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鞍華
許鞍華 | |||||||||||||||||||||||||||
---|---|---|---|---|---|---|---|---|---|---|---|---|---|---|---|---|---|---|---|---|---|---|---|---|---|---|---|
導演 | |||||||||||||||||||||||||||
羅馬拼音 | Hui On-Wah | ||||||||||||||||||||||||||
英文名 | Ann Hui | ||||||||||||||||||||||||||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 | ||||||||||||||||||||||||||
出生 | |||||||||||||||||||||||||||
職業 | 電影導演、監製、編劇、演員 | ||||||||||||||||||||||||||
語言 | 粵語、普通話、英語 | ||||||||||||||||||||||||||
教育程度 | 香港大學文學 倫敦電影學院電影課程 | ||||||||||||||||||||||||||
出道地點 | 英屬香港 | ||||||||||||||||||||||||||
出道日期 | 1975年 | ||||||||||||||||||||||||||
出道作品 | 《瘋劫》 | ||||||||||||||||||||||||||
代表作品 | 《瘋劫》 《投奔怒海》 《女人四十》 《天水圍的日與夜》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桃姐》 《黃金時代》 《明月幾時有》 | ||||||||||||||||||||||||||
活躍年代 | 1979年-至今 | ||||||||||||||||||||||||||
經紀公司 | 無線電視 (1975年-1979年) | ||||||||||||||||||||||||||
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 |||||||||||||||||||||||||||
|
許鞍華,BBS,MBE(英語:Ann Hui,1947年5月23日—),香港電影導演、監製、編劇,出生於遼寧鞍山,是香港電影新浪潮代表人物。電影作品涉獵多種不同範疇,包括文學改編、武俠巨著、半自傳體、女性議題、社會現象、政治變遷、以至驚慄電影[1],曾六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1983年、1996年、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三次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1999年、2011年和2014年),是金像獎最佳導演紀錄保持者,也是金馬獎最佳導演次數最多的四人之一(另三為李行、杜琪峯與侯孝賢),曾任香港導演會會長。2011年獲亞洲電影大獎頒發終生成就獎。2016年,受邀擔任第53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2017年6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宣布許鞍華成為奧斯卡評委會成員。2020年獲得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授予的「終身成就金獅獎」,成為全球首位獲得該獎項的女導演。[2]2022年再度受邀擔任第59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2024年受邀擔任第74屆柏林影展評審。
香港電影金像獎至今只有兩部大滿貫作品(即一部電影同時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男、女主角)且都出自許鞍華之手,分別為第15屆的《女人四十》和第31屆的《桃姐》。
早年生活
1947年5月23日,許鞍華於國共內戰四平戰役期間生於遼寧鞍山,父親是國民黨文書,母親是日本人[3]。幼年於澳門渡過[3]。五歲時到香港,定居北角[4],小學就讀聖保祿學校(小學部),中學就讀聖保祿學校,後於香港中學會考英文科考試中取得A級成績。1972年香港大學畢業,主修英文及比較文學獲授碩士學位,然後於1972年至1974年間再到倫敦電影學校進修電影[5]。
1975年回港前去過新加坡,幫同學做副導演,數月後返回香港為胡金銓辦公室等他開戲替他做副導演;父親認識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總經理余經緯,余叫許鞍華見周梁淑怡,她安排許鞍華做編導[6]:1。之後拍攝《奇趣錄》、《CID》、《北斗星》等作品[6]:1-3。1977年,轉往香港廉政公署拍攝宣傳反貪污電視片《ICAC》,同年10月正發生警廉衝突,一批警員衝進廉政公署的執行處,大肆搗亂及傷人事件。電視片其中兩集因涉及警察題材而被禁播,包括:《查案記》以影射前總警司葛柏因涉貪污候查期間潛逃,幾經周折才能引渡回港審訊[7] 以及《男子漢》描寫警方包庇離島漁村黃賭毒活動,警署長與下屬收受黑錢,新來的警員不願同流合污,向廉署告發警隊的黑幕[8]。
越南三部曲
1978年轉任香港電台,拍攝紀錄片及短篇電視劇,其中《獅子山下》拍攝的十六米釐電影作品《來客》以1970年代末大量越南船民偷渡來港為題,描述十多歲的冒死流亡來港者的遭遇以及後來遭遇的挫敗、歧視、漠視以至剝削[9],成為日後許鞍華「越南三部曲」之首。
