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討論:Gluo88/存檔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您好,Gluo88!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我希望您喜歡這裡,並決定留下來。遺憾的是,您最近創建的一個或多個條目,例如北京第二醫學院,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一些方針,因此條目可能很快被刪除。

您可以讀讀名為您的第一篇文章的頁面;若您在編輯條目時遇到了困難需要幫助,您可以前往新手求助,那裡,有經驗的維基百科人會為您解答任何問題。 或者,您只需要在您的用戶頁中加入{{Helpme}},很快就會有維基人前來為您解答問題。這裡還有一些鏈接: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同意在GFDL和CC-by-sa-3.0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我是歡迎您的維基百科人:AlexHe34 (留言) 2010年12月10日 (五) 05:16 (UTC)[回覆]


北京第二醫學院頁面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北京第二醫學院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北京第二醫學院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AlexHe34 (留言) 2010年12月10日 (五) 05:16 (UTC)[回覆]

您創建的條目芥酸可能侵犯版權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芥酸」被認為與他人的文字雷同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版權常見問題解答何為侵犯著作權,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修改疑似侵權頁面,或再重複創建相同內容的頁面,版權驗證皆因維基百科十分重視版權。請前往問題頁面了解情況。您亦可以與提出檢查的維基人進行溝通。維基百科只能接受公有領域或兼容創作共用-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協議的內容,若要繼續保留該內容在維基百科,您可:

  • 捐獻版權 —— 適用於內容原創者或版權持有者;
  • 請求版權許可 —— 適用於複製他人文字,且希望繼續使用者;
  • 重寫 —— 用您自己撰寫的文字重新建立該條目;
  • 申訴 —— 這也許只是個誤會。

謝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IRC聊天頻道 · 版權常見問題解答 · 何為侵犯著作權 --烏拉跨氪 2012年10月28日 (日) 17:16 (UTC)[回覆]

您創建的條目加拿大冷戰博物館可能侵犯版權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加拿大冷戰博物館」被認為與他人的文字雷同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版權常見問題解答何為侵犯著作權,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修改疑似侵權頁面,或再重複創建相同內容的頁面,版權驗證皆因維基百科十分重視版權。請前往問題頁面了解情況。您亦可以與提出檢查的維基人進行溝通。維基百科只能接受公有領域或兼容創作共用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協議的內容,若要繼續保留該內容在維基百科,您可:

  • 捐獻版權 —— 適用於內容原創者或版權持有者;
  • 請求版權許可 —— 適用於複製他人文字,且希望繼續使用者;
  • 重寫 —— 用您自己撰寫的文字重新建立該條目;
  • 申訴 —— 請在此頁面對應條目下說明。

謝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IRC聊天頻道 · 版權常見問題解答 · 何為侵犯著作權 --JuneAugust留言2019年7月21日 (日) 16:05 (UTC)[回覆]

您好,感謝您對條目的編輯,還請更多的添加可供查找的可靠來源以支撐條目中的內容。--JuneAugust留言2019年7月23日 (二) 12:01 (UTC)[回覆]

朋友,不是要一遍又一遍的跟我留言,要我來給你移動頁面。先要仔細檢查當前草稿頁面是否OK。還請多多查看格式手冊,當前頁面就目視情況即可見「</ref>」這樣的不該出現符號,還請仔細訂正。--JuneAugust留言2019年7月23日 (二) 13:54 (UTC)[回覆]

朋友,您引用英文維基作為來源是什麼意思?維基百科不是可靠來源!另外還是建議您需要多看一下格式手冊。--JuneAugust留言2019年7月23日 (二) 14:06 (UTC)[回覆]

您一共引用了四個來源,第一個是官方頁面(一手來源),剩下三個均是指向英文維基百科條目(不可靠來源),其中第二和第四是重複。--JuneAugust留言2019年7月23日 (二) 14:08 (UTC)[回覆]

是「條目本身」不可以作為可靠來源。試想,一個條目需要很多不同來源來支持,其中各有觀點,您又是以哪一個觀點具體哪一個信息來作為引用呢?--JuneAugust留言2019年7月23日 (二) 14:23 (UTC)[回覆]

另外,在「條目題目」後面加一個官網作為來源,是意指什麼?--JuneAugust留言2019年7月23日 (二) 14:29 (UTC)[回覆]

那也是應該仿照其他條目用括號加原文名稱來處理啊。--JuneAugust留言) 2019年7月23日 (二) 15:02 (UTC) 謝謝, 已經仿照其他條目用括號加原文名稱來處理。 改好的草稿應該不在有版權問題,已經請求移動到條目名字空間。 不知是否還有沒有注意到的版權問題需修改?--Gluo88留言2019年7月30日 (二) 03:21 (UTC)[回覆]

請查看你的郵箱

尊敬的Gluo88/存檔1:請查看你的郵箱!主題: "The Community Insights survey is coming!" 如有任何疑問,請發送電子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Please check your email! Subject: "The Community Insights survey is coming!" If you have questions, email [email protected].)

Samuel (WMF)留言2020年9月24日 (四) 06:21 (UTC)[回覆]

您創建的條目柯里悖論可能侵犯版權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柯里悖論」被認為與他人的文字雷同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版權常見問題解答何為侵犯著作權,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修改疑似侵權頁面,或再重複創建相同內容的頁面,版權驗證皆因維基百科十分重視版權;維基百科只能接受公有領域或兼容創作共用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協議的內容。請前往問題頁面了解情況。您亦可以與提出檢查的維基人進行溝通。

如何解決版權驗證?

  • 請您用自己的話重寫條目:點此開始重寫;若您需要關於重寫的建議,可以點擊此處尋求幫助;
  • 若您認為這是一場誤會,請前往這個頁面對應段落進行申訴(立即申訴);
  • 若您是出處文字的原作者或版權持有人,請考慮捐獻版權(如何捐獻?);
  • 若您不是原作者或版權持有人,您也可以考慮向版權持有人請求版權許可

謝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IRC聊天頻道 · 版權常見問題解答 · 何為侵犯著作權 --Mys_721tx留言2020年11月19日 (四) 02:16 (UTC)[回覆]


回應: 本人是參照wiki英文版curry's paradox 和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curry-paradox/, 用google translate 和手工修改。 沒有參看疑似侵權的 https://www.urhur.com/archives/50 有可能這個鏈接也是用wiki英文版curry's paradox 和 plato.stanford.edu/entries/curry-paradox 和google translate。見: 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翻譯作品的版權問題, 按照維基「翻譯作品的著作權問題」條目:「只要在標明翻譯者及原文來源(包括在討論頁標示),且能證明原本是來自維基百科,。" 我的版本沒有侵權! " . 上面提到, "您亦可以與提出檢查的維基人進行溝通" , 希望提出檢查的維基人Mys_721tx回應。 --Gluo88留言2020年11月19日 (四) 16:12 (UTC)[回覆]

參見 關於柯里悖論 討論: 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疑似侵權#11月19日

您在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提出的問題, 已經移到互助客棧了

您好, 您在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提出的問題, 已經移到Wikipedia:互助客棧/求助#轉貼Gluo88提出的翻譯內容版權問題了。和您說一下 在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中也有提到:「如果這篇文章沒有回答到您的問題,請到互助客棧/求助中發問,而不要編輯本頁,謝謝。」 --Wolfch (留言) 2020年11月26日 (四) 04:28 (UTC)[回覆]

獨立翻譯了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中文維基百科, 應該如何做才能使得本人作品免於被誤報標識為侵權

其它人以後也可能遇到此情況,希望能在這裡總結解答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然後轉到「維基百科:著作權常見問題解答」

  • 根據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協議,「相同方式共享」指你翻譯後出來的作品,「著作權所有」實際是無效的著作權聲明 。 這類作品應該沒有自己的版權獨立翻譯了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中文維基百科, 沒有侵權問題。 下面只是為了免得誤報?
  • 獨立翻譯了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中文維基百科, 要求署名。 問題: 用戶名是和上傳版本相連的,如果要進一步署名, 應該在那裡, 能給出例子嗎? 回答: 可以在編輯摘要裏寫明翻譯自某個外語維基百科,並附上URL,又或者在討論頁加上{{translated page}}。
  • 如果要「聲稱獨立翻譯」, 應該在那裡, 能給出例子嗎? 回答: 可以在編輯摘要裏寫明。

.. 互助客棧網址 Wikipedia:互助客棧/求助 --Gluo88留言2020年11月27日 (五) 00:28 (UTC)[回覆]

2020年11月

您好,當您在所有討論頁或開頭是「Wikipedia:」的頁面中參與討論時,例如User talk:Mys 721tx,請記得在您的留言結尾加入四個波浪號標記(~~~~,可使用按鈕)來簽名,使系統自動將您的用戶名或IP地址以及發表評論的時間加入到頁面中,請不要自行輸入或是複製他人簽名來修改。這些信息在參與討論時對其他人將很有用。謝謝您的參與。 Xiplus#Talk 2020年11月27日 (五) 01:47 (UTC)[回覆]

2020年12月

您好,當您在所有討論頁或開頭是「Wikipedia:」的頁面中參與討論時,例如Talk:柯里悖論,請記得在您的留言結尾加入四個波浪號標記(~~~~,可使用按鈕)來簽名,使系統自動將您的用戶名或IP地址以及發表評論的時間加入到頁面中,請不要自行輸入或是複製他人簽名來修改。這些信息在參與討論時對其他人將很有用。謝謝您的參與。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Lantx請講 2020年12月1日 (二) 09:58 (UTC)[回覆]

