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水西/沙盒
人性論
人性論是有關人之天性(human nature)的理論。
此處所謂的人,包括古今中外人類之全體,所謂天性,指先天的,與生俱來的性質或特徵,而不涉後天的,受環境影響的,因人而異的部分。
人性與人性論
每一個正常人都具有人性。也就是說,具有人性的生物才是真正的人。以此觀之,人性論不只是有關「人是什麼」的主張,也涉「何者為人」的判準。
在近代,有關人之天性為何的研究,可以從心理學、生物學、遺傳學等自然科學的角度來探索,或從人類學、社會學等觀點進行分析比較。但是在傳統上,人性論非僅只是從經驗及現象中,經由觀察、實驗、或統計,片面地歸納出人之某些特徵,而是從哲學思維的角度,探求人所以為人的,普遍的、絕對的、終極的特質。也就是說,對人做為物種而存在之複雜性,進行哲學的把握;並提出較深刻的,具根源性的說明。以回答諸如「人是什麼?」「人應該是什麼?」「人可以成為什麼?」「人的終極價值為何?」等問題,並進一步以理論推演說明上述問題之間的相互關係。
例如,西哲亞里斯多德以理性靈魂區分人與其他動物,主張理性克制非理性是德行的必要條件;孟子則以性善為人之異於禽獸者,視人性為人倫實現的內在根源。
中國人性論概述
在中國,人性論的歷史甚是悠久。孔子「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論語.陽貨》)可謂中國人性討論之濫觴。其後有孟子之性善論,荀子之性惡論,董仲舒的天人同類。隋唐時,佛教大興,佛學中有關本心與佛性關係的討論,擴大傳統儒學的視野,使人性理論之思維深度更加超絕,導至其後以心性之學為主的人性論思潮。北宋張載將人性二分為天命之性及氣質之性[1],天地之性是先天的,是善的根源。南宋朱熹繼承張載及程頤,進一步主張性即理[2],心統性情[3]。明代王陽明則認為心,性不應二分,主張心即性,性即理,故心即理[4]。陽明之後,心性之討論日益玄虛而常流於空談。清學者戴震轉以血氣心知論人性[5],強調「理者存乎欲也」。試圖修正宋、明儒在「滅人欲」上的偏執[6]。
西方人性論概述
西方人性論大約可分三種形態:形上學的,基督宗教的,及自然主義的。古希臘時代多從形上學及倫理學角度討論人性。例如柏拉圖認為人性是人的理型;亞理斯多德以理性的靈魂來區分人與其他動物,並以服從理性是德行及幸福人生的關鍵條件。基督宗教興盛之後,多從聖經的觀點,談論人性及人的地位。例如人的形象,人的墮落,原罪,及救贖等。
近代西方之啟蒙運動,促使人文主義及自然主義興起,在思想上逐漸自形上學及基督宗教的籠罩中解放。十八世紀盧梭以自然為主調的人性論,重視人的情感及本能*。其後有休謨以情感的角度[7],康德以理性的角度[8],分別提出不同的人性論及道德哲學。十九世紀達爾文演化論的提出,進一步為人性提出生物學上的解釋[9]。
當代人性論概述
當代西方在人性論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承續原有的基礎發展,另一方面,承自然科學研究的豐碩成果,從演化倫理學[10],社會生物學[11]等角度,對古老的人性論重新做哲學檢視。
在中國儒學方面,當代亦有牟宗三以道德創生論述實體意義之心性[12];以及傅佩榮以人性向善傳統性善論提出新的命題及論述[13]。
參考文獻
- ^ 張載《正蒙·誠明》「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
- ^ 《朱子語類.卷五.性理二》「性即理也。在心喚作性, 在事喚作理。」
- ^ 《朱子語類.卷九十八.張子之書》「性情皆因心而後見,心是體,發於外謂之用。」
- ^ 王陽明《傳習錄「心即性, 性即理, 下一與字恐未免為二。」;「心也, 性也, 天也, 一也。」
- ^ 載震《孟子字義疏證》「人之血氣心知,本乎陰陽五行者,性也」。粗略言之,血氣指身體,心知為心靈知覺意識。
- ^ 錢穆《中國思想史》,頁199-208。
- ^ 參考休謨《人性論》(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1739–40)
- ^ 參考康德《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Grounding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1785)
- ^ 參考達爾文《人類的由來與性擇》(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 1781)
- ^ 參考Joyce ,Richard, The Evolution of Morality, 2006.
- ^ 參考Wilson, Edmund O., On Human Nature , 2004.
- ^ 參考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1971;《心體與性體》,2001
- ^ 參考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2010。
研究書目
- 張松禮:《人性論》,臺北: 幼獅,1967年。
-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 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1988年。
-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1971年。
-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 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臺北:聯經,2010年。
- Wilson, Edmund O., On Human Natur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 Joyce ,Richard, The Evolution of Morali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