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天主教會
印度天主教會 | |
---|---|
印地語:भारत में कैथोलिक चर्च | |
類別 | 教政體制 |
宗派 | 天主教會 |
主義 | 基督教 |
典籍 | 聖經 |
神學 | 天主教神學 |
教體 | 主教制 |
政體 | 天主教會印度主教團 |
教宗 | 宗座方濟各 |
主席 | 奧斯華·格拉西亞斯 |
大總主教 | 喬治·阿倫謝雷 |
敘利亞-瑪蘭卡禮天主教特里凡得琅大總教區 | 巴塞利奧斯·克利米斯·托通克爾 |
區域 | 印度 |
語言 | 印地語、孔卡尼語、馬拉雅拉姆語、敘利亞語、教會拉丁語、泰米爾語 |
總部 | 新德里 |
創始人 | 聖多默 |
起源 | 公元52年 |
分離 | 印度新教 印度東正教 |
信徒 | 1990萬 |
官方網站 | 天主教印度主教團官網 |
各國天主教會 |
---|
天主教主題 |
印度天主教會,隸屬於教宗及羅馬教廷領導的普世天主教會,總計有逾1990萬教眾,教友總數佔印度人口總數的1.55%,是印度最大的基督教派系,儘管人口佔比較低,但由於印度龐大的人口基數,其數目在亞洲僅次於菲律賓[1]。全印度設有30教省174教區,其中132教區為拉丁禮教會,31教區為敘利亞-瑪拉巴禮教會,11教區為敘利亞-瑪蘭卡禮教會。
成立於1944年的印度天主教教團囊括了在印度的所有東儀和西儀教會主教。聖座於印度政府及印度教會之代表機構即教廷駐印度大使館,其可以追溯到1881年的東印度宗座代表公署,1948年教宗庇護十二世提升公署為公使館,而1967年教宗保祿六世將其改為大使館。[2]
歷史
早期基督教傳播
印度基督教最早是由聖多默傳入,聖多默在公元52年到達馬拉巴海岸的穆濟里斯城(在今喀拉拉邦境內),並開始在印度的東海岸和西海岸宣揚基督教福音[3]。而聖多默的追隨者也被叫做「納斯拉尼(Nasrani)」,即敘利亞語中拿撒勒人基督耶穌的信徒之意,而自約4世紀開始印度的基督教社區歸波斯主教區管理[4]。這些早期基督徒大多延續了東儀敘利亞禮傳統,而後來的西方傳教士到達印度後認為當地基督教屬於聶斯脫里派教會(景教)的異端。但是許多歷史學家不認為這些土著基督徒在西方傳教士到來前屬於異端教會,相反他們是為傳承東儀敘利亞禮的天主教會。[5] 而時至今日,在印度依然有敘利亞-瑪拉巴禮教會和敘利亞-瑪蘭卡禮教會以及一個東正教會實行東儀敘利亞禮。
早期傳教士
聖芳濟會會士若望·孟高維諾前往中國並於1307年成為了北京的教長,他旅途中一路從波斯東行沿海路到達印度,在1291年抵達當時稱「聖多默國度」的印度金奈,接着在這裏停留13個月並施洗了約千名信徒,還在1291年(或1292年)的12月寫信回國,這封信也是早期西歐對於烏木海岸基督徒的重要記錄。孟高維諾繼續從米拉普爾沿海路出發,終於在1294年來到中國,並到訪元朝首都汗八里(即今天的北京)[6]。
聖芳濟會托缽僧和德理於1321年抵達印度,並在馬拉巴、克蘭加努爾、奎隆、以及卡里古特北32公里的班達里城等地遊歷,接着又旅行到了錫蘭以及在馬德拉斯附近的聖多默聖地馬亞布爾,還寫信稱自己找到聖多默的墓地。跟他一起遊歷的還有來自道明會的神父加泰羅尼亞的霍爾丹(Jordanus Cataloni),霍爾丹寫信給羅馬稱自己在疑似印度西海岸的某處為遇難的教士舉行了基督教喪禮,而他在1329年出版的《奇蹟紀錄(Mirabilia Descripta)》中描述了神奇的東方世界,對印度地理、基督徒以及物產、氣候、習俗、動植物無不備述,其對中世紀歐洲的影響可能有甚於《馬可波羅遊記》。
設立於1329年8月9日的天主教奎隆教區是印度第一個羅馬天主教教區,當時還是亞維農之囚的教宗若望二十二世以宗座名義頒佈了詔書《可敬者教友霍爾丹(Venerabili Fratri Jordano)》,宣佈設立這一教區並將其作為波斯的蘇塔尼大主教區附屬教區,1329年8月21日他又委任霍爾丹為教區首任主教。喬瓦尼·德·馬里尼奧利在1347年探訪聖多默聖跡,並從印度出發到達他描述為示巴王國的地方,但是根據他所描繪的示巴雕刻他更可能到達的是今天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而在返歐途中他不幸遭遇了一場大風暴。
