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查理周刊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漫畫專題 (獲評初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漫畫專題的範疇,一個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非日系漫畫(Comics)內容的專案。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首頁,參與其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法國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法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法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當前的條目名是錯的

參看英文維基: Charlie_Hebdo

In order to sidestep the ban, the team decided to change its title, and used Charlie Hebdo. The new name was derived from a monthly comics magazine called Charlie Mensuel (Charlie Monthly), which had been started by Bernier and Delfeil de Ton in 1968. Charlie took its name from Charlie Brown, the lead character of Peanuts – one of the comic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arlie Mensuel – and was also an inside joke about Charles de Gaulle. In December 1981, publication ceased.

簡譯:查理周刊是衍生自1969年的漫畫雜誌《查理月刊》。而「查理」一名是取自《花生漫畫》中的查理布朗(我不知道在中國大陸是否翻譯為沙爾斯布朗,如果是,那麼這個條目名就沒錯)。--秋意假髮濃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07:18 (UTC)[回覆]

建議改名:「沙爾利周刊」→「查理周刊」

沙爾利周刊」 → 「查理周刊」:法國駐北京、香港和台北的代表處所使用的名稱都是《查理周刊》而非《沙爾利周刊》,而且如圖片所示,每個派駐到中文世界的法國官方機構在舉辦悼念活動時,都將著名的「Je suis Charlie」口號翻成「我是查理」。--Howard61313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08:23 (UTC)[回覆]

(+)支持:名從主人,而且即使是錯誤翻譯,也成了「約定俗成」的,就像「福爾摩斯」(Holmes)不可能「糾正」成「霍姆斯」一樣。——本座乃萬年良心小林君是也留言Email 2015年1月8日 (四) 10:11 (UTC)[回覆]
(-)反對:名從主人不適用。按照規定,主人應指該雜誌社,而非其他任何單位,包括法國政府部門。但該雜誌社自己沒有定中文名,所以「名從主人」自始便不適用。「約定俗成」更難說,幾乎所有報道都是今天一天內出現的,哪裡有約定俗成?倒是上文里說的名字來源為查理布朗,值得探討。但要點不是中文裡是否將該人物譯作沙爾利(原書是英文,英譯中肯定是查理,不可能是別的),而是法文里對該人物的發音是否為沙爾利。結果法文里的確如此。Sgsg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0:36 (UTC)[回覆]
(?)疑問:法國駐華大使館是法蘭西共和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代表機構,使用「查理」當譯名,難道不表示法方可以接受中文這樣翻?--Howard61313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2:57 (UTC)[回覆]

:(+)支持,外交部使用的也是《查理周刊》。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就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答記者問--Fxqf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0:58 (UTC)[回覆]

(!)意見:中國外交部不是正確的化身。Sgsg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1:03 (UTC)[回覆]

(-)反對@sgsg我看到參考消息的解釋了。反對更名。譯名答疑:《沙爾利周刊》還是《查理周刊》?[1]

(!)意見:開投票吧。何以新華社說是「沙爾利」,中文維基就得參照新華社,不參照法國大使館和中國外交部的官方譯名「查理」,現在新華社成為中文維基的譯名標準了?--秋意假髮濃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1:15 (UTC)[回覆]
@秋意假髮濃「新華社參考消息譯名室是上世紀50年代在周恩來總理直接關懷下成立的全國唯一的官方新聞譯名審定機構。」它就是這麼牛逼!新華社是以法語讀音譯名,查理是以英語讀音轉譯,本身就是錯的。--Fxqf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1:17 (UTC)[回覆]
@秋意假髮濃新華社譯名本來是中國大陸標準,台港澳怎麼譯悉聽尊便,可以開地區轉換,反感逢中必反。--Fxqf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1:19 (UTC)[回覆]
(!)意見@Fxqf:無意質疑新華社權威,但在我看來,目前的情況就是法國對中文世界設置的組織(各駐華使領館、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中文網)都採用了「查理」這個中文譯名,既然法國人可以接受(縱使不符合他們語言的發音),那中文世界的機構又何必要堅持呢?--Howard61313留言2015年1月9日 (五) 02:17 (UTC)[回覆]
我可沒有逢中必反,我樓上也提到中國外交部的稿子也是查理,而不是「沙爾利」,其他的我不想爭論。--秋意假髮濃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1:24 (UTC)[回覆]
@秋意假髮濃我引用上面新聞稿來說明外交部所使用的譯名其實也不對。因為提到「查理周刊」的是提問記者,外交部發言人洪磊的回答中只提到「發生在法國巴黎的恐怖襲擊事件」。如果我言語有衝動的地方,請閣下包涵。--Fxqf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1:32 (UTC)[回覆]
  • (~)補充:我說明一下我的立場:之所以要求移動,是因為我看到北京的法國大使館網站使用「查理」當譯名、與香港法國總領館和台北法國代表處(在台協會)採用的一致,才抱著「既然各地都譯成查理,那就該從沙爾利移動」的想法送出了請求。如果中國大陸的諸君不想同意法國大使館的版本,覺得還是該採用「沙爾利」的話,那改成繁簡轉換的方式解決即可,請求也可以撤回。--Howard61313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3:11 (UTC)[回覆]
(!)意見:台、港使用「查理周刊」,所以沒有更改的必要,若其他地區有不同名稱,應採用手動轉換。--Iokseng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6:28 (UTC)[回覆]
(:)回應:我現在才發現本條目已經移到查理了。--Howard61313留言2015年1月9日 (五) 02:01 (UTC)[回覆]
(+)支持:最常用名稱--天下文章一大抄留言2015年1月9日 (五) 03:54 (UTC)[回覆]