提醒

方針指引須經過討論,有共識才能修改。--蟲蟲飛♡♡→♡℃留言 2021年1月17日 (日) 05:41 (UTC)[回覆]

@蟲蟲飛謝謝, 明白了,已經提請討論 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存檔/2021年2月#Wikipedia:文明#失禮發生的例子 - 提議增加下面例子。--Gluo88留言2021年1月20日 (三) 16:08 (UTC)[回覆]

Re:

謝謝您的星章。

有關修改方針一事, 我的想法比較不贊成因為個別事件而改動方針, 這個意見先和您說一下。

在意見討論上, 理想情形是雙方在討論後可以有共識,不過在實務上不一定是如此。像Wikipedia:互助客棧中討論的議題, 是以一段時間後無人回應就存檔, 也有可能在存檔時雙方意見仍有差異, 還沒有共識, 由於資源有限, 大家可以處理/討論議題的時間精力也有限, 我覺得這是一個合理的作法。

因此, 若討論提出論點後沒有得到回覆, 我比較不認為是「對方已默認您的論點」--Wolfch (留言) 2021年1月18日 (一) 00:30 (UTC) --Wolfch (留言) 2021年1月17日 (日) 23:08 (UTC)[回覆]

  1. 好,我已經在提案中刪除了「對方已默認您的論點」--Gluo88留言2021年1月20日 (三) 16:12 (UTC)[回覆]
  2. 關於「因為個別事件而改動方針」。 將你見到最近實際發生過的不文明的行為,抽象為例子(隱去細節和人名), 加入到 Wikipedia:文明#失禮發生的例子小節或Wikipedia:文明其它有關的例子小節,能幫助以後具體來評判什麼是不文明的態度。這些有過共識的例子, 有點像法院的判例,在這裡能作為參考的指引來勸導如何解決爭議。實踐中發現,只有抽象的准測,有很多模稜兩可的情況,有時為解釋準則而引起新的爭議, 有過共識的例子能將不少模稜兩可的情況清晰化。--Gluo88留言2021年1月22日 (五) 14:22 (UTC)[回覆]
您針對Mys 721tx的作法, 已在Wikipedia:互助客棧中多處提出討論, 不過建議評估一下討論的效果, 我認為目前討論對相關事務的幫助不大。以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Mys_721tx濫權,任意封禁用戶為例, Hjh474曾表示:「積極有效的處理請按既有程序提起封禁申訴或解任管理員」, 我比較贊成他提出的作法。若您認為他的作法不公正,建議依Hjh474所提的,提出解任。Wikipedia:維基百科不是什麼有提到:「維基百科不強迫任何人參與」,因此請允許我對一些事不表示意見,或是不參與討論。--Wolfch (留言) 2021年1月30日 (六) 19:58 (UTC)[回覆]
Wolfch君, 謝謝您的回覆。
  1. 關於"您針對Mys 721tx的作法"的討論討論的效果,我是覺得前面討論中Mys 721tx有幾個錯誤說法和邏輯推理錯誤, 影響了後面討論中的分析和判斷, 需要相互理解, 也讓其它人能充分看到和參與(討論頁關注度不夠)。充分討論後,大多數人的意見對後續的「解封」或「解任」的理由有幫助。關於「除權」,看到Wikipedia:申請解除權限/存檔/2020年的討論,「建議先到客棧討論,不用這麼快就提除權」,關於「提除權」,客棧也被維基人認為是澄清問題的合適地方之一。
  2. 關於"請允許我對一些事不表示意見,或是不參與討論"。 感覺您是理解這是不侵權,也了解Itcfangye的鑑別。 但不只是不願意表明態度,還做出這樣角度的回應:「Mys_721tx的回覆是「是全文照搬」,若Mys_721tx的回覆屬實的話,那YFdyh000所提的情形就不成立了」, 讓我非常不理解。同時,您在Wikipedia:互助客棧中有關我提出討論中的所持的立場和角度,也讓我不理解。您主觀上可能只是認為「抽象的實例」也不能用, 感覺客觀上是有助於Mys 721tx繼續可以有很大的餘地來濫用權力。
--Gluo88留言2021年1月31日 (日) 03:35 (UTC)[回覆]
  1. 我都說一些事不表示意見了, 就請不要自行推測我的想法, 謝謝。另外有關您「抽象的實例」, 其中使用的文字不少和M君使用的文字類似, 我覺得相關性太高, 所以不贊成。不過維基的討論, 是看多數人的意見以及其相關方針指引的依據, 雖然我反對, 但若有許多人贊成, 提案仍然會通過。因此我的反對其實影響力沒有那麼大。--Wolfch (留言) 2021年1月31日 (日) 06:26 (UTC)[回覆]
G君上面說「需要相互理解」,下面說「讓我非常不理解」,(&)建議還是要盡量去理解,否則旁人也「不理解」為何持續清談,讓客棧成為封鎖帳號的傀儡或真人傀儡的心情抒發地,原案則沒有進展。原案最大癥結是當事人A君不提封禁申訴讓其他管理員介入,否則事情早就落幕,至於A君為何不提,有可能正想放個維基假期,或想退休,不得而知。G君在客棧表述已多,追問到這裡的意義有限吧。以上淺見供您參考。--Hjh474留言2021年1月31日 (日) 12:44 (UTC)[回覆]
謝謝Hjh474君,
  1. 我覺得,交流看法的討論,形成對「有爭議的行為」正確性判斷的方法理解和共識, 其意義比個案解決更重要(個案解決方面: 我同意「原案最大癥結是當事人A君不提封禁申訴讓其他管理員介入」)。當然不應把客棧當「心情抒發地」(沒有邏輯分析的情緒化的發言?)。 如被指出, 應該承認和改正。 但是,非「心情抒發地」,有邏輯分析的理性討論是能正面的幫助理解和共識。
  2. 關於Mys 721tx的不當作為, 我不認為需要「提除權」, 他有很多正面貢獻。
  3. 我觀察到:Mys 721tx發現討論中對他反駁不合理的之處,一定會反駁(甚至在宣布退出討論後)。 但是,Mys 721tx發現討論中對他反駁看來邏輯上合理的之處, 他選則不回應。 所以, 可能這個較長的「侵權」和「永久封號」討論中, 他也可能已經認識到,他侵權的誤判是「一己之見」否定大多數人的意見, 只是心理上不願意認錯。 關於不應該「永久封號」,他的誤判也是「一己之見」否定大多數人的意見, 只是心理上不願意認錯。
  4. 關於「G君在客棧表述已多」, 這點我可能類似於安君, 當發現討論中自己感覺不合邏輯處或值得探討處,就希望理性的交流清楚。 但發現自已的論據站不住腳時,不會「不停重複自己的觀點、歪曲或迴避正面回應回復者的理據。」
  5. 特別Mys 721tx引用"多數陰謀論配不上反駁;幼稚的誣陷根本就不用辯護;...鬧劇製造者的常用手段就是不停重複自己的觀點、歪曲或迴避正面回應回復者的理據或將話題扯開。", 但他正是如此, 故意用了詭辯術。通過這個討論,有較充分參加人數,支持和反對Mys 721tx行為的意見也可充分表, 才能看到多數人的看法, 才能總解出他是否用 「一己之見」否定大多數人的意見。
  6. 但是,我也不想和您衝突, 雖然我保留看法,我不會再反對您提出關閉討論的建議。多謝。
--Gluo88留言2021年1月31日 (日) 16:40 (UTC)[回覆]
您客氣了,感謝您的理解與費心。--Hjh474留言2021年2月1日 (一) 02:54 (UTC)[回覆]

有關 Mys_721tx 涉嫌惡意推定, 違反維基百科「做到假定善意」這一原則

討論的背景-柯里悖論疑似侵權討論 - [1]

