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三國演義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三國演義屬於維基百科藝術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
條目「三國演義」已被列為文化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之一。請參見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以了解詳情。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三國專題 (獲評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三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三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歷史專題 (獲評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中國專題 (獲評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小說專題 (獲評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小說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小說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極高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Former good article三國演義曾屬優良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06年12月15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09年11月9日優良條目重審撤銷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優良條目

優良條目評選

三國演義與史實的部分應該要有引述資料

這篇文中關於三國演義與史實的部分,我感覺有太多編輯者自己的用語,是否是虛構?這點應該由資料引證或者只說正史上找不到相關資料,而非以虛構二字來解釋。

因為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就是以三國志為底本,所以比較史實時,應該以三國志為主。

編輯這一段的人,應該引述出陳壽三國志的內容,並且放在最下面做引述資料,讓人知道三國志怎麼講,否則很容易淪為編輯者自己的意思,這不是寫個人的文章,寫個人文章可以用文中那樣的語句去寫,這是寫百科,要有引述資料,不做任何個人的意見,可以引述、註解,但是要把資料拿出來,不要用太過於口語的方式編寫。


61.224.48.168 (留言) 2009年7月22日 (三) 13:41 (UTC)[回覆]


優良條目重審

以下內容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重審最後修訂版本

整個條目都頗有問題,可能已經不合符現在優良條目的條件,例如文化影響整段都要改寫,至少也要提供一段有效的引用文字。此外三國演義與正史差異之處應引用三國志或其他有效的史書。—Flame 歡迎泡茶 2009年11月2日 (一) 08:24 (UTC)[回覆]

移動完畢—2009年11月9日 (一) 08:54 (UTC)

【嚴肅聲明】三國的真正名稱應該是:漢、魏、吳。警告某些人不要篡改為「魏、蜀、吳」!

不是都習慣稱為魏、蜀、吳嗎?就算是約定俗成也不為過。—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8日 (三) 14:08 (UTC)[回覆]

有個約定俗成的問題,可以使用「蜀漢」,應該會少些爭議吧。--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7月29日 (四) 04:57 (UTC)[回覆]

如果要追究下去,其實劉備本身身份就很可疑,他建立的國家就算掛名漢朝,也應該慎重考慮。—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9日 (四) 05:47 (UTC)[回覆]

XD 不過原創研究的話題可免則免吧。--同舟 (留言) 2010年7月29日 (四) 07:35 (UTC)[回覆]
從歷史角度確實是蜀漢不錯,但這是《三國演義》的條目,當然要優先尊重書中的用法。—Chief.Wei 2010年7月29日 (四) 09:35 (UTC)[回覆]
稱蜀漢是為了避免歧義,是沒有辦法的事,但真正的國號還是漢,史書中都是這樣寫的,不能用沒有來源的所謂劉備身份可疑來反駁。老版三國演義電視劇中被人所詬病的缺點之一就是這個蜀字了。--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29日 (四) 14:47 (UTC)[回覆]
劉備身份的來源也應該明確啊,是「據說」是中山靖王之後。不過國號是事實。—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9日 (四) 16:49 (UTC)[回覆]
[1]
[2]--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29日 (四) 18:00 (UTC)[回覆]
  • 維基百科不能違背現代史觀而特立獨行,將三國演義條目導論上蜀漢寫成漢也可能會讓人產生誤解,反倒是在劇情大綱上可先忠於原書並加上註解,例如:將劉備為後來建立蜀國打好了基礎改為 劉備為後來重建漢朝(即蜀漢)打好了基礎。 另外那被刪除文字應該市從網路而來的吧,能不能請提供超連結作為參考。—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更新日期: 2010年7月30日 (五) 01:33 (UTC)[回覆]
噗!發文者是十字軍隊長轉貼天涯論壇的煮酒論史侵權內容,極有可能為維基百科:當前的破壞的黑名單傀儡,若再有進一步破壞情況,該提報就提報吧。—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更新日期: 2010年7月30日 (五) 02:49 (UTC)[回覆]
是的,叫蜀漢很適合。--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12:51 (UTC)[回覆]


