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袭 (河东郡太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元袭(486年—529年7月12日),字子绪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曾孙,洛州刺史、武公元某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生平

元袭在二十岁左右以著作佐郎起家官,转任司徒主簿,升任辅国将军直阁将军、司州治中,很快转任后将军河东郡太守。永安二年(529年),元颢在南梁的支持下攻入洛阳,薛永宗薛修义等人又聚集党徒作乱,想要呼应元颢。薛孝通与自己亲近的人商议说:“北海王乘虚长途跋涉而来,三吴的士兵在北方不能久留,事情一定不会成功。现在如果和薛永宗等人一起反叛,是要灭族的。”薛孝通于是率领近亲,与河东郡太守元袭紧闭城门坚守[1]。元袭因为有功,转任平东将军、□川郡太守,未及上任就于永安二年六月廿一日(529年7月12日)在私人住宅中去世,虚岁四十四,皇帝诏令赠予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青州诸军事、中军大将军青州刺史,谥号文公太昌元年十一月十九日(532年12月31日)陪葬于长陵[2]

其他

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后,薛憕从洛阳回到河东郡,在堂叔薛怀俊家中居住,不与外人交往,成天读书,亲手抄写约二百卷书籍。只有河东郡太守元袭经常邀请薛憕屈驾光临,以平等的礼节对待薛憕[3][4]

家庭

曾祖

祖父

父亲

  • 元某,北魏洛州刺史、武公[2]

兄弟

  • 元瑗,北魏平北将军、殷州刺史[5]

参考资料

  1. ^ 《北史·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北海王元颢入洛,宗人薛永宗、脩义等又聚徒作乱,欲以应之。孝通与所亲计曰:“北海乘虚远入,吴兵不能久住,事必无成。今若与永宗等同举,灭族道也。”乃率其近亲,与河东太守元袭婴城固守。
  2. ^ 2.0 2.1 2.2 2.3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君讳袭,字子绪,河南洛阳人也。恭宗景穆皇帝之曾孙,京兆康王之”孙,洛州刺史武公之子。系连宸极,派流大漠,康王弘道以济俗,武公调风”以协时,并勒名关阙,纪绩图篇。君禀和气象,锺美川岳,廉贞孝友,因心自”得,清风峻节,秉襟独远,不假色于朱蓝,宁资深于羽栝。兼错综古今,贯穿”百氏,究群言之秘要,洞六艺之精微。纂思绮合,摛文锦烂,信足方驾应徐,”连横潘左。又工名理,善占谢,机转若流,酬应如响,虽郭象之辨类悬河,彦”国之言如璧玉,在君见之。弱冠除著作佐郎,转司徒主簿。缉釐东观,毗赞”槐庭,籍甚有闻,声实无爽。除辅国将军直阁将军司州治中。京辇混并,諠”讼纷杂,君神明警悟,鉴我清慜,纲领一振,毛目斯理。寻除后将军河东太”守。于时此郡,西接虏,北连胡寇,绛蜀乘间,遂相扇诱,屠村破栅,骤其小”利,凶势既张,顽守郡邑。朝廷以衅发皇畿,忧深旰食,以君文武兼资,故有”□□。既应皇命,仍驰传赴职,广设方略,开示诚信,喻以安危,晓以利害。贼惧威怀德,便相率降散,曾未少旬,部内安辑,乃厉精治端,留心政绪,察言”得理,观色知情,冤诈曲尽,奸伏备彰。匪唯泽洽一邦,固亦润兼京邑。以茂绩克宣,勋庸有著,遂割裂山河,开建茅社。复转平东将军□川太守,未□”之任。君珪璋内映,风飙外发,声迈云中,才超月下。加以□猎道德,组织仁”义,行同规矩,言若准绳。方羽仪宗国,领袖缙绅,而与善芒昧,非命奄及。春”秋四十四,以永安二年六月廿一日终于第。冕旒矜悼,宠锡有加,诏赠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青州诸军事中军大将军青州刺史,谥曰文公。太昌”元年十一月十九日倍葬长陵。天地长久,陵谷或迁,庶陈遗烈,勒铭穷泉。”其辞曰:”周曰维城,汉称磐石,本枝爰敷,华萼允迪。莘莘侯国,峨峨懿蕃,笃生琬琰,”诞出玙璠。高峰独秀,逸翮孤骞,纨辰则仕,绮年从政。延阁有声,台阶无竞,”出内禁牧,实赖我康。共治畿甸,化止灾蝗,世乱道消,贞风难立。高芳徒振,”□辉永戢,图南未至,归北已及。出门耿耿,去国悠悠,亲宾泣陇,徒御悲丘。”初松将密,细草方稠,一朝寂漠,万古回游。
  3. ^ 《周书·卷三十八·列传第三十》:属尔朱荣废立,遂还河东,止怀俊家。不交人物,终日读书,手自抄略,将二百卷。唯郡守元袭,时相要屈,与之抗体。
  4. ^ 《北史·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属尔朱荣废立,怔遂还河东,止怀俊家。不交人物,终日读书,手自抄略,将二百卷。唯郡守元袭时相要屈,与之抗礼。
  5.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平北将军殷州刺史元君之墓志铭”君讳瑗,字仲瑜,河南洛阳人也。景穆皇帝之曾孙,”京兆康王之孙,洛州刺史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