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西昆酬唱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崑酬唱集》,简称《西崑集》,2卷,北宋杨亿编著,与《册府元龟》同时产生。由于此书的流行,产生了西昆体

“西昆”是指西方昆仑之山,系取自《穆天子传》之“天子升于昆仑之丘,至于群玉之山,先王之所谓册府。”据此,后人称帝王藏书的秘阁为册府。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编纂《册府元龟》团队中,杨亿与刘筠钱惟演等十七位文学家预修《册府元龟》之馀,[1]写诗唱和,并把这些诗编辑成集,共250首,多学李商隐,用事深密,追求辞藻的华丽,堆砌典故。杨亿在《西昆酬唱集序》中说:“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发于希慕,更迭唱和,互相切劘。”集中所收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诗作分别为75首、73首和54首,占总数的五分之四以上;此外有李宗谔7首、陈越1首、李维3首、刘骘5首、刁衎2首、任随3首、张咏2首、钱惟济2首、丁谓5首、舒雅3首、晁迥5首、崔遵度1首、薛映6首、刘秉6首等人作品。[2]《西昆酬唱集》行世后,风行一时,“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崑体,由是唐贤诸诗集几废而不行”。[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后欧、梅既出,诗格一变,亿等之派遂微。然其组织工致,锻炼新警之处,终不可磨灭。”《西昆酬唱集》中某些作品有其寓意,例如《宣曲》诗便有讽刺古代帝王后宫荒淫之意,因被检举为隐射当朝,宋真宗下诏禁止浮文。[4]

按《藏园群书经眼录》,西昆酬唱集有嘉靖十六年张𫄧玩珠堂刊本、清代古香楼刊本、影宋精写本、杨绍和海源阁旧藏精写本以及赵作肃见山堂刊本。[5]其中的海源阁抄本为万历朝钱允治手抄。[6]莫友芝《郘亭书目》谓之清写本,有误。[7]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王仲荦所撰《西昆酬唱集注》。

注释

  1. ^ 西昆酬唱人数有十七或十八人之争论。杨亿撰《西昆酬唱集》序,自言与钱惟演、刘筠“更迭唱和”,又云“其属而和者又十有五人”。杨、刘、钱三人加十五人则共十八人。而今本《西昆集》只有十七人,实则脱漏馆职王曾此人。《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八〇《后村诗话》云:“王沂公(即王曾)只有一篇在卷末。”
  2. ^ 王仲荦《西昆酬唱集注》前言
  3. ^ 欧阳修《六一诗话》:“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体。”
  4. ^ 《长编》引江休复《嘉祐杂志》所云:“上在南衙,尝召散乐伶丁香,昼承恩幸,杨、刘在禁林作宣曲诗,王钦若密奏,以为寓讽,遂助令戒僻文字。”
  5. ^ 藏园群书经眼录
  6. ^ 藏园批注楹书隅录
  7. ^ 藏园批注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参考文献

  • 肖瑞峰. 重评《西昆酬唱集》中的杨亿诗[J]. 文学遗产, 1984(1): 6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