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汉闻
阮汉闻(1572年—1642年),字太冲,晚号大隗山樵、白松老人,北京人,籍贯浙江,徙河南尉氏,明朝国子生,文学家、军事家。
生平
生于隆庆六年(1572年)。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明军于碧蹄馆之战中战败,汉闻年方弱冠,听闻此事,先是立即著军服坐船过河到辽北,后又向东策马奔腾至鸭绿江一带,访问从军中退休的老武官、边境察探敌情的士兵,有关整个辽东半岛的军情利弊、附庸国朝鲜的实际状况。慨然有主动请求参军击退侵略朝鲜的倭人之志,恰好朝鲜战事解除,汉闻才挟策而返[1]。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朝廷发生第一次妖书案,明神宗急于抓到主使者,城里巡逻的锦衣卫到处四处探查案情,逮捕罪犯,百姓在路上多半不敢交谈,只敢以眼神示意,汉闻遂从京师避居开封。周藩辅国中尉朱勤美素来以好客闻名,听闻阮汉闻来到开封,便要请他到府邸中住下。朱勤美府中藏书数量极多,汉闻整天沉浸在府里的藏书中,学问因此增长了不少,这期间又与王惟俭、张民表等人友好,整日与他们唱和。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阮汉闻以阮籍墓在尉氏,为阮氏故里,选择在此定居下来[2][3][4]。定居在尉氏的这段期间,专心闭门著述,河南当地的读书人都拜汉闻为师,各地来他家拜访的人总是络绎不绝,虽然家境贫困,但每次都是自己亲自招待宴请客人。乘隙私行游山玩水时,门下弟子总是争相抢着随行。整天赋诗论道,日覆一日,专诚守一。明思宗下诏征隐士选才,巡按李日宣把他推荐给朝廷,他却称病不就[5]。
崇祯末年,流寇蹂躏巩义、洛阳等地,汉闻预测贼人所在的地势、河流以及要塞,将对应计策上承给明思宗,后见前来援剿的各个将帅傲慢,不肯惩处贼人,遂以古代各妇女以武勇闻名者,著述编写成一本书,名为《女云台》,借此羞辱这些骄兵悍将。
崇祯十四年(1641年)流寇攻打尉氏,流寇慑服汉闻的大名,下令用尽一切办法攻下尉氏,将其活抓,同年十二月,流寇攻陷尉氏,阮汉闻当时重病卧床,依然在替朝廷出谋划策,因此被流寇给抓住,阮汉闻不屈,骂贼而死[6][7]。与秦镐、张民表等人并称“天中三君子”[8]。
轶事
著作
著有《尉缭子解》、《诘戎践墨》、《遗草集》、《女云台》二卷、《阮太冲集》(周亮工编)等。
注释
- ^ 清·孙承泽,《畿辅人物志》(卷19):“万历甲午,我师败绩于碧蹄,汉闻年方弱冠,跗注渡辽北,吊黄龙,东驰鸭绿,从退弁老卒、牧圉堠人访问全辽利病、属国情状,慨然有请缨鸣劔之志,会东事解严,挟策而返。”
- ^ 清·孙承泽,《畿辅人物志》(卷19):“阮汉闻,字太冲,京师人。积学尝奇,留心当世之务。万历中,妖书之事起,上求其人甚急,逻者四出飞捕,道路以目,汉闻遂避地汴梁。时西亭王孙素好客,馆之邸中。王孙书籍极富,汉闻沉酣其中,学识渊博,与汴梁王损仲惟俭、张林宗民表为友,日事倡和。及西亭殁,以尉氏阮故土也,遂从家焉。”
- ^ 清·孙奇逢,《中州人物考》(卷7):“阮汉闻,字太冲,原浙人,家于京师,过尉氏,爱阮旧里,遂家焉。”
- ^ 明·袁宗道,《珂雪斋外集》(卷10):“阮太冲名汉闻来晤。阮旧居燕京,以嗣宗墓在尉氏,因家焉。馆于宗正竹居王孙所,竹居家有假山,颇具岩洞之美,藏书极多。”
- ^ 清·孙承泽,《畿辅人物志》(卷19):“闭门著述,天中之士翕然师之,四方造门者户屦恒满。家贫,亲剪韭以供客。间出游山水,门弟子争肩篮舆以从。赋诗论道,断断如也。上有诏,征遗逸,按臣李江西李公日宣荐之于朝,卒不起。”
- ^ 清·孙承泽,《畿辅人物志》(卷19):“崇祯末,流寇蹂躏巩、雒,汉闻料贼形势、川谷、扼塞,图其略,上当事,刈寇以千计。后见援剿诸帅骄蹇,不肯办贼,乃取古之妇女以武勇见者集为一编,名曰《女云台》,以羞之。寇掠尉氏,百计攻之,必欲生致,汉闻时卧病据床,犹画地指陈地方略,乃为贼所得,大骂而死,年七十余。”
- ^ 清·孙奇逢,《中州人物考》(卷7):“冦剧洛,汉闻料贼形势、川谷、扼塞,图其略,上之当事,㑹卧疾,据床,犹划地作䇲,冦慑汉闻名,㑹掠尉氏,城陷,骂贼死。”
- ^ 清·孙奇逢,《中州人物考》(卷7):“秦镐,字子京,汝阳人,有诗名。与张民表、阮汉闻友善,并以旷达称,时号天中三君子云。”
- ^ 清·周亮工,《因树屋书影》(卷6):“太冲常呼张曰:“张仲,尔一生为诗,惟得‘草细吴门棹,烟伤楚泽吟’二语耳。”张曰:“跛君,欲吾称尔‘潮回远屿青,日簸惊涛紫’耶?”太冲晚年,足不良于行,故张以“跛君”戏之。”
参考文献
- 孙承泽,《畿辅人物志》
- 孙奇逢,《中州人物考》
- 袁宗道,《珂雪斋外集》
- 周亮工,《因树屋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