來自印度克蘭加努爾的若瑟神父於1490年到訪巴比倫,並西遊歐洲,遊歷葡萄牙、羅馬、威尼斯,隨後返回印度,他還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一本《印度人若瑟遊記》,而這本書也曾在歐洲廣為流傳。
葡萄牙人到來
隨着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鄂圖曼帝國統治了地中海東岸並嚴重阻礙了歐洲與東方世界的貿易,歐洲人經濟尋找前往東方的新航路並寄希望在東方尋找到基督教盟友,由此大航海時代開始[7][8]。而葡萄牙航海家最早在15世紀晚期到達馬拉巴海岸,隨之而來的葡萄牙傳教士也在印度建立了拉丁禮教會並與喀拉拉邦的聖多默基督徒建立了聯繫。
16世紀葡萄牙在亞洲積極傳教,根據1455年1月8日尼各老五世向葡萄牙的阿方索五世頒佈的羅馬宗座詔書,教會承認葡萄牙有權統治所有其所發現並佔領的土地[9],並且教會還允諾葡萄牙當局在亞洲非基督教國家傳教並進行管轄的保教權[10]。而各大修會緊跟着征服者的步伐,在葡萄牙所佔領的各個海岸線建立教會。
而葡萄牙傳教士在印度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98年5月20日,在葡萄牙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帶領下新使徒抵達科澤科德附近的卡帕德,冒險者們尋求和之前存在的基督教國家建立對抗伊斯蘭教的同盟[11],而利潤豐厚的香料貿易也是葡萄牙人此行的另外一大動機[12]。但葡萄牙傳教士到達後失望地發現印度幾乎沒有基督徒,最大的基督教團體即馬拉巴的那些聖多默信徒,全部信徒加起來也只佔到印度人口比例的不到2%[13]。印度基督徒款待了葡萄牙傳教士,彼此還交換了禮物。[14][1]
而在第二次遠征中,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帶領13艘船及18名神父於1500年11月26日來到了科欽海岸,在那裏他們一行受到科欽國王的歡迎,國王允許4名神父留下來在科欽附近的基督徒社區中宣揚天主教教義,因此葡萄牙傳教士在同年組建了葡萄牙傳教會。葡萄牙任命的第一任葡屬印度總督法蘭西斯科·德·亞美達從國王那裏獲得了建立兩所教堂的許可,一所即建成於1505年的聖十字聖殿主教座堂,還一所就是1506年的聖方濟堂,兩所教堂都採用了磚石結構,而當時當地人認為只有皇宮或寺廟才能使用這些材料。
16世紀早期,東方天主教幾乎全部隸屬於天主教里斯本宗主教區管轄,而在1514年6月12日教會在馬德拉設立新的天主教豐沙爾主教區,而科欽和果阿是總教區中最為重要的兩個傳教基地。1534年保祿三世詔令將豐沙爾提升為總主教區並將果阿教區作為其附屬教區,整個印度都置於果阿教區管轄之下,葡萄牙人還在果阿設立了隸屬於天主教豐沙爾教區的主教座,以期將教會的影響力從好望角一直延伸到遙遠的中國。
而葡萄牙人在貿易創收的同時,自1540年開始向當地人傳教,而同年新成立的耶穌會也來到果阿,殖民政府重視傳教工作並為受洗教徒提供物質獎勵,因而這些所謂基督徒中產生了大量吃教者,有些甚至還信奉原來的宗教。葡萄牙宗教裁判判定的所謂「新基督徒」也從葡萄牙本土遷移到果阿,這些人有許多是猶太密宗教徒和一些假意改信的猶太人,因此並不受天主教徒歡迎[15]。聖徒方濟·沙勿略在1545年寫信給若昂三世,要求建立果阿宗教裁判所,這也是印度天主教的一大敗筆。[15][16]在1557年果阿成為了獨立的總教區,附屬柯枝、馬六甲-柔佛兩大教區,而整個東方也都處於果亞總教區管轄之下,管轄權一直擴展到澳門、日本。