參考文獻

  1. ^ 新華社參考消息譯名室李學軍. 译名答疑:《沙尔利周刊》还是《查理周刊》?. 參考消息 (北京) (中文(簡體)). Charlie按照法文名字譯音,應譯為「沙爾利」,Hebdo在法文里是周刊的意思,因此,經新華社參考消息譯名室審定,法國這家周刊準確的譯法是:《沙爾利周刊》。至於其他一些媒體翻譯成《查理周刊》,則是把法文的Charlie當成了英文的Charlie來譯名。根據英文和法文不同的發音規則,英文裡的Charlie譯為「查理」,但法文里的Charlie按照讀音就應譯為「沙爾利」。因此,法國周刊Charlie Hebdo應譯為《沙爾利周刊》而非《查理周刊》。 

續:中文譯名整理

  • 聯合國潘基文与人权专家同声严辞谴责法国讽刺杂志遇袭事件. 2015-01-08 [2015-01-08]. 潘基文秘書長1月7日上午在向各國媒體駐聯合國的新聞記者協會成員拜年時,首先對當天發生在巴黎的針對諷刺雜誌《查理周刊》的攻擊行為表示憤怒。 
  • 法廣记者协会:1月7日 新闻自由黑暗的一天. 2015-01-08 [2015-01-08]. 法國漫畫雜誌《查理周刊》前身是《Harakiri》(日文的切腹之意) 
  • 法國在台協會查理週刊事件 — 法國在台協會默哀儀式. 2015-01-08 [2015-01-08]. 法國在台協會於二零一五年一月八日 ( 週四 ) 中午十二時在協會舉行一分鐘默哀儀式,悼念查理週刊襲擊行動中傷亡者。 法國在台協會感謝所有參與該默哀儀式之法國及台灣朋友。 --秋意假髮濃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1:36 (UTC)[回覆]
    • (:)回應:台灣版譯名從一開始就翻成查理周刊。目前有爭議的是中國大陸要如何翻譯。--Howard61313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2:55 (UTC)[回覆]
      • (:)回應:目前以noteTA處理。我個人意見是:只要把英文維基查理周刊的歷史沿革一節讀過,便可知道翻譯成「沙爾利」錯的離譜,因為這是一本以諷刺時政為主的雜誌,所以它各時期取的不同名字都不是正經八百的,(比如創刊時的宣傳語是「dumb and nasty」)而是含有隱諷執政當局的用意在(它曾被查禁過)。2.既然有維基人指出新華社是中國大陸的譯名標準,那麼簡體譯名的部份不更動。--秋意假髮濃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3:07 (UTC)[回覆]
        • (:)回應:恕我看不出閣下的言論到底是什麼邏輯。Charlie 就是一個人名,不管雜誌的風格怎樣,都不會對Charlie是人名這個事實有任何影響。我說過了 Charlie 是他們拿戴高樂的名字Charles開的玩笑,漫畫是法國本國的雜誌,和《花生漫畫》可謂完全無關。他們還改過名做 Charia Hebdo,Shoah Hebdo[1] 開玩笑,都是sh音開始,說明雜誌名的 Charlie 就是應該用 sh 音讀。無一個好的理由硬要把Charlie 用英文音譯。--Stomatapoll留言2015年1月9日 (五) 00:34 (UTC)[回覆]
  • @Stomatapoll:我以為我樓上解釋得已經很清楚了。它取名叫查理,是有其典故;而閣下如果有點法文連結去看,也知道查理月刊是法國第一部出版查爾斯·舒茲漫畫的雜誌吧,其實我不明白閣下到底在堅持什麼,現在都用noteTA擱置處理了。我們換個角度想,你我有比每天都在法國當地的中文工作者,還更能確定哪個譯名才正確嗎?我引一段法廣的介紹文:《查理周刊》:自由和諷刺的媒體象徵

