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香港書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華文文學獎
華文文學獎
中國中國大陸文學獎
魯迅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
老舍文學獎
人民文學獎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
朱自清散文獎
郁達夫小說獎
汪曾祺華語小說獎
林斤瀾短篇小說獎
馮牧文學獎
施耐庵文學獎
徐遲報告文學獎
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宋慶齡兒童文學獎
陳伯吹兒童文學獎
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
吳承恩長篇小說獎
香港香港文學獎
紅樓夢獎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
中文文學創作獎
青年文學獎
香港書獎
香港金閱獎
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
澳門澳門文學獎
澳門文學獎
紀念李鵬翥文學獎
別有天詩獎
臺灣地區台灣文學獎
國家文藝獎
中國文藝獎章
吳三連獎
台灣文學獎
南瀛文學獎
吳濁流文學獎
聯合報文學大獎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時報文學獎
台積電文學賞
林榮三文學獎
梁實秋文學獎
台灣文學家牛津獎
楊牧文學獎
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
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
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
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華語文學獎
花蹤文學獎
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
新加坡新加坡華語文學獎
新華文學獎
南洋華文文學獎
新加坡文學獎
美國美國華語文學獎
紐曼華語文學獎

香港書獎是由香港電台香港公共圖書館香港出版總會合辦、始於2007年的年度中文書籍獎項,前身為始於1986年的「十本好書」閱讀推廣計劃。由出版界、教育文化專業團體及公眾人士提名年度好書,經兩輪專業評審,選出年度優秀中文書籍予以表揚。獲獎書籍將透過港台電視節目、圖書館展覽以及港台網上專頁詳盡推介。候選資格為該年度內,首次在香港及非本地中文出版之書籍(包括翻譯作品)。本地中文出版定義為有香港ISBN之書目,而非本地中文出版書籍則包括中國內地台灣出版、香港有代理商或書店能購買得到的書籍。[1]2012年的第五屆起,加設公眾網上投票部分。[2]

歷年獲選作品

2007年

2008年

  • 北島、李陀主編《七十年代》(牛津大學出版社
  • 陳雲《中文解毒──從混帳文字到通順中文》(天窗出版、信報財經新聞
  • 練乙錚《中國──練乙錚文集Ⅰ》(天窗出版、信報財經新聞)
  • 陳天機《天羅地網───科學與人文的探索》(牛津大學出版社)
  • 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李智良《房間》(廿九幾、kubrick)
  • 陳之藩《思與花開》(牛津大學出版社)
  • 露西·霍金史蒂芬·霍金《勇闖宇宙首部曲──卡斯摩的祕密》(時報文化
  • 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香港文學研究小組《書寫香港@文學故事》(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 洛楓《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象》(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楊繼繩《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上篇、下篇)》(天地圖書)
  • 李照興《潮爆中國》(天窗出版)

2009年

  • 中國攝影師協會《見證改革開放三十年》(牛津大學出版社)
  • 龍應台大江大海1949》(天地圖書)
  • 張愛玲小團圓》(皇冠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
  • 陳潤芝《六四二0》(四筆象出版社)
  • 賈樟柯《中國工人訪談錄: 一個關於集體記憶的故事》(商務印書館)
  • 張倩儀《西行找中國》(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 戴晴《在如來佛掌中:張東蓀和他的時代》(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David Lucas著、鍾怡雯編《我相信我能飛》(格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盧瑋鑾編《辛苦種成花錦繡 ---- 品味唐滌生《帝女花》》(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張翠容《拉丁美洲真相之路》(馬可孛羅文化)
  • 陳冠中《盛世:中國2013年》(牛津大學出版社)
  • 西西《縫熊志》(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0年(第四屆)