  • 有關所謂「惡意推定」一事, 我看到的資訊是,YFdyh000所提到:「如果只是某些字句而非全文照搬其他譯文,我不認為需要惡意推定侵占一個維基百科條目站外譯本的版權」,Mys_721tx的回覆是「是全文照搬」,若Mys_721tx的回覆屬實的話,那YFdyh000所提的情形就不成立了(至於是否是全文照搬,我就不評論了)。因此, 我不認為Mys_721tx有惡意推定。--Wolfch (留言) 2021年1月18日 (一) 02:34 (UTC)[回覆]
Wolfch:謝謝。 YFdyh000是比較仔細的看了前面發言,才說到:「沒看懂@Mys_721tx在糾結什麼」,「用詞也顯得過激」, 「惡意推定」。
細節見我回復Mys_721tx的如下總結:(下面可看出Mys_721tx的回覆不屬實), 摘錄於: Wikipedia:互助客棧/求助/存檔/2021年2月#研討如何判定翻譯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中文維基百科的版權中的遇到的多個問題(方針問題)
1.Mys_721tx 主觀判斷為"是全文照搬",並且不回應上面詳細的反駁,仍然多次只是重複"是全文照搬"的主觀判斷,不是Wikipedia:新頁面巡查#禮貌待人要求的「假定善意」, 而涉嫌為:惡意推定。(見:Wikipedia:新頁面巡查#禮貌待人:"在整個新頁面巡查的過程中,請您牢記住這一點:不要傷害新手。", "做到假定善意同樣也是十分重要的", 別的網站用了維基百科外文產生的文本,和這裡的新文本類似,就不理會作者獨立翻譯的聲明,主觀的重複地假定新文本是抄襲, 違反了「做到假定善意」這一原則, 這是不對的)。 下文情況正是直接針對我們現在面臨的情況 - 見: Wikipedia:互助客棧/求助#谷歌翻譯維基百科外文產生的文本是可以複製回來,用在維基中文_-_沒有版權問題_(別的網站用了維基百科外文產生的文本該網站是沒有版權的)
2 . 多名維基人認定我的文本是英文條目翻譯得來的。 摘錄如下
2.1 上面Itcfangye 的發言也已經鑑定我的文本是英文條目翻譯得來的,而且兩篇文章又不同處,不可能是全文照搬, 摘錄如下:(1) "此外,我將原英文條目丟進谷歌翻譯(記為A),並與前述來源(B)、Gluo88的翻譯(C)進行對比。所有B和C完全相同的地方,均與A亦完全相同。B和C不相同的地方,亦是B和A不相同的地方。Itcfangye"; (2) 「Mys 721tx:Draft:柯里悖論的首段與谷歌翻譯結果完全一致。我查閱了谷歌翻譯的版權聲明,谷歌翻譯是自由版權內容。Itcfangye(留言)」。 請您明確回復是否同意Itcfangye這一發言?
2.2 Googol19980904說:「可能未侵權,那篇博客或許也是從英文維基翻譯的。三篇文章都有些類似。--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11月19日 (四) 03:36 (UTC)」 見:柯里悖論疑似侵權討論 - [2]
3 . 多名維基人認定我的文本沒有侵權。 摘錄如下
3.1 YFdyh000 在上面指出:「我不認為需要惡意推定侵占一個維基百科條目站外譯本的版權。關於條目譯本的版權仍依照CC BY-SA,下一節已經提到了。」
3.2 Itcfangye 在你的留言頁明確指出: 「在這個案子中,原文版權所有者是英文維基百科,而urhur這個網站翻譯了英文維基百科的作品但並未得到英文維基百科的許可(在這裡,這一許可應當認為是以BY-CC-SA 3.0協議釋出並標註翻譯自英文維基百科,然而該網站兩者都沒有),因此我認為這個網站本身即已侵權英文維基百科,故不應享受版權保護。祝安。Itcfangye(留言) 2020年11月29日 (日) 14:21 (UTC)」。 請您明確回復是否同意Itcfangye這一發言?
3.3 Itcfangye 和 SCP-2000 都認為沒有侵權。 「我(Itcfangye)與User:SCP-2000交流了一下,認為Mys 721tx給出的來源是基於谷歌翻譯的派生作品,因此與谷歌翻譯一樣屬於自由著作權,故不存在侵權問題。」見:柯里悖論疑似侵權討論 - [3]
3.4 Poem認為: "不算(侵權),但要標明翻譯者及出處:Wikipedia:著作權常見問題解答#翻譯作品的著作權問題。Poem(留言)" 見:柯里悖論疑似侵權討論 - [4]
3.5 上面 cwek 認為 「如果從其他維基百科項目翻譯條目到第三方網站,再轉回這裡的話,可以參考Talk:西方Project的處理,不過需要確定其翻譯的內容原文應該和維基項目的原文高度相似,並補充說明。」
4. 退一步說,即使以後有其它人真正「是全文照搬"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中文維基百科(既,你的指控的情況), 下節中已經詳細解釋, 這個版權實際屬於"WIKI",也沒有侵權,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翻譯作品的版權問題 非常明確地說明這一點。Mys_721tx這點非常重要,您對此點的理解有關以後你如何判斷類似情況是否侵權, 請您明確回復是否同意這一點
4.1 上面Fire Ice 認為: "如果是這樣,那不應被表示為侵權,我想維基百科已經說的很明白了。Fire Ice 2020年11月26日 (四) 05:02 (UTC)"
--Gluo88留言2021年1月18日 (一) 03:12 (UTC)[回覆]
5.Mys 721tx君: 你在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Mys_721tx濫權,任意封禁用戶 提到 Wikipedia:忽略所有鬧劇 "多數陰謀論配不上反駁;幼稚的誣陷根本就不用辯護;...鬧劇製造者的常用手段就是不停重複自己的觀點、歪曲或迴避正面回應回復者的理據或將話題扯開。" 是否能請您讀一讀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翻譯作品的版權問題 ,我們可以把其中內容一句句的討論?
以免你不停重複「是全文照搬」「抄襲」「侵權」,迴避正面回應「兩文有不同」「我的版本和由維基英文翻譯的相同」 「該網站無版權-版權屬於維基」?
--Gluo88留言2021年1月23日 (六) 03:19 (UTC)[回覆]
您以上的意見我已看到了,和您說一下。--Wolfch (留言) 2021年1月18日 (一) 03:16 (UTC)[回覆]
Wolfch 謝謝關注。關於他的「全文照搬」指控(雖然我不是全文照搬)。 很早就有維基人在疑似侵權討論中指出, 這種情況,但即使是 "全文照搬" 也不侵權: 見: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我翻譯了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某網站上,註明版權所有,你們為何仍轉載我的作品到中文維基百科? 「實際上,...,(你)「著作權所有」實際是無效的著作權聲明,.. 我們再將這些你的作品轉載到維基百科,只要在標明翻譯者及原文來源(包括在討論頁標示).., 我們可以隨意且直接把你的翻譯作品轉載至維基百科上,而且無需得到你的同意(及無需知會你)」。 但他不回應, 也不回應後來的多追問。只是不斷重複「全文照搬」, 所以被認為「惡意推定」。--Gluo88留言2021年1月18日 (一) 14:15 (UTC)[回覆]
"看你是誰,維基百科人人平等的,但是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加平等。如果一個人犯了錯誤但是不被處理,甚至不可以被批評,那麼這個人就擁有不文明特權"--Gluo88留言2021年2月2日 (二) 03:58 (UTC)[回覆]

建議參考維基指引WP:TOPPOST,適當的使用縮排來使回應更易閱讀,而非如此編輯,謝謝您。--Hjh474留言2021年1月20日 (三) 04:08 (UTC)[回覆]
謝謝您, 已經改好。--Gluo88留言2021年1月20日 (三) 18:20 (UTC)[回覆]
不客氣,並提醒您參考維基指引WP:TOPPOST往下書寫,謝謝。--Hjh474留言2021年1月22日 (五) 07:42 (UTC)[回覆]
好,謝謝您。--Gluo88留言2021年1月22日 (五) 14:10 (UTC)[回覆]

一隻小貓送給您!

謝謝您的星章!

2021年1月18日 (一) 17:06 (UTC)[回覆]

翻譯建議

閣下可以使用{{Translated page}}來進行翻譯聲明,簡單便捷,還會添加分類。--懶癌哪天行Lazy, as no today's excuse. 2021年2月4日 (四) 12:19 (UTC)[回覆]

客棧討論

您改來改去和不斷增補,做什麼用,如此討論估計已被大家忽略。請明確您要討論的事情,及確認大家願意關注這件事。WP:TLDRWP:TURNIPWP:IAD。--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12日 (五) 16:29 (UTC)[回覆]

多謝YFdyh000提示,可能我應該放棄。 沒有放棄的原因,是看到他多次濫權(如: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存檔/2021年2月 #Mys_721tx濫權,任意封禁用戶), 是想把溝通歷史記錄好。 如果管理員繼續其錯誤,再多次濫權,就應該把這些案例集中討論(充分提問和回應/不回應的歷史記錄可被用上),提報解除管理員權力。 同時,我在考慮下面的提案。 但不確定是否妥當。 不知您如何看? 多謝。--Gluo88留言2021年2月12日 (五) 16:58 (UTC)[回覆]
無關聯的新濫權指控請開單案,不然多數人沒空看冗長、無果的先前討論。
「根本不應該反覆糾纏」「是錯誤得斷言」(錯別字)我會懷疑是否有共識、情緒化。您可以在用戶頁或者Wikipedia空間下(後者存疑)寫論述,不需要較多認可。新增的某些部分可能較少用到、仍高度依賴討論和個案,所以是否該列入常見問題解答,我比較懷疑。--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12日 (五) 17:18 (UTC)[回覆]
多謝YFdyh000君。 --Gluo88留言2021年2月12日 (五) 17:27 (UTC)[回覆]
Gluo88,若大家沒有關注您提出的事務,是否就先放下這件事務,不要反覆提出?--Wolfch (留言) 2021年2月12日 (五) 23:43 (UTC)[回覆]
Wolfch君, 我今天是回復一個以前沒有注意到的要點。 上面已經回應: 沒有放棄的原因,是看到他多次濫權(如: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存檔/2021年2月 #Mys_721tx濫權,任意封禁用戶), 是想把溝通歷史記錄好, 針對其討論中用詭辯術。 如果管理員繼續其錯誤,再多次濫權,就應該把這些案例集中討論(以前的討論總結,充分提問和回應/不回應的歷史記錄可被用上),提報解除管理員權力。不過,我是準備先放下這件事務。 謝謝。--Gluo88留言2021年2月13日 (六) 01:13 (UTC)[回覆]

草稿: 提議 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 增加下面內容

提議的背景可見下面的兩個討論鏈接。 該提議把已經討論了兩個多月試圖達成共識多個焦點問題明確總結出來,為了幫助理解有關以後如何判斷類似情況是否侵權,以便以後能更快的得出類似問題的答案,解決疑似侵權的爭議。