1981年,《胡越的故事》繼續描寫船民問題,越南華僑胡越幾經辛苦偷渡到港,得香港筆友幫助啟程往美國,中途卻滯留菲律賓前路不明,描寫偷渡的艱苦、戰爭回憶、難民營的險惡、唐人街的危機四伏。
1982年由左派影星夏夢出資,在海南島拍攝的《投奔怒海》,以1978年越共統一後的越南為背景,描寫思想左傾的日本記者芥川汐見重臨峴港,目睹越南戰後真實社會和政治的紛亂狀況(地雷遍野、槍斃私刑、街童孤兒),青年想賄賂區內軍官乘船逃離越南,卻誤墮死亡圈套。電影上映時正值中英展開第一輪香港前途問題談判,面對前途不明朗的憂慮,劇中越共背景影射當時中共發動文革造成的一片亂局,角色面對的困境亦反映香港人對文革、政治運動以至中國共產黨根深蒂固的恐懼,被視為香港難得充滿政治色彩及本土特色的國際電影[10]。
許鞍華稱:「我其實不識政治。在1980年,我完全不知文革的具體情況,也不知下鄕、下放等是甚麼一回事,總之,印象模糊,只是聽聞過,但冇切身感覺。我當時只是honestly去拍一個越南故事,我冇諗過要影射大陸,但是戲出到來人人都話似寫大陸,連我自己都覺得似,但當時真是無此用心。《投奔怒海》不是要突出共產黨政治,而是生活感。戲的生活感突出,只需花少許筆墨,劇情裡點滴的壓逼感就可以烘托出來,強而有力。我冇意好具體而微去講壓逼,相反是好具體而微的刻劃生活。我看過很多有關越南生活的紀錄片,做了很多research,因為我好fascinated,在街上見到人在洗東西,橋又有各樣形狀,我好有興趣。戲寫得真實,所以人們覺得壓迫感也真實。我用了好多功夫去present一個我想像中的越南,結果人們覺得好真,我自己也好奇怪,其實自己也未去過越南。對我們拍戲的人,結局是一個problem,不是一個主題。我不會將message放在個結局表達出來。」[6]:23-24
作品列表
電影作品
上映年份 | 中文片名 | 主 演 | 香港票房(港元) | 備註及電影獲得的獎項 |
1979 | 《瘋劫》 | 張艾嘉、趙雅芝、徐少強、萬梓良 | 213萬 | 導演、監製 ∗第17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最佳剪輯、最佳攝影 |
1980 | 《撞到正》台灣譯:《小姐撞到鬼》 | 蕭芳芳、鍾鎮濤 | 導演 | |
1981 | 《胡越的故事》 | 周潤發、鍾楚紅、羅烈、繆騫人 | 384萬 | 導演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
1982 | 《投奔怒海》 | 林子祥、繆騫人、馬斯晨、劉德華 | 1547萬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導演、編劇等5個獎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第八名 |
1984 | 《傾城之戀》 | 周潤發、繆騫人 | 813萬 | |
1987 | 《書劍恩仇錄》 | 張多福、達式常、阿依努爾 | 599萬 | 導演、編劇 |
《香香公主》 | 560萬 | |||
1988 | 《今夜星光燦爛》 | 林子祥、林青霞、吳大維 | 818萬 | 導演 |
1990 | 《客途秋恨》 | 陸小芬、張曼玉、李子雄 | 307萬 | 導演 ∗第27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 |
1991 | 《極道追踪》 | 劉德華、鍾楚紅 | 908萬 | |
《上海假期》 | 午馬、劉嘉玲、黃坤玄 | 507萬 | ||
1993 | 《少年與英雄》 | |||
1995 | 《女人四十》 | 蕭芳芳、喬宏、羅家英 | 1402萬 | 導演、監製 ∗柏林影展-最佳女演員銀熊獎、基督教評審團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滿貫作品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電影、最佳女主角 ∗第32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十大華語片 |
1996 | 《阿金》 | 楊紫瓊、洪金寶 | 1169萬 | 導演 |
1997 | 《半生緣》 | 黎明、吳倩蓮、梅艷芳 | 753萬 | 導演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第34屆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推薦電影、最佳女演員 |
《去日苦多》 | 與崔允信合導,短片、紀錄片 | |||
1999 | 《千言萬語》 | 李麗珍、黃秋生、李康生、謝君豪 | 97萬 | 導演、監製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 ∗第36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導演、女主角、美術設計、造型設計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推薦電影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十大華語片 ∗香港特區十周年電影選舉-最佳男主角 |
2001 | 《幽靈人間》 | 陳奕迅、舒淇、李燦森 | 887萬 | 導演、監製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十大華語片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 |
