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范宅 (宁波)

坐标29°52′33.952″N 121°32′24.788″E / 29.87609778°N 121.54021889°E / 29.87609778; 121.5402188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9°52′33.952″N 121°32′24.788″E / 29.87609778°N 121.54021889°E / 29.87609778; 121.54021889

范宅
范宅入口
海曙区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迎凤街130号
时代
认定时间1981年12月

范宅旧称西湖范氏察院前范家,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迎凤街130号。范宅建于明万历天启年间,是范仲淹第十七世孙范亿所修建,现为宁波市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住宅建筑、著名旅游景点。1981年12月,范宅被公布为海曙区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范宅建于明万历、天启年间,是范仲淹第十七世孙范亿所修建的私人住宅,后住户逐渐增加到70多家。[1][2]1981年12月,范宅被公布为海曙区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年久失修,1995年海曙区政府启动了范宅的拆迁改造工程。在这次维修改造中,有关部门先后提出了两个方案,一为拆除当时被误认作清时所建的两侧及后进建筑而保留主体,二为保留整体建筑并恢复至明时建筑风格。经过考察研究最终采取了方案二。[3]1997年7月,范宅维修改造完成向社会开放,成为了一个古玩市场。[4]2017年3月,海曙区政府对中山路沿线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整修,范宅包含在内。[5]

结构

范宅整体坐北朝南,为木结构建筑,现存建筑占地约2100平方米。位于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影壁、前进、中楼、后楼,两侧建有厢房,自北向南屋脊依次升高,整体成一日字形。建筑大门坐西朝东,门上有“大夫第”横匾。[6]建筑总体共三进,第一进为面宽三间二弄带左右挟屋的单檐硬山式,细节较为精致,月梁、雀替等有阴刻,照壁上下边有卷草砖雕。第二进主体和一进类似,唯南北延伸和一进挟屋相连,北与后进相连区别于一进。后进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其二层设有透光、通风、防盗之用带直条木栏杆的窗户。[7]

参考文献

  1. ^ 广华, 王. 甬城瑰宝话范宅. 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2007-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2. ^ 杏荣, 刘. 范宅整修与开放. 宁波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1). 范宅在人间沧桑400余年,而聚居者日众,达70余户 
  3. ^ 杏荣, 刘. 范宅整修与开放. 宁波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1). 1996年1月16日上午,陈守义、宋小六两位副市长再次召集市规划局、文化局、房地局、市政公用局和海曙区政府的有关负责同志,就范宅改造总体规划方案进行了专题研究。会议同意海曙区政府提出的范宅改造总体规划第二方案,即保留整体建筑,恢复明代建筑风格,正门设在南面朝东方向;拆除周围建筑,以园林绿地布置与范宅相协调。 
  4. ^ 范宅的前世今生. 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7-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7).  范宅是现今宁波一个很有名的古玩市场。 
  5. ^ 之润, 章. 范宅修缮整治工程即将启动. 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2017-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6. ^ 冠夏, 吴. 范宅的前世今生:现今宁波一个很有名的古玩市场. 中国宁波网. 2013-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0). 现存的范宅,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前进、中楼、后楼,两侧是厢房,大门、仪门在前进东侧,大门坐西朝东,三开间,门前上方置“大夫第”横匾一方;大夫即指范廷谋。该宅整体建筑呈“日”字形,但从左右厢房的后走廊与第三进的后走廊相接,又与第二、三进的前走廊相连来看,又呈“月”字形,暗寓一“明”字,独具匠心。 
  7. ^ 范宅. 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2006-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该宅共三进,整体结构与部分装饰保存尚好。第一进主体为单檐硬山式,面宽三间二弄,带左右挟屋,其中明间拾梁式,前后檐柱柱头卷杀,上承十字斗拱,下坐鼓形柱础;次间为穿斗式,前后檐柱同明间,两挟屋隔山墙紧贴左右弄,用材较堂厅小,在梁架加工装饰上,该进较其它两进更为精致细腻,如月梁、雀替等都有线条流畅明快的阴刻,照壁上下边均有卷草砖雕。第二进主体结构基本与前进相同,而左右各布置东西方向的楼房,不同于前进的挟屋,楼房向南北延伸至与前进挟屋相连,北方后进相接,使其形成一个封闭式建筑群。后进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檐角略起翘,上层外围窗前,有直条木栅栏,以起到透光、通风及防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