  1. Wikipedia:互助客棧/求助/存檔/2021年2月#研討如何判定翻譯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中文維基百科的版權中的遇到的多個問題(方針問題)
  2. 柯里悖論疑似侵權討論 - [5]

Wikipedia_talk:文明#關於中文維基百科的文明方針可以看到下面評論:

  • "我倒是希望管理員也有定期的考核和能夠對管理員的問題進行有效討論和仲裁的平台。理論上說維基人都是平等的,管理員也應該被一視同仁,事實上只要有足夠多的人投票阻止彈劾,一個暴走的管理員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無法被抵消的。而作為管理員想GAME也是很容易的,畢竟現狀是管理員沒法管管理員"
  • "應該明白中維近期不會推行政制改革。在現行框架下面努力吧。"

本提案也是「在現行框架下面努力」的嘗試。 試圖,沒有將M君因過激和不禮貌的語言提報到Wikipedia:管理員布告板/其他,也沒有因其堅持錯誤將不侵權的版本(按大多數維基人的表態-不侵權)說成侵權而提報到Wikipedia:當前的破壞, 希望能對管理員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有善意的約束。


提議在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翻譯作品的版權問題 一節中增加題目為:「聲稱翻譯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中文維基百科時,判定是否侵權中的遇到的多個問題和有關答案」一小節內容。

現行文本

翻譯作品的版權問題

我翻譯了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某網站上,註明版權所有,你們為何仍轉載我的作品到中文維基百科?
實際上,根據共享創意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協議,「相同方式共享」指你翻譯後出來的作品,都仍然是依共享創意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發佈,「版權所有」實際是無效的版權聲明,而你將有關翻譯作品以「版權所有」或其他不相同的協議發佈其實就是侵權行為。因此,我們再將這些你的作品轉載到維基百科,只要在標明翻譯者及原文來源(包括在討論頁標示),且能證明原本是來自維基百科(或其他使用共享創意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的網站)的話,我們可以隨意且直接把你的翻譯作品轉載至維基百科上,而且無需得到你的同意(及無需知會你),你亦不會收到任何翻譯費用。

因此,如果你不想你的翻譯維基百科作品被轉載到另一語言的維基百科(或其他使用共享創意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的網站)上,請不要翻譯該作品。當你翻譯該作品,即表示你同意將作品以共享創意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發佈,且允許任何人將該作品轉載到維基百科上。另外,如事後才發現被複製,於條目討論頁或其他維基百科討論頁面留言,並不能解決問題,有關之版權協議為無可逆轉的

提醒轉載內容至維基百科的編輯者:雖然您可以將其他網站的用戶翻譯的外文維基百科的內容複製至中文維基百科,但為了尊重外站翻譯者的著作權,請標示外站編輯者的用戶名和鏈接(可以使用模板實現)。


提議文本

翻譯作品的版權問題

我翻譯了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某網站上,註明版權所有,你們為何仍轉載我的作品到中文維基百科?
實際上,根據共享創意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協議,「相同方式共享」指你翻譯後出來的作品,都仍然是依共享創意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發佈,「版權所有」實際是無效的版權聲明,而你將有關翻譯作品以「版權所有」或其他不相同的協議發佈其實就是侵權行為。因此,我們再將這些你的作品轉載到維基百科,只要在標明翻譯者及原文來源(包括在討論頁標示),且能證明原本是來自維基百科(或其他使用共享創意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的網站)的話,我們可以隨意且直接把你的翻譯作品轉載至維基百科上,而且無需得到你的同意(及無需知會你),你亦不會收到任何翻譯費用。

因此,如果你不想你的翻譯維基百科作品被轉載到另一語言的維基百科(或其他使用共享創意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的網站)上,請不要翻譯該作品。當你翻譯該作品,即表示你同意將作品以共享創意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發佈,且允許任何人將該作品轉載到維基百科上。另外,如事後才發現被複製,於條目討論頁或其他維基百科討論頁面留言,並不能解決問題,有關之版權協議為無可逆轉的

提醒轉載內容至維基百科的編輯者:雖然您可以將其他網站的用戶翻譯的外文維基百科的內容複製至中文維基百科,但為了尊重外站翻譯者的著作權,請標示外站編輯者的用戶名和鏈接(可以使用模板實現)。

聲稱翻譯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中文維基百科時,判定是否侵權中的遇到的多個問題和有關答案

  1. 如何認定第三方網站的內容是從維基英文條目翻譯而沒有版權?
    • 用翻譯軟件從對應維基英文條目產生的文本與第三方網站的內容足夠相似就可以認定, "相似性鑑別"可採用疑似侵權討論中多數人的意見。 如果對「是否足夠相似」還有爭議,可以將兩版本的比較放在互助客棧/條目中討論,聽取多數人的意見。 (比如下面的鑑定法否足以認定:將原維基英文條目丟進谷歌翻譯(記為A),並與前述第三方網站來源(B)、維基中文疑似侵權條目的翻譯(C)進行對比。所有B和C完全相同的地方,均與A亦完全相同。B和C不相同的地方,亦是B和A不相同的地方。)
  2. 認定第三方網站的內容是從維基英文條目翻譯而沒有版權時, 是否需要"找到第三方網站的內容編輯者,並讓表明他翻譯外語維基百科" 來證明?
    • 不需要,用翻譯軟件從對應維基英文條目產生的文本與第三方網站的內容足夠相似就可以認定。
  3. 如何認定聲稱翻譯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是從維基英文條目翻譯?
  4. 如果維基人忘記署名或不知道需要署名時,而沒有在討論頁標明來源和署名, 應該如何處理?
    • 只需後來在討論頁補充來源和署名即可,而不是因侵權而需刪除的候選條目。"CC-BY-SA-3.0要求署名,在存在明顯相同表述且發表時間晚於該作品時聲稱獨立翻譯本身即違反CC-BY-SA。"是錯誤的斷言。CC-BY-SA-3.0只是要求對自已翻譯署名,沒有說忘記署名或不知道需要署名時,不能補充來源和署名。CC-BY-SA-3.0也沒有規定署名方式,並沒有說新編輯上傳到維基所關聯的用戶名不能看做署名, 儘管維基建議在討論頁補充來源和署名(但討論頁補充來源和署名即可)。
  5. 判定作者獨立翻譯的聲明時的主觀思路。Wikipedia:新頁面巡查#禮貌待人要求的「假定善意」, 見:Wikipedia:新頁面巡查#禮貌待人:"在整個新頁面巡查的過程中,請您牢記住這一點:不要傷害新手。", "做到假定善意同樣也是十分重要的"。別的網站用了維基百科外文產生的文本,和這裡的新文本類似,是否應該按「做到假定善意」這一原則認同作者獨立翻譯的聲明 ?
    • 是應該按「做到假定善意」這一原則認同作者獨立翻譯的聲明(特別是討論中多數人都認為第三方網站的內容是從維基英文條目翻譯時,根本不應該反覆強調要討論是否「獨立翻譯」或「全文照搬」, 這種情況下「獨立翻譯」或「全文照搬」都不侵權)。

您移動了其他人的留言, 請自行恢復

不好意思, 您在[6]編輯中, 移動了蟲蟲飛的留言, 移動留言位置會造成其他人閱讀上的不便, 煩請自行恢復, 謝謝--Wolfch (留言) 2021年2月17日 (三) 16:11 (UTC)[回覆]

Wolfch: 不小心錯移了, 多謝您發現和告知。 恢復了。--Gluo88留言2021年2月17日 (三) 16:22 (UTC)[回覆]

Talk:無神論#Gluo88有關優良條目評選的意見的內容是之前評選的存檔, 您在存檔中加入意見, 容易誤解為該次優良條目評選的意見, 但目前提出意見,無法影響2011年的優良條目評選, 因此我將您的意見移動到新的段落說明, 不好意思。--Wolfch (留言) 2021年3月1日 (一) 16:14 (UTC)[回覆]

關於聖經批評中的編輯

請參見Wikipedia:維基百科不是什麼#維基百科不是手冊、攻略書、教科書或科學雜誌,「維基百科是百科參考,而非教科書。維基百科的目的在陳述事實,不在教導主題內容。創建或編輯讀起來像教科書的條目是不適當的,包含舉例主要課題和系統式問題解決方案」。此處可以簡明引述相關著作的觀點和提及的事實,但以「想了解...,參見...」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文體和要求。--Aronlee90留言2021年3月3日 (三) 00:58 (UTC)[回覆]

您好,您似乎在User:Gluo88/Reading Notes on God Delusion中複製了書藉中的內容,書藉中的內容是有版權的,煩請再確認維基百科相關的版權規定,謝謝。--Wolfch (留言) 2021年3月4日 (四) 04:06 (UTC)[回覆]

其中的中文內容,似乎是由英文內容翻譯而來的,若英文內容是有版權的內容,建議再確認此情形下翻譯的中文,是否符合維基百科版權相關的規定。--Wolfch (留言) 2021年3月4日 (四) 04:39 (UTC)[回覆]

有關您在Talk:聖經批評中輸入的內容

您好,您似乎也在Talk:聖經批評中複製了書藉中的內容,書藉中的內容是有版權的,煩請再確認維基百科相關的版權規定,並請確認您的編輯已遵守版權相關規定,謝謝。--Wolfch (留言) 2021年3月4日 (四) 04:06 (UTC)[回覆]