《男人四十》 | 張學友、梅艷芳、林嘉欣 | 487萬 | 導演、監製 ∗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員、最佳編劇 ∗第39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員、最佳原著劇本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演員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十大華語片 *長春電影節- 最佳女主角 | |
2003 | 《玉觀音》 | 趙薇、謝霆鋒、陳建斌 | 導演 *第2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第27屆美國亞裔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 ∗第8屆義大利威若納電影節-觀眾選擇獎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受歡迎女演員金獎 ∗第10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表演學會獎 | |
2006 |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 斯琴高娃、周潤發、趙薇 | 130萬 | 導演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電影、導演、女演員獎 ∗第14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最受歡迎女演員 ∗第16屆上海影評人獎-最佳女演員、十佳華語片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 *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年度推介電影、年度傑出導演 |
2008 | 《天水圍的日與夜》 | 鮑起靜、梁進龍、陳麗雲 | 116萬 | 導演、監製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編劇、女主角、女配角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電影、導演、女演員獎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電影、導演、女配角、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人 ∗優質華語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編劇、女主角、女配角 *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年度推介電影、年度傑出導演 |
2009 | 《天水圍的夜與霧》 | 任達華、張靜初 | 116萬 | 導演 |
2010 | 《得閒炒飯》 | 吳君如、周慧敏、張兆輝、陳偉霆 | 300萬 | 導演、監製 |
2012 | 《桃姐》 | 葉德嫻、劉德華 | 2787萬 | 導演、監製 *第二屆蒙特利爾中國電影節開幕影片、泰國香港電影節開幕影片、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片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平等機會獎、Signis特別榮譽獎、La Navicella獎 ∗第48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 ∗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滿貫作品 ∗第7屆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年度推介電影、年度傑出導演、特別榮譽大獎 ∗第15屆Tallinn Black Nights Film Festival歐亞電影大獎-最佳電影、最佳女主角、FICC 評審團大獎 ∗第6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我最喜愛的男主角 ∗第4屆沖繩國際電影節-「Peace 單元」最高大獎「海人獎」、評委會特別獎「金石獅子獎」 ∗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 ∗第21屆上海影評人獎-十佳國產片、最佳導演 ∗第10屆巴黎電影節-觀眾最喜愛影片、學生評選最佳影片 ∗第33屆南非德班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2012華鼎獎-華語片50強第一名 ∗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對外合拍片獎(五部之一)、優秀境外華裔女演員獎 |
2014 | 《黃金時代》 | 湯唯、馮紹峰、郝蕾、朱亞文、黃軒、袁泉 | 導演 ∗第51屆金馬獎-最佳導演 ∗第9屆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最佳導演 ∗第9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 ∗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5個獎 | |