聖多默基督徒的最後一任當地總主教安加馬爾伊的亞伯納罕死於1597年,當時這些信眾還隸屬於東方教會[17][18],而這也給了天主教領導這群教徒的機會,果阿總主教梅內澤斯抓住時機爭取到了仍健在的當地教長喬治總執的支持,最終這些本土基督徒融入天主教會。梅內澤斯在1599年召開戴拜主教會議[19],在會議中提出一攬子改革方案以期將當地基督徒完全轉化為天主教徒,會議後他任命S·J·方濟各為安加馬爾伊總主教區的總主教以統領這些當地基督徒,此後教會開始迫使聖多默基督徒放棄原本的東儀敘利亞禮而採用拉丁禮,教徒們也不得不承認教宗的權威地位,絕大多數都成為天主教徒,也有少部分最後成為了西儀敘利亞禮的東正教徒[19]。 總主教多默在1653年的《庫南十字誓言》宣誓絕不屈服於葡萄牙人,並與羅馬斷絕往來,許多不滿轉化的教徒都紛紛跟隨他,這些人中一部分接受了東正教傳統演變為今天的雅科弗-敘利亞東正教會,另外一些演化為教廷直屬的敘利亞-瑪拉巴禮天主教會。
安加馬爾伊總主教區在1605年由果阿移交給克蘭加努爾總教區,而在1606年果阿當局在馬德拉斯附近的米拉普爾建立第六個附屬教區,同時果阿還監理莫桑比克(1612)以及北京和南京(1690)的教務工作。在焦爾、孟買、伯塞恩、第烏的印度西海岸傳教工作進展順利,而在印度東海岸傳教士們遠及孟加拉地區,耶穌會士在南方的馬都拉等地開展傳教,而另外一些教士一路向北抵達阿格拉和拉合爾(1570)乃至於西藏(1624),這些傳教士還深入內陸地區建立了不計其數的傳教站,基本上遍及整個印度海岸線,但仍有一些內陸地區未能觸及。隨着葡萄牙帝國的衰弱,荷蘭、英國及教會組織影響力相對擴大。
後續傳教
虔誠的葡萄牙人孜孜不倦地在除聖多默基督徒以外的人群中傳播天主教,天主教也從葡萄牙的果阿傳到科摩林角,再到內陸的馬杜賴,並還在印度西海岸的瓦賽、孟買、焦爾等地傳教[20]。直到1773年教宗克雷芒十四世解散耶穌會,葡萄牙人在印度的傳教熱情才逐漸消退,而教會的機構也日以飽和。[21]而由羅馬教廷直轄的孟買宗座代牧就設立於1637年,但當時很多人都將葡萄牙傳教士和教廷代表混為一談[20]。葡萄牙果阿宗教裁判所的設立也導致了印度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間的緊張關係,而在1838年天主教會和葡萄牙傳教士之間的矛盾也達到頂點,聖座在當年收回了克蘭加努爾、科欽、和馬亞布爾的三名教省隸屬主教權限,並將其權限移交給最近的教廷代表,完全無視了果阿當局此前一直行使的任命權力[20]。最終在1886年,聖座和葡萄牙當局達成了新的政教協定,將印度劃分為不同教省,並恢復了此前在1838年收回的權限。[20]
社會影響
天主教與新教普遍熱衷於慈善事業,但新教相信上帝的恩典是救贖的關鍵,因信稱義是蒙受恩典的前要條件,但個人成就不足以獲得或喪失救贖的機會,而天主教則更加相信個人成就的影響[22]。 因此天主教會相較之新教會更加廣泛地參與慈善事業。
在葡屬印度時期,聖方濟·沙勿略及其同僚的傳教士就格外注重在當地設立慈善機構,幫助當地人照顧病人、安慰患者,另外還做過各種善事[22]。而耶穌會在印度設立教育機構,其教育成果也享譽印度[23]。早在19世紀初,印度的天主教學校就已經開始接濟窮困人;而近年來,天主教會依然注重教育工作,六成以上的天主教學校位於印度的農村地區[24][25]。2019年,雲尼佐治(Vineeth George)神父因為其服務於印度北部的社會邊緣群體的工作而被授予印度的「最佳公民」資格[26]。
美聯社在2019年披露了教會中的性侵醜聞,其中就包含了教會中對修女長達數十年的性侵行為,當事修女詳細描述了神父對他們施壓以進行性行為,另外還有24名人稱自己目睹了這一醜聞。[27]
統計
- 2011年統計數據[28]
- 主教:168
- 教區牧師總數:9,301
- 神父:6,765
- 修士:2 528人
- 修女:50,112
- 院校:14,429
- 培訓機構:1 086張
- 醫院和藥房:1,826
- 出版物:292
參見
參考資料
- ^ 1.0 1.1 Factfile: Catholics around the worl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n BBC news.