您在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存檔/2021年5月#澄清 或修改 Wikipedia:共識#互助客棧草案 -- 現條款中沒有給出客觀公正判斷「有說服力的理由」的方法,並且否定了民主客觀的判斷原則,與「公示無異議」才能通過衝突的「根據反饋,提出修改第二版如下」中, 有針對第一版的問題進行解釋(「針對反饋中的問題進一步的解釋」)。

不過一般在該分段的內容, 是針對第二版修改的相關討論, 若您只是要回覆第一版的問題, 不是要說明第二版內容對此問題的處理, 建議在第一版最下方的段落說明即可。謝謝--Wolfch (留言) 2021年5月14日 (五) 00:52 (UTC)[回覆]

謝謝閣下Wolfch。 "有針對第一版的問題進行解釋"部分也同時是針對第二版CCF籠統大問題(包括了她在第一版的問題)的解釋。--Gluo88留言2021年5月14日 (五) 04:02 (UTC)[回覆]
一般針對問題的回答是在問題的下方,但在同一個標題以內。我想,您應該會希望看的人知道您在回答哪個問題吧,我覺得您目前回答的位置,不一定能達到這個目的。--Wolfch (留言) 2021年5月14日 (五) 04:21 (UTC)[回覆]

Wikipedia:太長不看

維基百科中有一個Wikipedia:太長不看,雖然只是論述,不過也反映了一些維基人對長篇幅討論的看法。提供作為參考。--Wolfch (留言) 2021年6月2日 (三) 01:11 (UTC)[回覆]

謝謝 Wolfch , 注意到了,會想一想。在下也注意到「 如果確實有必要寫得很長,則應該: 在條目中適當分段,為文字添上適當的鏈接,配以圖片和表格等,以緩解閱讀的枯燥感。」--Gluo88留言2021年6月2日 (三) 01:24 (UTC)[回覆]
我提出這個論述的原因,主要是針對長篇幅討論--Wolfch (留言) 2021年6月2日 (三) 01:32 (UTC)[回覆]
謝謝 Wolfch ,不是指「條目」? 好知道了。 在下對某些用有神論觀點,用不同藉口刪改(不斷變換理由)「條目」,目的是降低無神論條目的支撐力度, 感到關切。--Gluo88留言2021年6月2日 (三) 01:44 (UTC)[回覆]
兩位編輯相關的問題和討論, 我不介入, 若有需要,請依Wikipedia:第三方意見提供的作法,請其他人提供意見。謝謝--Wolfch (留言) 2021年6月2日 (三) 02:06 (UTC)[回覆]
在下實際是想說「長篇幅討論」和用不同藉口刪改(不斷變換理由)有關。 對於參考資料,也是學習時記下要點, 以便被質疑時用。 在下上面已被用批評的字眼質疑。--Gluo88留言2021年6月2日 (三) 02:26 (UTC)[回覆]

提醒

接續在Talk:經典邏輯#"過多或不當地使用了受版權保護的文字、圖片及多媒體檔案"的內容的討論,建議您重新確認您編輯過的其他條目,確認是否有類似可能侵權的問題。--Wolfch (留言) 2021年6月28日 (一) 15:06 (UTC)[回覆]

邀請您參與第十九次動員令

中文維基百科第十九次動員令

The 19th Domestic Campaign of the Chinese Wikipedia

致Wolfch閣下:

感謝您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第十九次動員令定於2021年7月10日至9月12日間舉行,目的為提升中文維基百科條目的質與量,現誠邀閣下參與,共襄盛舉。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九次動員令主頁;您亦可自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參與動員令前,請先參考報名指引(用戶可自即日起報名)。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中、小動員令三類。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中動員令的主題包括自然科學、歷史、地理,而小動員令的主題則包括亟需撰寫的條目、學理、藝術、古典文學。

希望各位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能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查詢聯繫),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百科的服務、條目的質與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邀請您的維基人是:Wolfch (留言)

--Wolfch (留言) 2021年7月11日 (日) 06:10 (UTC)[回覆]

當中國統治世界的快速刪除通知

您好,有編者認為您創建的頁面當中國統治世界內容不當,符合快速刪除條件,該頁面很快會由管理員進行覆核並決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自行移除快速刪除模板,快速刪除旨在加快處理顯然不合適的頁面。若您認為刪除理由不合適或您已對頁面做了改善,請在被提刪頁面快速刪除模板的正下方加入{{Hang on}},並在頁面的討論頁中說明理由。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無聊龍·留言·貢獻 2021年9月16日 (四) 10:13 (UTC)[回覆]

Wikipedia:刪除方針#編輯和討論: "如果一個頁面能透過編輯和討論得到改善,應當展開討論,勇於編輯進而改善頁面,而不需要將它刪除。" --Gluo88留言2021年9月16日 (四) 15:52 (UTC)[回覆]

您提交的草稿User talk:Tigerzeng自動審閱結果(9月16日)

您最近在建立條目頁面提交了一篇草稿。經審核機械人自動審核後,發現草稿可能存在以下問題:
  • 請注意此僅為機械人的初步審閱,稍後審核員進行審核時可能提出更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在審核員進行審閱之前,您可以先按照上方指示進行改善。
  • 您可以在草稿中點擊「編輯」標籤,繼續不斷改善草稿,這並沒有截止日期,您可以一直不斷改善再提交,但6個月未被編輯的廢棄草稿會予以刪除
  • 如果您認為草稿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標準或者不希望進一步改善,您可以要求刪除。請打開草稿頁面,點擊「編輯」標籤,在草稿頂端添加「{{delete|G10}}」,並單擊「發布更改」。
  • 如果您有疑問,您可以在建立條目專題的詢問桌詢問,或使用即時通訊軟件向我們經驗豐富的編輯尋求即時幫助。
--路西法BOTAFC留言 2021年9月16日 (四) 13:47 (UTC)[回覆]

您提交的草稿Draft:當中國統治世界自動審閱結果(9月16日)

您最近在建立條目頁面提交了一篇草稿。經審核機械人自動審核後,發現草稿可能存在以下問題:
  • 請注意此僅為機械人的初步審閱,稍後審核員進行審核時可能提出更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在審核員進行審閱之前,您可以先按照上方指示進行改善。
  • 您可以在草稿中點擊「編輯」標籤,繼續不斷改善草稿,這並沒有截止日期,您可以一直不斷改善再提交,但6個月未被編輯的廢棄草稿會予以刪除
  • 如果您認為草稿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標準或者不希望進一步改善,您可以要求刪除。請打開草稿頁面,點擊「編輯」標籤,在草稿頂端添加「{{delete|G10}}」,並單擊「發布更改」。
  • 如果您有疑問,您可以在建立條目專題的詢問桌詢問,或使用即時通訊軟件向我們經驗豐富的編輯尋求即時幫助。
--路西法BOTAFC留言 2021年9月16日 (四) 14:07 (UTC)[回覆]

您提交的草稿當中國統治世界仍需改善(9月16日)

您最近在建立條目頁面提交了一篇草稿。遺憾的是,它還未達到成為一篇條目的標準,因此未被接受。本次草稿由Timmyboger審核。他/她給出的原因是:

審閱者還給出了點評:


草稿最上方可能還有一些點評,請前往查看。您可以繼續改善您的草稿,並在解決問題後重新提交。

您提交的草稿Draft:當中國統治世界自動審閱結果(9月17日)

您最近在建立條目頁面提交了一篇草稿。經審核機械人自動審核後,發現草稿可能存在以下問題:
  • 請注意此僅為機械人的初步審閱,稍後審核員進行審核時可能提出更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在審核員進行審閱之前,您可以先按照上方指示進行改善。
  • 您可以在草稿中點擊「編輯」標籤,繼續不斷改善草稿,這並沒有截止日期,您可以一直不斷改善再提交,但6個月未被編輯的廢棄草稿會予以刪除
  • 如果您認為草稿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標準或者不希望進一步改善,您可以要求刪除。請打開草稿頁面,點擊「編輯」標籤,在草稿頂端添加「{{delete|G10}}」,並單擊「發布更改」。
  • 如果您有疑問,您可以在建立條目專題的詢問桌詢問,或使用即時通訊軟件向我們經驗豐富的編輯尋求即時幫助。
--路西法BOTAFC留言 2021年9月17日 (五) 03:07 (UTC)[回覆]

回覆通告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Gluo88。您在Timmyboger的對話頁有新的留言或與您有關的訊息。
此回覆通告添加於2021年9月17日 (五) 18:03 (UTC),您可以透過移除{{Talkback}}隨時移除本通知[回覆]

請多關注評選 2021年9月17日 (五) 18:03 (UTC)[回覆]

您提交的草稿當中國統治世界已被接受

您近期提交的草稿當中國統治世界已被接受。
它被評級為Start級,它被記錄在了條目的討論頁上。您可以看看Wikipedia:條目質量評級標準以便了解如何進一步改進該條目。

您可以繼續不斷改善它,維基百科的條目沒有最終版本。非常歡迎您繼續為維基百科做出高質量的貢獻。

感謝您幫助改進維基百科!