2017 | 《明月幾時有》 | 周迅、彭于晏、霍建華、葉德嫻、郭濤 | 導演 ∗2017年台北電影節、第20屆上海國際影展開幕影片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導演、女配角等5個獎 ∗第24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電影 ∗第十二屆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最佳電影 | |
2019 | 《花椒之味》 | 鄭秀文、賴雅妍、李曉峰 | 監製 | |
2021 | 《第一爐香》 | 馬思純、彭于晏、張鈞甯、張佳寧 | 導演 | |
《七人樂隊》 | 吳鎮宇、馬賽 | 導演 ∗七個不同單元故事由不同導演負責 | ||
2023 | 《詩》 | 導演,長片、紀錄片 *第47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 |
電視作品
上映年份 | 中文片名 | 合作編劇 | 主 演 | 備 註 |
1975 | 《奇趣錄》[11] | 盧遠主持[12] | 編導, 資訊節目[12] | |
1976 | 《龍虎豹》[11] | 編導, 1集[13] | ||
《奮鬥》[13] | 編導 | |||
《CID》之《殺女案》[14][註 1] | 嚴浩[14] | 編導 | ||
1977 | 《CID》之《查案記》[14][註 1] | 嚴浩[14] | 編導 | |
《北斗星》之《少年》[13] | 慕容傑[13] | 劉松仁、苗金鳳[13] | 編導 | |
《北斗星》之《阿詩》[14][13] | 陳韻文[14] | 黃杏秀、伍衛國、劉松仁[14] | 編導 | |
《ICAC》之《歸去來兮》[13] | 陳韻文[14][13] | 劉松仁、關聰、田青、李司棋、謝月美[13] | 編導 | |
《ICAC》之《牛扒費》[14][13] | 倪匡[14][13] | 劉松仁、關聰、韓馬利、馬劍棠[13] | 編導 | |
《ICAC》之《第九條》[13] | 嚴浩、劉天賜[13] | 劉松仁、關聰、吳孟達、曾江、孫詠恩 | 編導 | |
《ICAC》之《黑白》[14][13] | 甘國亮[14][13] | 劉松仁、鄭裕玲、關聰、繆騫人[14] | 編導 | |
《ICAC》之《查案記》[13] | 禁播[13][12] | |||
《ICAC》之《男子漢》[13] | 禁播[13][12] | |||
1978 | 《獅子山下》之《來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4][13] | 黃志、舒琪[9] | 曾泉盛、李國松、敬海林、張堅庭、游慶豐、翁華斐、梁潔芳、方育平[9] | 編導 香港電台 |
《獅子山下》之《路》[14][13] | 林德祿[13] | 鄭裕玲、黃淑儀、陳玉蓮 | 編導 香港電台 | |
《獅子山下》之《橋》[14][13] | 陳韻文[14] | 張瑛、黃莎莉、施南生、Tim Wilson | 編導 香港電台 | |
1992 | 《獅子山下》之《歸去來兮》[13] | 陳文強[13] | 侯德健、金士傑、趙志強 | 編導 香港電台 |
1993 | 《許鞍華數風雲人物》[13] | 亞洲電視 | ||
1995 | 有關中港台電影人的紀錄片[13] | 共6集
衛星電視[13] | ||
1997 | 《去日苦多》[13] | 許鞍華[13] | 與崔允信合導 | |
2001 | 《三姊》[13] | 葉紀文[13] | 監製
香港電台 |
演員
- 1983年 《奇謀妙計五福星》
- 1990年 《笑星撞地球》
- 1992年 《雙龍會》
- 1995年 《女人四十》
- 1996年 《金枝玉葉2》
- 1997年 《河流》
- 2000年 《江湖告急》
- 2001年 《地久天長》
- 2001年 《初戀嗱喳麵》
- 2002年 《一蚊雞保鑣》
- 2006年 《我要成名》
- 2007年 《戲王之王》
- 2010年 《歲月神偷》
- 2015年 《我是路人甲》
- 2021年 《好好拍電影》
監製
- 2001年 《遊園驚夢》
- 2002年 《幽靈人間II鬼味人間》
- 2008年 《天水圍的日與夜》
- 2017年 《明月幾時有》
- 2019年 《花椒之味》
獎項與提名
- 目前她在影壇獲得六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第2屆、15屆、28屆、31屆、34屆和37屆)。
- 三次金馬獎最佳導演(第36屆、48屆和51屆)。
- 三次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最佳導演。
- 一次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導演。
- 兩次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
- 一次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
- 2011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2010香港藝術發展獎」之「傑出藝術貢獻獎」[15]。
- 2020年獲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注釋
參考資料
- ^ 石琪. 石琪影話:許鞍華與她的電影. 明報. 2007-03-10 [2010-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9).