《查理周刊》前身是《Hara Kiri》,由Cavanna 和Choron教授創辦,1970年,因為刊登漫畫諷刺去世的戴高樂將軍而被禁出版。隨後,編輯部決定刊物改名為《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Charlie 的名字背後隱喻的是美國漫畫家查爾斯∙舒茲(Charles M. Schulz)筆下的著名卡通人物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但隨後,周刊也因諷刺名人而多次吃官司,被迫在1981年至1992 年期間停刊。

--秋意假髮濃留言2015年1月9日 (五) 03:51 (UTC)[回覆]

    • 我不是反覆說過了很多次,Charlie Hebdo 的 Charlie 和花生漫畫的關係非常薄弱,而且這個關係到原則問題,法文名不能用英文譯。主流媒體隨便將一個法文名用英文譯,是否維基就要跟從?Charlie Hebdo 翻成「查理」,那麼 Alain Robert 就要譯成「羅伯特」,而這明明就是錯得離譜的翻譯,完全盲目地將法文名當英文音譯,但犯這種錯誤就包括法廣中文網。所以你引法廣中文網是毫無說服力的。韓文日文維基都不用英文音譯,為什麼中文維基就要用英文音譯?這種錯誤做法,顯然就是一般媒體對西文名字的法文譯名無知,以為凡是 Robert 就只能譯「羅伯特」,凡是 Charlie 就只能譯「查理」,不知道同一個西文名字拼法,在不同語言可以有不同譯名。--Stomatapoll留言2015年1月10日 (六) 00:52 (UTC)[回覆]
@Stomatapoll法國駐華大使館總不是媒體了吧?--Howard61313留言2015年1月10日 (六) 01:15 (UTC)[回覆]
@Stomatapoll:我覺得閣下如此一直堅持已見,不如你就直接把法文維基的全文介紹翻譯過來,閣下會法文,這點不是大問題吧?待大家讀完之後,來評斷到底該叫查理周刊,或者是沙爾利周刊。否則這樣下去跟鬼打牆一樣,你一直堅持中文名從音譯,我則是認為按典故譯,所以請閣下將法文維基的介紹轉譯到中文維基,再交給所有維基人公評,如何?--秋意假髮濃留言2015年1月10日 (六) 02:34 (UTC)[回覆]
@秋意假髮濃不用說別的,重點是法國大使館自己都接受了查理。--Howard61313留言2015年1月10日 (六) 04:48 (UTC)[回覆]
@Howard61313:我還想過致信給法國在台協會,請他們說明到底是沙爾利還是查理對,只要能說服我,那麼叫沙爾利周刊也行;不過看了各地聚會的新聞,寫信這事好像就顯得多餘了,連法國當地人都用查理布朗的圖創作,再討論這個殺耳力、還是查理的,很怪。--秋意假髮濃留言2015年1月10日 (六) 05:08 (UTC)[回覆]
應該不用,何止台北啊,法國「駐中國大陸」的大使館也覺得查理沒問題了。--Howard61313留言2015年1月10日 (六) 05:43 (UTC)[回覆]
(※)注意地區詞候選請求。-- By LNDDYL.(留言2015年1月9日 (五) 07:05 (UTC)[回覆]
  • 可以看到的是,大陸官方媒體均使用「沙爾利」一名,無論港台如何翻譯,至少在大陸,「沙爾利」一名當屬流傳最廣。畢竟簡體中文頁面主要面向大陸,建議簡體中文頁面改回「沙爾利周刊」。彼岸忘機留言2015年1月23日 (五) 15:13 (UTC)[回覆]

問:周刊vs週刊

哪個才是正寫?參考:查理周刊。 --Qui cherche trouve 2015年1月8日 (四) 03:24 (UTC)[回覆]

現行繁體中二者皆可。—Chiefwei - - 2015年1月8日 (四) 04:51 (UTC)[回覆]
@SiuMai:正確用法是「周刊」,只是現在很多人用「週刊」二字,積非成是了。
不要胡謅,分化字和錯字完全是兩回事,「週」字在康熙字典也有收錄。復古歸復古,不要把存在過百年的分化字視作錯別字。--Beterc留言2015年1月14日 (三) 21:17 (UTC)[回覆]
週刊即是每星期出版一次的刊物,不是應該用「週」嗎?「週末」不會寫作「周末」吧?--Qui cherche trouve 2015年1月15日 (四) 10:25 (UTC)[回覆]
週末的確可以寫作周末(除非你在寫日文)。可參考[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網路版]或[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不過我個人偏向寫「週刊」。但港台專有名詞要根據原寫法(如東周刊不可寫東週刊)。--Beterc留言2015年1月15日 (四) 15:37 (UTC)[回覆]

大陸簡體

新華社在大陸權威,正確音譯是《沙爾利周刊》,「查理」是英文Charlie的音譯,而法語的Charlie發音不一樣。參見:http://language.chinadaily.com.cn/trans/2015-01/08/content_19275087.htm --2001:16B8:3188:1700:E10F:304:A93C:D5B8留言2020年10月20日 (二) 20:4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