拒食木瓜。2021年9月20日 (一) 02:43 (UTC)[回覆]

無神論篇章

既然你如此要刪除,那麼是否整個歷史欄目也要刪除,因為如你的邏輯所說無神論及其推行的的歷史你們也有記述,還是對無神論者的負面消息的內容不能存在?不過真的奇怪,當講到無神論人口分佈的時候,你們卻是有些國家強制推行無神論草草帶過又是什麼的意思呢? 維基欄目也有提及,20世紀同時也見證了無神論在政治上的崛起,尤其是在馬克思與恩格斯理論的推動下。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之後,宗教自由的增加僅持續了數年,其後的斯大林主義轉而壓制宗教。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在推動國家無神論形成的同時使用暴力手段抵制宗教。照理來說,你們寫的無神論歷史也包含無神論在該國的情況也包含無神論在某些國家的情況,好明顯地你們的刪除並不恰當 HKT3593留言2021年11月29日 (一) 19:14 (UTC)[回覆]

@HKT3593 請在無神論條目的討論頁討論,以便更多的編輯參與討論。--Gluo88留言2021年11月29日 (一) 19:31 (UTC)[回覆]

投票通知:試行安全投票(SecurePoll)

由於2021年維基媒體基金會針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行動暴露了本地社群自治的一些問題,社群展開了一連串的討論以嘗試修補此前選舉制度的漏洞。

參與討論的編者認為,使用安全投票(SecurePoll,一種維基媒體內部投票系統)可能可以解決一些既有問題,包括拉票等,但是是否施行此制度則需要社群共識決定。

據此,現決定舉行一場安全投票,以決定是否在管理人員選舉中試行安全投票制度。本次投票有三個問題,除了第一題為測試題以外,其他問題的結果都可能影響中文維基百科的未來發展。

本次投票之投票期為2021年12月11日 (六) 00:00 (UTC)至2021年12月25日 (六) 00:00 (UTC)。

關於安全投票:
  1. 保密:閣下投票之內容將獲得保密,除選舉管理員以外無人可以得知。本次投票將由基金會職員擔任選舉管理員。
  2. 自由:閣下投票後到截止前,可以任意改票。新的投票內容將覆蓋先前的投票內容。
  3. 公平:為避免傀儡操控投票結果,投票時將紀錄一些技術數據,此與閣下平常編輯維基百科時相同。

參與投票

希望閣下能夠踴躍參與投票!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1年12月11日 (六) 09:56 (UTC)[回覆]


此訊息由大量訊息發送功能傳送給所有合資格投票人(包括延伸確認使用者或管理員權限持有者,在投票開始時被封禁者除外)。
如果您不希望在未來收到所有透過大量訊息發送功能發送的訊息,您可以在您的使用者對話頁內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發送這個分類。

關於用戶Zweihundertkatzen(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權

這為用戶比較固執,他做編輯一般是WP:POINT加上一小部分建設性內容(如加入河南附紅碼事件),我已提報兩次了,建議如果商量無效的話直接提報。--2601:647:4C00:D260:A031:23A4:45A8:EA9F留言2022年7月30日 (六) 04:23 (UTC)[回覆]

Collaboratory的快速刪除通知

您好,有編者認為您創建的頁面Collaboratory內容不當,符合快速刪除條件,該頁面很快會由管理員進行覆核並決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自行移除快速刪除模板,快速刪除旨在加快處理顯然不合適的頁面。若您認為刪除理由不合適或您已對頁面做了改善,請在被提刪頁面快速刪除模板的正下方加入{{Hang on}},並在頁面的討論頁中說明理由。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南嶼小十233(文學社沒了嗚嗚)(對話 | 貢獻2023年6月11日 (日) 19:39 (UTC)[回覆]

關於無神論條目MONA CHALABI報告的商榷

個人認為這段描述問題依然很大,

首先,文章內從沒得出「『道德必須靠宗教維持』這個論點不成立。」這個結論,這個結論屬於原創研究

其次,文章的統計學有問題。文章的作者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記者,但不代表他的統計學方法沒有錯(訴諸權威)。實際上,在社會科學領域,統計學方法本身就是很欠缺的。文中的錯誤一是沒有計算CI(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假設兩個樣本A、B都有100萬人,在A中,甲組有10000人,乙組有10人。在B中,甲組有1000人,乙組有1人。那麼甲和乙組在A中的比例比B都少了90%,但是兩者在統計學上的可信度顯然是不同的。其次,兩組數據的分類方法不一定可比。比如五旬宗也可以算新教等等,一個無神論者也許出於某些考慮在入獄時就隱藏自己的身分(實際這也有所報導),如果統計方法沒有一致性的話,任何結論自然都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文中直接比較比例的問題就在這些地方。

最後,哪怕這個文章的統計學方法是對的(當然基於個人的專業知識很難認同這文章粗糙的統計學方法)。文章作者自己也提到了族裔、政經地位等干擾因素(confounding)的影響。舉一個類似的例子:冰淇淋銷量與溺水人數正相關,不是因為冰淇淋賣得多人就更容易溺水,而是因為季節作為干擾因素會同時影響冰淇淋銷量與溺水的人數。而『道德必須靠宗教維持』這個推定結論哪怕不考慮原創研究這條方針也是站不住腳的。更何況對於文章結論也有完全不同的詮釋。例如: 「Where we do see adult conversions from nonbelief to belief, we are likely to see intense emotional need, arising from loneliness, a family breakup...the incidence of self-identified atheists is ten times higher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an it is in the prison population.」 (Section 4.1, The Truth About Denial Bias and Self- Deception in Science, Politics, and Religion)。

綜上,個人認為沒有必要引入這個來源,這一段直接刪掉較好。--クオン·千の海を越えて·残夢 2023年6月21日 (三) 11:10 (UTC)[回覆]

那先去掉「道德必須靠宗教維持」這個論點。 個人認為其他部分是有影響力其工作領域涉及大量統計工作的數據記者的研究,文章簡略統計和分類來自美國監獄局(Bureau of Prisons),該記者只是認同和引用。 個人認為文章的統計的精確程度不影響該文目的 -對「 Are Prisoners Less Likely To Be Atheists?」的回答的判斷。 該文是從數據來探討信宗教和犯罪的關係,個人認為至少與「道德必須靠宗教維持」的探討有關, 應該保留。


網上查了一下"關於「道是否靠宗教維持」。 一些哲學家和倫理學家認為,道德可以獨立於宗教存在。例如,亞里士多德認為,道德是基於人類的本性和理性的,而不是基於宗教信仰的 。類似地,康德認為,道德應該基於純粹理性,而不是基於宗教信仰 。 然而,其他人則認為道德必須依賴於宗教。例如,一些宗教信仰者認為,道德規範是上帝所制定的,並且只有通過遵守上帝的規定才能實現真正的道德行為 。"--Gluo88留言2023年6月21日 (三) 12:07 (UTC)[回覆]
問題在於這個來源從各種角度來說不能支持「道德靠宗教維持」這個結論,我不認為文中數據是錯的,但是他分析的問題很大,他自己也都承認族裔、政經背景等等對結論可能有很大影響。個人認為如果要保留這個結論,那麼應該替換為對應的來源。--クオン·千の海を越えて·残夢 2023年6月21日 (三) 18:35 (UTC)[回覆]
探討一下MONA CHALABI的分析和數據,關於「囚犯不太可能是無神論者嗎?」, Mona Chalabi回答說是這樣的, 幾乎每 1,000 名囚犯中有1人認為自己是無神論者,而每100名美國人中就有1人認為自己是無神論者.... 文章結尾:"Anyway, you’re right about religiosity in prison Caroline: Atheists are underrepresented."
  • 個人認為 , 她的結論-監獄中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低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Anyway, you’re right about religiosity in prison Caroline: Atheists are underrepresented. ), 也可以按非原創總結方式得出:『道德必須靠宗教維持』這個論點不成立。
  • 只是引用文章題目和 Mona Chalabi回答,就對道德和宗教關係的理解有意義。 讀者通過這個來源, 可以查到更權威性美國監獄局(Bureau of Prisons)報告等等。數據記者對專業美國監獄局(Bureau of Prisons)報告的解讀,非常適合普通讀者。需要這個來源。
  • 關於她的其它論述,只是提醒注意其它問題,如統計會有誤差。 比如不同宗教類別認定,這只會影響有關宗教類別的數據, 不影響對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確定。 還比如 conversions from nonbelief to belief可能影統計精度。這是統計中常見情況。沒有看到她認為這些可能的誤差,能大概率的否定了她的主要結論: 監獄中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低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 特別是Atheist 犯人的比例遠遠低於人口中 Atheist比例 1/7(0.1%/0.7%)的情況下。
  • 討論了其它問題後, MONA CHALABI在文章結尾的總述為: Anyway, you’re right about religiosity in prison Caroline: Atheists are underrepresented.
  • Mona Chalabi最後提到:"But not all religious groups are equally over-represented. That’s an interesting finding, but it’s a limited one because we don’t know what percentage of inmates change their faith while in prison and why — without those stats, understanding religiosity in prison is a bit of a guessing game.」 這從前面的表中可以看出:比如 Protestant 犯人的比例低於人口中 Protestant比例- 1/2(28.7%/44.0%),Catholic 犯人的比例約等於人口中Catholic比例 1/1(24.0%/25.1%), Atheist 犯人的比例低於人口中 Atheist比例 1/7(0.1%/0.7%)
  • 另有美國作家、博主、YouTuber 和無神論活動家Hemant Mehta英語Hemant Mehta 文章報告了2021年Federal Bureau of Prison 提供的數據「atheists made up only 0.1% of the federal prison population」,並評論:"當在監獄裡找到一名公開不信教的囚犯就像大海撈針(finding a needle in a haystack)一樣時,基督教護教者和牧師就更難辯稱信仰對於讓人們走在正義的道路上是必要的" [1] 也是從「監獄中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低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的數據, 非原創性總結出『道德必須靠宗教維持』這個論點不成立


