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乞乞仲象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初级低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新唐书·卷二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北狄传》: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高丽灭,率众保挹娄之东牟山,地直营州东二千里,南比新罗,以泥河为境,东穷海,西契丹。筑城郭以居,高丽逋残稍归之。万岁通天中,契丹尽忠杀营州都督赵翙反,有舍利乞乞仲象者,与靺鞨酋乞四比羽及高丽馀种东走,度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固。武后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其罪。比羽不受命,后诏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中郎将索仇击斩之。是时仲象已死,其子祚荣引残痍遁去,楷固穷蹑,度天门岭。祚荣因高丽、靺鞨兵拒楷固,楷固败还。于是契丹附突厥,王师道绝,不克讨。祚荣即并比羽之众,恃荒远,乃建国,自号震国王,遣使交突厥,地方五千里,户十余万,胜兵数万。颇知书契,尽得扶馀、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

《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渤海,本号靺鞨,高丽之别种也。唐高宗灭高丽,徙其人散处中国,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统治之。武后时,契丹攻北边,高丽别种大乞乞仲象与靺鞨酋长乞四比羽走辽东,分王高丽故地,武后遣将击杀乞四比羽,而乞乞仲象亦病死。仲象子祚荣立,因并有比羽之众,其众四十万人,据挹娄,臣于唐。

《桓檀古记·太白逸史·大震国本纪》:朝代记 曰 开化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平壤城陷落 时 振国将军大仲象 守西鸭绿河 闻变 遂率众走险 路经开原 闻风愿从者 八千人 乃同归而东 至东殿山而据 坚壁自保 称国后高句丽 建元重光 传檄所到 远近诸城 归附者众

Untitled

惟以复旧土为己任 重光三十二年五月崩 庙号曰世祖 谥号曰振国烈皇帝 太子祚荣 从讣使 自营州机城 率众至即帝位 筑忽汗城迁都 募军十万 威声大振 乃定策立制 抗唐为敌 复雠自誓 与靺鞨将乞四比羽 契丹将李尽荣 握手联兵 大破唐将李楷固于天门岭 分诸将 置守郡县 招抚流亡 周护定着 大得民望 万纲维新 国号定为大震 年号曰天统 据有高句丽旧疆 拓地六千里

集体安全 (留言) 2008年9月15日 (一) 10:00 (UTC)[回复]

关于《桓檀古记》记载的处置

最好在段落开头先写明《桓檀古记》的伪书性质,再引述其中的内容。--성이 마음과 마음을 잇는 일은 언어를 뛰어넘는 일이다 2024年4月9日 (二) 12:2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