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Camphora/Temp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虎丘本是位於蘇州古城西北隅七里處、孤立於平地之上的一座山丘,因其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悠久豐富的人文景觀,自古以來即被譽為「吳中第一名勝」,歷代文人墨客留下在此無數的詩辭。1981年中國人民郵政發行十七枚《祖國風光》郵票,虎丘與長城黃果樹瀑布等一同入選其中。

歷史

虎丘古稱海涌山,生成於中生代侏羅紀末期,由熔岩冷凝堆積而成。傳說在蘇州地區仍是海洋的遠古時代,虎丘曾是一座隨著海潮時隱時現的小島,歷經滄海桑田的變遷,最終從海中湧出,成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因而被稱為海涌山。

虎丘最早的人文歷史與春秋時期霸主之一的吳王闔閭有關,傳說虎丘是闔閭的離宮所在。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闔閭在吳越之戰中負傷而卒,其子夫差把他埋葬在虎丘山中。據《越絕書》載,當時出動了十萬人治葬,銅槨三重,水銀為池,並有扁諸、魚腸等三千把寶劍殉葬。又傳說闔閭下葬後三日,其金精化為白虎蹲其上,因此稱為虎丘[1]。據載越王勾踐秦始皇和東吳孫權都曾來此探求寶劍。

1955年蘇州市政府為維修雲岩寺塔,曾抽乾劍池之水,在池底找到墓門,其形制與春秋戰國時期的墓制形式相符,證明了史書中的記載可信性較高。但考慮到如若發掘,會對虎丘塔等珍貴文物的造成損害,且保存技術不成熟,當時文化部決定不予發掘,因此闔閭墓所在仍舊是個謎。

東晉時,司徒王珣及其弟司空王珉在山下營建別墅,當時佛教盛行,二人遂捐宅為寺,分為東寺、西寺,合稱虎丘山寺。虎丘始成佛教名山。有晉高僧竺道生和梁僧憨憨在此住持,留下生公講台、千人坐、憨憨泉等勝跡與傳說。唐時因避諱曾改名武丘,寺名也改為武丘報恩寺。

虎丘的真正成為旅遊名勝則與大詩人白居易有關。寶曆年間,白居易自杭州調任蘇州刺史,在任期間,開挖了一條自閶門至虎丘的山塘河,與運河貫通,並修築堤岸直達山前,再繞山開鑿了環山河。交通的便捷使得虎丘從此遊人如織,山塘河堤岸也成了「姑蘇第一名街」山塘街,號「七里山塘」。

會昌年間,武宗滅佛,武丘報恩寺遭毀,不久重建,合東西二寺為一寺,改建於山上。五代時期,蘇州所屬的吳越國歷代國主篤信佛教,虎丘的寺院和勝跡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現存的佛塔即建於吳越國時期。

北宋末數百年間,雲岩寺屢毀屢建。宋大中祥符年間改名為雲岩禪寺,塔名也改為雲岩寺塔。清康熙時再次重建,易名為虎阜禪寺。康熙、乾隆下江南時以虎丘為行宮,在山上建起了含暉山館、文昌閣、千手觀音殿、地藏殿等諸多建築,並多次重修大雄寶殿和虎丘塔。明清時期,蘇州地區工商業興榮,虎丘亦繁盛一時,虎丘廟會、花市、中秋曲會、元宵燈節等皆游者雲集。

在清朝後期的太平天國中,虎丘與蘇州閶門、寒山寺等名勝皆毀於戰火,戰後僅餘破敗的虎丘塔、二山門等少數殘跡。如今尚存的古建築,大多數建於同治光緒年間,民國時期亦陸續修建了不少勝景。

注釋

  1. ^ 袁康(東漢)《越絕書·吳地傳》:闔廬冢,在閶門外,名虎丘。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丈五尺。銅槨三重。澒池六尺。玉鳧之流,扁諸之劍三千,方圓之口三千。時耗、魚腸之劍在焉。十萬人築治之。取土臨湖口。葬三日而白虎居上,故號為虎丘。

參考資料

  1. 董壽琪:《虎丘》,蘇州:古吳軒出版社,1999年,ISBN 7-80574-358-4
  2. http://www.tigerhill.com 蘇州市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