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八极拳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人非常尊重刘云樵先生,他的录像我也看过,一部分确实是沧州的八极拳,但是有的招式却受到了河北省其他拳种招式的影响,想必一方面是他自己在使用的时候进行了修改,或者是李书文先生那一辈已经有所改变。我见过的八极拳里面,霍家的八极拳带着佛理,霍先生在东北教拳,将佛理和拳法合一,在东北军里面影响很大。后来辅佐溥仪,影响更更不用说。霍先生还是李书文先生的第一个徒弟。而孟村一门的几家八极拳,大体就是孟村的吴家和马家。当年西北军请马家先祖当教官,这几路拳在西北流传很广,西北军子弟谁不会几路八极拳?但是坦白地说,马家拳受到查拳影响很大,同是教门拳种,查拳速度和变化更多,出拳重视速度和协调。而这种改良的拳法在战场上混兵缠斗的时候非常有效。马家拳是在吴家拳基础上完善和发展的。吴家的拳,我感觉更加古朴原始,适合个人操练,却并不一定适合技击。当然,如果说只有吴家这一路是正统,我也不爱听,因为吴家拳也在小架基础上做了十几路的发展。如果只说吴家,我想人家霍家,马家也都不同意吧。但是啊,那一辈八极拳大师里面,刘先生虽然是顶尖的高手,但是也只能说是之一。即使内地霍家,马家,吴家不算正统,这位台湾朋友话里话外的意思,只说刘先生这一门是正统,李书文先生的八极拳大陆已经绝了?这种说法有没有证据?这又合不合武林规矩呢?而又合不合事实呢?华人圈子里会八极拳的人伙矣,恐怕人人能说出一路八极拳的渊源来。但我感到好悲哀,想想当年抗战八年,八极拳子弟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血战台儿庄,八极拳一门多少人加入战斗,多少人为国成仁?曾经八极拳那一代伟大长辈们都远去了,他们心里装着的不仅仅是八极拳,小处说是国术二字,大处说是为了保国族、卫和平的宏愿。今天小辈们非但不能弘扬先辈遗志,反而为了正统与否浪费口舌。我看还是少一点口舌是非,多一点正心明性的修养才对得起八极拳的先辈开创的基业。我并无批评某个人的意思,我是看到这种现象痛心疾首,两岸武术界心里都应该清楚我话的分量。我实在看不惯八极门里这些乌烟瘴气。希望有机会多切磋,有礼。---无知且无名,明心且明性。

我觉得这个条目还需要修正与补充。因为八极拳有很多分支,这个条目太偏重于大陆的八极拳上。八极拳会被发扬到这个地步,台湾刘云樵先生的功劳绝对功不可没,可是目前资料上都太偏重于大陆八极,仿佛刘云樵先生的成就被抹煞掉了,似乎有个现象是,要把大陆的八极捧成正宗,其他都为旁支?在刘云樵先生还在世时,就曾有沧州的人请刘云樵先生回沧州教李书文所传的八极,因为在沧州已经没有李书文传的八极了,刘云樵先生也很明确告诉当时的沧州人士,八极的根已经深植在他这些台湾学生身上了。所以,八极拳这个条目,应该更为细部的补充,把各家的写进来,不能只是单单着重在大陆吴氏八极上,因为,武术没有所谓正不正宗的问题,在于所学的东西的“根本”有无错误,X氏八极只能说那是祖宗们自己打出的名号,不能把X氏八极就等于八极的画上等号。dL (留言) 2008年4月16日 (三) 00:14 (UTC)[回复]

这个条目有很多的问题,例如条目上写的技法,六大开的名称各家不同,条目上所写的是大陆那边的资料,应该要广采其他家的资料才是,例如台湾武坛刘云樵系统、长春系统等等,或者不把招式提出,因为太过于广泛,只提出有哪些套路即可,至少这部分对于各分支的八极拳的名称上不会相差太多。老实说,这个条目要整个重写,实在太过于偏重大陆吴氏八极的讲法了。而且曾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大陆那边关于八极的论述,看了真的只能摇头,实在太混乱甚至于有太多错误的谬论,可是却往往变成好像他们讲的没错了,所以大陆八极的资料有太多可以质疑的了。dL (留言) 2008年4月16日 (三) 00:36 (UTC)[回复]

这个条目我后来想想,不能详细写,因为按照我的想法,各家都要写的话,那么会很复杂,应该说,八极拳是一个大标题,那么条目上要表达的应该是八极拳这个项目就好,不应该把其他支脉的特色写进来,因为那些都可以独力成为一个条目,作为补充八极的说明,所以,若要以八极拳为条目的话,不能详细而论,只能指出大概,否则按照版上所示,仿佛所有八极都是如此,那根本就是误人。dL (留言) 2008年4月18日 (五) 07:34 (UTC)[回复]

对于大陆部分八极的论述我是采怀疑角度的,但马明达先生的论述倒是比较可信,有一点非常重要,武术自古以来几乎很少有历史纪录,我所指的是,各拳种的理论论述部分甚至是历史的纪录上,都非常的残缺,直到近代,武术的推广,才逐渐的有一些专文出现,台湾这边有人在做了,大陆那边太混乱,曾看过一些对于八极的论述,非常有问题,甚至更不能明白,为什么竟然会有李书文的画像出现,所以,大陆那边所创造的历史,我实在很疑惑,也不足采信,加上很多当事人都不在世了,变成后人开始造神,反正死无对证,我觉得,应该就有的部分去采用,至于现代人所说的,可以听听,但不一定能当证据,因为自古以来以讹传讹的说法不是没有,武术要造神也非常容易,反正,已经不在的也不会突然冒出来说你错。dL (留言) 2008年4月18日 (五) 08:07 (UTC)[回复]

请您注意这样一个信息,您始终在说现在的一些言论主要偏重大陆方面的介绍,但是请您注意一个信息,我刚刚粘贴的信息大部分是来介绍八极拳的本身技法,而不是史学内容。关于传承方面也只是罗列了吴钟、吴滢等前几代的人物。请问您介绍的武术家研习八极拳的历史还在他们之前吗?请不要随意删除别人的信息,那也是别人的辛勤劳作。维基百科如果只是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我们不来也罢。发言请不要带有污蔑性的人身攻击性语言,谢谢。Glaciervito (留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16:31 (UTC)[回复]

请不要使用其他网站黏贴而来的信息,例如您所黏贴的在百度百科绿带网网页底皆有宣布非 GPL 版权(例如©百度百科与绿带网 粤ICP备07023032号)。维基百科条目著作观点是不准抄袭有版权著作,见WP:Copyrights。--Zanhsieh (留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18:33 (UTC)[回复]

我粘贴的所有内容,均出自http://www.wsbjq.com/ 网站之中。只所以摘录过来,第一是因为我是当初这些内容的编写者之一,第二也是网站的所有者给予了我充分的授权。本着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知识的原则,我才将其粘贴过来。Glaciervito (留言) 2008年9月22日 (一) 01:40 (UTC)[回复]

我将您的请求转贴到Wikipedia_talk:版权常见问题解答#.E9.97.9C.E6.96.BC.E5.85.AB.E6.A5.B5.E6.8B.B3.E4.B8.80.E6.96.87,在其他编辑调解认证期间,麻烦您阅读一下Wikipedia:版权常见问题解答 (也许您可以将打算开放的几页底下版权声明改成 GFDL,或者改写原文放到维基百科)。--Zanhsieh (留言) 2008年9月22日 (一) 02:1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