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法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韦法保(?—549年),名,字法保,一作法宝[1],少年时以字行京兆郡山北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出自京兆韦氏西眷[2]北魏西魏官员。

生平

韦法保家族世代为州郡望族,祖父韦骈雍州主簿,被举荐为秀才,担任中书博士;父亲韦义前将军上洛郡太守,西魏大统年间,因为韦法保突出的功绩,被追赠秦州刺史[3][4]

韦法保少年侠义,但是质朴少言,来往交游的人都是轻猾亡命之徒,有人遇到急难投奔韦法保,大多被韦法保予以保全,韦法保虽然屡次被追捕,始终不改操行。韦义去世后,韦法保服侍母亲和兄长以孝敬出名。韦法保仰慕李长寿的为人,所以娶李长寿的女儿,因而寓居关南。正光末年,天下大乱,遇难的王公前往依附韦法保,大多得到保全,王公显贵因此感恩戴德。韦法保担任员外散骑侍郎,加号轻车将军。等到魏孝武帝元修西迁,韦法保从山南赶赴魏孝武帝所在之地,出任右将军太中大夫,封固安县男,食邑二百户[5][6],又和魏玄在关口与东魏司徒高敖曹交战[7]

李长寿被害后,他的儿子李延孙收集余部,防守东部。西魏朝廷担心李延孙兵少难以自保,于是任命韦法保为东洛州刺史,配给数百士兵,前往支援李延孙。韦法保到达潼关后,弘农郡太守韦孝宽对韦法保说:“只怕你此战难以平安返回。”韦法保说:“古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安危之事,未可预测。即使为国捐躯,也毫无遗憾。”韦法保因而加速行军前进。东魏陕州刺史刘贵以一千多步兵和骑兵截击,韦法保命令部下布为圆阵,且战且进。数日后,与李延孙会师,于是合兵一处在伏流设置栅栏安札军营。不久,宇文泰命令韦法保和李延孙率军回朝,赏赐犒劳很丰厚,仍然授予韦法保大都督大统四年(538年),韦法保担任河南尹,李延孙被害后,韦法保统领部下据守李延孙的旧军营,多次与敌人交战,每次都身先士卒,单骑陷阵,所以每次交战必定受伤。韦法保曾经到关南与东魏交战,被流矢射中脖子,箭头从口中而出,韦法保当即昏迷,被抬回军营,很久才苏醒。大统九年(543年),西魏在邙山之战中溃败,东魏的侯景率领骑兵追赶西魏军队,韦法保和杨摽齐心抵抗,且战且进,侯景才撤退[8]。同年,韦法保加号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镇守九曲城[9][10]

大统十三年(547年),侯景向西魏献出豫州投降,向西魏请求援兵,宇文泰派遣同轨防主韦法保和都督贺兰愿德等人领兵前往相助。侯景阴谋背叛西魏,计谋未成,用丰厚的待遇安抚韦法保,希望韦法保为自己所用,对外则显示没有猜忌隔阂。同轨防长史裴宽对韦法保说:“侯景阴险狡猾,一定不肯去关中,虽然他表面向您表示忠心,恐怕未必可信,如果埋下伏兵杀掉他,也是一时的功勋。如果不这样,就应该严加警戒,不可信他的诱骗,造成自己的悔恨。”韦法保采纳了裴宽的建议,但不能谋划杀掉侯景,只是自我防备,返回所镇守之处。宇文泰也派遣行台郎中赵士宪追回韦法保等人,侯景果然不久就叛乱了[11][12][13][14][15][16]。大统十五年(549年),韦法保加号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不久爵位晋升为公爵。正遇到东魏派遣军队前往宜阳送军粮,韦法保伏击东魏军队,转战数十里,寡不敌众,为流矢射中,在战场阵亡,谥号。儿子韦初继承爵位,建德末年,官至开府仪同大将军、阎韩防主[17][18][19]

家庭

兄弟

  • 韦觉,北周行台侍郎、雍州别驾、乐平县开国公[20]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周書/卷43》,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北史·卷066》,出自李延寿北史

