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区 (广州市)
东山区 | |
---|---|
市辖区 | |
东山区的位置 | |
坐标:23°07′N 113°17′E / 23.12°N 113.29°E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人口 | |
• 常住 | 64.00万人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邮政编码 | 510080 |
电话区号 | 20 |
东山区,原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昔日的一个市辖区,原属番禺县鹿步司,是广州市著名的老城区(老四区)之一,昔有“有钱有势住东山”之说。民国20年(1931),设立东山区公所,是市属行政区以“东山”命名之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山区为人民政府接管,经历了三次分合和区名更改,1960年8月定称东山区。于2005年5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撤销并入越秀区[1][2][3][4]。2005年9月29日,广州市东山区人民政府正式摘牌[5][6]。2005年10月20日,中共广州市东山区委员会正式撤销[7][8]。
历史
起源
东山名的由来,与区处州城之东且岗阜连片,广州人向称丘陵为“岗”、主岗为“山”之俗有关。“东山”最初是以寺名出现。“东山”以寺名相称始见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总镇两广的内官太监韦眷于广州城东部(今署前路)建永泰寺,后亦称东山寺。清顺治八年(1651)重修东山寺,“东山”源此得名。因寺名而渐次将寺四邻成片的岗台地区泛称东山,大概始于清初。
发展
及至清末民初,这片岗台地开发成街村,侨房成批涌现,民俗习称寺四邻的街区为“东山”一直相沿未改。
美国浸信会国外传道部(简称美南差会)在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在五仙门(原长堤青年会)创立培道女学堂,并率先把东山定为传教基地。光绪二十九年,美南差会通过华人教徒廖卓庵(又名廖云翔)与东山寺右、山河两乡村民疏通关系,以高价购买入两块土地构筑新校舍,是东山最早出现的新式建筑物。教会人士陆续在东山广为购地,建筑教堂、医疗、社福、教育等相关设施。
1915年(民国4年),东山城区逐渐形成,不少军政要员纷纷从西关(今荔湾区)转移到东山兴建别墅、公馆。第一个为魏邦平,其在东山建两栋别墅,一在江岭东街,名为“猎庐” 一在大沙头东端,名为“渔庐”。二沙头也为魏邦平所开辟,后来梁培基等在岛西端创办了颐养院。
1928年(民国17)年,成立筹建广州市模范住宅区委员会,由市政厅划定各区地段,规定以东山天主教安老院(今梅花村一带)南面荒地为第一个模范住宅区域。以后又在马棚岗、竹丝岗划定模范住宅区,并将附近的青菜岗、上下坟头岗、大咀岗、蚬岗等处坟场一律迁移,建筑占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住宅区。
陈济棠治粤期间(1928~1936年),重视发展地方经济,制定鼓励粤侨投资的优惠政策和法令,东山再次成为华侨投资房地产业的热点。当时烟墩路以东尚未开发,民国17年(1928 )嘉华储蓄银行总经理、南华置业公司董事会主席冼锡鸿在此建二层住宅一座,于是带动大批粤侨在保安前街、保安后街、保安北街、保安南街、保甯路、保乐路一带兴建住宅。
1949后第四野战军进驻,以前朝基础建立住区,延续本埠军政界中心浓郁的氛围。时坊间会称呼出身此地军政大院的孩童为军阀仔,并不时追逐围堵[来源请求]。而区内由当局主导,继续建造各类屋邨,安排各种群体入住。1970年代后随著改革开放开始拓展城区设施,连片发展开辟环市东路,小北至区庄发展成为当时广州市新兴的商贸核心地区。
行政区划
民国时区域分东山、大东、前鉴三个区。1950年三区合为大东区,52年改东区。1960年改东山区。
在并入越秀区前夕,东山区辖内街道建制为:
产业
清代,东山一带为未开发的乡郊,以种植水稻、蔬菜、生果和养殖鱼、鸡、鸭、猪为主。原区内较为久远的产业主要是酿酒、制药、造修船、打制农具铁器、文具制作和印刷等。惠爱八约(今中山四路)辟于秦汉代,向为官驿大道,商业兴起于明代之前。清代,府学东街(今文德路)文房四宝、古玩金石、装裱字画已成行成市。
1873年(同治十二年),两广总督瑞麟开办官办广东机器制造局(位置文明门外聚贤坊),是广东第一间官办军火工厂[9]。广东造币厂(广东钱局),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于黄华路建起开铸官币[10],标志著现代工业在东山兴起。随之,以机器碾米、织布、制革等行业为代表的本土工业在区内亦得以发展。
民国广九铁路通车,白云路的广九车站地段客流增多,形成繁华的商业区。传教士、军政要人、华侨在东山竞相开发房地产,东山地区的经济开发逐渐由西向东延伸,东半部岗地和农田逐渐半城市化。
