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危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46年伊朗危機
冷戰的一部分
日期1945年11月—1946年12月15日
地點
結果

伊朗獲得勝利

參戰方
伊朗 伊朗帝國

阿塞拜疆人民共和國
馬哈巴德共和國[1]
支持者

 蘇聯
指揮官與領導者

伊朗 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

伊朗 哈吉·阿里·拉茲馬拉[1]

賈法·皮薩瓦里
艾哈邁德·可代里 # 卡吉·穆罕默德 處決
穆斯塔法·巴爾扎尼[1]
艾哈邁德·巴爾扎尼


蘇聯 薩拉赫丁·卡茲莫夫[1]
兵力
伊朗軍隊

阿塞拜疆民兵
12750個佩什梅格步兵和騎兵[1]

  • 庫爾德人部落[1]
傷亡與損失

未知

數百人死亡(據稱為庫爾德人)[1]
未知
總共2000人死亡[2]
1945-1946年自治的阿塞拜疆人民共和國和馬哈巴德共和國

伊朗危機,又稱伊朗—阿塞拜疆危機,由蘇聯拒絕在二戰結束後放棄占領伊朗領土引發。1941年,伊朗親納粹德國的行為令英蘇入侵伊朗。從北部進攻的蘇聯紅軍聯手從中部和南部進攻的英國軍隊同盟國成員,入侵並占領了伊朗國土,之後英美聯軍在伊朗開闢了多條為戰時同盟蘇聯補給重要軍需的路線。

由於截至1941年8月,美國還未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故同盟國當時的成員主要(還包括1939年被德國占領的波蘭及1940年被占領的法國各自的流亡政府)為英國與蘇聯,兩國在1941年6月德軍入侵蘇聯後結成盟友。盟軍占領伊朗後達成協議,同意在軸心國停止敵對活動6個月後撤出伊朗境內,然而在1946年初期限到來之際,斯大林治下的蘇聯卻拒絕撤軍而繼續留在伊朗,與此同時支持蘇聯的伊朗人宣布伊朗西北部的阿塞拜疆地區獨立成為阿塞拜疆人民共和國[3]而早在1945年底,伊朗庫爾德人就在蘇聯的支持下於伊朗西北部成立了馬哈巴德共和國。兩個地區相繼分裂後,由蘇聯提供武裝支持與協助訓練的庫爾德人阿塞拜疆族民兵組成的聯盟參與到了蘇聯與伊朗的戰爭中,[1]結果導致了約2000人死亡。在伊朗總理艾哈邁德·蓋瓦姆的談判與美國對蘇聯施加外交壓力的情況下,蘇聯最終選擇從伊朗撤軍。這場危機被後人視為冷戰萌芽時期美蘇衝突的表現之一。

1946年伊朗危機

背景

納粹德國撕毀了與蘇聯締結的友好條約並於1941年6月入侵蘇聯後,英國與蘇聯出於防患於未然的需要,以利用伊朗作為租借法案向蘇聯提供軍需補給的門戶為藉口,在1941年8月25日聯合入侵並占領了伊朗。[4]入侵後伊朗巴列維王朝國王禮薩汗被迫退位並流亡至毛里求斯,而他的兒子、當時的太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則被指定為新國王。新國王於1942年1月與英蘇簽訂了「三國條約」,條約中聲明當下英蘇軍隊在伊朗的出現並非「侵略」、伊朗加入英蘇聯盟和聯軍將在戰爭結束後6個月之內撤出伊朗境內。[4]