- ^ Catholic Bishops Conference of India on CBCI website.
- ^ Stephen Andrew Missick.Mar Thoma: The Apostolic Foundation of the Assyrian Church and the Christians of St. Thomas in Ind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ournal of Assyrian Academic studies.
- ^ Were these Christians infected with Nestorianism before 159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n Catholic Encyclopedia entry on St. Thomas Christians.
- ^ Mar Thomma Margam by Pathikulangara Varghese Kathanar
- ^ Odoric of Pordenone (Nendeln, Liechtenstein, 1967), Henry Yule, trans. Cathy and the Way Thither vol. II, P-142.
- ^ Byzantine-Ottoman Wars: Fall of Constantinople and spurring "age of discovery". [18 August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4).
- ^ Overview of Age of Exploration. [18 August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9).
- ^ See full text pp.13-20 (Latin) and pp.20-26 (English) in European Treaties Bearing on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Dependencies to 164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d. Frances Gardiner Davenport (Washington, D.C.: 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 1917–37) – Google圖書. Reprint edition, 4 vols., (October 2004), Lawbook Exchange, ISBN 1-58477-422-3
- ^ Daus, Ronald. Die Erfindung des Kolonialismus. Wuppertal/Germany: Peter Hammer Verlag. 1983: 33. ISBN 3-87294-202-6 (德語).
- ^ Britannica CD 97, S.V "Gama, Vasco da "
- ^ Vasco da Gama collection 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19-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6).
- ^ Megan Galbraith Catholic Church of India Responds with LeadershipField note on Glocal Health Council webs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Mathias Mundadan, (1967), "The Arrival of Portuguese in India and Saint Thomas Christians under Mar Jacob"
- ^ 15.0 15.1 Daus, Ronald. Die Erfindung des Kolonialismus. Wuppertal/Germany: Peter Hammer Verlag. 1983: 61–66. ISBN 3-87294-202-6 (德語).
- ^ Paul Axelrod, Michelle A. Fuerch Flight of the Deities: Hindu Resistance in Portuguese Go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 30, No. 2 (May, 1996), pp. 387-421
- ^ Wilmshurst, EOCE, 343
- ^ Frykenberg, p. 93.
- ^ 19.0 19.1 Synod of Diamp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n Synod of Diamper Church website.
- ^ 20.0 20.1 20.2 20.3 Ind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n Catholic Encyclopedia.
- ^ The Catholic Frontier in India; 16-17th centu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rom The Free library.
- ^ 22.0 22.1 Isabel dos Guimarães Sá Catholic Charity in Perspective: The Social Life of Devotion in Portugal and its Empire (1450–170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ournal of Portuguese History. Vol.2, number 1, Summer 2004.
- ^ Catholic education in Ind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New York Times, 6 June 1887.
- ^ Card. Toppo: "Education is the Churches priority mission and key to Indian developm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sia News.
- ^ J. Hutching THE CATHOLIC POOR SCHOOLS, 1800 to 1845: Part 1 The Catholic Poor-relief, welfare and school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History, Volume 1, Issue 2 June 1969, pages 1 – 8.
- ^ Padre Católico recebe o título de melhor cidadão da Índia by Diocese de Campo Limpo. [2019-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2).
- ^ Sullivan, Tim. Report: Nuns in India have faced abuse for decades. AmericaMagazine.org. America Press Inc. January 2, 2019 [January 15,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6).
- ^ CCBI - The Conference of Catholic Bishops of India. ccbi.in. [2019-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書籍
- Christopher Becker, SDB, The Catholic Church in Northeast India 1890–1915, Revised & edited by Sebastian Karotemprel, S.D.B., Becker Institute Sacred Heart Theological College: Shillong 2007, 488 pp., OCLC 311601683
外部連結
- GCatholic.or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atholic Encyclopedia article on Ind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atholic Bishop's Conference of India
- Syro-Malankara Churc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Syro Malankara Catholic Church International website
- Our Lady of Snow Kallikulam, Tamil Nadu, Ind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Our Lady of Snows Church, Thoothukudi, Tamil Nadu,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