0 1.1 存档副本. [201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2. ^ 存档副本. [201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5). 
  3. ^ 李永平紀念專題 I 》曾珍珍:共創東華十年傳奇. [201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4. ^ 4.0 4.1 4.2 Li Yongping - MIT. [2016年6月19日]. 
  5. ^ 武俠小說未續成「文字鍊金師」李永平辭世. [2017-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2). 
  6. ^ 魂歸天地 字留人間!作家李永平海葬 長眠淡水河觀音山下. [2017-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7). 
  7. ^ 7.0 7.1 詹, 閔旭. 跨界地方認同政治:李永平小說(1968-1998)與台灣鄉土文學脈絡. 新竹: 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2008年7月: 頁92–93. 
  8. ^ 鄒, 秀子. “原鄉”書寫與糾葛:李永平小說論. 廣州: 暨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4年 [2016-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3). 
  9. ^ 9.0 9.1 詹, 閔旭. 跨界地方認同政治:李永平小說(1968-1998)與台灣鄉土文學脈絡. 新竹: 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2008年7月: 頁97. 
  10. ^ 詹, 閔旭. 跨界地方認同政治:李永平小說(1968-1998)與台灣鄉土文學脈絡. 新竹: 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2008年7月: 頁26、37-42..
  11. ^ 彭, 小妍. 漫遊與女性的探索──李永平小說主題研究. 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2004年. 
  12. ^ 王, 淼. 哀悼失落的純真—李永平小說(1968-2012)研究. 長春: 吉林大學文藝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3年 [2016-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3). 
  13. ^ 王德威. 原罪與原鄉:李永平《雨雪霏霏》. 揚子江評論. 2013, (5). 
  14. ^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國家文藝獎 | 第19屆獲獎藝術家 李永平. www.ncafroc.org.tw. [2022-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