占領伊朗後,美英聯軍將其作為向蘇聯運輸戰略物資的重要補給線,用以資助蘇聯對抗納粹德國。在此過程中,約30000非戰鬥美軍士兵來到伊朗運送這些物資,由於伊朗作為補給線發揮了重要作用,後人將這條伊朗境內的補給線稱為「通往勝利的橋梁」。在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上,同盟國三巨頭的領導人向伊朗做出了關於戰後恢復其主權和領土完整及協助其進行戰後重建和發展的保證。[4]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5年的波茨坦會議後的德軍正式投降後結束,但斯大林拒絕了丘吉爾的關於提前從伊朗撤軍的提議。[5]1945年9月日本投降後,美英軍隊先後在條約規定期限內撤出了伊朗境內,而蘇聯不僅拒絕接受1946年3月2日作為「三國條約」中規定的撤軍的最後期限,還反而向伊朗增派了駐軍。到1945年12月中旬,憑藉着紅軍和秘密警察的力量,蘇聯已在伊朗境內扶植了兩個親蘇的「人民民主共和國」——[4]賈法·皮薩瓦里領導的阿塞拜疆人民政府卡吉·穆罕默德英語Qazi Muhammad領導的庫爾德人政權馬哈巴德共和國

阿塞拜疆人民共和國

阿塞拜疆民主黨於1945年9月由吉蘭省革命運動的長期領導人賈法·皮薩瓦里創建,並很快在伊朗阿塞拜疆地區傳播開來,且在1945年9月的第一周藉助蘇聯軍隊的暗中力量於當地發動了一起政變[6]政變發生後,阿塞拜疆民主黨聲稱已取得了對伊朗阿塞拜疆的控制,並承諾進行自由民主的改革,且解散了當地的共產主義政黨伊朗人民黨的分支。[7][8]

1945年9月下旬,在阿塞拜疆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屆國會上,阿塞拜疆民主黨授權成立了一支由農民民兵組成的軍隊,並宣布伊朗阿塞拜疆「成為了一個由39人組成的全國性和非執行性的委員會領導下的國家」。[9]該國唯一一任總理是艾哈邁德·可代里。

蘇聯在一開始大力扶持這個新的自治實體,並阻止伊朗軍隊重新奪回該區域的控制權,但蘇聯很快便從該地區撤軍。1946年12月伊朗軍隊在蘇軍撤離後攻入伊朗阿塞拜疆,賈法·皮薩瓦里和他的內閣成員倉皇逃跑至蘇聯避難。[10][11]

馬哈巴德共和國

馬哈巴德共和國在1945年12月宣布成立,[1]伊朗西北部的庫爾德人城市馬哈巴德的宗教和名義領袖卡吉·穆罕默德英語Qazi Muhammad在蘇聯的大力扶持下擔任這個共和國的領導人,[1]當地的毛拉穆斯塔法·巴爾扎尼在蘇聯的反對下擔任新成立的馬哈巴德軍隊佩什梅格的重要職位。[1]在取得了巴爾扎尼毛拉與其他約60名庫爾德部落領導人的支持後,伊朗庫爾德斯坦民主黨推出了黨綱,並於1946年1月22日選舉卡吉·穆罕默德作為馬哈巴德第一任總統。[1]

佩什梅格軍隊是由蘇聯軍官上尉薩拉赫丁·卡茲莫夫組織和訓練的。[1]為了擴大自己在當地的控制力,蘇聯選派了至少60名庫爾德族民兵送往蘇聯控制的阿塞拜疆地區接受專業軍事訓練。這支軍隊總共由70名現役軍官、40名士官和1200名低等士兵組成。[1]

1946年4月24日,馬哈巴德與毗鄰的阿塞拜疆人民共和國簽訂了軍事合作協議。五天後的4月29日,第一庫爾德軍團在馬哈巴德東南角的卡拉瓦遭遇了裝備有大炮與騎兵的精良伊朗軍隊。[1]在此次交戰中,巴爾扎尼指揮的佩什梅格軍隊成功地擊退了接近卡拉瓦的伊朗正規軍,伊朗軍隊共21人死亡、17人負傷、40人被俘虜,這是馬哈巴德的第一場勝仗。