- ^ 许鞍华《第一炉香》曝全新海报 由黄海操刀设计. www.1905.com. [202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2).
- ^ 3.0 3.1 鄺保威 (編). 前傳. 許鞍華說許鞍華 增訂版. 香港: 香港藝術發展局. 2009: 1. ISBN 9789628532230.
- ^ 關美琼 (編). 我的小時候. 突破出版社. 1990: 74.
- ^ 盧子健; 何安達. 香港人名錄. 香港: 天地圖書. 1994: 359. ISBN 9622577466.
- ^ 6.0 6.1 6.2 許鞍華. 《許鞍華説許鞍華》 初版. 香港: 洪葉書店. 1998. ISBN 962-85322-1-9.
- ^ ICAC:查案記. 許鞍華+嚴浩的電視影片.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電影節目辦事處. [201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16) (中文).
- ^ ICAC:男子漢. 許鞍華+嚴浩的電視影片.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電影節目辦事處. [201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4) (中文).
- ^ 9.0 9.1 9.2 獅子山下:來客. 許鞍華+嚴浩的電視影片.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電影節目辦事處. [201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5) (中文).
- ^ 沈旭暉. 「評地」─《經典重溫之〈投奔怒海〉﹕也許是史上最有國際視野的港產電影》. 藝訊 (香港藝術中心). 2010年3月 [201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5) (中文).
- ^ 11.0 11.1 李焯桃. 精誠創作,能屈能伸──許鞍華的電影世界.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編). 許鞍華・電影四十. 香港: 三聯. 2018: 24–25. ISBN 9789620444197.
- ^ 12.0 12.1 12.2 12.3 鄺保威 (編). 電視年代. 許鞍華說許鞍華. 許鞍華受訪於1998年 增訂版. 香港: 香港藝術發展局. 2009: 1–5. ISBN 9789628532230.
-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3.14 13.15 13.16 13.17 13.18 13.19 13.20 13.21 13.22 13.23 13.24 13.25 13.26 13.27 13.28 13.29 13.30 13.31 13.32 13.33 鄺保威 (編). 電視作品. 許鞍華說許鞍華 增訂版. 香港: 香港藝術發展局. 2009: 412–414. ISBN 9789628532230.
-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14.12 14.13 14.14 14.15 14.16 14.17 湯禎兆. 許鞍華電視電影論.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編). 許鞍華・電影四十. 香港: 三聯. 2018: 36–45. ISBN 9789620444197.
- ^ 得獎名單. [2015-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鄺保威. 許鞍華說許鞍華 增訂版. 香港: 至高圖書. 2009年7月. ISBN 9789628532230 (中文).
- 卓男、吳月華 (編). 許鞍華 電影四十. 香港: 三聯書店. 2018年12月. ISBN 978-962-0444-19-7 (中文).
外部連結
- 許鞍華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 在AllMovie上許鞍華的頁面(英文)
- 許鞍華在香港影庫上的簡介
- 許鞍華在豆瓣上的資料(簡體中文)
- 許鞍華在時光網上的簡介(簡體中文)
- 許鞍華在1905電影網上的簡介(簡體中文)
- 中文電影資料庫: 許鞍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獲頒授香港銅紫荊星章者
- MBE勳銜
- 1947年出生
- 在世人物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得主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得主
- 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榮譽大獎得主
-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獎年度導演得主
- 香港電影導演
- 香港女性電影導演
- 香港女性編劇
- 無綫電視編劇
- 金馬獎最佳導演獲得者
- 福岡亞洲文化獎獲得者
- 香港聖保祿學校校友
- 香港大學校友
- 倫敦電影學校校友
- 金馬獎評審團主席
-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年度致敬電影人
-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導演得主
- 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得主
- 香港都會大學榮譽博士
- 香港大學名譽博士
- 柏林影展獲獎者
- 威尼斯影展獲獎者
- 嶺南大學榮譽博士
- 香港教育學院榮譽博士
- 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
- 20世紀導演
- 21世紀導演
-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得主
- 入籍香港的大陸人
- 日本裔香港人
- 鞍山人
- 許姓
- 中華民國出生者 (1949年前)
- 亞洲年度電影人獎獲得者 (釜山國際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