  • 很可笑,這裡有完全不懂歷史學的人在拿典型的後代地攤歷史著作來做論據。我不妨舉出著名明朝偽書火龍經,有些大仙恐怕也要相信它是「諸葛亮,劉基」寫的?再說三國演義本來就是小說,有必要和正史保持一致?--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7月30日 (五) 12:10 (UTC)[回覆]
    • 是啊,看到Douglasfrankfort說的恍然大悟。三國演義本來就是小說嘛,何必較真呢?--藍色☆楓葉拉呱 2010年7月31日 (六) 04:25 (UTC)[回覆]
      • 看了上面的還原記錄,我也覺得很可笑。我也不過是當作聊天那樣在這邊聊聊罷了。畢竟再怎麼說,漢獻帝被廢掉是事實,漢獻帝沒有傳位給劉備也是事實。我姓李,萬一我現在稱帝了,我說我建立一個國家叫「唐」,那這個國家也可以叫唐朝了,哈哈。再說,就算蜀漢是漢又如何?是蜀又如何?都改變不了三國歸一,大家到最後也沒撈到什麼好處,反而讓司馬氏坐大的事實。所謂的「正名」,真的非常重要嗎?正名者可以得天下?爭來爭去不過是後世文人墨客的飯後話題罷了。—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07:29 (UTC)[回覆]
        • Edouardlicn兄,你似乎沒注意到問題的關鍵在於這個討論是針對小說三國演義。在這裡,蜀國可以視為一個虛構的國家。難道關羽千里走單騎不是虛構的?如果你把它當成平行世界發生的事,你就會釋然了。小說就是小說,小說里這個國家在第三人稱下就是被稱為蜀。「此時先主威聲大震,江南之人盡皆膽裂,日夜號哭。韓當、周泰大驚,急奏吳王,具言糜芳、傅士仁殺了馬忠,去歸蜀帝,亦被蜀帝殺了」。難道我們要篡改小說?既然如此,應該把關羽千里走單騎也改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7月31日 (六) 13:04 (UTC)[回覆]
        • 怎麼能這麼說呢,你有種成王敗寇的意思了。如此說來晉朝兩次被劉氏所滅,難道是因果循環嗎。
        • 劉備稱帝,把國號叫做漢是為事實,如他的諡號叫漢昭烈帝,還沒看到過蜀昭烈帝這種叫法。好比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雖是劉漢宗室,但他的帝位是自己打下來的,而不是從西漢直接繼承;東周周平王和東晉的晉元帝、南宋的宋高宗也都不是直接從上任手中接位,但我們不能由此否定他們的國號。嚴格來說明朝的明成祖也是如此——他的帝傳是搶過來的,史書並不認為從他以後的明朝要改叫「燕朝」。
        • 後唐、南唐也沒有因為建立者根本和唐朝沒有關係,後來還不是被滅掉了,隨便叫「沙朝」、「南國」吧?
        • 有些東西是什麼就是什麼,怎麼能用成敗論來否定客觀存在的事實呢。相信沒人在做歷史題的時候會答「算就xx又如此,是xx又怎樣,都改變不了xx,都沒撈到好處,讓人得便宜了。」「出題老師洗洗睡吧,千百年前的事了,是什麼不重要了,早過去了。」
          • 我認為Douglasfrankfort有道理,既然《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那麼在維基百科裡面的內容都應該以這本小說為主,而不是歷史史實(歷史史實應該出現在《三國志》中)。--QinYon留言2015年11月18日 (三) 14:18 (UTC)[回覆]

我想說的是:劉備所建的「漢」,是為了和西東漢區別,又因為大部位於蜀地,所以才叫蜀漢,或直接叫蜀。漢是正名,蜀是俗稱。 --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12:41 (UTC)[回覆]

