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Camphora/Temp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虎丘本是位于苏州古城西北隅七里处、孤立于平地之上的一座山丘,因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丰富的人文景观,自古以来即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在此无数的诗辞。1981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十七枚《祖国风光》邮票,虎丘与长城黄果树瀑布等一同入选其中。

历史

虎丘古称海涌山,生成于中生代侏罗纪末期,由熔岩冷凝堆积而成。传说在苏州地区仍是海洋的远古时代,虎丘曾是一座随着海潮时隐时现的小岛,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最终从海中涌出,成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因而被称为海涌山。

虎丘最早的人文历史与春秋时期霸主之一的吴王阖闾有关,传说虎丘是阖闾的离宫所在。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阖闾在吴越之战中负伤而卒,其子夫差把他埋葬在虎丘山中。据《越绝书》载,当时出动了十万人治葬,铜椁三重,水银为池,并有扁诸、鱼肠等三千把宝剑殉葬。又传说阖闾下葬后三日,其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此称为虎丘[1]。据载越王勾践秦始皇和东吴孙权都曾来此探求宝剑。

1955年苏州市政府为维修云岩寺塔,曾抽干剑池之水,在池底找到墓门,其形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墓制形式相符,证明了史书中的记载可信性较高。但考虑到如若发掘,会对虎丘塔等珍贵文物的造成损害,且保存技术不成熟,当时文化部决定不予发掘,因此阖闾墓所在仍旧是个谜。

东晋时,司徒王珣及其弟司空王珉在山下营建别墅,当时佛教盛行,二人遂捐宅为寺,分为东寺、西寺,合称虎丘山寺。虎丘始成佛教名山。有晋高僧竺道生和梁僧憨憨在此住持,留下生公讲台、千人坐、憨憨泉等胜迹与传说。唐时因避讳曾改名武丘,寺名也改为武丘报恩寺。

虎丘的真正成为旅游名胜则与大诗人白居易有关。宝历年间,白居易自杭州调任苏州刺史,在任期间,开挖了一条自阊门至虎丘的山塘河,与运河贯通,并修筑堤岸直达山前,再绕山开凿了环山河。交通的便捷使得虎丘从此游人如织,山塘河堤岸也成了“姑苏第一名街”山塘街,号“七里山塘”。

会昌年间,武宗灭佛,武丘报恩寺遭毁,不久重建,合东西二寺为一寺,改建于山上。五代时期,苏州所属的吴越国历代国主笃信佛教,虎丘的寺院和胜迹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现存的佛塔即建于吴越国时期。

北宋末数百年间,云岩寺屡毁屡建。宋大中祥符年间改名为云岩禅寺,塔名也改为云岩寺塔。清康熙时再次重建,易名为虎阜禅寺。康熙、乾隆下江南时以虎丘为行宫,在山上建起了含晖山馆、文昌阁、千手观音殿、地藏殿等诸多建筑,并多次重修大雄宝殿和虎丘塔。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工商业兴荣,虎丘亦繁盛一时,虎丘庙会、花市、中秋曲会、元宵灯节等皆游者云集。

在清朝后期的太平天国中,虎丘与苏州阊门、寒山寺等名胜皆毁于战火,战后仅余破败的虎丘塔、二山门等少数残迹。如今尚存的古建筑,大多数建于同治光绪年间,民国时期亦陆续修建了不少胜景。

注释

  1. ^ 袁康(东汉)《越绝书·吴地传》:阖庐冢,在阊门外,名虎丘。下池广六十步,水深丈五尺。铜椁三重。澒池六尺。玉凫之流,扁诸之剑三千,方圆之口三千。时耗、鱼肠之剑在焉。十万人筑治之。取土临湖口。葬三日而白虎居上,故号为虎丘。

参考资料

  1. 董寿琪:《虎丘》,苏州:古吴轩出版社,1999年,ISBN 7-80574-358-4
  2. http://www.tigerhill.com 苏州市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