  • 林匡正《八十後運動──香港新青年革命》(次文化堂)
  • 潘毅、盧暉臨、張慧鵬《大工地上──中國農民工之歌》(商務印書館)
  • 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釋》(牛津大學出版社)
  • 潘慧嫻《地產霸權》(天窗出版社、信報財經新聞)
  • 趙廣超《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叢書(設計及文化研究(香港)工作室)
  • 董啟章《物種源始.貝貝重生之學習年代》(麥田出版)
  • 北島《城門開》(牛津大學出版社)
  • 高耀潔《高潔的靈魂──高耀潔回憶錄》(增訂版)(明報出版社)
  • 張愛玲宋淇宋鄺文美《張愛玲私語錄》(皇冠)
  • 丁新豹《善與人同──與香港同步成長的東華三院(1870-1997)》(三聯書店(香港))
  • 盧瑋鑾熊志琴(訪談),熊志琴(記錄)《雙程路──中西文化的體驗與思考》(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1年(第五屆)

  • 司徒華《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牛津大學出版社)
  • 也斯《人間滋味》(天窗出版社)
  • 丁新豹《香江有幸埋忠骨:長眠香港與辛亥革命有關的人物》(三聯書店(香港))
  • 彭志銘、劉思航《恆仔的日與夜》(七字頭出版社)
  • 沈鑒治《君子以經綸──沈鑒治回憶錄》(三聯書店(香港))
  • 陳雲香港城邦論》(天窗出版社)
  • 顧汝德(Leo F. Goodstadt)《官商同謀──香港公義私利的矛盾》(天窗出版社)
  • 芭芭拉.德米克(Barbara Demick)《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Nothing to envy: Ordinary Lives in North Korea)(麥田出版)
  • 羅海雷《我的父親羅孚──一個報人、「間諜」和作家的故事》(天地圖書)
  • 也斯葉輝鄭政恆(主編)《香港當代作家作品合集選──小說卷》上下冊(新加坡青年書局、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
  • 陳曉蕾《剩食》(三聯書店(香港))
  • 北島、曹一凡、維一(主編)《暴風雨的記憶──1965至1970年的北京四中》(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2年(第六屆)

  • 程翔《千日無悔——我的心路歷程》(宣道出版社
  • 張家偉《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香港大學出版社
  • 陳冠中《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 呂大樂《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中華書局(香港))
  • 黃碧雲《烈佬傳》(天地圖書)
  • 廖偉棠《浮城述夢人:香港作家訪談錄》(三聯書店(香港))
  • 張曉風《誰像天使?》(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薄扶林村──太平山下的歷史聚落》(三聯書店(香港))
  • 韓麗珠謝曉虹《雙城辭典》I、II(聯經)
  • 古蒼梧《舊箋》(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3年(第七屆)

  • 張帝莊(文)、吳浚匡(圖)《一本讀通世界歷史》(三聯書店(香港))
  • 李丹柯《女性,戰爭與回憶:三十五位重慶婦女的抗戰講述》(中文大學出版社)
  • 也斯《也斯的五〇年代——香港文學與文化論集》(中華書局(香港))
  • 劉禾《六個字母的解法》(牛津大學出版社)
  • Gordon Mathews(原著)、Yang Yang(翻譯)《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香港重慶大廈》(紅出版(青森文化))
  • 陳智德《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聯經)
  • 陳曉蕾、蘇美智《死在香港:流眼淚》(三聯書店(香港))
  • 安裕《安裕周記——思前想後》(明報出版社
  • 李維怡《短衣夜行紀——李維怡.文字耕作》(kubrick
  • 小思《翠拂行人首‧小思集》(中華書局(香港))
  • 潘國靈《靜人活物》(聯經)

2014年(第八屆)

  •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編輯委員會(編輯及製作)《十萬個為甚麼(新視野版)》(第一輯)(商務印書館(香港))
  • 陳學然《五四在香港——殖民情境、民族主義及本土意識》(中華書局(香港))
  • 劉克襄《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中華書局(香港))
  • 葛兆光《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牛津大學出版社)
  • 周保松《政治的道德:從自由主義的觀點看》(中文大學出版社)
  • 盧瑋鑾、熊志琴(編著)《香港文化眾聲道》(第一冊)(三聯書店(香港))
  • 陳智德(主編)《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新詩卷》(商務印書館(香港))
  • 彭志銘、鄭政恆(編者)《香港粵語頂硬上》(次文化堂
  • 梁秉鈞《梁秉鈞五十年詩選》(上、下冊)(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區家麟《傘聚》(天窗)
  • 張敏慧《開鑼》(中和)
  • 黃碧雲《微喜重行》(天地圖書)

