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八極拳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人非常尊重劉雲樵先生,他的錄像我也看過,一部分確實是滄州的八極拳,但是有的招式卻受到了河北省其他拳種招式的影響,想必一方面是他自己在使用的時候進行了修改,或者是李書文先生那一輩已經有所改變。我見過的八極拳裏面,霍家的八極拳帶着佛理,霍先生在東北教拳,將佛理和拳法合一,在東北軍裏面影響很大。後來輔佐溥儀,影響更更不用說。霍先生還是李書文先生的第一個徒弟。而孟村一門的幾家八極拳,大體就是孟村的吳家和馬家。當年西北軍請馬家先祖當教官,這幾路拳在西北流傳很廣,西北軍子弟誰不會幾路八極拳?但是坦白地說,馬家拳受到查拳影響很大,同是教門拳種,查拳速度和變化更多,出拳重視速度和協調。而這種改良的拳法在戰場上混兵纏鬥的時候非常有效。馬家拳是在吳家拳基礎上完善和發展的。吳家的拳,我感覺更加古樸原始,適合個人操練,卻並不一定適合技擊。當然,如果說只有吳家這一路是正統,我也不愛聽,因為吳家拳也在小架基礎上做了十幾路的發展。如果只說吳家,我想人家霍家,馬家也都不同意吧。但是啊,那一輩八極拳大師裏面,劉先生雖然是頂尖的高手,但是也只能說是之一。即使內地霍家,馬家,吳家不算正統,這位台灣朋友話里話外的意思,只說劉先生這一門是正統,李書文先生的八極拳大陸已經絕了?這種說法有沒有證據?這又合不合武林規矩呢?而又合不合事實呢?華人圈子裏會八極拳的人伙矣,恐怕人人能說出一路八極拳的淵源來。但我感到好悲哀,想想當年抗戰八年,八極拳子弟在戰場上出生入死,血戰台兒莊,八極拳一門多少人加入戰鬥,多少人為國成仁?曾經八極拳那一代偉大長輩們都遠去了,他們心裏裝着的不僅僅是八極拳,小處說是國術二字,大處說是為了保國族、衛和平的宏願。今天小輩們非但不能弘揚先輩遺志,反而為了正統與否浪費口舌。我看還是少一點口舌是非,多一點正心明性的修養才對得起八極拳的先輩開創的基業。我並無批評某個人的意思,我是看到這種現象痛心疾首,兩岸武術界心裏都應該清楚我話的份量。我實在看不慣八極門裏這些烏煙瘴氣。希望有機會多切磋,有禮。---無知且無名,明心且明性。

我覺得這個條目還需要修正與補充。因為八極拳有很多分支,這個條目太偏重於大陸的八極拳上。八極拳會被發揚到這個地步,台灣劉雲樵先生的功勞絕對功不可沒,可是目前資料上都太偏重於大陸八極,彷彿劉雲樵先生的成就被抹煞掉了,似乎有個現象是,要把大陸的八極捧成正宗,其他都為旁支?在劉雲樵先生還在世時,就曾有滄州的人請劉雲樵先生回滄州教李書文所傳的八極,因為在滄州已經沒有李書文傳的八極了,劉雲樵先生也很明確告訴當時的滄州人士,八極的根已經深植在他這些台灣學生身上了。所以,八極拳這個條目,應該更為細部的補充,把各家的寫進來,不能只是單單着重在大陸吳氏八極上,因為,武術沒有所謂正不正宗的問題,在於所學的東西的「根本」有無錯誤,X氏八極只能說那是祖宗們自己打出的名號,不能把X氏八極就等於八極的畫上等號。dL (留言) 2008年4月16日 (三) 00:14 (UTC)[回覆]

