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兵代表蘇維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哈爾濱工兵代表蘇維埃
Харбинский Совет рабочих и солдатских депутатов
Kharbinsky Sovet rabochikh i soldatskikh deputatov
1917年
哈爾濱蘇維埃
國旗
地位未受國際普遍承認政權
首都哈爾濱
常用語言俄語
政府蘇維埃共和制
主席 
• 1917年
馬特米揚·柳廷
歷史時期1917年俄國革命
• 建立
1917年9月
• 終結
1917年12月
前身
繼承
東清鐵路
東清鐵路
今屬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

哈爾濱工兵代表蘇維埃(俄語:Харбинский Совет рабочих и солдатских депутатов羅馬化:Kharbinsky Sovet rabochikh i soldatskikh deputatov),簡稱哈爾濱蘇維埃,是1917年俄國革命期間東清鐵路附屬地哈爾濱俄國工人和士兵建立的蘇維埃政權。哈爾濱蘇維埃成立於尼古拉二世退位後,並試圖奪取東清鐵路的控制權。1917年9月初,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布爾什維克)黨員馬特米揚·柳廷當選哈爾濱蘇維埃主席。[1] [2]

1917年10月26日,十月革命的消息傳到哈爾濱,哈爾濱爆發群眾遊行,呼喊「一切權力歸蘇維埃!」1917年11月21日,俄國新政府承認哈爾濱蘇維埃是其在滿洲的代表,並將滿洲的俄國公民置於其管理之下。隨後,哈爾濱蘇維埃請求吉林省濱江道道尹的承認。12月12日,布爾什維克奪取了對哈爾濱蘇維埃的控制權,迫使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人離開該組織。哈爾濱蘇維埃在其出版的刊物《勞動之聲》上宣佈自己為該地區的政府。12月18日,哈爾濱蘇維埃宣佈解除東清鐵路管理局局長德米特里·霍爾瓦特的職務,並指示民兵控制鐵路設施。布爾什維克民兵很快就遭到奉系軍閥的軍隊和霍爾瓦特的忠實支持者的反攻,後者在解除約1560名布爾什維克戰士的武裝後,將其驅逐。柳廷則逃往伊爾庫茨克[3]

參考文獻

  1. ^ Chong-Sik Lee. Revolutionary Struggle in Manchuria: Chinese Communism and Soviet Interest, 1922-1945需要免費註冊.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27. ISBN 978-0-520-04375-6. 
  2. ^ Mikhail Iosifovich Sladkovski. History of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Russia and China [by] M.I. Sladkovskii.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 January 1966: 145. ISBN 978-1-4128-2519-1. 
  3. ^ Jamie Bisher. White Terror: Cossack Warlords of the Trans-Siberian. Routledge. 16 January 2006: 42. ISBN 1-135-76595-2.