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高安鑼鼓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高安鑼鼓戲高安採茶戲的一種,因演唱時僅用鑼鼓擊節而得名。此戲萌發於清康熙年間,源於民間燈彩和採茶,故俗稱「燈班」、「採茶班」[1]

高安民間風俗,人們上山採茶唱《開茶園》、《採茶》等;春節玩燈唱《觀音贊》、《慶神仙》等。後來,由此而演變成由一旦角登台演戲,稱單台戲,如《千家景》、《打戒箍》、《揀棉花》、《賣西瓜》、《戒賭》等,這便是最初形成的鑼鼓戲。清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發展為一旦一丑演出的愛情戲,又稱對子戲,象《小賣花》、《下南京》、《補碗》、《游湖》等。爾後又發展為由3個角色3個場面的「三角班」。此時仍為小戲,戲班均為業餘班社。嘉慶年間(1796年一1820年)成為半班,能演袍帶戲,遂成專業班社。是時比較出名的班社21個,名藝人160餘人。

清光緒至民國初年,為鑼鼓戲鼎盛時期,所演劇目大小三四百個。小戲多表現勞動人民生產生活,如《鋤棉花草》,《鋤豆草》、《揀棉花》,《鋤麥草》等。大戲則多為悲歡離合的因果報應及愛情戲,如《烏金記》、《破鏡記》、《南瓜記》、《耳環記》、《烏江渡》等。後因絲弦戲的興起,鑼鼓戲無力競爭,逐漸走向衰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鑼鼓戲班社及藝人所剩不多。1950年登記後,鑼鼓戲與絲弦戲藝人編成兩個演出組,下鄉巡迴演出。1955年兩組合併,1957年,調原高安鑼鼓戲藝人到奉新縣落戶,成立奉新縣採茶劇團。

鑼鼓戲的特點是鑼鼓伴奏,因沒有其它聲樂伴奏,此戲之鑼鼓點子別具風格,既可烘托人物喜,怒,哀,樂之各種情緒,又能強化人物的形體動作。常用鑼鼓點有《橋槌》、《涉水》、《畫眉跳梁》,《羊子頂斗》、《水推磨》、《四面清》、《耗子纏梁》、《水上游》、《翻山》、《水推浪》、《觀景》等。

鑼鼓戲的表演灑脫相獷,節奏性強,注重歌舞說唱。丑角常用矮子步,小旦常用雲走、碎步,悲痛時常用甩髮,有的戲目丑角夾伴有「口中吐火」、「雙手玩蛇」、「玩傘」等技巧。

參考資料

  1. ^ 江西高安采茶戏列入国家级非遗产名录. [2012-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