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鳥
鳥
鳥是鳥綱(學名:Aves)動物的通稱,是唯一存活至今的恐龍,現代所有鳥類在生物學上也被分類為鳥形恐龍(即鳥翼類)的一部份;鳥綱的全體成員均為兩足、恆溫、卵生、身披羽毛且色彩鮮艷各異、前肢特化成翅膀、具有堅硬的喙、流線型的身軀,可飛行、陸棲、或潛水,用氣囊呼吸的一種有脊椎動物。鳥類的食物多種多樣,包括植物的花蜜、種子、果實,昆蟲、甲殼類的各種無脊椎動物,魚、蜥蜴、蛇、龜和其它鳥類,以及動物的蛋、腐肉、糞便和人類的生活垃圾。目前鳥類共有8600種,如果算入未被分類和不確定的有9000多種,中國有1400種、特有種70多個。
鳥的體型大小不一,也佔據了地球上中上層的各個生態位。最大的鴕鳥體高可達2.6米,而最小的吸蜜蜂鳥體長僅4厘米。多數的鳥在日間活動,也有一些鳥在夜間或者黃昏的時候活動(例如夜鷹、貓頭鷹等)。許多鳥都會進行長距離遷徙以尋找最佳棲息地(例如北極燕鷗),也有一些鳥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例如信天翁)。大多數鳥類都會飛行,不能飛的鳥包括古顎總目下的鴕鳥、鴯鶓、幾維鳥等多數種類,企鵝目的全部鳥類,某些生活在沒有地面捕獵者的孤立海島上的鳥類如鸚鵡目的鴞鸚鵡,也在演化過程失去了飛行能力。許多不能飛行的鳥類因人類到來後的過度狩獵捕捉或農業生產破壞其棲息地而滅絕,如渡渡鳥、大海雀、恐鳥等;在白堊紀末期滅絕事件前後的史前時期,也有大量鳥形恐龍和鳥類在演化過程滅亡,只留下化石痕跡,如冠恐鳥形目。
過去廣義的鳥綱曾籠統地包括始祖鳥、孔子鳥、黃昏鳥等已滅絕的史前類群,但現在比較常用鳥翼類(Avialae)來包括這些不再屬於鳥綱的史前近親;現代定義的鳥綱包括了現生鳥類的最近共同祖先及其後代。鳥類不僅僅是恐龍的直系後代、更可說是存活至今的恐龍,因此鳥類也是研究已滅亡恐龍的最主要的活體材料。鳥綱用科學上最嚴謹的說法,就是「鳥翼類的冠群」。目前所有鳥類物種,都是在1億5,000萬年前的侏羅紀~白堊紀這一段時間內,由恐龍總目中的獸腳亞目虛骨龍類近鳥型恐龍逐漸演化而來。
飛羽特色
加州神鷲屬於美洲鷲科新大陸禿鷲家族,為北美洲大陸最大的鳥。如今這種鷲只生活在科羅拉多大峽谷區域,以及加利福尼亞州和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西海岸的群山中。它是加州兀鷲屬中唯一存活的物種。作為一種大型黑色的禿鷲,加州神鷲翅膀下面有白色的小塊,頭部禿毛,根據其情緒的不同,顯露的皮膚顏色為微黃色到鮮紅色。在所有北美洲的鳥類中,其翼幅最寬,同時也是最重的鳥類之一。加州神鷲是食腐動物,吃大量的腐肉。它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之一,其壽命可達50年。加州神鷲是世界上最稀少的鳥類之一。到2008年12月,據統計只剩有327隻存活的加州神鷲,其中半數以上為野生。加州神鷲對於很多加州的印第安人具有重大意義。
飛羽圖鑑
麥哲倫企鵝是溫帶企鵝中最大的一個種類,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阿根廷、智利和福克蘭群島沿海,也有少量遷入巴西境內。它是環企鵝屬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與同屬中與非洲企鵝、洪氏環企鵝和加拉巴哥斯企鵝親緣很近。麥氏環企鵝的名字來自著名的航海家麥哲倫,麥哲倫1519年第一次環南美洲大陸航行時發現了這種企鵝。麥哲倫企鵝在企鵝家族中屬於中等身材,一般身高約70厘米,體重約4公斤。圖為麥哲倫企鵝,拍攝於阿根廷瓦爾德斯半島。
鳥類百科
遷徙是鳥類生命周期中風險最高的行為,受到體能、天敵等多種因素的制約,而人類的活動常常有意無意地破壞鳥類遷徙的補給站點,而給他們的遷徙製造更大的困難,有時甚至對某些物種的存續產生嚴重影響。根據鳥類遷徙的行為,可以將鳥類分成不同的居留類型:留鳥、候鳥和迷鳥。(圖為集中遷飛的紅翅黑鸝)
分類
鳥類學
觀鳥世界
觀鳥,又稱作賞鳥,是指在自然環境中利用望遠鏡,鳥類圖鑑等設備在不影響野生鳥類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觀察和觀賞鳥類的一種娛樂活動。
鳥是目前存在於自然界中較容易為人類所接近的一類野生動物。鳥的形態豐富多彩,活潑好動,通過參與觀鳥活動可以進一步親近自然,放鬆身心,有助於樹立參與者正確的環保觀念;在觀鳥過程中完成的觀鳥記錄還可以為鳥類學基礎研究搜集必要數據;通過參與觀鳥活動,可以在不影響自然環境的前提下為一些經濟欠發達的鳥類棲息地提供一定的旅遊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