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江定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江定仙(1912年11月10日—2000年12月23日),中国音乐教育家、学院派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也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通过融合中国民乐西方音乐的技法,为许多中国民乐谱曲,推动了中国民乐的发展。

生平

1912年11月10日,江定仙于出生于武汉桥口江家墩,其父江家瑞曾参加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后与陈潭秋董必武一起于1920年在国立武昌高师教书。江定仙则在国立武昌高师附小读书时接触音乐,曾学唱当时流行的《明月之夜》、《葡萄仙子》以及革命歌曲《工农兵联合起来》、《国际歌》、《少年先锋队队歌》等,亦曾学习演奏竹、铜,之后又参加了学生组织了丝竹乐演奏会,演奏过《梅花三弄》等曲目。此外他还学习了五线谱风琴[1]

临近北伐,武昌高师的政治气氛变得浓厚起来,江定仙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曾为陈潭秋递送过密信和传单。他读上高师附中不久后,该校因学生反对石瑛而遭到查封,故而转读武汉中学。1927年七一五事件发生,江定仙与家人辗转匿名前往上海,并以李仲超之名入读上海艺术大学音乐系,但这所学校在半年后也遭到查封。1928年考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一年半后因与其他六位同学反对学校解聘钢琴老师冷韵琴而被以“闹风潮”之名开除,该校还通告上海其他学校要求不得录取这七人。[1]

江定仙借机恢复原名,在1930年考中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今上海音乐学院),师从作曲家黄自,为黄自“四大弟子”之一,同时随鲍里斯·查哈罗夫辅修钢琴,由此获得双学位。在这里学习期间他创作了一系列歌曲及钢琴曲,包括《挂红灯》、《南乡子》、《岁月悠悠》、《何处望神州》和《静境》等。他创作的《摇篮曲》获亚历山大·齐尔品“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二等奖。他在配乐上也有一定研究,曾为《生死同心》谱写主题曲《新中华进行曲》,还给曹禺的《原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塞上风云》配乐。[1][2][3]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断学业,辗转湘、鄂、川地区,发表《打杀汉奸》、《为了祖国缘故》、《抗战到底》等爱国歌曲。他和自己的学生一起成立搜集、研究民族音乐的“山歌社”,用钢琴为民歌配乐,著成《中国民歌选》。他编配的《康定情歌》尤其著名,伍正谦喻宜萱曾在国内各地及伦敦巴黎演唱此曲。[1]

1942年他成为担任国立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抗战结束后随学院从重庆青木关搬到南京,支持当时的五二〇运动等学生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地搜集民乐,在1961年成为学院副院长。这一时期的作品包括《烟波江上》、《民歌九首》、《十送红军》、《在新建设的城市》等。他曾为《早春二月》配乐,但这部电影被康生定为“大毒草”,他也受此牵连而在文革中受到迫害。文革结束后继续在中央音乐学院任职,1993年被聘为终身教授。[1][4]

2000年1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5]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陈宜平. 著名音乐教育家江定仙. 炎黄春秋. 2005 [201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7). 
  2. ^ 陈曰,江定仙艺术歌曲和声研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 肖阳、钱仁平,江定仙先生与“国立音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黄钟》,2013年03期
  4. ^ 刘再生、蔡梦,《早春二月》电影音乐创作的前前后后——江定仙遭遇批判折射“共和国”初期音乐的历史曲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音乐学》,2013年02期
  5. ^ 江定仙同志逝世. 人民日报. 2001-01-08: 4. 

外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