外交壓力與支持

美國向蘇聯施加了強大壓力,要求蘇聯從伊朗撤軍並減少在當地的影響力。在美國官方表示抗議後,聯合國安理會於1946年1月30日表決通過了二號決議;蘇聯在1946年3月24日作出回應,承諾立即撤出紅軍,但實際上仍延遲了數周后方撤離伊朗。由於蘇聯撤出伊朗後初期仍在干預伊朗內政,伊朗在得到美國的支持後向聯合國安理會表達了抗議,促使安理會相繼通過了三號決議五號決議。1946年12月中旬,美國表示支持伊朗國王派兵收復馬哈巴德和阿塞拜疆地區。[4]伊朗軍隊開始行動後,阿塞拜疆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逃到蘇聯控制的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避難,而馬哈巴德共和國的領導人則被逮捕,在經過審判後處以絞刑。1947年,馬哈巴德的領導人在當地的察哈爾·查拉庫廣場英語Chahar Cheragh Square被絞死。

1947年,危機的下一階段關注點轉移到了蘇聯在伊朗北部石油的利益上。在當年的伊朗伊斯蘭議會選舉英語Majlis後,新當選的議會代表們消極地處理蘇伊石油協定問題,該協定1946年3月達成,在蘇聯的脅迫下伊朗在協議中授予蘇聯51%的油田所有權和實際控制權。1947年9月11日,美國駐伊朗大使喬治·艾倫英語George V. Allen公開譴責有外國政府利用恐嚇和脅迫的方式保護其在伊朗的商業特權,並承諾美國政府會完全支持伊朗自由控制其自然資源的權力。有了美國明確的支持,1947年10月22日伊朗議會以102:2的票數拒絕批准與蘇聯的石油協議。[4]

冷戰

此次危機是冷戰萌芽初期的表現之一,也是美蘇在二戰盟友關係結束後日益緊張的關係的見證。根據喬治·蘭澤斯基英語George Lenczowski《美國總統與中東》 (American Presidents and the Middle East)一書中的說法,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的這一系列做法出於他對蘇聯體制的性質與蘇聯的擴張主義沙文主義傾向的認知,也基於他對對付蘇聯的威脅和侵略行為的推回圍堵等冷戰政策的堅定信仰,而這一系列動作也為美伊關係奠定了基礎。[4]

蘇聯在西亞無處不在地擴張影響力導致了杜魯門主義的誕生。根據杜魯門主義,之後的歷任美國總統都繼承了對伊朗的經濟和技術援助的政策並不斷加以擴增與修復,並加強伊朗的軍備力量、建立更密切的文化聯繫,並整合伊朗到包含「中部公約組織」的其他中東與波斯灣國家的地區安全體系。[4]

參見

注釋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Michael G. Lortz.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he Kurdish Warrior Tradi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eshmerga. pp.27-29. 存档副本 (PDF). [2014-10-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0-29). 
  2. ^ 存档副本. [2011-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1). 
  3. ^ All the Shah's Men, Kinzer, p.65-66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喬治·蘭澤斯基英語George Lenczowski, American Presidents and the Middle Eas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990), p. 7-13
  5. ^ 哈里·杜魯門, Memoirs, Vol. 1: Years of Decision (1955), p.380, cited in Lenczowski, American Presidents, p.10
  6. ^ Ervand Abrahamian. "Communism and Communalism in Iran: The Tudah and the Firqah-I Dimukra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ddle East Studies, Vol. 1, No. 4. (Oct., 1970), p. 291
  7. ^ Sepehr Zabih.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Iran, Berkeley, 1966, p. 99
  8. ^ Ervand Abrahamian. Iran between Two Revolutions, Princeton, 1982, pp. 217-218
  9. ^ Fred H. Lawson. "The Iranian Crisis of 1945-1946 and the Spiral 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ddle East Studies, Vol. 21, No. 3. (Aug., 1989), p. 316
  10. ^ Azerbaijan Crisis (1947-1948). [2016-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6). 
  11. ^ Iran in World War II. [2016-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6). 

拓展閱讀

  • André Fontaine, La guerre froide 1917–1991, Edestermann: "Kurdish Independence and Russian Expansion", 外交事務, Vol. 24, 1945–1946, pp. 675–686
  • George Lenczowski, Russia and the West in Iran (194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