2015年(第九屆)

  • 劉智鵬丁新豹(主編)《日軍在港戰爭罪行——戰犯審判紀錄及其研究》(中華書局(香港))
  • 黎明海編《功夫港漫口述歷史1960-2014》(三聯書店(香港))
  • 蘇美智(文字)、Robert Godden(攝影)《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三聯書店(香港))
  • 韓麗珠《失去洞穴》(INK印刻文學)
  • 何福仁《那一隻生了厚繭的手》(中華書局(香港))
  • 陳冠中《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牛津大學出版社)
  • 葉紹德(編撰)、張敏慧(校訂)《唐滌生戲曲欣賞(一):帝女花牡丹亭驚夢》(匯智出版)
  • Yoshitake Shinsuke(圖文)《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兒童少年讀物)(三采文化)
  • 莊梅岩《莊梅岩劇本集》(天地圖書)
  • Greg Girard(格雷格‧吉拉德)、Ian Lambot(林保賢)《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中華書局(香港)、圓桌精英)

2016年(第十屆)

主題:十年不息——寫下熱誠印記[3]

  • 周保松《小王子的領悟》(中文大學出版社)
  • 南海十三郎著、朱少璋編訂《小蘭齋雜記》(商務印書館(香港))
  • 李歐梵《中國文化傳統的六個面向》(中文大學出版社)
  • 董啟章》(聯經)
  • 陸鴻基《坐看雲起時——一本香港人的教協史》(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 劉克襄《虎地貓》(中華書局(香港))
  • 陳國球《香港的抒情史》(中文大學出版社)
  • 瑪麗安杜布(圖文)《獅子與鳥》(兒童少年讀物)(格林文化)
  • 潘國靈《寫托邦與消失咒》(聯經)
  • 馬家輝《龍頭鳳尾》(新經典)
  • 魏時煜、羅卡編著《霞哥傳奇:跨洋電影與女性先鋒》(中華書局(香港))

2017年(第十一屆)

  • 錢理群《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史三部曲》(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 陳國慧、朱瓊愛(編輯)《十年城事:香港劇本選(2003-2012)(上、下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有限公司)
  • 劉銳紹《我從六七暴動到今天(上、下冊)》(次文化)
  • 何藩(攝影)《念香港人的舊》(WE Press Company Limited)
  • Carmen Ng(圖)、鄧家宙(文)《香港地區報——18區文藝地圖》(中華書局(香港))
  • 葉兆輝《香港貧窮問題真相》(中華書局(香港))
  • 饒宗頤《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饒宗頤卷》(天地圖書)
  • 潘國靈《消失物誌》(中華書局(香港))
  • 董啟章《神》(聯經)
  • 張婉雯《微塵記》(匯智)
  • 伊蓮娜‧拉塞爾《新鄰居,你好?!》(字畝文化)

有意見認為,本屆的獲獎書籍,不論作品類型,多少都記錄了香港的社會現況,又或者呈現了香港不同的社會面貌。[4]

2018年(第十二屆)

主題:熟成

2019年(第十三屆)

主題:一鳴

本年度新增設「香港新晉作家獎」,由馮睎乾憑《在加多利山尋找張愛玲》(三聯)奪得,而榮獲「評審推薦」之新晉作家則包括林喜兒、羅樂敏、黃振威、趙曉彤及梁柏堅(排名不分先後)。[5]

外部連結

參考

  1. ^ 香港書獎2007. rthk.hk 香港電台網站. 2008-02-26 [2016-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第五屆香港書獎廿三好書入圍. 星島日報. 2012-04-25 [2016-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鄧詠瑤. 【香港書獎2017】罕有三長篇小說得獎 得獎書籍本土情懷佔近一半. 香港01. 2017-06-28 [2021-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4) (中文(香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第十一屆香港書獎」:以書寫關懷社會. 虛詞. 2019-04-23 [2020-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中文(香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第十三屆香港書獎揭盅──《生抽香港》、《我們的黃金時代》、《命子》和《穿梭太平洋》等得獎. 微批. 2020-07-20 [2020-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30) (中文(香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