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實證主義
反實證主義(又名反自然主義、解釋主義或否定主義)是社會學中的一種理論立場,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歐洲大陸興起的與實證主義相對立的主觀主義社會學。它反對實證主義社會學從自然科學中尋找可以運用於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方法,提出需要不同的認識論來研究社會領域,[1]從個人的主觀動機或體驗中尋找認識社會的方法,試圖以個人行動的主觀根源說明人的活動、社會關係、社會結構和社會發展,從而形成了反實證主義思潮。[1]
解釋主義由對後實證主義不滿的研究人員中發展起來,他們認為後實證主義的理論不夠全面性,難以反映人類互動中的細微差別和可變性。解釋主義是一種受哲學框架影響的歸納實踐,如解釋學、現象學和符號互動論。[2]解釋性方法被用於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包括歷史、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等等。
內容
了解反實證主義首先要了解實證主義;實證主義認為,社會學家可以像自然科學家那樣去客觀觀察和測量社會現象。這一主張暗示作用於自然界的法則同樣適用於人類社會,因而自然科學的方法論同樣也適用於人類社會的研究。而反實證主義方法論認為,人是有意識、有差異性的生物,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不同,有獨特的性質,因此自然科學的方法論並不適用於人類社會的研究。
德國社會學家狄爾泰利用社會現象的特殊性批判了實證主義。他認為:人具有自由意志,人的行為是無規律、無法預測的。社會歷史事件都是獨特的、偶然的,不存在普遍的歷史規律。因此,不能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人和社會,而需要以人文學科的主觀方法對具體的個人和事件進行解釋和說明。[3]
社會學現象學派否定了實證主義的許多假設。他們主張社會學研究應當通過對社會環境和個人境遇的實地考察,深入到行為者的意義與動機的領域,揭示出指導人們行動的內部邏輯。社會學的主要任務是具體而微地描述實際的社會生活,而不是探尋並不存在的社會規律。
歷史
18世紀
從18世紀早期的Giambattista Vico開始啟蒙,到孟德斯鳩的延續,自然史研究和人類史研究是各自獨立的知識探究領域。自然歷史不同於人類創造的人類歷史,是不受人類控制的。因此,自然界和社會領域之間認識論的區別影響了反實證主義。 自然界只能通過其外部特徵來理解,而社會領域可以通過外部和內部來理解和認識。[4]
19世紀初
以黑格爾(Hegelians)派為首的知識分子提出了對經驗社會分析前景的質疑。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在正式社會科學建立之前就去世了,但仍然拒絕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的社會學實證主義——儘管他試圖建立一個歷史唯物主義者的社會科學。[5]
埃米爾·涂爾幹(Émile Durkheim)增強的實證主義是現代學術社會學和社會研究的基礎,但仍保留了其前身的許多機械元素。威廉·狄爾泰(Wilhelm Dilthey)等解釋學家詳細闡述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區別('Geisteswissenschaft' ),而像海因里希·李凱爾特(Heinrich Rickert )這樣的新康德主義哲學家堅持認為,社會領域及其抽象的意義和象徵意義與科學的分析方法不一致。 與此同時,埃德蒙·胡塞爾(Edmund Husserl)通過現象學的標題否定了實證主義。[6]
20世紀
[Sociology is ] ... the science whose object is to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social action and thereby give a causal explanation of the way in which the action proceeds and the effects which it produces. By 'action' in this definition is meant the human behaviour when and to the extent the agent or agents see it as subjectively meaningful ... the meaning to which we refer may be either (a) the meaning actually intended either by an individual agent on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occasion or by a number of agents on an approximate average in a given set of cases, or (b) the meaning attributed to the agent or agents, as types, in a pure type constructed in the abstract. In neither case is the 'meaning' thought of as somehow objectively 'correct' or 'true' by some metaphysical criterion. This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mpirical sciences of action, such as sociology and history, and any kind of a priori discipline, such as jurisprudence, logic, ethics, or aesthetics whose aim is to extract from their subject-matter 'correct' or 'valid' meaning.