参考资料

  1. ^ 《文苑英华·六百八十五·与侯景书》:盖闻位为大宝,守之未易,责成任重。终之实难。或杀身成名,或去食存信,比性命于鸿毛,方义节于熊掌。夫然者,举不违德。动无过事,进不见恶,退无谤言。   先王与司徒契阔夷险,孤子相依,偏所眷属,缱绻襟期。绸缪素分。义贯终始,情存岁寒。司徒自少及长,从微至著,其相成立,生非无恩。既爵冠通侯,位标上等,门容驷马,食飨万锺,财利润于乡党,荣华被于亲戚。意气相倾,人伦所重,感于知己,义在不忘。眷为国士者,乃立漆身之节,馈以壶飧者,便致扶轮之效。若然尚不能已,况其重于此乎。   幸以故旧之节,欲存子孙相托,方为晋秦之匹,共成刘范之亲。假使日往月来,时移世易,门无强荫,家有幼孤,犹应加璧不遗,分宅相济,无忘先德,以恤后人。况闻负杖行歌,便已狼顾反噬,于名无所成,于义无所取,不蹈忠臣之迹,自陷叛人之地。力不足以自强,势不足以自保,率乌合之众,为累卵之危。西求救于黑秦。南请援于萧主。以狐疑之心,为首鼠之事。入秦则秦人不容,归吴则吴人不信。当今所观。未见其可,不知终久,持此安归异相推本心,必不应尔。当时不逞之人,曲为异端之说,遂怀狐鼠之疑,乃致投杼之感   此来举止,事已可见,人相疑误,想自觉知。合门大小,并在司寇。意谓李氏未灭,犹言少卿可反。孤子无状招祸,丁天酷罚,不能死亡,苟存晷漏,追慕永远,五内崩裂。但礼犹权夺,志在忘私,思效力命,卒成功业。前者聊命偏师,前驱致讨,南兖、扬州,应时克复。即欲乘机,长驱悬瓠,属以炎暑,欲为后图,且命旋军,待时更举。今寒飙向折,白露将团,方凭国威。龚行天罚。器械精新,士马强盛,内外感恩,上下戮力,三令五申,可蹈汤火。若使旗鼓相望,埃尘相接,势如沃雪,事等注荧。夫明者去危就安,智者转祸为福,宁使人负我,不使我负人。当开从善之门,使有改迷。之路。今诚刷心荡意,除嫌去恶,想犹致疑,未便见信。若能卷甲来朝,弓还阙者,当相授豫州刺史。以终身世。所部文武并不追摄,进得保其禄位,退则不丧功名。冀有知几之心,当为可信之事。今王思政韦法宝等,弧军偏将,远来深入,然其性命在君股掌,若欲刺之,想有馀力,若能擒翦,肆诸市朝,即加宠授,永保疆埸,君门眷属,可以无恙。宠妻爱子,亦相送还,仍为通家,共成亲好。所不食言,有如皎日。 今遣行人,路程可度,此月十日应至彼间,足得还返。若能悔过,不忘本朝,宜遣腹心之使,自来向此,面取委曲,使相知信。如其迟疑,未便分决,使来赊缓,不赴期会,国有常刑,以明君法。今不能东封函谷,南面称孤,受制于人,威名顿尽。得地不能自守,聚众不以为强。空使身有背叛之名,家为恶逆之党。兄弟子侄,首足异处;垂发戴白,同就涂炭。闻者相为酸鼻,见者相为寒心。覆宗绝嗣,自贻伊戚,戴天履地之心,能无愧乎。祸福决之此使,善恶向背,相任所从,脱出自思,致延后悔,驷马不追,噬脐何及。孤子今日不应乃遣此书,但见蔡遵道云:司徒本无归西之心,深有追悔之意,闻西兵将至,遣遵道向崤中参其多少,少则与其同力,多则更为之备。又云房长史在彼之日,司徒尝欲将书启,将改过自新,求效边畔。已差李龙仁等,垂欲发遣,闻房已还,遂复停废。未知遵道此言为实为虚;但既有所闻,不容不相尽告。吉凶之理,想自图之。
  2. ^ 《元和姓纂·卷二·127》:瑱三从兄法保,周安国公;孙绘,唐仓部员外。
  3. ^ 《周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五》:韦祐字法保,京兆山北人也。少以字行于世。世为州郡著姓。祖骈,雍州主簿。举秀才,拜中书博士。父义,前将军、上洛郡守。魏大统时,以法保著勳,追赠秦州刺史。
  4. ^ 《北史·卷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韦祐字法保,京兆山北人也,以字行。为州郡著姓。父义,上洛郡守。魏大统中,以法保著勳,追赠秦州刺史。