医疗与教育
教育
“ | 东山一隅之地,学校林立, 教育之风,可谓极盛[11]。 | ” |
东山地区教育医疗事业发达。民国时期已建立起普通教育、神学教育、 特殊教育等三类教育机构,普通教育包括有培正中学及附属小学、培道女子中学、培灵幼稚园及多家公立小学;神学教育有两广浸信会神道学校、培贤女子圣经学校:特殊教育有为盲人开设的慕光瞽目学校。当时定居的华侨子女不出东山一步,就可以从幼稚园读到中学。
- 2002年6月15日,东山区成为了广州市第一个“教育强区”。在区内有多所广东省一级中小学和广州市一级中小学。[12]
学校
中学
小学
医疗
民国时代东山有两所颇具规模的综合西医院,一是位于木棉岗(今庙前西街)的,于1918年由医生张新基捐赠两广浸信会建筑的两广浸信会医院[13](主楼被清拆,参见:广州被清拆史迹列表),设门诊、留医,分内、外、妇孺、皮肤、耳鼻喉等各科;二是位于百子路(今中山二路)的私立邝磐石医院(后变东山区医院)。而194O年代后期,西医杜兆基租陈树人的部分住地开设私人诊所(后变东湖卫生院)。
商业
- 广州友谊商店
- 海印电器总汇
- 海印布匹毛线市场
- 黄花岗灯光夜市
旅馆
- 华泰宾馆
- 文化假日酒店
公园
1921年下半年广州开始东拓。1922年3月,广州市政厅继续延续计画,“经将东郊之外蟾蜍岗、马棚岗、竹丝岗等六岗收归公有”,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亦以市内公园仅仅得惠爱中路第一公园之一处”,认为市区公园可继续开辟,计划将“东郊之竹丝岗”收回来作为广州市第二公园。时财政局发出公告:“由三月三号起,至四月三号止”,岗上的所有坟地主人“均依限起坟迁葬”,并分类补偿,棺葬者每一穴补偿迁葬费五元,金塔葬者则每一穴补偿三元,并规定领取补偿须有店铺担保。时官方称,待迁坟完毕后,此地可按照第一公园模式开始植树,修建第二公园。1922年6月因时局变化,竹丝岗第二公园计画流产[14]。
属原区内公园:
交通
区庄立交,中国第一座四层立交,座落于环市路,南接东风路,北连先烈路。
地铁
区份合并之后启用的车站:
与越秀区合并后的影响
原东山区机构更名
- 东山区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
- 东山区妇幼保健院->越秀区妇幼保健院东山院区
- 东山区公安局办证中心->越秀区公安局第二(东山)办证中心
- 东山区民政局->越秀区第二民政局
- 东山区教育局->越秀区教育局(原越秀区教育局撤销)
- 东山区图书馆->越秀区第二图书馆
- 东山区少年宫->越秀区少年宫(与原越秀区少年宫合并)
参考文献
- ^ 广州市撤销东山区芳村区 新设南沙区萝岗区. 南方都市报. 2005-05-21 –通过新浪网.
- ^ 广州市东山区芳村区撤销 新设南沙区萝岗区(二). 南方都市报. 2005-05-21 –通过新浪网.
- ^ 广州昨正式收到省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广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图). 大洋网-广州日报. 2005-05-24 –通过新浪网.
- ^ 广州为何撤东山芳村?市政府首次公开陈述区划调整理由. 金羊网-新快报. 2005-07-14 –通过新浪网.
- ^ 东山摘牌,窗口部门暂不变. 金羊网-羊城晚报. 2005-09-29 [202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6) –通过新浪网.
- ^ 广州:今日摘牌告别芳村东山两区(组图). 金羊网-新快报. 2005-09-29 [202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6) –通过新浪网.
- ^ 新四区筹备组东山芳村区委 撤销. 南方日报. 2005-10-20 –通过新浪网.
- ^ 东山区委芳村区委撤销. 大洋网-广州日报. 2005-10-20 –通过新浪网.
- ^ 朱江. 清官员捐资造军舰. 羊城晚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1).
- ^ 刘辉. “广东钱局”的前生后世. 小康杂志. 2015-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0).
- ^ 十五年来东山之社会 张白英 载自东山浸信会《朝曦》第十四卷第五期,民国二十三年出版
- ^ 再现:东山区申报省教育强区取得成功全过程 [南方网教育频道]. edu.southcn.com. [2021-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0).
- ^ 叶农. 美南浸信会与广州东山口—— 一个历史宗教地理学的典型范例.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 ^ 广州“第二公园”曾选址竹丝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