  • 參見WP:SYN 原創總結(有原創立場的總結) v.s. 非原創總結(不改變原意的概括或改述): (非原創總結(不構成原創總結): 仔細地對來源內容進行不改變原意的概括或改述不構成原創總結——反而是應受鼓勵的做法寫作維基百科條目的最好做法,是去研究大量與主題相關的可靠已發表來源,並用自己的話概括其中的主張,讓每一主張都能被歸屬到明確作過此等主張的來源去。)
--Gluo88留言2023年6月21日 (三) 20:29 (UTC)[回覆]
感謝回覆。但正如我一開始所說,我不認為數據本身有錯,但是用不正確的辦法對正確數據進行解讀,那麼結論就未必是正確的了(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冰淇淋銷量與溺水的問題)。而且就算我們不提這個文章是不是統計學有問題,很多人是不是並不關心自己的論據到底是不是站得住腳。
文章作者使用的「underrepresent」在英語裡也是一個很微妙的詞,意為「​not having as many representatives as would be expected or needed」[7]或「without powerful people to speak for them」[8]。提問者的問法是不是就一定隱含着無神論更不容易犯罪呢?至少我認為這有點牽強,比如可能在監獄艱苦的環境裡改教了(之前提到的Section 4.1, The Truth About Denial Bias and Self- Deception in Science, Politics, and Religion就如此說)。
一個重要的細節在於,(至少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入獄登記表上沒有「無神論」這個選項,只能勾選「其他」[9]。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無神論者在美國境遇不佳。無神論者勾選其他、「沒特別的偏好」(no preference)或者裝成自己是有宗教的是完全有可能的(這也不只是我一個人這麼說,請見[10])。數據記者這篇文章自己也寫道:
「The data here is self-reported, so it’s also dependent on whether prisoners were willing to disclose their religion. Seventeen percent of inmates listed 「no preference」 for their religion, but the Bureau of Prisons couldn’t clarify how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3 percent of prisoners who described themselves as 「Other,」 so I decided to cut it out of the data.」
作為結論,如果您是想要引用無神論活動家Hemant Mehta英語Hemant Mehta 的觀點,那麼這一段的寫法顯然應是「無神論活動家Hemant Mehta英語Hemant Mehta引用聯邦監獄管理局的數據…並評論道『…』」。如果是他的主觀解讀,那麼也不一定要求完全正確嘛,也可以增加不同的觀點,讓讀者自行甄別嘛。否則,如果是數據+結論式的結構,那麼我認為就必須寫一些但書了:「作者自己也提到的族裔、政經地位等干擾因素」;因為監獄系統對無神論的歧視導致一部分人可能會隱藏自己的身分([11][12]);可能在監獄艱苦的環境裡改教了(之前提到的Section 4.1, The Truth About Denial Bias and Self- Deception in Science, Politics, and Religion)。--クオン·千の海を越えて·残夢 2023年6月22日 (四) 09:02 (UTC)[回覆]

關於無神論條目MONA CHALABI報告的商榷- 分段 繼續

關於「論據到底是不是站得住腳」,在下看法: MONA CHALABI, Hemant Mehta 的文章屬於宗教、文化和道德等話題類的文章,細節龐大而模糊, 難排除主觀性,分析方法等很容易被質疑。判別和解讀其結論時,應側重邏輯主線可忽略不影響主結論的存疑處。 關於深入研究各種存疑處,維基編輯被要求避免做原創研究。 當特別是作者已經注意道,並討論了這些存疑處後,應該理解主結論為作者綜合其它問題討論後的回答(回答是可能有主觀性, 維基編輯觀點和質疑同樣可能有主觀性).
  • 關於解讀MONA CHALABI分析和結論 1. 提問者的問法:Are Prisoners Less Likely To Be Atheists? 邏輯上應該解讀為「監獄中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是低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嗎?」 2. 關於您對 「underrepresented」質疑, MONA CHALABI完整回答, Anyway, you’re right about religiosity in prison Caroline: Atheists are underrepresented. 「underrepresented」 應該解讀為 「監獄中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是低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 好像沒有二義性。 3. 儘管MONA CHALABI 的分析中, 提到注意其它問題,如統計會有誤差。 比如不同宗教類別認定,這只會影響有關宗教類別的數據。 還比如 conversions from nonbelief to belief可能影統計精度等,但MONA CHALABI文章最後結論(Anyway, you’re right about religiosity in prison Caroline: Atheists are underrepresented),應該理解為綜合其它問題討論後的回答。 最後回答可以表述為 「監獄中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是低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
  • 關於解讀Hemant Mehta分析和結論, 很欣賞「作者自己也提到的族裔、政經地位等干擾因素」, 並且主動說:"There is bound to be a temptation to suggest these numbers show that atheists are more moral than religious people. But I would caution you to avoid saying that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感到他的坦蕩和客觀。
    • 關於「如果是他的主觀解讀,那麼也不一定要求完全正確嘛」, 好像:關於宗教、文化和道德等話題類的文章,細節龐大而模糊,任何人都難以排除主觀性,排除「族裔、政經地位等干擾因素」 。
    • 特別是作者已經注意道,並討論了這些存疑處後,應該理解主結論為綜合其它問題討論後的回答: "當在監獄裡找到一名公開不信教的囚犯就像大海撈針(finding a needle in a haystack)一樣時,基督教護教者和牧師就更難辯稱信仰對於讓人們走在正義的道路上是必要的"
    • 已經指出Hemant Mehta是無神論活動家,也連接到Hemant Mehta的維基條目。以便讀者細查。
--Gluo88留言2023年6月22日 (四) 15:35 (UTC)[回覆]
關於您提到的邏輯性,我認為,至少就我個人而言,我不認為MONA CHALABI一文的問題就是等於在問是不是無神論者更不道德(比如您無法合理排除「這個人就是單純好奇這個問題想問問」)。如果您自己在寫一篇評論文章,雖然我不認同,但我可以尊重您的觀點,畢竟您這種解讀確實是提問者提問可能的動機之一。但維基百科既有WP:OR的規定「對已發表材料進行的未發表分析、綜合或總結,並產生或暗示新的結論。」是不許可的,再結合WP:SYN中史密斯(Smith)和瓊斯(Jones)的例子,我認為把提問者的動機歸於提問無神論與道德的關係就是一種原創研究(原文像不像是「史密斯認為瓊斯剽竊了另一作者的書籍。」而您推出的這個是不是很像「如果瓊斯沒有查閱原始文獻,便會違背哈佛《學會參照》…」一段的總結呢),而這在維基百科上是應該避免的。
至於underrepsent這個詞,我認為您說的也有道理,這裡就認為是比例較低的意思好了。
插入來源作者的原話,我不反對。
我認為無論如何,沒有必要把討論拖得過於冗長,這裡先達成一個妥協。關於統計的問題,說白了也是我的一家之言,姑且擱置,提供統計的細節讓讀者自行判斷好了。至於文本本身,我補充了您添加的兩篇文章中的但書,並且增加了一個不同的觀點,這樣個人認為至少是一個我們都能接受的版本。--クオン·千の海を越えて·残夢 2023年6月22日 (四) 16:56 (UTC)[回覆]
  • 我沒有涉及「提問者的動機」, 可能你有不同解讀。我是對MONA CHALABI一文的問題與動機無關的直接邏輯解讀,是維基應受鼓勵的做法。 (非原創總結(不構成原創總結): 仔細地對來源內容進行不改變原意的概括或改述並不構成原創總結——反而是應受鼓勵的做法。 我們的看法不同。
  • 由於您的反對(首先,文章內從沒得出「『道德必須靠宗教維持』這個論點不成立。」這個結論,這個結論屬於原創研究。),儘管我不同意您的看法,認為從與動機無關的直接邏輯解讀,不是原創,可以推出這一觀點。個人認為Hemant Mehta文章實際也是如此邏輯解讀。 但是,我仍然妥協,刪去了這句話。
    • 不需要考察動機的情況下,Hemant Mehta 從在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是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40分之一數據,邏輯上推出 "無神論者都不道德這個觀點站不住腳" ; 而"無神論者都不道德這個觀點站不住腳" 邏輯上推出 「『道德必須靠宗教維持』這個論點不成立」。 Hemant Mehta 的 「救贖之路並不經過神。」更是意味者 「『道德必須靠宗教維持』這個觀點不成立」
  • 本條目是無神論,應該將文章主要無神論觀點明確表達。
  • 對您「增加了一個不同的觀點」, 需要能看所引ADRIAN BARDON quote, 其分析「也許監獄的囚犯更容易從無神論轉換為信仰宗教者」在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是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40分之一, 多大程度能影響獄中監獄中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是低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嗎?的回答。 他的疑點是否已經被兩文討論和概括?
  • 關於深入研究各種存疑處,維基編輯被要求避免做原創研究。 當特別是作者已經注意道,並討論了這些存疑處後,應該理解主結論為作者綜合其它問題討論後的回答(回答是可能有主觀性, 維基編輯觀點和質疑同樣可能有主觀性).
--Gluo88留言2023年6月22日 (四) 20:05 (UTC)[回覆]
另外,補充一個細節,根據WP:LIST,內文原則上應用散文式而不是列表式。--クオン·千の海を越えて·残夢 2023年6月22日 (四) 16:58 (UTC)[回覆]
查了一下: Wikipedia:格式手冊/列表#「子項」(即縮進) 當列表中的項目是其前面段落的「子項」時,使用列表格式可能是合適的。--Gluo88留言2023年6月22日 (四) 20:18 (UTC)[回覆]

參考資料

  1. ^ In 2021, atheists made up only 0.1% of the federal prison population. When finding an openly nonreligious inmate in prison is like finding a needle in a haystack, it’s harder for Christian apologists and pastors to argue that faith is necessary to keep people on a righteous path. 
  2. ^ Rachels, Stuart. The elements of moral philosophy 7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2012. ISBN 9780078038242. OCLC 757838347. 