  5. ^ 《周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五》:法保少好游侠,而质直少言。所与交游,皆轻猾亡命。人有急难投之者,多保存之。虽屡被追捕,终不改其操,父没,事母兄以孝敬闻。慕李长寿之为人,遂娶长寿女,因寓居关南。正光末,四方云扰。王公被难者或依之,多得全济,以此为贵游所德。乃拜员外散骑侍郎,加轻车将军。及魏孝武西迁,法保从山南赴行在所。除右将军、太中大夫,封固安县男,邑二百户。
  6. ^ 《北史·卷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法保少好游侠,而质直少言,所与交游,皆轻猾亡命。父没,事母以孝闻。慕李长寿之为人,遂娶其女,因寓居阙南。正光末,王公避难者或依之,多得全济,以此为贵游所德。及孝武西迁,法保赴行在所,封固安县男。
  7. ^ 《周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五》:玄遂率募乡曲,立义于关南,即从韦法保与东魏司徒高敖曹战于关口。
  8. ^ 《北史·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芒山之战,摽攻拔柏谷坞,因即镇之。及大军不利,摽亦拔还。而东魏将侯景率骑追标,摽与仪同韦法保同心抗御,且战且前,景乃引退。
  9. ^ 《周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五》:及长寿被害,其子延孙收长寿馀众,守御东境。朝廷恐延孙兵少不能自固,乃除法保东洛州刺史,配兵数百人,以援延孙。法保至潼关,弘农郡守韦孝宽谓法保曰:“恐子此役,难以吉还也。”法保曰:“古人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安危之事,未可预量。纵为国殒身,亦非所恨。”遂倍道兼行。东魏陕州刺史刘贵以步骑千馀邀之。法保命所部为圆阵,且战且前。数日,得与延孙兵接,乃并势置栅于伏流。未几,太祖追法保与延孙率众还朝,赏劳甚厚。乃授法保大都督。四年,除河南尹。及延孙被害,法保乃率所部,据延孙旧栅。频与敌人交兵,每身先士卒,单马陷阵,是以战必被伤。尝至关南,与东魏人战,流矢中颈,从口中出,当时气绝。舆至营,久之乃苏。九年,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镇九曲城。
  10.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八·梁纪十四》:延孙以澄清伊、洛为己任,魏以延孙兵少,更以长寿之婿京兆韦法保为东洛州刺史,配兵数百以助之。法保名祐,以字行,既至,与延孙连兵置栅于伏流。独孤信之入洛阳也,欲缮修宫室,使外兵郎中天水权景宣帅徒兵三千出采运。会东魏兵至,河南皆叛,景宣间道西走,与李延孙相会,攻孔城,拔之,洛阳以南寻亦西附。丞相泰即留景宣守张白坞,节度东南诸军应关西者。是岁,延孙为其长史杨伯兰所杀,韦法保即引兵据延孙之栅。
  11.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梁纪十六》:景复乞兵于魏,丞相泰使同轨防主韦法保及都督贺兰愿德等将兵助之。
  12. ^ 《周书·卷三十四·列传第二十六》:十三年,从防主韦法保向颍川,解侯景围。景密图南叛,军中颇有知者。以其事计未成,外示无贰,往来诸军间,侍从寡少。军中名将,必躬自造,至于法保,尤被亲附。宽谓法保曰:“侯景狡猾,必不肯入关。虽託款于公,恐未可信。若仗兵以斩之,亦一时之计也。如曰不然,便须深加严警,不得信其诳诱,自贻后悔。”法保纳之,然不能图景,但自固而已。
  13. ^ 《北史·卷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六》:十三年,从防主韦法保向颍川,解侯景围。景密谋南叛,伪亲狎于法保。宽谓法保曰:“侯景狡猾,必不肯入关,虽託款于公,恐未可信,若伏兵以斩之,亦一时之功也。如曰不然,便须深加严警,不得信其诳诱,自贻后悔。”法保纳之,然不能图景,但自固而已。
