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习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习气梵语वासना罗马化:Vāsanā巴利语Vāsanā藏语བག་ཆགས威利转写bag chags),又译为烦恼习余习残气气习[1]串习宿习[2]佛教印度教等的印度诸宗教的术语,义为众生轮回中 由自己前世 累积的善与恶业力、行为、喜好、习惯等残留到今世,导致生来具有一些精神和行为方面的特征,常用来指不好的、与烦恼有关的习性。大乘佛教唯识学派提出“种子论”,认为众生持续造业,熏染识田,如同种下“种子”,发芽结果,带入来世,这个过程称为熏习[3][4]

词义

“习气”一词的梵语词源主要是वासनाVāsanā)。此外译为习气者,有时也有abhyāsa,义为修习、重复、串习,因反复的练习而成习惯,引申为习气、串习[5];或者bhāvanā,义为修、修习,它的主要含义是修习,对应的藏文是སྒོམ་པ(sgom pa),但也可以表达习气的意思[6]

佛教

佛教认为,习气就像尘垢,顽固的附着在上,即使用智慧的水浣洗干净,垢气犹在;也像燃香的气氛,即使香已燃尽(譬喻寿尽),其香味尚未散尽;又如酒瓶,将酒泻尽(譬喻寿尽),其酒瓶里仍然留有酒的味道,浣洗多次仍难消散。[7]

大智度论》指出,众生因为无明造业,造业生出烦恼,烦恼生出不净心,不净心又生烦恼,久习烦恼,而有习性薰染,如同被烦恼锁链锁住,即使解脱初时仍行走不便。声闻弟子依据佛陀圣教证得阿罗汉果,能断烦恼,不过非属烦恼的烦恼气分——烦恼习仍在。能断习气者,唯佛陀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佛陀之弟难陀[8]因淫欲习气,坐众中说法,眼睛先看女众;又如舍利弗摩诃迦叶有瞋恚习气[7][9]毕陵伽婆蹉余习。

《佛学大辞典》云,大乘佛教所谓的“妄惑”,分为现行、种子、习气三者,阿罗汉能不起惑之现行、断惑之种子,但仍留有惑之习气。[10]

瑜伽行唯识学派提出“种子论”,则以种子为习气的异名。人在轮回过程中,众生不断造业,持续熏染著第八识阿赖耶识,在上面留下潜伏的标记,这些痕迹就像种子种在田中,终将会随着因缘的成熟而开花结果,致使造业者受报,产生转世,在轮回中相续轮转,不得自拔。因此阿赖耶识也叫做“一切种子识”、“识田”、“藏识”。[11][2]现世者的心识中藏伏着的前世的烦恼种子和习气,具有产生思想、行为及其他一切有为法之能力,总能够不自觉的表现在行为、言语、思想、潜意识上。这也解决了性善性恶的争论,众生并没有固定的性善或性恶,只是被前世的业报和习气牵引而各有分别。故佛家云,“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唯识论提出果报和习气有等流、异熟之别,在异熟习气中,有名言、我执、有支三种习气。[2]

某些时候,修习、积累善根的气分也称为习气,亦译为“本气”、“成行气”等[12]

印度教

佛教的习气观来自婆罗门教印度教也将习气称为“业的印痕”。湿婆教会借由传授奥义书的知识,诵念赞神诗Shri Rudram英语Shri Rudram来去除习气[13]

对汉语的影响

习气一词进入汉语,指“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14],“习惯、习性”[15]。并衍生出“大爷习气”(有钱有势的人,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性。)、“乡下习气”、“官僚习气”等用语[14]