  • 回Douglasfrankfort:不太曉得您所謂後代地攤歷史著作是指何謂,的確某些現代史書受於政治指染而編撰,故也不可全盤盡信。但先別離題先將議題定焦在小說上,三國演義屬於歷史章回小說,固然並非要完全符合史實,因為在讀小說之人並不一定會有歷史知識,為了「避免讀者混淆情節」,仍要基於史實範疇並需給予讀者正確區分朝代的史觀常識,故小說中的說書人仍不忘記將劉備政權稱為西蜀或蜀漢,其軍隊為蜀兵,參見第九十九回 諸葛亮大破魏兵 司馬懿入寇西蜀,既然作者已有按照史學作此區分處理,當然要優先尊重書中的用法。—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更新日期: 2010年7月31日 (六) 08:06 (UTC)[回覆]
    • 很顯然我的發言不是針對您的,而是針對一位舉出「三國雜事」當論據的先生。似乎這位先生分不清政論和歷史,私撰筆記和正史的區別。這叫我這個考據派情何以堪?這叫博採群書的司馬光情何以堪?--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7月31日 (六) 12:56 (UTC)[回覆]
      • 四庫全書史部史評類「三國雜事」書序:「庚之文長於議論,今觀其論諸葛亮寬待法正,及不逾年改元事。論荀彧爭曹操九錫事,皆故與前人相反。至亮之和吳,本為權計,而以為王道之正。亮拔西縣千餘家,本以招安,而以為擾累無辜,皆不中理。又謂商無建丑之說,謂張掖石圖即河洛之文,而惜無伏羲、神農以識之,尤為紕繆」。如果想要論證,至少找個好點的論據吧?說到為劉備鳴不平,跟漢朝一點關係沒有的匈奴劉淵做的比這位唐先生還厲害多了。要我節選一點?真要證實劉皇叔名正言順,我看這位匈奴人的言論才更合適,畢竟人家是劉備死後一百年之內的人。--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7月31日 (六) 13:12 (UTC)[回覆]
    • 西蜀是不是可以解讀為地名呢,就像「燕趙」、「齊魯」一般,畢竟蜀漢大部在蜀地。--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12:49 (UTC)[回覆]
  • 三國志》裡面不是都叫「」書嗎? AlexHe34 (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13:30 (UTC)[回覆]
orz,那是因為陳壽在晉朝當官,怎能叫漢書呢,那豈不讓晉朝沒了正統--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2日 (一) 12:34 (UTC)[回覆]
對啊,我忘了 囧rz...……不過這個三國演義本來就不是嚴肅的歷史,何必還要「嚴肅聲明」什麼什麼的啊…… AlexHe34 (留言) 2010年8月3日 (二) 07:44 (UTC)[回覆]

不宜稱為「與史實的差異」

應該寫作「與史書/正史記錄的差異」,《三國志》之類的史書肯定比作為小說的《三國演義》要嚴謹詳實,所以做歷史研究時多是以《三國志》以為基準,但是這並不能認定《三國志》中所記載的內容全部是真實歷史事件,事實上隨着現代考古的推進,原存於正史史書上的記錄被相關出土文物證偽的事例有很多。因為史書並不是第一時間第一手記錄的資料,後世史家在整理和傳抄前人作品時被誤導和局限是正常的。31.205.21.4留言2013年8月17日 (六) 02:39 (UTC)[回覆]

《三國演義》一書的語言

《三國演義》這本書是我國最早的章回體長篇小說,這本書的語言是什麼?是古白話還是文言文呢?(這個問題有爭議)還是什麼其他的呢?我覺得這一點寫的非常不清楚,應該調查一下,必然有助於優良條目的評選。--QinYon留言2015年11月17日 (二) 14:13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三國演義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7日 (四) 02:3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