  14.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梁纪十六》:景阴谋叛魏,事计未成,厚抚韦法保等,冀为己用,外示亲密无猜间,每往来诸军间,侍从至少,魏军中名将,皆身自造诣。同轨防长史裴宽谓法保曰:“侯景狡诈,必不肯入关,欲托款于公,恐未可信。若伏兵斩之,此亦一时之功也。如其不尔,即应深为之防,不得信其诳诱,自贻后悔。”法保深然之,不敢图景,但自为备而已;寻辞还所镇。
  15. ^ 《周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五》:十三年,侯景据河南来附,仍请兵为援。太祖先遣韦法保、贺兰愿德等帅众助之。悦言于太祖曰:“侯景之于高欢,始则笃乡党之情,末乃定君臣之契,位居上将,职重台司,论其分义,有同鱼水。今欢始死,景便离贰。岂不知君臣之道有亏,忠义之礼不足?盖其所图既大,不卹小嫌。然尚能背德于高氏,岂肯尽节于朝廷。今若益之以势,援之以兵,非唯侯景不为池中之物,亦恐朝廷贻笑将来也。”太祖纳之,乃遣行台郎中赵士宪追法保等,而景寻叛。
  16. ^ 《北史·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十三年,侯景据河南来附,仍请兵为援,周文先遣韦法保、贺兰愿德等帅众助之。悦言于周文曰:“侯景之于高欢,始则笃乡党之情,末乃定君臣之契,位居上将,职重台司,论其分义,有同鱼水。今欢始死,景便离贰,岂不知君臣之道有违,忠义之礼不足?盖其图既大,不卹小嫌。然尚能背德于高氏,岂肯尽节于朝廷!今若益之以势,援之以兵,非唯侯景不为池中之物,亦恐朝廷贻笑将来也。”周文纳之,乃遣追法保等,而景寻叛。
  17. ^ 《周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五》:及侯景以豫州来附,法保率兵赴景。景欲留之,法保疑其有贰心,乃固辞还所镇。十五年,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寻进爵为公。会东魏遣军送粮馈宜阳,法保潜邀之。转战数十里,兵少不敌,为流矢所中,卒于阵。谥曰庄。子初嗣。建德末,位至开府仪同大将军、阎韩防主。
  18. ^ 《北史·卷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及长寿被害,其子延孙收长寿馀众,守御东境。朝廷恐延孙兵少,乃除法保东洛州刺史,配兵数百,以援延孙。法保至潼关,弘农郡守韦孝宽谓曰:“恐子此役,难以吉还。”法保曰:“古人称不入兽穴,不得兽子。安危之事,未可预量。”遂倍道兼行。与延孙兵接,乃并势置栅于伏流。未几,周文追法保与延孙还朝,赏劳甚厚。除河南尹。及延孙被害,法保乃率所部据延孙旧栅。尝与东魏战,流矢中颈,从口中出,久之乃苏。大统九年,镇九曲城。及侯景以豫州附,法保率兵赴。景欲留之,法保疑其贰,乃固辞还所镇。十五年,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寻进爵为公。会东魏遣军送粮馈宜阳,法保潜邀之,中流矢,卒于阵。谥曰庄。
  19. ^ 《北史·卷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子初嗣。位开府仪同大将军、阎韩防主。
  20. ^ 故宫博物院等.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肆〕》. 北京市: 文物出版社. 2021年10月: 97. ISBN 9787501072675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