参见

注释与参考

  1. ^ 《佛光大辞典》【习气】
  2. ^ 2.0 2.1 2.2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习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成唯识论》卷8:“复次生死相续由诸习气。然诸习气总有三种。一名言习气。谓有为法各别亲种。名言有二。一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二显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随二名言所熏成种作有为法各别因缘。二我执习气。谓虚妄执我我所种。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即修所断我和我所执取。二种分别的我执。即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三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熟业种。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果业。二诸不善。即是能招非爱果业。随二有支所熏成种令异熟果善恶趣别。应知我执有支习气于差别果是增上缘。此颂所言业习气者应知即是有支习气。二取习气。应知即是我执名言二种习气。取我我所及取名言而熏成故皆说名取。”(CBETA, T31no.1585, p.43, b2-17)
  4. ^ 成唯识论#种子熏习
  5. ^ 《华梵词典》【abhyāsa】
  6. ^ 法鼓文理学院,《翻译名义大集》和《五译合璧集要》【bhāvanā】
  7. ^ 7.0 7.1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烦恼习者名烦恼残气,若身业、口业不随智慧,似从烦恼起,不知他心者,见其所起,生不净心;是非实烦恼,久习烦恼,故起如是业,譬如久锁脚人,卒得解脱,行时虽无有锁,犹有习在。如乳母衣久,故垢著,虽以淳灰净院,虽无有垢,垢气犹在;衣如圣人心,垢如诸烦恼,虽以智慧水浣,烦恼垢气犹在。如是诸余贤圣,虽能断烦恼,不能断习。如难陀淫欲习故,虽得阿罗汉道,于男女大众中坐,眼先视女众,而与言语说法。”“阿罗汉、辟支佛,虽破三毒,气分不尽。譬如香在器中,香虽去,余气故在。又如草木薪火烧,烟出炭灰不尽,火力薄故。佛三毒永尽无余,譬如劫尽火烧,须弥山、一切地都尽,无烟无炭。如舍利弗瞋恚余习、难陀淫欲余习、毕陵伽婆蹉慢余习。譬如人被锁,初脱时行犹不便。”
  8. ^ 非佛陀弟子阿难陀
  9. ^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如摩诃迦叶瞋习故。佛灭度后集法时,令阿难六突吉罗忏悔,而复自牵阿难手出,不共汝漏未尽不净人集法。”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欲令疑者得决定故。谓佛世尊爱恚永断违顺平等。拔诤论根灭㤭慢本。视诸珍宝犹如瓦砾。于一切法觉照无遗。无相似爱及恚慢等。诸烦恼习已永断故。非如独觉及诸声闻。虽断烦恼而有余习。贪爱习者如尊者阿难。怜诸释种瞋恚习者如尊者毕陵伽筏蹉。语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㤭慢习者如尊者舍利子弃掷医药。愚痴习者如尊者笈房钵底。食前咳气知食未销不知后苦。而复更食。如是等事其类甚多。”
  10. ^ 《佛学大辞典》【习气】(术语)大乘之妄惑,分现行与种子及习气三者,既伏惑之现行,且断惑之种子,尚有惑之气分而现惑相,是名习气。舍利弗既断瞋惑之种子,而动则怒气如摧,是瞋惑习气尚存之现证,三乘中声闻全不断之,缘觉稍侵害之。佛全断之。述记二末曰:“言习气者,是现行气分熏习所成,故名习气。”
  11. ^ 《瑜伽师地论·六卷》云:“谓于诸行中,曾有净不净业,若生若灭。由此因缘,彼行胜异,相续而转。是名习气。由此相续所摄习气故;爱不爱果生。”
  12. ^ 《佛光大辞典》【习气】……此外,诸善根积习之气分,亦称习气。如旧华严经卷四十离世间品所载,第十地之菩萨有菩提心习气(又称本气)、善根习气(成行气)、教化众生习气(下化)、见佛习气(上见)、于清净土受生习气(受生)、菩萨行习气(大行)、大愿习气(十愿)、波罗蜜习气(十度)、出生平等法习气(理智)、种种分别境界习气(量知)等,凡十种,皆由厌伏烦恼之故,于诸行积累熏习气分,方能究竟断伏烦恼,称为习气。除上记之外,另有等流习气与异熟习气,或名言种子与业种子等之分别。〔大智度论卷二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二、成唯识论卷八、十地经论卷十一、俱舍论光记卷一、大乘义章卷五本、华严经疏卷五十三〕(参阅“种子”5863) p4771
  13. ^ Wisdom Library. Vasana. [2019-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8). 
  14. ^ 14.0 14.1 《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辞典》【习气】【大爷习气】
  15. ^ 《汉语大词典》【习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