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列車
一輛雙層列車是一種有兩層乘客空間的列車,並透過這樣增加車廂的載客量。
在可行的時候使用雙層列車,不但可以解決路線的運量問題,也能避免使用其他需要額外興建基礎建設的選項(例如為加長列車長度而延長月台、升級訊號系統以加密列車班距、在現存路線旁額外加上軌道)。
也有人提出雙層列車比較節能。[1]此外,雙層列車可以比普通的列車載客更多(增加一倍),如果最小淨空以及最大淨空許可的話,甚至不需要雙倍的重量來牽引或使用雙倍的物料來建造。不過,因為進出雙層列車的旅客比進出單層旅客的多,雙層列車需要更長時間在車站裡上客及落客。而增加了的停車時間 使它們更常被使用於較少停站的長途路線(也可能是為了觀景需要)。 使用雙層列車在最大淨空比較低的鐵路系統中並不可行。美國東北部的鐵路,包括東北走廊也在此列(除了為新澤西通勤鐵路設計的龐巴迪多層客車),也包括幾乎全個英國的鐵路系統。在一些國家(例如英國),新路線的最小淨空比原有路線更高,以預留在未來使用雙層列車的可能性[2]
歷史
雙層車廂的存在可被追溯到19世紀中後期。在1870年的法國,數百輛在座位上有蓋的「早期雙層列車」被西部鐵路,東部鐵路以及北部鐵路。這種車廂已被使用了至少20年,這種車廂的設計是在上方有蓋的同時,兩側是開放的。
芝加哥、伯靈頓和昆西鐵路在1950年將雙層列車投入芝加哥區域的通勤鐵路。這個舉動十分成功,也促使了艾奇遜、托皮卡和聖塔菲鐵路在1954年將雙層列車(也就是Hi-Level列車)投入芝加哥至洛杉磯的「隊長列車」長途列車服務。[3][4]
在1968年,四輛實驗性質的雙層列車在澳洲悉尼[5],也是全球最早的雙層電聯車。
常見設計
在雙層列車的設計中,列車的下層通常會被下降至低於車輪的上層,使其比較接近鐵軌,然後再加設上層。這樣的設計使列車更易通過橋樑、隧道以及架空電纜(最小淨空)。而這個設計也同時降低了車身的高度(最大淨空)和重心。
因應車站月台不同的高度,三種設計應運而生,行走需要服務高月台車站的路線的雙層列車需要有「分離式」設計,也就是車門在中間層,並能從中間層前往上下兩層的座位(有時這種車輛的中間層也有一些座位,從而使車廂雙層的範圍縮短)。[6] 而對於行走不需要服務高月台車站的路線的雙層列車而言,「兩層式」的設計則更為適合,這種設計是指使用列車下層來達成無障礙上車。而也有一種極罕有的「兩層在輪子以上」的設計,這一種設計是在傳統的單層客車上堆疊額外一層,在使用低月台的情況下,乘客需要踏上上車的階梯,然後在透過車內的樓梯抵達上層。
營運者
除此之外
參考
- ^ How green are our trains? We don't know, AMT says. The Montreal Gazette. 10 January 2011 [11 Januar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14 January 2011).
- ^ Double-decker trains may ease overcrowding. The Telegraph. 30 December 2005 [11 Januar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 ^ Flick, Michael W.; Kogan, Dennis. Santa Fe's Hi-Level Passenger Cars. Warbonnet. 1999, 5 (3): 8–9. ISSN 0273-7426.
- ^ Zimmermann, Karl. Riding High: Santa Fe's Big Move of 1956. Classic Trains. Winter 2016, 17 (4): 52–53. ISSN 1527-0718.
- ^ New Double Deck Suburban Electric Power Cars Calf, H.R.Australia Railway Railway Historical Society Bulletin, April 1969 pp87-91
- ^ L.I.R.R. May Add Double-Decker Coaches. The New York Times. 21 September 1988 [11 January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