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韦尼克
卡尔·韦尼克 Carl Wernicke | |
---|---|
出生 | 1848年5月15日 普鲁士王国西利西亚省塔尔诺维兹(现波兰) |
逝世 | 1905年6月15日 德意志帝国格雷芬罗达 | (57岁)
母校 | 布雷斯劳大学 |
知名于 | 韦尼克区 感觉性失语症 韦尼克式氏脑病变 韦尼克-科尔萨科夫综合征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精神病学,神经内科 |
机构 | 夏里特 布雷斯劳大学 哈雷大学 |
受影响自 | 狄奥多·梅涅特 |
卡尔·韦尼克(德语:Carl[a] Wernicke,/ˈvɛərnɪkə, -ki/,德语:[ˈvɛɐ̯nɪkə];1848年5月15日—1905年6月15日),德国医师、解剖学家、精神病学家与神经病理学家,知名于其对脑部疾病的病理影响的研究,为韦尼克式氏脑病变和感觉性失语症(又称韦尼克氏失语症)的发现者。他和保罗·布罗卡的研究为特别是言语方面的脑功能定位带来突破性的进展,其中一个掌管语言的脑部区域——韦尼克区更是以其姓氏命名。
生平
韦尼克于1848年5月15日出生于普鲁士王国上西里西亚的小镇塔尔诺维兹[2],即现今属波兰管辖的塔尔诺夫斯凯古雷[3],并在欧本恩的文理中学毕业[4]。
在1870年于布雷斯劳大学取得医学证书后,他当上其附属医院艾勒海利根医院(Allerheiligen Hospital)的助理医师及眼科学教授奥斯特里德·福斯特(Ostrid Foerster)的助理,为期半年。之后他曾担任军队外科医生一段时间,后来回到该间医院,并在海因里希·纽曼(Heinrich Neumann)教授的精神科下工作[3]。纽曼随后引廌韦尼克往维也纳,在狄奥多·梅涅特麾下作六个月的研习[4][5]。这段研习为韦尼克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6]。
在图林根森林发生单车意外后,韦尼克在1905年6月15日于格雷芬罗达伤重不治逝世,终年57岁[7]。
医学生涯
韦尼克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曾获征召担任军队外科医生[2]。而在1876至1878年间,他则是夏里特神经学、神经外科与精神病学中心卡尔·韦斯特法尔教授的大助。之后韦尼克在柏林创立了一所私人神经精神病学诊所,并发表了大量文章[5]。1885年,他接替其导师海因里希·纽曼的位置,成为艾勒海利根医院的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助理医师,同时还在五年后成为该医院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系的负责人[5]。在1904年,韦尼克在哈雷大学担当同样的位置,领导其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门诊部[2]。
对失语症的研究
在保罗·布罗卡发表关于脑部损伤造成的语言障碍(即布若卡氏区)的论文后不久,韦尼克开始研究脑疾病对言语和语言表达的影响。他注意到并非所有语言障碍都是由布若卡氏区受损所致,左后颞上回的损伤也会造成失语缺陷。这区域之后以其姓氏命名作韦尼克区,而相关的疾病则称作韦尼克氏失语症(感觉性失语症)[8][9]。
以其姓氏命名的事物
- 韦尼克氏失语症:接受性或感觉性失语症的同名术语,由颞上回病变引起,患上该病的人无法理解言语或说出有意义谈话内容[10][11]。
- 韦尼克式氏脑病变:因缺乏硫胺引起的急性神经功能障碍,其特点是眼肌轻瘫、共济失调、精神错乱三联征。当与亚急性痴呆病科尔萨科夫症候群相结合时则称作韦尼克-科尔萨科夫综合征[12][13]。
- 韦尼克反应(偏盲性瞳孔反应):指在视网膜的盲部中,对光无直接反应的现象,由赫尔曼·威尔布兰德于1881年第一次使用这描述[14]。
- 韦尼克区:内有听觉性语言中枢和视觉性语言中枢的脑部区域,主要的功能为用来理解单词的意义。
出版书籍
1897年,韦尼克与西奥多尔·契恩一起创办了一个名叫《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月刊》(Monatsschrift für Psychiatrie und Neurologie)的期刊[7]。
其他由韦尼克编写的作品有:
- Der aphasische Symptomencomplex. Eine psychologische Studie auf anatomischer Basis [The aphasic symptom complex: a psychological study from an anatomical basis]; Breslau, M. Crohn und Weigert, 1874.
- Lehrbuch der Gehirnkrankheiten : für Aerzte und Studirende [Textbook of brain diseases: for doctors and students], 1881.
- Über hemiopische Pupillenreaktion [On hemianopsic pupillary response], in Fortschritte der Medicin, 1883, 1: 49–53.[14]
- Grundriss der Psychiatrie in klinischen Vorlesungen [Foundation of psychiatry in clinical lectures], 1894.
- Atlas des Gehirns; Schnitte durch das menschliche Gehirn in photographischen Originalen Atlas of the brain; sections of the human brain from photographic originals], 1897.
- Krankenvorstellungen aus der psychiatrischen klinik in Breslau [Ideas on illness from the psychiatric clinic in Breslau], 1899.
- 文集
- Eggert, Gertrude H. Wernicke's works on aphasia: A sourcebook and review. Mouton. 1977. ISBN 9789027979858.
注释与参考资料
注释
参考资料
- ^ Google Ngram Viewer, "Carl Wernicke" + "Karl Wernicke", 1800-2010, [2013-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3).
- ^ 2.0 2.1 2.2 Carl Wernicke: Biography. fju.edu.tw. New Taipei City, Taiwan: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201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7).
- ^ 3.0 3.1 Carl Wernicke. JRank.org. [201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8).
- ^ 4.0 4.1 Duchan, Judy. Carl Wernicke. A History of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201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6).
- ^ 5.0 5.1 5.2 Keyser, Antoine. Carl Wernicke. Elling, Paul (编). Reader in the History of Aphasia: From Franz Gall to Norman Geschwind.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1994. ISBN 9789027218933.
- ^ Sabine Schuchart: Carl Wernicke verortete psychische Störungen im Gehirn. Deutsches Ärzteblatt 2017, Jahrgang 114, Heft 19 vom 12. Mai 2017, Seite 61
- ^ 7.0 7.1 Carl Wernicke. Who Named It. [201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04).
- ^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DNALC.org. DNA Learning Center. [201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6).
- ^ Types of Aphasia. atlantaaphasia.org. Atlanta Aphasia Association. [201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5).
- ^ Heinrichs, R. Walter. In Search of Madness: Schizophrenia and Neuroscience. online at Google Books. [201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7).
- ^ Wernicke's aphasia. Who Named It. [201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2).
- ^ Truedsson, Mikael; Ohlsson, Bodil; Sjöberg, Klas. Wernicke's Encephalopathy Presenting With Severe Dysphagia: A Case Report. Alcohol and Alcoholism (Medical Council on Alcoho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05-01, 37 (3): 295–296 [2017-01-17]. PMID 12003921. doi:10.1093/alcalc/37.3.2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 ^ Wernicke-Korsakoff syndrome. MedLine Plus.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01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4).
- ^ 14.0 14.1 Wernicke's pupillary reaction. Who Named It. [201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