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锣鼓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安锣鼓戏高安采茶戏的一种,因演唱时仅用锣鼓击节而得名。此戏萌发于清康熙年间,源于民间灯彩和采茶,故俗称“灯班”、“采茶班”[1]

高安民间风俗,人们上山采茶唱《开茶园》、《采茶》等;春节玩灯唱《观音赞》、《庆神仙》等。后来,由此而演变成由一旦角登台演戏,称单台戏,如《千家景》、《打戒箍》、《拣棉花》、《卖西瓜》、《戒赌》等,这便是最初形成的锣鼓戏。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发展为一旦一丑演出的爱情戏,又称对子戏,象《小卖花》、《下南京》、《补碗》、《游湖》等。尔后又发展为由3个角色3个场面的“三角班”。此时仍为小戏,戏班均为业余班社。嘉庆年间(1796年一1820年)成为半班,能演袍带戏,遂成专业班社。是时比较出名的班社21个,名艺人160余人。

清光绪至民国初年,为锣鼓戏鼎盛时期,所演剧目大小三四百个。小戏多表现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如《锄棉花草》,《锄豆草》、《拣棉花》,《锄麦草》等。大戏则多为悲欢离合的因果报应及爱情戏,如《乌金记》、《破镜记》、《南瓜记》、《耳环记》、《乌江渡》等。后因丝弦戏的兴起,锣鼓戏无力竞争,逐渐走向衰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锣鼓戏班社及艺人所剩不多。1950年登记后,锣鼓戏与丝弦戏艺人编成两个演出组,下乡巡回演出。1955年两组合并,1957年,调原高安锣鼓戏艺人到奉新县落户,成立奉新县采茶剧团。

锣鼓戏的特点是锣鼓伴奏,因没有其它声乐伴奏,此戏之锣鼓点子别具风格,既可烘托人物喜,怒,哀,乐之各种情绪,又能强化人物的形体动作。常用锣鼓点有《桥槌》、《涉水》、《画眉跳梁》,《羊子顶斗》、《水推磨》、《四面清》、《耗子缠梁》、《水上游》、《翻山》、《水推浪》、《观景》等。

锣鼓戏的表演洒脱相犷,节奏性强,注重歌舞说唱。丑角常用矮子步,小旦常用云走、碎步,悲痛时常用甩发,有的戏目丑角夹伴有“口中吐火”、“双手玩蛇”、“玩伞”等技巧。

參考資料

  1. ^ 江西高安采茶戏列入国家级非遗产名录. [2012-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