這個條目有很多的問題,例如條目上寫的技法,六大開的名稱各家不同,條目上所寫的是大陸那邊的資料,應該要廣採其他家的資料才是,例如台灣武壇劉雲樵系統、長春系統等等,或者不把招式提出,因為太過於廣泛,只提出有哪些套路即可,至少這部份對於各分支的八極拳的名稱上不會相差太多。老實說,這個條目要整個重寫,實在太過於偏重大陸吳氏八極的講法了。而且曾在網絡上看到一些大陸那邊關於八極的論述,看了真的只能搖頭,實在太混亂甚至於有太多錯誤的謬論,可是卻往往變成好像他們講的沒錯了,所以大陸八極的資料有太多可以質疑的了。dL (留言) 2008年4月16日 (三) 00:36 (UTC)[回覆]

這個條目我後來想想,不能詳細寫,因為按照我的想法,各家都要寫的話,那麼會很複雜,應該說,八極拳是一個大標題,那麼條目上要表達的應該是八極拳這個項目就好,不應該把其他支脈的特色寫進來,因為那些都可以獨力成為一個條目,作為補充八極的說明,所以,若要以八極拳為條目的話,不能詳細而論,只能指出大概,否則按照版上所示,彷彿所有八極都是如此,那根本就是誤人。dL (留言) 2008年4月18日 (五) 07:34 (UTC)[回覆]

對於大陸部分八極的論述我是採懷疑角度的,但馬明達先生的論述倒是比較可信,有一點非常重要,武術自古以來幾乎很少有歷史紀錄,我所指的是,各拳種的理論論述部分甚至是歷史的紀錄上,都非常的殘缺,直到近代,武術的推廣,才逐漸的有一些專文出現,台灣這邊有人在做了,大陸那邊太混亂,曾看過一些對於八極的論述,非常有問題,甚至更不能明白,為什麼竟然會有李書文的畫像出現,所以,大陸那邊所創造的歷史,我實在很疑惑,也不足採信,加上很多當事人都不在世了,變成後人開始造神,反正死無對證,我覺得,應該就有的部分去採用,至於現代人所說的,可以聽聽,但不一定能當證據,因為自古以來以訛傳訛的說法不是沒有,武術要造神也非常容易,反正,已經不在的也不會突然冒出來說你錯。dL (留言) 2008年4月18日 (五) 08:07 (UTC)[回覆]

請您注意這樣一個信息,您始終在說現在的一些言論主要偏重大陸方面的介紹,但是請您注意一個信息,我剛剛粘貼的信息大部分是來介紹八極拳的本身技法,而不是史學內容。關於傳承方面也只是羅列了吳鍾、吳瀅等前幾代的人物。請問您介紹的武術家研習八極拳的歷史還在他們之前嗎?請不要隨意刪除別人的信息,那也是別人的辛勤勞作。維基百科如果只是你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我們不來也罷。發言請不要帶有污衊性的人身攻擊性語言,謝謝。Glaciervito (留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16:31 (UTC)[回覆]

請不要使用其他網站黏貼而來的信息,例如您所黏貼的在百度百科綠帶網網頁底皆有宣佈非 GPL 版權(例如©百度百科與綠帶網 粵ICP備07023032號)。維基百科條目著作觀點是不准抄襲有版權著作,見WP:Copyrights。--Zanhsieh (留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18:33 (UTC)[回覆]

我粘貼的所有內容,均出自http://www.wsbjq.com/ 網站之中。只所以摘錄過來,第一是因為我是當初這些內容的編寫者之一,第二也是網站的所有者給予了我充分的授權。本着讓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知識的原則,我才將其粘貼過來。Glaciervito (留言) 2008年9月22日 (一) 01:40 (UTC)[回覆]

我將您的請求轉貼到Wikipedia_talk:版權常見問題解答#.E9.97.9C.E6.96.BC.E5.85.AB.E6.A5.B5.E6.8B.B3.E4.B8.80.E6.96.87,在其他編輯調解認證期間,麻煩您閱讀一下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 (也許您可以將打算開放的幾頁底下版權聲明改成 GFDL,或者改寫原文放到維基百科)。--Zanhsieh (留言) 2008年9月22日 (一) 02:1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