關於您的「認識論基礎」一節

這些內容您在很多條目都加入了,但個人認為您把這些內容甚至只稍加更改順序(甚至順序也不變)加入多個條目是有商榷餘地的。一方面,雖然不是方針或指引,但條目不宜過長是很多編者都認同的一種觀點注意長度)。另一方面,這些內容真的能在原封不動的情況下契合在如此多的條目內嗎?個人持保留意見。第三,條目的內容應該貼合主題,只論證與主題比較相關的內容,而不是寫太多關聯很微弱的內容。--クオン·千の海を越えて·残夢 2023年6月25日 (日) 01:06 (UTC)[回覆]

(~)補充:個人無意發起編輯戰,但是您Special:diff/77814194在沒有寫明詳細理由的情況下直接回退,個人希望您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復原功能…在編輯摘要中加上詳細的解釋。--WP:RBK),並希望您今後迴避此種行為。--クオン·千の海を越えて·残夢 2023年6月25日 (日) 01:11 (UTC)[回覆]
本人每次回退寫了理由, 如認為沒有說清楚和不詳細, 可以交流和補充。 認識論基礎是無神論非常關鍵理據和要點, 介紹基督教的批評關係所用的哲學方法-與神學不同, 是如何批判的基礎。 從無神論理據角度, 非常重要。 感覺您目前以「與條目本身聯繫不大」為由, 對很多對基督教批評的條目,很多的刪和修改, 幅度挺大。其結果, 弱化了無神論的觀點,所用的支撐來源(事件,理據,和數據等)。 --Gluo88留言2023年6月25日 (日) 01:15 (UTC)[回覆]
您寫的「介紹基督教的批評關係所用的哲學方法-與神學不同」這句話個人就認為完全沒有突出您的觀點,個人認為您應該做的是提出一個具體的論點(因為…所以…),而不是用一種比較含糊的方式。此外,您條目中的部分編輯個人認為有欠基本嚴謹,如人名分隔符應該用「·」而不是「.」。此外,正如我在互助客棧所說,維基百科條目寫作的目的決不是弘揚或者弱化某種思想,而是以一種符合現行方針、指引的方法來讓條目更加完備。您的這種推測本身就沒有假定善意,您的回覆也沒有對我之前提出的問題作出正面回覆,個人希望您能道歉。--クオン·千の海を越えて·残夢 2023年6月25日 (日) 01:28 (UTC)[回覆]
本人每次回退寫了理由, 如認為沒有說清楚和不詳細, 可以交流和補充。關於"您的這種推測本身就沒有假定善意", 已經在條目探討中討論。--Gluo88留言2023年6月25日 (日) 12:56 (UTC)[回覆]

關於 假定善意

  • 假定善意 是假定對方善意動機, 您怎樣看?
  • 「關於無神論條目MONA CHALABI報告的商榷」討論中和你的有關修改中,本人 假定善意不評論動機, 我感覺你的做法的效果,是弱化某種思想,我會抽空列舉。 說「弱化某種思想」, 和您說「編輯個人認為有欠基本嚴謹」,都是對做法的效果評論。 個人認為,表明這種對實際修改效果的感覺,沒有違反假定善意。--Gluo88留言2023年6月25日 (日) 01:39 (UTC)[回覆]
那就先舉一個吧: Special:diff/77783801 本人 假定善意不評論動機, 只是感覺有「弱化」的效果。實際上,有不同的看方法正常,人人都會有傾向性,沒有多大關係。 是可以共同探討提升。在下也是一己之見。
  • 關於解讀MONA CHALABI分析和結論 1. 提問者的問法:Are Prisoners Less Likely To Be Atheists? 邏輯上應該解讀為「監獄中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是低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嗎?」 2. 關於您對 「underrepresented」質疑, MONA CHALABI完整回答, Anyway, you’re right about religiosity in prison Caroline: Atheists are underrepresented. 「underrepresented」 應該解讀為 「監獄中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是低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 好像沒有二義性。 3. 儘管MONA CHALABI 的分析中, 提到注意其它問題,如統計會有誤差。 比如不同宗教類別認定,這只會影響有關宗教類別的數據。 還比如 conversions from nonbelief to belief可能影統計精度等,但MONA CHALABI文章最後結論(Anyway, you’re right about religiosity in prison Caroline: Atheists are underrepresented),應該理解為綜合其它問題討論後的回答。 最後回答可以表述為,無論如何(Anyway),「監獄中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是低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
  • 修改後, 綜合其它問題討論後的最後回答「監獄中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是低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不在最後,而把作者前面分析的問題(「但書」)放在最後結論之後。 這弱化了本來實際是作者綜合其它問題後的最後結論。

FiveThirtyEight數據記者和作家Mona Chalabi 通過分析美國司法部的美國司法統計局2013年的報告[198],調查美國聯邦囚犯中有宗教信仰的比例,發現監獄囚犯自稱為無神論者的比例為0.1%。她同時又找出2008年美國的人口普查數據,根據2008年人口普查中有1%的無神論者,得出監獄中自認為無神論者的比例相對較低的結論。但是,她自己也在文中指出,囚犯信仰的數據中含有一個「其他」的分類,而她在比較中直接去掉了這一分類。另外,她也指出,監獄中囚犯各信仰比例與總人口中各信仰比例的不同也可能是由族裔、政經地位等因素造成,很難簡單一概而論[199]。

——修改後-弱化了本來實際是作者綜合其它問題後的最後結論

FiveThirtyEight數據記者和作家Mona Chalabi 通過分析美國司法部的美國司法統計局2013年的報告[205],調查美國聯邦囚犯中有宗教信仰的比例,發現監獄囚犯自稱為無神論者的比例為0.1%。她同時又找出2008年美國的人口普查數據,根據2008年人口普查中有1%的無神論者,得出監獄中自認為無神論者的比例相對較低的結論。但是,她自己也在文中指出,囚犯信仰的數據中含有一個「其他」的分類,而她在比較中直接去掉了這一分類。另外,她也指出,監獄中囚犯各信仰比例與總人口中各信仰比例的不同也可能是由族裔、政經地位等因素造成,很難簡單一概而論[206]。 對文章探討的問題 「監獄中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是低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嗎?」 Mona Chalabi綜合其它問題討論的最後回答是: 無論如何,關於監獄裡的宗教信仰,你是對的: 監獄中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是低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

——按文章願意表述後-作者綜合其它問題後的最後結論在最後
--Gluo88留言2023年6月25日 (日) 02:36 (UTC)[回覆]
您甚至現在也還沒有把「.」改成「·」。也沒有對我提出的質疑作出任何回答,而且您的回應沒有對題,甚至直接把同樣的留言放在兩個地方,有欠對我的基本尊重。請您先對我先前所有的問題作出正面回答,並作出您沒有假定善意(認為我的目的是在弱化某種觀點)的解釋,或者對您這種做法道歉。--クオン·千の海を越えて·残夢 2023年6月25日 (日) 09:08 (UTC)[回覆]
  • 這是您的解讀, 我不認同, 已經在條目探討中討論。
  • 假定善意 是假定對方善意動機, 您怎樣看?
  • 表明這種對實際修改效果的感覺,沒有違反假定善意, 您怎樣看?
  • 您這句話「並作出您沒有假定善意(認為我的目的是在弱化某種觀點)的解釋」 是否違反 「假定善意」?
--Gluo88留言2023年6月25日 (日) 12:12 (UTC)[回覆]
基於WP:CIVIL的要求與建議,「不對失禮做任何答覆」,但個人在您願意道歉並作理性交流之前,不再於此頁面與您私下溝通。如您有進一步失禮行為,個人保留向WP:ANI等頁面舉報您不當行為的權利。--クオン·千の海を越えて·残夢 2023年6月25日 (日) 13:35 (UTC)[回覆]
  • 看來我們對「假定善意」有不同理解。 我認為, 假定善意 是假定對方善意 動機 目的。 感覺莫些修改實際有「弱化」效果,這沒有假定對方動機目的, 是沒有違反假定善意指引。
  • 假定善意 "本指引並不要求用戶看到一些明顯不懷善意的行為(例如蓄意破壞)也要繼續假定善意。假定善意並不表示用戶不可以討論和批評其他用戶的行為,事實上,用戶們勇於指正他人的失誤正是維基百科得以進步的關鍵。不過在評論時不應假定對方是懷有惡意這樣做,... "
  • 可以請其他編輯來判別,到底失禮是誰。--Gluo88留言2023年6月25日 (日) 13:45 (UTC)[回覆]

推理規則列表的快速刪除通知

您好,有編者認為您創建的頁面推理規則列表內容不當,符合快速刪除條件,該頁面很快會由管理員進行覆核並決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查看已刪除頁面的頁面內容,您可訪問已刪除內容查詢。如果您認為刪除不當,請到存廢覆核請求處提出申請,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AOE信箱 2023年7月8日 (六) 08:5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