尤其是通過齊美爾的工作,社會學獲得了一種超越實證主義數據收集或宏大的、確定性的結構法則體系的可能特徵。齊美爾一生與社會學學院相對隔絕,他對現代性的獨特分析更像是現象學和存在主義作家,而不是像Comte或涂爾幹,他們特別關注社會個性的形式和可能性。[8]他的社會學對人類感知的局限性進行了新康德主義的批判。[9]
代表學派
反實證主義有學派之分,代表學派主要有法蘭克福學派、新康德主義、現象學社會學和符號互動論等。[2]
法蘭克福學派
德國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的理論家們在20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間創立了一種跨學科的社會政治觀點。他們建立了反實證主義傳統的批判理論。
拒絕「科學主義」將進一步促進反實證主義;或者作為意識形態的科學。尤爾根·哈貝馬斯在他的《論社會科學的邏輯》( 1967年)中認為,「將所有科學吸收到一個自然科學模型中的統一科學的實證主義論點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社會科學和歷史之間的密切關係,以及它們是基於對意義的特定情境的理解,而這種理解只能通過解釋學來解釋...光靠觀察是無法接近象徵性的預設現實的。」[10]
社會學家齊格蒙特·鮑曼認為,「我們表達道德關懷和認同他人需求的天生傾向,在現代性中被實證主義科學和教條主義官僚所扼殺。如果另一個不『符合』現代社會認可的分類,它就可能被消滅。」[11]
新康德主義
反對實證主義的統一科學觀,主張在自然科學和精神科學即人文科學之間做出區分。
現象學社會學
20世紀60年代後,在美國興起了一種主觀主義社會學理論——現象學社會學。
符號互動論
符號互動論是 20 世紀中發展起來的社會學觀點。
存在主義社會學
產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
擬劇論
是藉助戲劇的延伸從而對人的日常生活行為進行研究。
其他相關理論
參考文獻
- ^ 1.0 1.1 Macionis, John J.; Gerber, Linda M. Sociology [社會學]. Toronto: Pearson Canada. 2011: 32. ISBN 978-0-13-700161-3.
- ^ 2.0 2.1 Miller, K. (2004). Interpretive Perspectives on Theory Development. In Communication Theories: Perspectives, Processes, and Contexts (pp. 46–59). Boston, Massachusetts: McGraw-Hill. 米勒,K.(2004 年)。 理論發展的解釋性觀點。 在《傳播理論:觀點、過程和背景》中(第 46-59 頁)。 馬薩諸塞州波士頓:麥格勞-希爾。
- ^ 參見卷的附錄。 I of the Gesammelte Schriften in Dilthey, Introduction to the Human Sciences trans. Ramon J. Betanoz,「附錄:手稿的補充材料」,1988 年,第 3314- 頁。
- ^ 「Hamilton」漢密爾頓, 「Peter」彼得. 寫於London. Knowledge and Social Structure [知識與社會結構]. 倫敦: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勞特利奇和凱根保羅. 1974: 4. ISBN 978-0710077462 (英語).
- ^ Jordan, Zbigniew A. The Evolution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 Philosophical and Sociological Analysis. New York: Macmillan. 1967: 131, 321.
- ^ Outhwaite, William, 1988 Habermas: Key Contemporary Thinkers, Polity Press (Second Edition 2009), ISBN 978-0-7456-4328-1 pp. 20–25 奧思韋特,威廉,1988 年《哈貝馬斯:關鍵的當代思想家》,政治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ISBN 978-0-7456-4328-1,第20-25頁
- ^ Weber, Max The Nature of Social Action in Runciman, W.G. 'Weber: Selections in Transl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 7.
- ^ Levine, Donald (ed)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1. p. xix. 萊文,唐納德(編輯)「齊美爾:關於個性和社會形式」芝加哥大學出版社,1971 年
- ^ Levine, Donald (ed)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1. p. 6. 萊文,唐納德(編輯)「齊美爾:關於個性和社會形式」芝加哥大學出版社,1971 年 第6頁
- ^ Outhwaite, William, 1988 Habermas: Key Contemporary Thinkers, Polity Press (Second Edition 2009), ISBN 978-0-7456-4328-1 p. 22 奧思韋特,威廉,1988 年《哈貝馬斯:關鍵的當代思想家》,政治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ISBN 978-0-7456-4328-1,第22頁
- ^ John Scott. Fifty Key Sociologists: The Contemporary Theorists. Routledge. 2006. p. 19 約翰斯科特《五十位關鍵社會學家:當代理論家》 勞特利奇 2006 年第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